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板蓝根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史海龙 杜秋霞 +4 位作者 张明星 丁丰悦 尚瑞沙 曹方园 张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0-154,共5页
目的 :对板蓝根颗粒进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探索其药效成分的潜在靶标。方法 :采用包括口服可利用度预测、类药性评估、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模拟以及药效分子-靶标网络的分析等方法于一体的网络药理学模型,研... 目的 :对板蓝根颗粒进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探索其药效成分的潜在靶标。方法 :采用包括口服可利用度预测、类药性评估、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模拟以及药效分子-靶标网络的分析等方法于一体的网络药理学模型,研究板蓝根颗粒所含中药组分。结果 :18个主要药效分子与45个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靶标具有高网络度,且分子对接计算得出10个关键药效分子与靶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推断其"多组分-多靶点"的方式来发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结论 :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可初步明确板蓝根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 网络药理学 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早期多次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小鼠心肌缺血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齐婷婷 许晓明 +9 位作者 彭露 夏云龙 郭永珍 李聪叶 樊苗苗 丁丰悦 贺媛 范延红 陶凌 闫文俊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94-299,304,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多次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vehicle治疗组(MI/R+vehicle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ADSC治疗组(... 目的探讨早期多次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小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vehicle治疗组(MI/R+vehicle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ADSC治疗组(MI/R+ADSC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构建MI/R模型,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MI/R模型建立1 d后做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的小鼠予以排除。MI/R+ADSC组小鼠于术后3周内接受7次静脉注射tdTomato标记的ADSC,剂量为5×10^(5)细胞/(只·次),MI/R+vehicle组小鼠于术后3周内接受7次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的无细胞媒介。S ham组小鼠采用相同手术操作但不结扎血管。MI/R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心肌、肺脏、肝脏和脾脏组织中tdTomato标记的ADSC数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功能,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血管新生,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面积,实时定量PCR检测心房钠尿肽(ANP)、脑钠尿肽(BNP)基因表达。结果早期多次静脉注射ADSC主要分布于肺脏组织,极少分布于心肌组织。与MI/R+vehicle组相比,MI/R+ADSC组LVEF和心肌血管数量显著增高(P<0.05),心肌纤维化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ANP和BNP的mRNA水平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早期多次静脉注射ADSC具有减轻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不依赖于ADSC向心脏归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静脉注射 心肌缺血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miR-148/152家族调控内皮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
作者 丁丰悦 武宏春 +2 位作者 黄莹 殷为民 雷伟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321-328,共8页
目的探究miR-148/152家族在多能干细胞衍生内皮细胞(ECs)中对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人胚胎干细胞(hESCs)株H1(WT)和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miR-148/152家族全敲除多能干细胞系(TKO)为基础;利用免疫荧光技... 目的探究miR-148/152家族在多能干细胞衍生内皮细胞(ECs)中对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人胚胎干细胞(hESCs)株H1(WT)和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miR-148/152家族全敲除多能干细胞系(TKO)为基础;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细胞标志物NANOG的表达,评估WT和TKO干细胞的多能性;通过添加化学小分子和细胞因子如Wnt信号通路激活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等,定向诱导hESCs向ECs分化;采用RT-qPCR检测miR-148/152家族在ECs中的敲除效率,并探究糖酵解关键酶和代谢转换关键基因在WT和TKO干细胞分化ECs中的表达差异。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WT比较,TKO多能干细胞中miR-148a(1.00±0.03比0.00±0.00)、miR-148b(1.00±0.07比0.13±0.06)、miR-152(1.01±0.15比0.05±0.03)丰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WT和TKO hESCs均表达核定位的多能性标志分子NANOG,且均可定向分化为CD31阳性的ECs。与WT比较,TKO ECs中miR-148a(1.00±0.05比0.00±0.00)、miR-148b(1.00±0.08比0.12±0.05)、miR-152(1.00±0.08比0.13±0.07)检测丰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WT比较,TKO ECs中糖酵解关键酶如磷酸甘油酸激酶(1.00±0.09比0.20±0.02)、己糖激酶(1.02±0.20比0.55±0.12)、磷酸果糖激酶(1.00±0.05比0.67±0.14)、乳酸脱氢酶(1.00±0.04比0.53±0.05)、丙酮酸激酶(1.00±0.03比0.83±0.09)、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1.00±0.03比0.59±0.09)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而糖代谢向氧化磷酸化代谢转换过程中的重要基因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1.00±0.08比2.90±0.23)在敲除系中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WT比较,TKO ECs中糖酵解抑制因子磷脂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的表达量升高(1.01±0.11比3.83±0.81,P<0.001)。结论miR-148/152家族是调控ECs糖代谢的重要因子,可能在维持ECs糖酵解平衡,抑制其向氧化磷酸化代谢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MICRORNAS 内皮细胞 糖酵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