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化学反应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万见 方维海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49-1459,共11页
光化学反应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之一,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计算方法的限制以及光化学反应过程的错综复杂性,光化学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羰基化合物光化学反... 光化学反应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之一,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计算方法的限制以及光化学反应过程的错综复杂性,光化学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国际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羰基化合物光化学反应机理从头算研究的一些进展,总结了羰基化合物电子激发态的特性和光化学反应过程的规律性,为深入研究光化学反应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反应机理 从头算研究 CASSCF 电子激发态 羰基化合物
下载PDF
基态丙酮酸单分子反应的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万见 方维海 刘若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8期911-916,共6页
运用MP2和B3LYP方法,对基态丙酮酸的8个可能的单分子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研究发现,氢键相互作用及两个羰基的相对空间取向在丙酮酸异构体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由最稳定的异构体Tc旋转为其它异构体的能垒都比较... 运用MP2和B3LYP方法,对基态丙酮酸的8个可能的单分子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研究发现,氢键相互作用及两个羰基的相对空间取向在丙酮酸异构体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由最稳定的异构体Tc旋转为其它异构体的能垒都比较高,旋转异构反应在室温下是难于进行的.经由质子迁移过程可实现Ct和Tt异构体之间的转化,但反应能垒比内旋转过程高得多,说明质子迁移无法与内旋转过程相竞争.对基态丙酮酸脱羧和脱羰反应途径的研究均表明,脱羧反应是经由五中心过渡态首先生成甲基羟基卡宾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再进一步异构得到产物.四中心协同反应机理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 异构 脱羧 脱羰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采用12种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表征三种三价铀复合物(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丁万见 方维海 +1 位作者 柴之芳 王东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3-1301,共19页
比较了BP86、PBE、B3LYP、B3PW91、BHand HLYP、PBE0、X3LYP、CAM-B3LYP、TPSS、M06L、M06和M06-2X等12种采用了广义梯度近似(GGA、hybrid GGA、meta-GGA和hybrid meta-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三个三价铀复合物表征中的应用.研... 比较了BP86、PBE、B3LYP、B3PW91、BHand HLYP、PBE0、X3LYP、CAM-B3LYP、TPSS、M06L、M06和M06-2X等12种采用了广义梯度近似(GGA、hybrid GGA、meta-GGA和hybrid meta-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三个三价铀复合物表征中的应用.研究模型采用铀复合物催化CO2和CS2官能团化反应中的三个中间体(Tp*)2U-η1-CH2Ph(Cpd2),(Tp*)2U-κ2-O2CCH2Ph(Cpd3)和(Tp*)2U-κ2-S2CCH2Ph(Cpd4).研究发现,B3LYP和B3PW91在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方面优于其它方法.基于分子轨道理论的MP2方法在Cpd2和Cpd3的表征中给出与DFT方法相近的结果,而在Cpd4的表征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同样是单参考态方法的MP2捕捉到了与DFT方法不同的电子结构.同时,通过对比分别采用小核赝势(5f-in-valence)和大核赝势(5f-in-core)基组处理铀原子的计算结果,发现对测试的模型体系,两种处理方法可获得相近的热力学能量.与以往主要关注高价态锕系复合物的处理方法的评估工作不同,本项工作适应逐渐增加的对低价态锕系分子体系的研究的需求,对12种常用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低价态锕系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估,期望为处理类似体系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三价铀复合物 锕系计算化学 QTAIM
下载PDF
光诱导溴代乙酰氯α和β选键解离的CASSCF和MR-CI研究
4
作者 丁万见 方维海 +1 位作者 刘若庄 方德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1-523,共3页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for the C-C, C-Br and C-Cl dissociations of BrCH 2 COCl(S 1 ) are investigated at the CAS(8,7)/6 31G * and MR CI/cc pVDZ levels of theory, which provides some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for the C-C, C-Br and C-Cl dissociations of BrCH 2 COCl(S 1 ) are investigated at the CAS(8,7)/6 31G * and MR CI/cc pVDZ levels of theory, which provides some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the BrCH 2 COCl photodis sociation at 248nm.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 C-C and C-Cl α bonds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electivity of the α bond fissions. However, the selectivity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mechanism of dissociation upon n→π * excitation. The preference of the C-Cl α bond fission over the C-Br β bond cleavage is attributed to the nonadiabatic recrossing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predict that distance dependence of intramolecular energy relaxa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selectivity of the α and β bond cleav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诱导选键解离 溴代乙酰氯 α键 β键 CASSCF MR-CI 从头算 完全自由态空间 物理化学 光解机制
