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PDX模型成瘤率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燕萍 姚刘旭 +3 位作者 丁倩男 黄则勇 李玉红 黄素琴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596-602,共7页
目的建立结直肠癌(CRC)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评估PDX模型成瘤率的影响因素,并初步进行化学治疗实验。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择期手术CRC患者。将手术获取的肿瘤组织接种于NSG小鼠右侧腰背部,建... 目的建立结直肠癌(CRC)患者来源的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评估PDX模型成瘤率的影响因素,并初步进行化学治疗实验。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择期手术CRC患者。将手术获取的肿瘤组织接种于NSG小鼠右侧腰背部,建立PDX模型,并传至F3代,分析PDX模型成瘤率的影响因素;化学治疗药物选择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以及丙泊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CRC患者,PDX模型成瘤为37例,成瘤率62%;平均成瘤时间为(34±12)d;原发瘤恶性程度(CRC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PDX模型成瘤率(P<0.01)。CRC-PDX移植瘤组织与患者肿瘤组织生物学特征高度一致。4种化学治疗方案均能抑制肿瘤生长,致肿瘤组织破坏,丙泊酚可以抑制小鼠腹泻,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RC-PDX模型,较好地保持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CR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模型。原发肿瘤恶性程度是PDX模型成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患者来源异种移植 影响因素 成瘤率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蛋白双向电泳谱图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丁倩男 王春梅 +1 位作者 戴俊东 董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梅花鹿鹿茸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的蛋白图谱差异。方法:使用含7 mol/L尿素、4%CHAPS、2 mol/L硫脲、65 mmol/L DTT、1 mmol/L PMSF和0.2%Bio-Lyte的溶液为蛋白裂解液提取...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梅花鹿鹿茸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的蛋白图谱差异。方法:使用含7 mol/L尿素、4%CHAPS、2 mol/L硫脲、65 mmol/L DTT、1 mmol/L PMSF和0.2%Bio-Lyte的溶液为蛋白裂解液提取鹿茸不同部位的总蛋白,采用固相pH 3~10线性梯度,7 cm胶条进行第一向聚焦,并对等电聚焦参数进行优化,12%SDS聚丙烯凝胶进行第二向电泳,得到的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谱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总蛋白含量及蛋白点数从上到下依次降低,将3个图谱经软件分析获得18个差异蛋白点,同时初步得到每个蛋白点的等电点、分子量以及灰度值。结论:优化了适合梅花鹿鹿茸蛋白的双向电泳方法;不同部位鹿茸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 不同部位 双向电泳 蛋白谱图 比较
下载PDF
热炸工艺对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倩男 王春梅 +4 位作者 吴帆 田敬欢 赓迪 戴俊东 董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35-2137,共3页
目的:考察传统热炸工艺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传统热炸法炮制东北梅花鹿鹿茸,用Bradford法测定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利用MTT法测定鲜鹿茸与热炸炮制鹿茸上、中、下部位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鲜... 目的:考察传统热炸工艺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传统热炸法炮制东北梅花鹿鹿茸,用Bradford法测定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利用MTT法测定鲜鹿茸与热炸炮制鹿茸上、中、下部位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鲜鹿茸上中下部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从上到下活性减弱;热炸炮制品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结论:梅花鹿鹿茸具有较强的促细胞增殖能力,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鹿茸的促细胞增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 热炸 不同部位 NRK-49F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不同部位鹿茸水提液对NRK-49F细胞促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帆 董玲 +4 位作者 王春梅 丁倩男 刘建亭 赓迪 戴俊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7-1541,共5页
