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精氨酸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
1
作者 丁仁懿 丁宝春 张志纯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应用L-精氨酸(L-Arg)对成骨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均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术后对照组正常喂养,L-Arg组正常喂养,并给予L-Arg1.1g/d口服。术后4天开始牵张,0.5mm/次,2次/d,共牵张4d... 目的观察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应用L-精氨酸(L-Arg)对成骨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均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术后对照组正常喂养,L-Arg组正常喂养,并给予L-Arg1.1g/d口服。术后4天开始牵张,0.5mm/次,2次/d,共牵张4d,于牵张结束后1d、1周、2周、4周分别处死每组动物4只,抽血检测血清亚硝酸盐含量;处死后游离下颌骨进行X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①实验动物32只,无脱失,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②L-Arg组血清NO浓度和骨密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新骨形成早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L-Arg通过释放NO,加速新骨形成与矿化,缩短牵张成骨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一氧化氮 牵张成骨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蒲黄粉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丁仁懿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2期57-57,共1页
目的探讨蒲黄粉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EOLP患者分到观察组(n=90例)和对照组(n=9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蒲黄粉与沙利... 目的探讨蒲黄粉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EOLP患者分到观察组(n=90例)和对照组(n=9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蒲黄粉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周期均为8周,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82/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68/9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67%(6/90);对照组复发率为15.56%(14/90);经χ2检验,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中采用蒲黄粉与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粉 沙利度胺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下载PDF
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仁懿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6期91-91,共1页
目的探讨在年轻恒牙病变患者中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年轻恒牙病变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3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根... 目的探讨在年轻恒牙病变患者中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年轻恒牙病变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3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根尖诱导成形术再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无效14例,有效21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73.58%(39/53);对照组中无效27例,有效1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49.05%(26/53);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 <0.05。结论在年轻恒牙病变患者中采用牙髓血管再生术治疗,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坏死 牙髓血管再生术 年轻恒牙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丁仁懿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0期69-69,共1页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与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512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分到观察组84例(256颗)与对照组84例(256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根面平整术、龈...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与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68例(512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分到观察组84例(256颗)与对照组84例(256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根面平整术、龈下刮治、龈上洁治、药物治疗、口腔卫生宣教等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GTR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牙菌斑指数(PLI)等牙周健康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研究对象的PD、CAL、BI、PLI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PD、CAL、BI、PL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与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牙周出血和菌斑,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