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仲礼:应在重点地区作重点监测
1
作者 丁仲礼 《中国人大》 2008年第23期10-11,共2页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地区 防震减灾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震预测 监测 准确预报 修订 法律条文 抢险救援 草案
原文传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2
作者 丁仲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3年第7期866-872,共7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湿地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湿地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湿地保护法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环境立法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湿地保护法全面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法 生态环境立法 人类生存发展 物种基因库 全面贯彻 蓄洪防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决策部署
下载PDF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 被引量:89
3
作者 丁仲礼 孙继敏 +6 位作者 杨石岭 熊尚发 顾兆炎 刘东生 朱日祥 郭斌 岳乐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6-94,共9页
甘肃灵台县任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连续的风成堆积可下推到705MdB.P。第三纪红粘土的粒度组成从上到下变化很小,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大幅度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味着晚第三纪时期的气候总体上... 甘肃灵台县任家坡黄土-红粘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中国北方连续的风成堆积可下推到705MdB.P。第三纪红粘土的粒度组成从上到下变化很小,与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大幅度变化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味着晚第三纪时期的气候总体上要比第四纪时期稳定。在705~2.6MaB.P.的红粘土沉积中,可分出的110~115个土壤B层与钙质结核层的组合,初步表明在这个时期有约110~115次气候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红粘土 同我成堆积 古季风 磁性地层
下载PDF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被引量:116
4
作者 丁仲礼 孙继敏 +1 位作者 朱日祥 郭斌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的野外观察,以及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能证明红粘土为风成沉积的新证据。另外,佳县红粘土沉积的土壤学特征表明,上新世时期的东亚夏季风强度总体强于第四纪。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红粘土成因 上新世 北方 干旱化
下载PDF
2.6Ma前后大气环流重构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 被引量:44
5
作者 丁仲礼 杨石岭 +1 位作者 孙继敏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为重建第三纪红粘土堆积晚期搬运粉尘的主导性风向,我们在黄土高原采集4个南北向分布的红粘土剖面,分析了它们的沉积学特征;此外,还对黄土高原一条南北向断面上的过去0.13Ma以来的黄土地层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粘土的... 为重建第三纪红粘土堆积晚期搬运粉尘的主导性风向,我们在黄土高原采集4个南北向分布的红粘土剖面,分析了它们的沉积学特征;此外,还对黄土高原一条南北向断面上的过去0.13Ma以来的黄土地层进行了沉积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粘土的颗粒粗细并没有南北向分异现象,从而与粒度从北到南快速变细的黄土沉积形成鲜明对比。黄土颗粒的南北向分异指示了冬季风对大气粉尘的主导性搬运,而红粘土的沉积特征则似乎表明,2.6Ma以前中国北方冬季风很弱或尚未建立,西风环流可能是当时搬运粉尘的主要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红粘土 冬季风 西风环流 黄土 沉积
下载PDF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 (三)时间标尺 被引量:104
6
作者 丁仲礼 余志伟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36-348,共13页
作者对宝鸡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以10cm 为间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分析,并以这条粒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条适合黄土高原各代表性剖面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据此对37个古土壤的顶、底年龄作了估计。在建立这条时间标尺的过程中,各古地磁界... 作者对宝鸡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以10cm 为间隔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分析,并以这条粒度曲线为基础,建立了一条适合黄土高原各代表性剖面的轨道调谐时间标尺。据此对37个古土壤的顶、底年龄作了估计。在建立这条时间标尺的过程中,各古地磁界线的K-Ar 年龄值基本保持不变。时间标尺建立后,对地轴倾斜度和岁差的特征周期进行了滤波,发现滤波曲线与理论计算值有很好的匹配。对比已有的两条深海轨道调谐时间标尺,宝鸡剖面时间标尺在时间分辨率及滤波曲线与理论计算值相匹配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时间标尺 古气候 古土壤 年龄
下载PDF
最后两个冰期旋回季风-沙漠系统不稳定性的高分辨率黄土记录 被引量:23
7
作者 丁仲礼 任剑璋 +1 位作者 杨石岭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8,共10页
黄土高原西北部黄土沉积的粒度变化同时受控于沙漠进退和冬季风强度波动,因此,此区粒度可视为季风-沙漠系统变迁的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2cm为间隔,对李家塬和新庄源S2以上部分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倒数第二次冰期中的冰阶时段与... 黄土高原西北部黄土沉积的粒度变化同时受控于沙漠进退和冬季风强度波动,因此,此区粒度可视为季风-沙漠系统变迁的替代性指标。本研究以2cm为间隔,对李家塬和新庄源S2以上部分做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倒数第二次冰期中的冰阶时段与末次冰期类似,存在着频繁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而末次间冰期这类变化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季风 古沙漠 千年级气候变化 不稳定性
下载PDF
塔吉克斯坦南部黄土沉积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仲礼 韩家楙 +1 位作者 杨石岭 王国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黄土主要分布在帕米尔和天山的山前地带,其中以塔吉克斯坦南部的黄土分布最广。该地黄土的厚度最大可达180~200m,其底界年龄在2.0Ma左右。野外地层观察表明,塔吉克斯坦黄土与中国黄土具有较好的一... 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黄土主要分布在帕米尔和天山的山前地带,其中以塔吉克斯坦南部的黄土分布最广。该地黄土的厚度最大可达180~200m,其底界年龄在2.0Ma左右。野外地层观察表明,塔吉克斯坦黄土与中国黄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塔吉克斯坦黄土来自卡拉库姆等沙漠,该地具地中海型气候条件,且搬运黄土的风力系统与中国黄土不同,而两地黄土地层则有较高的可对比性,这似乎意味着第四纪时期亚洲中纬度干旱区气候变化受某个共同的因子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黄土 气候变迁 地层对比 黄土沉积 第四纪
