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年秋季胶州湾两航次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东生 石晓勇 +2 位作者 曲克明 李克强 崔正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1,共7页
利用2008年秋季胶州湾两个航次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营养盐等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陆海同步调查数据对其来源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胶州湾秋季两个航次的叶绿素、营养盐、化学需氧量、温度、光照、盐度、... 利用2008年秋季胶州湾两个航次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营养盐等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及陆海同步调查数据对其来源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胶州湾秋季两个航次的叶绿素、营养盐、化学需氧量、温度、光照、盐度、溶解氧等各调查要素相应的平面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除盐度和温度外均表现出由河口向离岸逐渐降低的趋势。秋季可能成为胶州湾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的要素与叶绿素a相关性强弱顺序如下("**"和"*"分别代表置信水平P=0.01和P=0.05):活性磷酸盐:0.889(**)、溶解无机氮:0.724(**)、溶解有机氮:0.549(**)、溶解有机磷:0.523(**)、颗粒态氮:0.474(**)、温度:–0.696(**)、活性硅酸盐:0.410(*)、颗粒态磷:–0.191、浊度:–0.096。由相关性分析结果及陆海同步调查结果可初步得出与叶绿素a相关性较强的各要素来源如下:化学需氧量、盐度、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具有明显的陆源输入特征,颗粒态氮以浮游植物新陈代谢产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秋季 生源要素 分布 来源
下载PDF
渤海中部海域低氧区的发生记录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涛 徐勇 +7 位作者 刘传霞 张艳 丁东生 孙雪梅 陈聚法 陈碧鹃 赵俊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2014年8月对渤海中部海域的水文(温度、盐度)、化学(溶解氧DO、营养盐和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要素(叶绿素a Chl-a)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底层水体低氧(DO<3.0 mg/L)的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低氧区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显... 2014年8月对渤海中部海域的水文(温度、盐度)、化学(溶解氧DO、营养盐和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要素(叶绿素a Chl-a)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底层水体低氧(DO<3.0 mg/L)的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低氧区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底层水体DO浓度最小值为2.30 mg/L,低氧面积达1200 km^2,呈西北–东南走向。调查海域的西部和西南海域呈现出明显的温度层化,尤其在低氧区附近形成了一个表层与底层水体温度差(δT)>5℃的区域,δT最高值达到7.3℃。水体密度层化与温度层化特征相似,在低氧区附近形成了一个底表层密度差(δρ)>2 g/L的等值线闭合圈。温度层化是低氧产生的主要物理因素。表层水体COD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西部,覆盖大部分的低氧海域。表层水体中的Chl-a(>4μg/L)和PO_4~3-P(>6μg/L)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西南部,部分与低氧区重合。本研究可为探索渤海海域富营养化演变过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中部海域 溶解氧 低氧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靖海湾富营养化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陈学杨 丁东生 +2 位作者 崔正国 曲克明 魏玉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7,共14页
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过程至关重要,因为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次生生产者和生物泵的主要驱动因素,其群落变化可能会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评价各种环境因素对沿海... 沿海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过程至关重要,因为陆地和海洋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次生生产者和生物泵的主要驱动因素,其群落变化可能会对沿海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综合评价各种环境因素对沿海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靖海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21年至2022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该海域进行4个航次的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调查,并应用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优势种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2021-2022年靖海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有显著增加,尤其是在2022年夏季,靖海湾海域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2021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高于2022年,在富营养化最严重的2022年夏季,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降至54.07个/m^(3)。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也显示,2022年夏季浮游动物群落与前3个航次有显著的区别。4个航次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类47种,其中,桡足类是春季最优势的种群,浮游幼虫是夏季最优势的种群。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pacifica)和短尾类溞状幼体[Zoealarva(Brachyura)]在4个航次中均为优势种,但在2022年夏季优势度和丰度均出现下降。通过结合RD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靖海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富营养化,而盐度影响了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此外,通过PCoA分析以及对比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发现,台风这类偶发性事件可能也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后续研究靖海湾生态系统以及了解近海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动态的控制因素,有助于科学管理靖海湾生态环境和深入了解海湾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盐度 台风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靖海湾
下载PDF