目的:研究鹿茸不同部位水提液体外对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差异。方法:以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作为模型,以MTT法检测鲜鹿茸上、中、下三部分水提液的促细胞增殖率,以BCA法检测样品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样品... 目的:研究鹿茸不同部位水提液体外对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差异。方法:以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作为模型,以MTT法检测鲜鹿茸上、中、下三部分水提液的促细胞增殖率,以BCA法检测样品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样品蛋白组成的差异。结果:上、中、下部鹿茸样品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89、16.04和6.89 mg·mL-1,从顶端到基部,鹿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依次降低。加样24 h时,鹿茸上部和中部样品分别在蛋白浓度800μg·mL-1和6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分别为66.76%和64.36%,下部样品在1 0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为58.87%。作用48 h后,鹿茸上部和中部样品均在蛋白浓度8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分别为219.56%和215.86%,下部样品在蛋白浓度1 0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为169.20%。鹿茸样品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远大于10%胎牛血清。3个部位样品蛋白组成的SDS-PAGE图谱差异不大。结论:所有样品对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效应。不同部位样品主要蛋白组成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不同部位 MTT法 NRK-49F细胞 促增殖作用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军会 李玉红 +1 位作者 茹国美 丁倩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909-914,932,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和儿童术前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的差别。方法:本研究是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择期盆腔、肛肠或者下肢小手术患者2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其中儿童14例,成人14例。所有患者给予镇静药后在20 min内恒速输入10 m L... 目的:探讨成人和儿童术前乳酸林格氏液液体动力学的差别。方法:本研究是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择期盆腔、肛肠或者下肢小手术患者2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其中儿童14例,成人14例。所有患者给予镇静药后在20 min内恒速输入10 m L/kg的乳酸林格氏液体,通过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采用Matlab 4.2软件包计算液体动力学参数。结果: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与成人相比,在输入林格氏液体后90 min内儿童的血浆稀释程度明显降低(0.16 vs 0.07,P=0.000),儿童将输入液体的43%通过肾脏排出,显著高于成人(18%)(P=0.011)。按公斤体重计算儿童和成人对乳酸林格氏液的血浆清除率分别是2.2 m L·min-1·kg-1和0.5 m L·min-1·kg-1(P=0.016),而肾脏对乳酸林格氏液体的清除率两组分别是0.76 m L·min-1·kg-1和0.10 m L·min-1·kg-1,(P=0.000)。结论:儿童对乳酸林格氏液体血浆和肾脏清除率分别是成人的4倍和7倍,术前给儿童输液,按照体重计算量可以参照成人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动力学 血浆清除率 肾脏清除率 乳酸林格氏液体 成人 儿童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联合每搏心输出量对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祝贵州 李玉红 +2 位作者 何锐 丁倩男 茹国美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联合每搏心输出量(SV)对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胃肠外科肿瘤择期大手术患者80例,麻醉诱导后以6%羟乙基淀粉进行容量负荷,每次剂量3 ml/kg,连续3次。分别于麻醉前、每次容量负荷之前...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联合每搏心输出量(SV)对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胃肠外科肿瘤择期大手术患者80例,麻醉诱导后以6%羟乙基淀粉进行容量负荷,每次剂量3 ml/kg,连续3次。分别于麻醉前、每次容量负荷之前,应用Flo Trac/Vigileo监测SV和每搏心输出量变异(SVV),同时测量CVP值。容量负荷后患者的SV增加≥10%定义为容量负荷有反应性,此患者称作"有反应者";SV增加<10%的患者称作"无反应者"。结果对容量负荷无反应者的CVP值高于有反应者(7.2 mm Hg vs 5.6 mm Hg,P<0.01),无反应者中CVP值不变者对再次容量负荷有反应性的预测概率为48%;而CVP值升高者对容量负荷有反应性的预测概率为9%(P<0.01)。对于容量负荷反应性的判断,SV和SVV两种标准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Cohen's kappa系数0.28)。结论对于容量无反应的患者CVP可以作为辅助指标指导容量负荷。SVV与SV对于预测容量反应性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程度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容量反应性 全身麻醉 每搏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变异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晶体液或胶体液对体内液体潴留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彩娟 李玉红 +2 位作者 何锐 丁倩男 茹国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84-791,共8页
目的:探索麻醉诱导后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液体潴留指数(fluid retention index,FR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盲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I^II,分成4组:I组(万汶负荷和维持),II组(预注乳酸林... 目的:探索麻醉诱导后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液体潴留指数(fluid retention index,FR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盲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I^II,分成4组:I组(万汶负荷和维持),II组(预注乳酸林格氏液,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III组(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IV组(乳酸林格氏液负荷和维持);液体负荷以9 m 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再以12 m 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体输注1 h,之后以维持心搏出量变异(SVV)值为13%左右指导液体治疗。