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致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失败1例
1
作者 张文波 丁信法 +3 位作者 王丽华 潘庆丽 许轶洲 潘小宏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4期399-400,403,共3页
本文报道2022年4月21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例拟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前患者超声心动图、胸部CT未报告明显异常。术中发现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多次尝试未能将无导线起搏器递送至... 本文报道2022年4月21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例拟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前患者超声心动图、胸部CT未报告明显异常。术中发现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多次尝试未能将无导线起搏器递送至右心室内,遂放弃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术后下腔静脉超声、胸腹部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下腔静脉肝段膈上段缺如伴奇静脉延续。充分的术前评估、术中X线透视下多体位影像观察导丝走行及位置,早期发现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有助于完善手术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器 下腔静脉畸形 奇静脉
下载PDF
动态CT血管造影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与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伟莉 丁信法 +3 位作者 张圣 虞雁南 陈智才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建立动态CT血管造影(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的方法,并分析侧支血流与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或颈内动脉闭塞的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灌注成像,根据动态CTA影像评估侧支血流的范... 目的:建立动态CT血管造影(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血流的方法,并分析侧支血流与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或颈内动脉闭塞的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灌注成像,根据动态CTA影像评估侧支血流的范围、速度。用重复度量检验分析不同侧支血流之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其与溶栓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侧支血流总体情况差的患者相比,侧支血流总体情况好的患者溶栓后1个月内NIHSS评分更低[(4.7±5.0)与(25.1±15.1)分,P=0.001],再灌注率更高(69%±32%与23%±54%,P=0.044);3个月mRS评分与侧支血流总体情况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0,P=0.001)。结论:侧支血流好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预后好。应用动态CTA评估侧支血流可用于预测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药物疗法 卒中 药物疗法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 血流动力学 血流速度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回顾性研究 预后
下载PDF
双能量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邝平定 丁信法 +2 位作者 许晶晶 周琦晶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能谱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NSCLC患者(鳞癌15例,腺癌25例)行双能量增强CT扫描,测量肺癌原发灶、肺门及纵隔内短径5 mm以上的淋巴结(共85枚,包括转移淋巴结53枚,非转移淋巴...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能谱曲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NSCLC患者(鳞癌15例,腺癌25例)行双能量增强CT扫描,测量肺癌原发灶、肺门及纵隔内短径5 mm以上的淋巴结(共85枚,包括转移淋巴结53枚,非转移淋巴结32枚)在不同能量水平下(40~190 keV,间隔10 keV)的CT值,得到肺癌原发灶与胸腔淋巴结的CT能谱曲线,比较两者的CT能谱曲线斜率,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淋巴结转移的CT能谱曲线斜率比值的最佳分界值,并对CT能谱曲线诊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肺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的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10±0.11、1.08±0.07和1.54±0.17,其中转移淋巴结与肺癌原发灶的曲线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非转移淋巴结与肺癌原发灶曲线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转移淋巴结和非转移淋巴结与肺癌原发灶的能谱曲线斜率比值分别为0.98±0.05和1.40±0.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以能谱曲线斜率比值等于1.15作为淋巴结转移的分界值,CT能谱曲线诊断肺癌患者胸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1%、87.5%、91.5%、73.7%和83.5%。结论:双能量CT检查有助于提高NSCLC治疗前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非小细胞肺/诊断 肺肿瘤/诊断 淋巴转移/诊断