响应面法研究温度、盐度、pH及磷酸盐、硝氮、氨氮对副溶血弧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梦诗 杨倩倩 +5 位作者 张艳 姜晓瑜 赵俊 张旭志 丁东生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40,共9页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是能够引起人类中毒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研究其生长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对科研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盐度、pH、磷酸盐、硝氮和氨...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在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是能够引起人类中毒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研究其生长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对科研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温度、盐度、pH、磷酸盐、硝氮和氨氮对VP的生长影响,以探讨、评估这6种理化因子的综合作用结果。首先用Design-Expert软件中的Box Be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再进行响应面分析,以培养基光密度(OD_(600 nm))值为生长状态参数,获得该菌的最佳培养参数:温度为34.5℃,盐度为3%,酸碱度pH为8.0。在此基础上,考察NaNO_3、NH_4Cl和Na_3PO_4对VP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模型。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9217,校正系数R^2=0.8211,回归模型F=9.16, P=0.004,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实验所得实测值与模型演算理论值拟合良好,皆表明磷酸盐、硝氮和氨氮对VP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生长 理化因子 影响分析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滕瑶 陈碧鹃 +5 位作者 夏斌 曲克明 冯娟 崔正国 张旭志 丁东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1,共8页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 根据2014~2016年夏季对靖海湾松江鲈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数据,运用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方面分析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显示,靖海湾保护区海水环境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1.04~1.69,评价等级为轻污染。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4.66~9.23,处于严重有机污染状态。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分析得出,2014年靖海湾保护区处于富营养状态,2015年和2016年均处于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状态。主成分分析显示,溶解无机氮(DIN)、As、Zn具有较高正载荷,为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应予以重点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海湾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生态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渔业污染事故损害评估方法与应用案例
6
作者 丁东生 王璐 +6 位作者 曹志海 曲克明 陈碧鹃 陈聚法 赵俊 崔正国 刘传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20-2827,共8页
针对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GB/T 21678—2018),本文对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说明和解析,明确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使用优先级,进而选取中国21世纪初至今发生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典型案例,对标准中各评估方法的具体应... 针对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GB/T 21678—2018),本文对各评估方法进行了分类说明和解析,明确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使用优先级,进而选取中国21世纪初至今发生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典型案例,对标准中各评估方法的具体应用作了介绍和说明,以期为今后的渔业污染事故损失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污染事故 渔业损失 评估方法 典型案例
下载PDF
海洋溢油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司法鉴定程序与评估方法
7
作者 丁东生 曹志海 +6 位作者 王璐 陈碧鹃 陈聚法 赵俊 崔正国 张旭志 曲克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9-2845,共7页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海洋溢油不可避免地对天然渔业资源造成巨大损害,如何正确、合理、快速地评估海洋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然而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司法与鉴定、评估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的问题,为...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海洋溢油不可避免地对天然渔业资源造成巨大损害,如何正确、合理、快速地评估海洋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然而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司法与鉴定、评估之间缺乏有机衔接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总结已有文献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相关工作和典型司法实践,提出了一套易操作的海洋溢油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司法鉴定程序与评估方法,以促进海洋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天然渔业资源损害 司法鉴定程序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某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方法案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丁东生 马绍赛 +5 位作者 陈碧鹃 崔正国 赵俊 刘传霞 张旭志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2,共7页
本研究针对渤海中部某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事故发生后的油膜漂移扩散和油膜消失后的溶解态分布趋势,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界定事故溢油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范围,进而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损失。结果... 本研究针对渤海中部某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事故发生后的油膜漂移扩散和油膜消失后的溶解态分布趋势,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界定事故溢油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范围,进而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损失。结果显示:溢油量按13 m^3计算,油膜存在期约为72 h,累加油膜扫海面积约为69.19 km^2;油膜消失后,事故溢油仍会以溶解态、乳化态或悬浮颗粒态在海水中扩散,水体中的石油烃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溢油在第11天中午即可抵岸;油膜会造成渔业资源损失,油膜消失后,悬浮颗粒态和乳化态石油在岸滩等因素影响下会形成凝聚态石油,并对潮间带生物造成影响。其影响面积结合溶解态抵岸区域内自然岸线长度予以估算,经评估,在油膜扫海区域及受影响潮间带范围内,事故经济损失额合计为631.9万元。本研究对数值模型方法在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中的应用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为无现场观测数据支撑的海洋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溢油事故 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