下载PDF
两种新型水溶性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延玺 李玉梅 +1 位作者 于静 丁万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845-1850,共6页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溶性的3'-磺酸钠-4',7-二羧甲氧基异黄酮(L1)和3'-磺酸钠-4'-羟基-7-羧甲氧基异黄酮(L2),采用IR,UV,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和母体大豆甙元(D)对羟基自由...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水溶性的3'-磺酸钠-4',7-二羧甲氧基异黄酮(L1)和3'-磺酸钠-4'-羟基-7-羧甲氧基异黄酮(L2),采用IR,UV,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和母体大豆甙元(D)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free radical,简称DPPH)的清除活性;并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在全几何构型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电荷布居分析,计算了它们抽氢反应的生成热(△Hf),从而从理论上探讨了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合成的两种水溶性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要优于母体大豆甙元,对于目标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实验和理论结果都显示其清除活性要优于大豆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衍生物 水溶性 抗氧化 自由基 理论计算
下载PDF
硫代羰基化合物激发态结构及光化学反应的理论预示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玲 丁万见 +1 位作者 方维海 刘若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运用精确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优化了几种硫代羰基化合物 (H2 CS ,CH3CHS和CH3CSCH3)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 ,计算了它们的相对能量 .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比较一致 ,并与可用的实验结果相符 .计算结果表明 ,三个分子的S1,T1和T2 态... 运用精确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优化了几种硫代羰基化合物 (H2 CS ,CH3CHS和CH3CSCH3)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 ,计算了它们的相对能量 .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构参数比较一致 ,并与可用的实验结果相符 .计算结果表明 ,三个分子的S1,T1和T2 态的能量非常接近 ,而S2 态的能量明显高于T2 态 .这个理论结果与先前关于CH2 CH2 ,CH2 CHO和CH2 CH—CHCH2 的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用不同的方法对基态和最低三态的解离途径进行了理论优化 ,得到的结果较好地一致 .并且利用优化的基态和最低三态解离的势能剖面 ,和光激发到各个电子态的可用能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结构 光化学反应 从头算 硫代羰基化合物 硫代甲醛 硫代乙醛 硫代丙酮 反应机理 量子化学
下载PDF
两种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延玺 夏玲玲 +1 位作者 于静 丁万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合成了脂溶性较好的7-甲氧基-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L1)和7-氧乙酸乙酯-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L2),并得到了L1的单晶结构,采用IR,1H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L1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化合物L1和L2... 合成了脂溶性较好的7-甲氧基-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L1)和7-氧乙酸乙酯-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L2),并得到了L1的单晶结构,采用IR,1H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L1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化合物L1和L2对DPPH ·(DPPH=1,1-二苯基-2-苦几肼)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法(AM1)和Hartree-Fock从头算的方法,计算了化合物分子中相关原子的电荷密度,探讨了它们与DPPH ·自由基反应的可能活性位点.获得了理论计算和光谱实验相一致的结果.晶体结构测定表明,L1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点群,a=20.041(5),b=6.0876(17),c=16.516(4).理论推断和光谱实验表明,L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甲氧基-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 7-氧乙酸乙酯-4′-对甲苯磺酰氧基异黄酮 晶体结构 抗氧化 量子化学
下载PDF