下载PDF
冠脉CT造影餐巾环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姚伟根 黄国来 +2 位作者 严洋 孙东方 丁信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餐巾环征(NRS)和未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01-01—2013-05-31在我院行冠脉CT血管造影(CCTA)的患者499例。记录冠脉节段斑块特点包括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非阻塞性斑块和阻塞性斑块... 目的探讨餐巾环征(NRS)和未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01-01—2013-05-31在我院行冠脉CT血管造影(CCTA)的患者499例。记录冠脉节段斑块特点包括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非阻塞性斑块和阻塞性斑块,低密度斑块,正性重塑斑块和餐巾环征斑块(PNRS)。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门诊随访、住院随访等,终点事件为ACS,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06-30。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两条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NRS与ACS之间的关系。结果7 119个节段、749个斑块纳入分析。26个(3.5%)斑块为PNRS,分别有11个(42.3%)、16个(61.5%)PNRS为正性重塑斑块和低密度斑块,20个(76.9%)PNRS为正性重塑斑块或低密度斑块,7个(26.9%)PNRS既是正性重塑斑块又是低密度斑块。随访结束时16例发生ACS,其罪犯节段的阻塞性斑块、正性重塑斑块、低密度斑块、PNRS均高于非罪犯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低密度斑块、正性重塑斑块和PNRS是预测罪犯节段即ACS事件的独立因素。NRS阳性组与阴性组无ACS生存曲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 NRS与未来ACS事件密切相关,独立于正性重塑斑块和低密度斑块,NRS的检测有助于识别未来ACS事件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造影 急性冠脉综合征 餐巾环征
下载PDF
儿童CT扫描参数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赖爱平 丁信法 龚方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儿童CT检查与X射线辐射相关的扫描参数调节和适应证掌控情况.方法:抽取3类有代表性医院的儿童CT检查病人,其中医院甲(儿科诊疗特色较强的医院)54 例、医院乙(儿科与其他学科均衡的医院)50例、医院丙(以成人学... 目的:了解目前医院儿童CT检查与X射线辐射相关的扫描参数调节和适应证掌控情况.方法:抽取3类有代表性医院的儿童CT检查病人,其中医院甲(儿科诊疗特色较强的医院)54 例、医院乙(儿科与其他学科均衡的医院)50例、医院丙(以成人学科较强的医院)195例.将病例分成3个年龄组:0~3岁、4~7岁、8~14岁.比较三类医院不同年龄组的mAs与kVp的参数选择,通过统计阴性诊断结果来推断儿童CT适应证的使用尺度.结果:在299例CT检查儿童中,诊断结果为阴性的有155例,占调查例数51.8%.有儿童病房的医院采用的儿童CT头部扫描mAs低于没有儿童病房的医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没有根据年龄特点来调整CT的曝光量.结论:儿童CT检查的阴性诊断率偏高,有儿童病房的医院临床医生的辐射防护意识较强,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扫描参数
下载PDF
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在颈部CTA中的应用
6
作者 胡婷婷 王鑫宏 +3 位作者 张德营 丁文洪 丁信法 章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952,共2页
颈部CTA扫描范围较长,过高辐射剂量可增加致癌风险性;如何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曝光剂量为目前研究热点。本研究探讨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Flash Spiral模式)进行颈部CTA检查的可行性。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造影剂
下载PDF
CT灌注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虞雁南 丁信法 +1 位作者 张圣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CT灌注(CTP)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基线CTP检查的3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CT灌注(CTP)预测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区的最佳灌注参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并行基线CTP检查的3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24 h再灌注率界定无再灌注组(10例)和再灌注组(21例),分别用于评价缺血半暗带与核心梗死区阈值.根据基线CTP和复查CTP分别计算各参数阈值所对应的低灌注体积、最终梗死体积.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分析各灌注参数阈值所对应的低灌注体积与最终梗死体积的一致性,得出最佳阈值.结果:无再灌注组中延迟时间〉3 s与最终梗死体积一致性最高(偏差3.3 ml,95%一致性区间-41.7~48.3;r=0.933,P〈0.001);再灌注组中相对脑血流量〈30%与最终梗死体积一致性最高(偏差-2.2 ml,95%一致性区间-25.6~ 21.2;r=0.923,P〈0.001).结论:延迟时间〉3 s和相对脑血流量〈30%分别是预测半暗带、核心梗死区体积的最佳CTP参数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药物疗法 急性病 血栓溶解疗法 灌流 脑梗死 放射摄影术 脑缺血 缺血 脑血管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统计学(主题)