下载PDF
夏季桑沟湾养殖水域有机碳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夏斌 陈碧鹃 +5 位作者 崔毅 崔正国 张旭志 刘淮德 丁东生 蒋增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根据2012年8月对桑沟湾养殖海域18个站位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叶绿素a(Chl-a)数据,基于不同区域的养殖特点,分析了DOC和POC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POC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C的浓度范围为... 根据2012年8月对桑沟湾养殖海域18个站位取得的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和叶绿素a(Chl-a)数据,基于不同区域的养殖特点,分析了DOC和POC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POC的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表层DOC的浓度范围为1.70~2.82mg/L,平均值为2.03mg/L,大致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表层POC的浓度范围为0.04~1.33mg/L,平均值为0.55mg/L,大致呈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的趋势。网箱养殖区表层DOC和POC含量最高,其次为桑沟湾近岸海域,而海带养殖区最低,这表明有机碳的含量与养殖品种和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根据POC/Chl-a比值对POC来源进行初步分析,表明贝类养殖区、海带养殖区、贝藻混养区、桑沟湾近岸海域以及外海对照点的POC主要来自活的浮游植物,而网箱养殖区存在降解的有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有机碳 分布特征 碳循环 来源
下载PDF
2014年春季和冬季渤海海水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隋琪 夏斌 +4 位作者 谢寒冰 崔毅 陈碧鹃 崔正国 丁东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5,共6页
根据2014年春季和冬季对渤海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水域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和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春季无机氮含量水平高于冬季,NO2--N、NH4+-N平均含量分别是冬季的1.94、3.49倍,NO3--N的平均含... 根据2014年春季和冬季对渤海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水域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和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春季无机氮含量水平高于冬季,NO2--N、NH4+-N平均含量分别是冬季的1.94、3.49倍,NO3--N的平均含量相差不明显,而PO43--P平均含量低于冬季,约为冬季的80%。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冬季无机氮含量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略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无机氮含量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活性磷酸盐含量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DIN含量基本呈近岸高于中部的分布趋势,而PO43--P含量呈近岸低于中部的分布趋势,受黄河口径流的影响,莱州湾DIN和PO43--P等值线较为密集。2014年冬季N/P比值略低于Redfield比值,而春季N/P比值高于Redfield比值,春季无机磷相对缺乏。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2014年冬季(2月)和春季(5月)渤海水域营养水平较低,均属贫营养水平。冬季有机污染指数A值为0.66,属有机污染程度Ⅰ级,水质较好,春季有机污染指数A值为1.05,属有机污染程度Ⅱ级,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营养盐 评价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渤海中部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7 位作者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8,共6页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8–2.995,平均值为0.337±0.403,大于1的站位有25个,其中,秋季20个,冬季5个,表明大部分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COD对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率为46.15%–141.41%,平均值为(71.36±14.98)%,表明COD在渤海海区富营养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COD 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贡献
下载PDF
近年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6 位作者 过锋 曲克明 崔正国 孙雪梅 朱建新 丁东生 刘传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5,共8页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012-2014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进行了9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利用其中部分调查资料,作者对渤海中部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1)2012-2014年春季和夏季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秋、冬季部分海域已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不同季节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趋势各异,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和夏季活性磷酸盐呈现由表层至底层递减的趋势,秋季和冬季接近呈垂直分布均匀状态。(3)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其含量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明显高于夏季。2014年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低于2013年,呈逐年降低趋势。(4)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时空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营养盐的外源补充、内源再生和生物消耗是影响活性磷酸盐时空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磷酸盐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渤海中部海域
下载PDF
表面活性效应下强力霉素伏安行为及其检测
13