下载PDF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一)黄土地层 被引量:71
9
作者 丁仲礼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4-35,共12页
本文扼要介绍最近几年中国黄土研究中的土壤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第四纪下界及海陆古气候对比等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新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国黄土中共可区分出37个土壤地层单位。中国黄土底界的古地磁年龄为2.5MaB.P.。 2.5Ma... 本文扼要介绍最近几年中国黄土研究中的土壤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第四纪下界及海陆古气候对比等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新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国黄土中共可区分出37个土壤地层单位。中国黄土底界的古地磁年龄为2.5MaB.P.。 2.5Ma以来,中国北方共经历了37次大的冷暖交替。 2.5MaB.P.前后,全球气候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事件,它可作为第四纪的开始。中国黄土-古土壤系列同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在1.7Ma至今的时段上可以很好的对比;2.5Ma至1.7MaB.P.的气候变化,以黄土记录较为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 第四纪古气候 古土壤 古地磁测年 第四纪下界 海陆古气候 对比
下载PDF
第四纪时期东亚季风变化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66
10
作者 丁仲礼 余志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3-74,共12页
本文作者主张:古气候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应从动力因子和动力过程两个方面人手。通过对比东亚冬季风、夏季风、印度季风及全球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和频率特征,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大致在过去0.8Ma这个时段,东亚冬、夏季风基本... 本文作者主张:古气候演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应从动力因子和动力过程两个方面人手。通过对比东亚冬季风、夏季风、印度季风及全球冰量变化的时间特征和频率特征,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大致在过去0.8Ma这个时段,东亚冬、夏季风基本上具同相位、同周期的互为消长演化特征;2)东南季风演化具0.1Ma的主导周期,而印度季风变化则以较短周期为主;3)东亚冬、夏季风与全球冰量变化在时间范畴上可作很好的对比,尤其是这三者均含有主导性的0.1Ma周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东亚季风演化的“全球冰量驱动模式”,并初步讨论了东亚季风变化对全球冰量变化响应的动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古季风 全球冰量 季风变化 第四纪
下载PDF
古气候数值模拟:进展评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仲礼 熊尚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31,共11页
数值模拟是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过去30年来,古气候数值模拟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古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解。在轨道尺度上,数值模拟证明了冰后期气候系统变化主要是对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响应,同时揭示了温室气体、植被、海... 数值模拟是古气候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过去30年来,古气候数值模拟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古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解。在轨道尺度上,数值模拟证明了冰后期气候系统变化主要是对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响应,同时揭示了温室气体、植被、海洋、冰盖等反馈因子的重要性。针对短尺度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揭示出大洋传送带对北大西洋淡水注入的敏感性。在构造尺度上,数值模拟揭示了气候系统对于高原抬升、海道开合、大陆漂移导致的古地理变化、大气CO2浓度变化和太阳常数变化等的响应,揭示了气候系统突变对驱动因子阈值的敏感性。目前,古气候模拟研究中还存在分辨率不高、模拟结果与记录不完全吻合、模拟的边界条件不清楚等诸多问题。今后古气候模拟研究的改进有赖于模式的改进和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也有赖于对变化机制的更深理解和对边界条件更精确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GCMs(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敏感性试验 气候变化机制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 被引量:41
12
作者 丁仲礼 傅伯杰 +9 位作者 韩兴国 葛全胜 郭正堂 王毅 樊杰 黄耀 于贵瑞 蔡祖聪 史学正 顾行发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年第1期8-17,共10页
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且已深入到国际政治和外交层面。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控制CO2浓度的谈判之前,亟待组织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及国际谈判面临的关... 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且已深入到国际政治和外交层面。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控制CO2浓度的谈判之前,亟待组织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及国际谈判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中科院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针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影响与适应、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与途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政策等开展研究,以期在气候变化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并为我国参与国际谈判提供科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气候变化 碳循环 全球变暖
下载PDF
米兰科维奇冰期旋回理论: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52
13
作者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0-717,共8页