下载PDF
胃癌MS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瑾 陈海燕 +2 位作者 丁信法 沈可人 余日胜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表现、临床病理特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46例,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影像表现、临床病理特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146例,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得到的HER2表达情况分为HER2阴性组(0和1+)73例和HER2阳性组(2+和3+)73例,分析MSCT影像表现、临床病理特征与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HER2阴性组胃癌较阳性组表现出更高的cT分期(P<0.05)。HER2阳性组胃癌的平扫期CT值、门脉期CT值、平衡期CT值、门脉期强化值(CTP)及门脉期-动脉期强化差值(CTP-A)均较阴性组更小(均P<0.05)。HER2阳性组胃癌中59.9%的癌灶呈持续强化方式,30.0%呈渐进性强化方式(P<0.01)。中高分化腺癌HER2阳性表达率为72.6%,而低分化腺癌为27.4%(P<0.01);Lauren肠型HER2阳性表达率为63.0%,而弥漫型为1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像表现中的病灶动态增强方式(持续强化:OR=1;渐进性强化:OR=0.146)和病理特征中的Lauren分型(肠型:OR=1;弥漫型:OR=0.133)是预测HER2表达的关键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MSC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能预测HER2表达情况,尤其是动态增强方式-持续性强化方式及Lauren肠型胃癌与HER2过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双源CT大螺距模式联合超低容量、低浓度对比剂及低X线剂量技术在颈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蓝文婷 俞哲锋 +2 位作者 邝平定 丁信法 张敏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64-1769,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下超低容量(30 ml)、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低管电压(80 k V)技术用于颈部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颈动脉CT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双低实验组使用超低容量(30ml)、低浓度(270 mg I/ml)对比剂、低电压...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下超低容量(30 ml)、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低管电压(80 k V)技术用于颈部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颈动脉CT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双低实验组使用超低容量(30ml)、低浓度(270 mg I/ml)对比剂、低电压(80 k V),常规对照组为60 ml高浓度(370 mg/ml)对比剂、高电压(120k V),比较两组间图像质量,包括主观评分、颈动脉各段血管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比较两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值。结果双低实验组与常规对照组各段血管内CT值均在300 HU以上,双低实验组的各段血管平均CT值均大于常规对照组;常规对照组的CNR较实验组稍高(91.8±8.1、69.6±6.3,P=0.045),但主观评分图像质量两组间无差异(3.5±0.2和3.7±0.1,P=0.59),不影响临床诊断结果。常规对照组和双低实验组的DLP分别为(396.2±56.4)m Gy·cm和(69.2±3.1)m Gy·cm;CTDIvol分别为(13.2±2.2)m Gy和(1.9±0.1)m Gy,ED分别为(11.8±1.4)m Sv和(2.1±0.3)m Sv,双低实验组较常规对照组分别降低85.6%、82.5%、82.2%,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总碘摄入量减少63.5%。结论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下联合使用30 ml超低容量和270 mg I/ml低浓度对比剂、80 k V颈动脉CTA检查,能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同时大幅度减低对比剂使用量及X射线剂量,为高危患者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更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CTA 辐射剂量 对比剂低容量 低浓度 低电压 大螺距
原文传递