作者 张旭志 刘文文 +3 位作者 丁东生 郭萌萌 赵俊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157,共7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效应对强力霉素(DOC)伏安行为的影响及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该分子的伏安检测方法。以B-R缓冲溶液(p H=2.0)为支持电解质,2.0×10-4 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存在将明显有助于DOC的富集。在该实验条件下,DOC在导电... 研究了表面活性效应对强力霉素(DOC)伏安行为的影响及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该分子的伏安检测方法。以B-R缓冲溶液(p H=2.0)为支持电解质,2.0×10-4 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存在将明显有助于DOC的富集。在该实验条件下,DOC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发生1质子、2电子转移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受扩散控制。对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其浓度、缓冲液种类及p H值、富集电位及时间等影响伏安分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条件下,DOC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2.3×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5×10-8 mol/L(S/N=3)。将该电化学方法应用于淡水渔业水样中痕量DOC的检测,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44%-10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伏安行为 表面活性剂 电分析 渔业环境监测
下载PDF
海水中副溶血弧菌的可视化LAMP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梦诗 杨倩倩 +5 位作者 张艳 谷阳光 赵俊 张旭志 丁东生 曲克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年第6期58-65,共8页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沿海地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评估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存在状况对渔业生产与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方法操作复杂或者设备繁重,往往不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本实验采用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法(...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沿海地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评估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存在状况对渔业生产与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方法操作复杂或者设备繁重,往往不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本实验采用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tlh基因作为其标识基因,建立了海水中该菌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过滤法收集海水中的细菌,以细菌悬液为扩增模板,直接加入LAMP反应液中(免DNA提取与纯化步骤),以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为扩增结果指示剂,通过肉眼观察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判断阴性、阳性结果。优化条件下,该方法反应约1 h可获得的最低检测限为167 CFU/m L。较之于传统PCR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分析周期短(从开始预处理样品到得出检测结果只需~2 h);灵敏度高(~10×PCR)。在验证实验中,应用该方法对青岛近岸海水中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所获结果与经典培养方法和PCR方法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仪器简单,响应快,操作简易,可为现场快检海水中副溶血弧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海水 LAMP 免DNA提取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盐酸环丙沙星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检测应用
15
作者 刘文文 张旭志 +3 位作者 郭萌萌 陈碧鹃 丁东生 曲克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8-1745,共8页
本文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ipro)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R 缓冲溶液(pH 4. 0)中,该药物分子发生2 质子、2 电子转移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受吸附控制,电子转移系数α 为0. 37,表面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s为0. 95 ... 本文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Cipro)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R 缓冲溶液(pH 4. 0)中,该药物分子发生2 质子、2 电子转移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受吸附控制,电子转移系数α 为0. 37,表面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s为0. 95 s-1 .实验研究了支持电解质种类、pH 值、离子强度、富集电位与时间等对其伏安响应的影响,并据结果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进而建立了Cipro 的电化学检测方法.优化条件下,Cipro 的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C0 )在2. 5×10-7 -6. 0×10-5 mol·L^-1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 5×10-8mol·L^-1(S / N =3).将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淡水渔业水样中痕量Cipro,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平均回收率102.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环丙沙星 导电碳黑糊电极 伏安法 快速检测 渔业环境监测
下载PDF
结晶紫和盐酸环丙沙星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的伏安检测
16
作者 刘文文 张旭志 +2 位作者 丁东生 陈碧鹃 曲克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年第3期27-33,共7页