米兰科维奇理论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最近,由于大量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气候变化记录的获得,... 米兰科维奇理论认为,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冰期旋回的主因。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单一敏感区的触发驱动机制,即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信号被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全球。最近,由于大量高分辨率及精确定年的气候变化记录的获得,从以下4个方面构成了对米氏理论的挑战1)一些低纬地区并没有明显的10万年冰量周期,而是以2万年岁差周期为主,表明北半球冰盖的扩张、收缩变化并没有完全控制低纬区的气候变化;2)在最近几次冰消期时,南半球和低纬区的温度增高,要早于北半球冰盖的融化,表明冰消期的触发机制并非是北半球高纬夏季太阳辐射;3)大气CO2浓度在第2冰消期的增加同南极升温相一致,表明该时大气CO2浓度增加亦有可能早于北半球冰盖消融;4)南半球的末次冰盛期有可能早于北半球。这就说明单一敏感区触发驱动机制已难以圆满解释所有观察事实,天文因素控制下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机制研究正面临理论突破的新需求和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理论 冰期旋回 气候周期 相位关系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倒数第二次冰期气候不稳定性的黄土记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仲礼 任剑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古气候 冰期 不稳定性 黄土记录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六十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仲礼 范蔚茗 +1 位作者 冯仁国 常旭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年第4期351-361,共11页
资源环境领域是中科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在60年发展历程中,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为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简要回顾了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6... 资源环境领域是中科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在60年发展历程中,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为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简要回顾了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60年来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各个时期在固体地球科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态与区域农业、环境科学与技术、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的主要科技进展与突出贡献,并对中科院资源环境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资源环境科学研究 60年
下载PDF
锦绣文章傲群伦,精博学问育桃李——敬贺恩师刘东生先生九十华诞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仲礼 朱日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关键词 刘东生 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国科学院 学术成就 系统整理 学术贡献
下载PDF
坚持新型政党制度建设高素质参政党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仲礼 宋扬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共2页
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共克时艰、共担风雨、共襄伟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围绕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 民盟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共克时艰、共担风雨、共襄伟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围绕中共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和担当,积极履行职能,深化政治交接,加强自身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民主党派 共襄伟业
下载PDF
对中国2020年CO_2减排目标的粗略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仲礼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计算了2020年中国可以排放CO2的允许量和一次能源的消费量,提出了如何评价CO2排放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及如何正确理解"半个工业化的担忧"等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 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 CO2减排目标 分析
下载PDF
理性预测我国未来碳排放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仲礼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4期1-1,共1页
从人口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结构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分析,要把我国人均碳排放峰值控制在较低水平非常困难,必须大力发展非碳能源、提高天然气消费量,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大要点是着力推进低碳发展。推进... 从人口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结构这三个基本要素来分析,要把我国人均碳排放峰值控制在较低水平非常困难,必须大力发展非碳能源、提高天然气消费量,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大要点是着力推进低碳发展。推进低碳发展,必须研究未来我国的碳排放。可以从我国人口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结构这3个基本要素入手,探讨碳排放情况。第一,有些预测认为我国2030年前后将达到人口高峰,约在14亿左右。故人口总量变化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不会太大。第二,人均能源消费主要由人均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生活水平、GDP增长率等几个因素决定。从人均基础设施来看,我国人均现代基础设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城市化来看,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52%,其中有2亿多农民工并未实现真正的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人口总量 能源结构 人均能源消费 低碳发展 排放峰值 能源消费量 人口高峰 天然气消费量 基础设施
下载PDF
永远的记忆 永恒的丰碑——写在恩师刘东生院士去世周年之际
20
作者 丁仲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年初先生谢世时,我正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未能在他弥留之际看上最后一眼,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痛感。在此之前,先生已转辗病榻一年有余,我们这些做弟子的,却很少去看望他,惟恐他老人家化疗后抵抗力不足,我们把外面的病菌带给他。... 年初先生谢世时,我正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未能在他弥留之际看上最后一眼,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痛感。在此之前,先生已转辗病榻一年有余,我们这些做弟子的,却很少去看望他,惟恐他老人家化疗后抵抗力不足,我们把外面的病菌带给他。说实话,我们都没有最后的思想准备,先生尽管已九十高龄,但身体底子一直很好,国家在他罹病期间,又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我们坚信他会挺过这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东生 记忆 院士 抵抗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