激光打印机应用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苗英 汪启东 +2 位作者 倪明华 陈彬 丁信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 探讨建立激光打印机应用质量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程序。方法 通过对 8家医院 ,分别由Kodak、Agfa生产的 8台激光打印机的调研 ,监测其背景密度、灰阶响应特性、图形几何结构、小对比度变化、分辨率等指标。根据国际电影与电视工... 目的 探讨建立激光打印机应用质量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程序。方法 通过对 8家医院 ,分别由Kodak、Agfa生产的 8台激光打印机的调研 ,监测其背景密度、灰阶响应特性、图形几何结构、小对比度变化、分辨率等指标。根据国际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协会 (societyofmotionpictureandtelevisionengineers,SMPTE)制定的相关标准 ,探讨临床可操作应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质量控制程序。结果 与激光打印机配套的 8台冲洗机均未建立或未严格实施“自动冲洗机的质量控制程序” ,是调研中CT激光照片影像 3 7 5 %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最主要原因 ;激光打印图像与主机监视器图像一致性好的占 62 5 % (3 0份 ) ,一致性差的占 3 7 5 % (18份 ) ;8台激光打印机 48份CT颅脑照片窗口技术参数符合标准的占 62 5 % (3 0份 ) (窗宽 :80~ 90HU ,窗位 3 5~ 41HU)。 8台激光打印机按临床扫描部位需要设置“输入对应表”曲线的只有 1台。结论 激光打印机的临床应用必须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进行验收检测 ,并推行运行中的质量控制程序 ,保证激光打印照片质量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外部设备 X线胶片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碘油栓塞致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和动态病理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飚 楼琦 +4 位作者 丁信法 萨晓婴 陈丽荣 俞少勇 晁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碘油灌注栓塞后大鼠肝肿瘤病理学表现 ,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4 1只Walker 2 5 6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 6组 :对照组 6只大鼠经胃十二指肠肝动脉灌注 76 %泛影葡胺 0 .2~ 0 .3ml;实验组肝动脉灌注栓塞超液态...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碘油灌注栓塞后大鼠肝肿瘤病理学表现 ,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4 1只Walker 2 5 6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为 6组 :对照组 6只大鼠经胃十二指肠肝动脉灌注 76 %泛影葡胺 0 .2~ 0 .3ml;实验组肝动脉灌注栓塞超液态碘油 0 .5ml/kg与泛影葡胺乳剂 (1∶1) ,按碘油栓塞后 0 ,1,3,5 ,10d分为 5组 ,每组 7只。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大鼠肝肿瘤组织病理 ,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大鼠的肿瘤增长率 (GR)受到抑制 ,栓塞 3d组GR为 2 8% ,对照组为 133%。 3~ 10d组肿瘤坏死程度加重 (P <0 .0 1) ,10d组有 1例完全坏死 ,栓塞后早期炎症反应明显 ,后期出现纤维包裹和分隔。 1~ 10d组有 17例大鼠的凋亡细胞计数为阳性 ,主要位于肿瘤周边 ,呈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 经肝动脉单纯灌注栓塞碘油可引起大鼠肝肿瘤不同程度坏死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另一种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油栓塞 大鼠 肝肿瘤 细胞凋亡 肿瘤病理学
原文传递
降低儿童16层螺旋CT检查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赖爱平 丁信法 +1 位作者 龚方戚 章士正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论证CT扫描参数kVp和mAs与剂量和图像噪声的关系,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修正并验证一种基于成人扫描参数的安全可行的儿童16层螺旋CT检查的扫描参数。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采用标准CT剂量指数(CTDI)测试仪、100mm笔型电离室,分... 目的论证CT扫描参数kVp和mAs与剂量和图像噪声的关系,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修正并验证一种基于成人扫描参数的安全可行的儿童16层螺旋CT检查的扫描参数。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采用标准CT剂量指数(CTDI)测试仪、100mm笔型电离室,分别测量16cm和32cm直径模体在2mm×5mm准直宽度时不同kVp和mAs的CTDI;采用20cm标准水模,测量单一感兴趣区域(ROI)标准偏差值SD代表噪声水平。以成人扫描参数的不同百分比修正为不同年龄段儿童CT扫描的参数供临床验证。结果随着kVp和mAs的增加,CTDI随之增加,并与mAs呈线性关系;16cm直径模体的表面CTDI要高于32cm模体58%;实际的加权CTDIw值高于CT扫描仪显示的CTDIw;mAs相同时,kVp越高,图像噪声SD值越低,在kVp固定时,随着mAs的增加,图像噪声SD随之减少,当mAs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图像噪声趋向平稳。结论在不影响临床诊断的图像噪声水平下,根据年龄和体型特点,儿童16层CT检查mAs可以比成人降低1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儿童 体层摄影 扫描参数
原文传递