以导电碳黑糊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结晶紫(CT)和盐酸环丙沙星(CPFX)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R缓冲溶液(pH 4.5)中,二者具有互不干扰的灵敏电极响应.实验对缓冲液种类、pH、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等影响检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优化,... 以导电碳黑糊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结晶紫(CT)和盐酸环丙沙星(CPFX)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R缓冲溶液(pH 4.5)中,二者具有互不干扰的灵敏电极响应.实验对缓冲液种类、pH、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等影响检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优化,进而建立了二者的伏安检测方法.采用半微分脉冲模式,CPFX共存情况下,CT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5×10^-8~ 1.325 ×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CT共存情况下,CPFX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8~4.85×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S/N=3)分别为10.5和21.2 nmol/L.将所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应用于测定淡水渔业水样中CT和CPFX的残留量,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CT和CPFX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和101.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响应快和成本低等显著优点,因而具有潜在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碳黑糊电极 结晶紫 盐酸环丙沙星 伏安法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东生 《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15期108-108,共1页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作为学生,他们从对数学不感兴趣转变为感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表现.作为教师,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配合与努力来实现.作为学生,他们从对数学不感兴趣转变为感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表现.作为教师,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表现.具体到中职数学教学,有效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使数学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那么,中职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 中职 数学课堂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主 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能力
下载PDF
微生物生长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旭志 曲克明 +5 位作者 赵俊 杨倩倩 张艳 陈聚法 闫华 丁东生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第17期46-48,共3页
洞察诸如地表水、食品、临床样品等复杂介质中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过程对科研、生产和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实现单纯介质中均匀分散性微生物生长的自动化分析。我们基于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测定原理,开... 洞察诸如地表水、食品、临床样品等复杂介质中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过程对科研、生产和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最先进的技术也只能实现单纯介质中均匀分散性微生物生长的自动化分析。我们基于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测定原理,开发了八通道微生物生长传感器,建立了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并示范应用于药敏试验、纳米材料抑菌效应检测等领域。[成果的主要特性和指标]全自动测定均匀分散和非均匀分散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曲线时间分辨率高达1 s:相对标准偏差RSD≤1.0%(以定量测定10^(4)CFU/mL的大肠杆菌为例);适用体系包括实验室单纯介质和人工/自然复杂介质。此成果是微生物分析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具有显著的系统创新性一兼有基于电化学原理和光学原理技术的优点,不但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现有最先进自动化技术可以完成的任务,而且解决了无法在线监测河水、河口水、活性污泥、牛奶、血液等复杂介质中微生物生长的国际难题,为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微生物分析的众多领域提供了一个强力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 在线监测 微生物生长曲线 自动化分析
原文传递
商业企业取得厂方的返利货款应作进项税转出
19
作者 丁东生 张立辉 石卫东 《江苏税务》 2003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商业企业 返利货款 进项税转出 账务处理 财务管理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the Bohai Sea: modeling and calculation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喜喜 王修林 +2 位作者 石晓勇 李克强 丁东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6-52,共7页
A three-dimensional advection-diffusion model coupled with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is established for describing the transport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distribution of COD at the su... A three-dimensional advection-diffusion model coupled with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is established for describing the transport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distribution of COD at the surface in the Bohai Sea in August, 2001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shows that the model simulates the dataset reasonably well. The Laizhou Bay, Bohai Bay, and Liaodong Bay were contaminated heavily near shore. Based on the optimal discharge flux metho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EC) and allocated capacities of COD in the Bohai Sea are calculated. For seawater of Grades I to IV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the ECs of COD in the Bohai Sea were 77×104 t/a, 116×104 t/a, 154×104 t/a and 193×104 t/a, respectively.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pollutant discharg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ercentage of COD at 14.3%, followed by that of from the Liugu River (11.5%), and other nine local rivers below 10%. The COD level in 2005 was worse than that of Grade II seawater and was beyon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n average, 35% COD reduction is called to meet the standard of Grade I sea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环境容量 计算能力 渤海湾 中国国家标准 污染物排放 建模 对流扩散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