硫代樟脑光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林玲 丁万见 +2 位作者 方维海 于建国 刘若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1-196,共6页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优化了硫代樟脑的最低5个电子态(S0,T1,S1,T2和S2)的结构,并计算了它们的相对能量.计算结果表明:S1,T1和T2态的能量非常接近,而S2的能量远远高于T2态,这与之前对几种小的硫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结论一致.确定了硫代樟脑...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优化了硫代樟脑的最低5个电子态(S0,T1,S1,T2和S2)的结构,并计算了它们的相对能量.计算结果表明:S1,T1和T2态的能量非常接近,而S2的能量远远高于T2态,这与之前对几种小的硫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结论一致.确定了硫代樟脑分子在T1态发生β-插入反应和类Norrish II型反应的机理,计算的势垒相对于S0的振动零点分别为314.1和332.6kJ/mol.在400nm波长的光的照射下,分子被激发到S1态,此时分子没有足够的能量发生反应,只能通过内转换回到基态.当激发光波长在254nm时,硫代樟脑分子被激发到S2态,这时候体系有了足够的内部能量使反应发生.实验上已经观察到此激发光波长下,气态硫代樟脑可以发生β-插入反应和类Norrish II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樟脑 光化学 从头算
下载PDF
硫代乙酰胺光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彭亮 丁万见 +1 位作者 于建国 刘若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62-2468,共7页
用B3LYP,MP2和CASSCF方法,采用cc-pVDZ和6-31++G**基组,研究了硫代乙酰胺在基态和最低三态上消除硫化氢以及其它光解离反应,并考虑了单个溶剂分子参与反应对质子迁移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消除硫化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 用B3LYP,MP2和CASSCF方法,采用cc-pVDZ和6-31++G**基组,研究了硫代乙酰胺在基态和最低三态上消除硫化氢以及其它光解离反应,并考虑了单个溶剂分子参与反应对质子迁移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消除硫化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进而用CASSCF方法计算了第一激发单态上的各驻点,以及各交叉点.计算结果表明,在S1和T1态上发生除分子内转动以外的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小,当分子被激发到S2态上时,将通过S2/S1交叉点到S1态,在S1态上的分子有两条途径去活化,通过S1/S0交叉点到热基态,通过S1/T1交叉点系间窜越到T1态.因而得出CH3CSNH2发生光解离反应的可能性不大.基于此,可将硫代酰胺结构引入蛋白或多肽中,有望在不破坏分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光化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密度泛函理论 光化学反应机理 溶剂效应
下载PDF
噻吩光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雨 丁万见 刘若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7-504,共8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采用6-31G**和6-31++G**基组,对噻吩的光解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照实验结果,我们研究了五个光解通道,包括生成C4H4+S,C2H2+C2H2S和CS+C3H4的三个闭壳层分子解离通道与生成HCS+C3H3和HS+C4H3的自由...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采用6-31G**和6-31++G**基组,对噻吩的光解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对照实验结果,我们研究了五个光解通道,包括生成C4H4+S,C2H2+C2H2S和CS+C3H4的三个闭壳层分子解离通道与生成HCS+C3H3和HS+C4H3的自由基解离通道.各个可能的反应通道的产物碎片的具体形式得到了确认.研究发现在基态生成C2H2+C2H2S和在最低三态生成C4H4+S的反应从能量上考虑最为有利,而实验上观测到的主要产物C2H2+C2H2S主要是在基态上产生的.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我们认为噻吩光解反应机理与所用激发光波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光解 反应机理 B3LYP
下载PDF
基态乙酸甲硫醇酯单分子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鲁爱梅 丁万见 刘若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0,共4页
运用B3LYP和MP2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基态乙酸甲硫醇酯单分子反应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基态乙酸甲硫醇酯有2种异构体,其中反式比顺势能量高21.7 kJ.mol-1,而二者相互转化的能垒为47.7 kJ.mol-1,表明室温下基态乙酸甲硫醇酯主... 运用B3LYP和MP2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基态乙酸甲硫醇酯单分子反应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基态乙酸甲硫醇酯有2种异构体,其中反式比顺势能量高21.7 kJ.mol-1,而二者相互转化的能垒为47.7 kJ.mol-1,表明室温下基态乙酸甲硫醇酯主要以顺式存在,这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本文所研究的分子解离反应全部为协同过程,而自由基解离过程都是无势垒的吸热过程.其中分子解离反应中生成CH3SH+H2CCO的反应,在反应动力学上最有利,这与实验上该反应为主要反应的结论是一致的.自由基解离反应中生成CH3CO+SCH3和CH3C(O)S+CH3的反应热比该反应的能垒稍高,可与之竞争.而其他反应则因能垒或反应热更高而难以在基态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3LYP MP2 反应机制 乙酸甲硫醇酯
下载PDF
化学反应机制的电子结构计算和动力学模拟——北京师范大学的量子化学
12
作者 方业广 丁万见 方维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4-534,共11页
在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暨化学学科建立110周年之际,本文将结合量子化学群体的研究工作,概要介绍化学反应理论与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方面简要回顾化学键理论和分子轨道自洽场计算,重点关注热化学反应途径、能量分解和价轨道赝势从头算... 在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暨化学学科建立110周年之际,本文将结合量子化学群体的研究工作,概要介绍化学反应理论与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方面简要回顾化学键理论和分子轨道自洽场计算,重点关注热化学反应途径、能量分解和价轨道赝势从头算等;另一方面围绕激发态电子结构计算和光化学反应机制,探究其核心科学问题,即多态交叉和非绝热动力学.并对量子计算机时代的量子化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计算 非绝热动力学模拟 反应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