纵隔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礼仁 李秀珍 +2 位作者 王凯 丁信法 沈华浩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纵隔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临床少见,常发生于年轻男性,以咳嗽、胸痛、气急等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纵隔肿块,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现报道1例原发性纵隔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纵隔肿块 临床医生 年轻男性 主要表现 胸部X线 早期诊断 检查表
原文传递
计算机X射线摄影条件与影像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文洪 章伟敏 丁信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不同kV、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的组合对对比.细节检出指数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探讨CR摄影中合理使用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组合的原则。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 目的通过比较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不同kV、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的组合对对比.细节检出指数和影像质量的影响,探讨CR摄影中合理使用曝光剂量及曝光等级组合的原则。方法根据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技术,用55、65和75kv,分别结合3种不同的曝光剂量与曝光等级组合对体模TO.16进行摄影,请3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对所得影像进行观察评分,计算阈值检测指数HT(A);同时结合临床分别对膝关节、胸部、腰椎进行不同组合的投照,请3位放射专家进行双盲阅片,评价影像质量。结果相对低的kV采用增加曝光剂量、减小曝光等级的组合所得探测指数提高幅度高于高的kV;在kV值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度好的部位可明显降低曝光剂量,提高曝光等级。结论根据疾病诊断需要和受检部位对比度情况,合理使用曝光等级既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又不影响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射线摄影 曝光等级 影像质量 阈值对比度-细节检测能力(TCDD)
原文传递
超声监测ICU危重患者胃残余量和预测肠内营养不耐受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闯 徐杰丰 +3 位作者 刘少云 高玉芝 丁信法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残余量和预测喂养不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患者,纳入期间因病情需要完成腹部CT检查的患者,同时在CT检查前后30 min内有...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残余量和预测喂养不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危重患者,纳入期间因病情需要完成腹部CT检查的患者,同时在CT检查前后30 min内有床旁超声监测胃窦截面积者。所有入选患者使用VOLUME-Work Flow医学图像软件,描记腹部CT中的胃壁轮廓计算胃残余量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胃窦截面积与胃残余量之间的相关性,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危重患者喂养耐受者与不耐受者胃窦截面积之间的差异,以及ROC曲线分析不同体位下胃窦截面积对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年龄为(53±1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1.5±2.8)kg/m2,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值为17.0±6.9。患者胃残余量为(314.5±126.6)mL,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胃窦截面积值分别为(7.11±4.13)cm2、(4.22±2.66)cm2、(8.36±4.58)cm2。相关性分析显示,胃残余量与半坐位(r=0.543,P<0.001)、平卧位(r=0.604,P<0.001)、右侧卧位(r=0.618,P<0.001)时的胃窦截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肠内营养期间,危重患者喂养耐受者27例、喂养不耐受者15例,其中喂养不耐受者在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时的胃窦截面积较喂养耐受者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半坐位:(8.53±4.07)cm2vs(4.60±2.76)cm2;平卧位:(5.15±2.75)cm2vs(2.61±1.32)cm2;右侧卧位:(10.32±4.06)cm2vs(4.95±3.20)cm2,均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半坐位、平卧位及右侧卧位时,胃窦截面积预测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833、0.849,以≥3.917 cm2、3.395 cm2与4.402 cm2为阈值时的敏感性分别为92.0%、69.6%、92.3%,特异性分别为69.2%、92.3%、71.4%。结论床旁胃超声能比较准确地评估危重患者的胃残余量,并能有效地预测肠内营养期间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胃超声 腹部CT 胃残余量 胃窦截面积 喂养不耐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