每位受试者采集尿标本3次,即麻醉前、液体负荷完成以及手术开始后1 h。检测尿液颜色,尿比重、尿渗透压和尿肌酐浓度,并根据上述尿液指标计算FRI。结果:术前FRI的基础值为3.4±1.1,液体负荷期间FRI几乎没有变化(P>0.05),术后1 h液体维持输入万汶的患者(I组)的FRI值与基础值相比没有变化(P>0.05),而输入林格氏液体的患者(II组、III组和IV组)术后1 h的FRI值由3.3降到2.9(P=0.003)。当患者尿液速率小于100 m L/h,FRI迅速增加。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肾功能损伤,FRI≥4.0的患者占32%(15例),其术后血肌酐浓度轻度增加的风险增加6.4倍;而术中出血≥250 m L也增加术后血肌酐升高的风险。与术后血肌酐未升高的患者相比,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患者术中肌酐清除率也增加(155 m L/min vs 76 m L/min,P=0.012)。结论:林格氏液可以降低FRI值,逆转患者围手术期脱水,而羟乙基淀粉却没有此作用。术前FRI升高增加患者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潴留指数 液体治疗 脱水 血肌酐浓度
下载PDF
血管活性药物对脓毒症羊乳酸林格氏液体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声华 李玉红 +4 位作者 郑晓铸 安满丽 丁倩男 茹国美 张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1081-1089,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对脓毒症羊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RL)分布和排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将实验羊25只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Control组)、生理盐水稀释去甲肾上腺素组(Nor组)、苯肾上腺素组(Phe组)、多巴胺组(...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对脓毒症羊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RL)分布和排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将实验羊25只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Control组)、生理盐水稀释去甲肾上腺素组(Nor组)、苯肾上腺素组(Phe组)、多巴胺组(Dop组)和艾司洛尔组(Esm组),每组5只动物。实验羊全身麻醉和气管切开插管后,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和静脉输注内毒素(LPS)构建羊脓毒症模型。造模成功后,每组分别微泵持续输入生理盐水或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10 min后,输入RL,按20 mL/kg,30min内输毕。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液体动力学参数及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Nor组和Dop组加速RL从血浆到组织间隙的分布速率(k_(12)),而降低从组织间液返回到血浆的速率(k_(21))。α_1-受体激动剂促进,而β_1-受体激动剂减缓RL的分布和排泄。Emax药效动力学模型分析显示RL增加心脏每博量13 mL/次;α_1-受体激动剂和β1-受体激动剂均可增加平均动脉压(MAP),只有α_1-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加心搏量;β_1-受体激动剂可以减少酸中毒的发生。结论:脓毒症羊对RL的分布和排泄减慢,液体在外周组织积聚,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促进液体在组织间液积聚,去甲肾上腺素可以降低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林格氏液 液体动力学 苯肾上腺素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艾司洛尔
下载PDF
绍兴地区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和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玉红 丁倩男 +1 位作者 王勋英 郭航远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850-1854,共5页
目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绍兴地区高发肿瘤生物样本库,为医学研究提供样本资源。方法 2015年12月建成绍兴地区高发肿瘤生物样本库,在进行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收集切除后的组织样本,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及肿瘤患者... 目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绍兴地区高发肿瘤生物样本库,为医学研究提供样本资源。方法 2015年12月建成绍兴地区高发肿瘤生物样本库,在进行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收集切除后的组织样本,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及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和血清/血浆标本,置于-80℃低温冰箱或者液氮罐中冷冻保存;同时建立一套肿瘤标本库信息管理系统,存储患者病历信息和样本信息。结果共收集各类组织标本1 875管、血液标本2 008管、粪便标本122管以及骨髓标本14管;生物标本对应的临床信息完整度达100%。组织样本热缺血时间均数为(12±3)min,随机抽取10份组织标本,提取10份组织样本RNA,A260/A280值均数为1.92±0.02。结论绍兴地区肿瘤生物标本库已初步建成,形成一套肿瘤生物标本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为相关肿瘤研究提供标本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生物标本库 信息系统 绍兴地区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全麻下输注乳酸林格液在体内分布和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幼娟 李玉红 +1 位作者 丁倩男 茹国美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1656-1661,共6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输注乳酸林格液的分布和排泄的影响。方法对40例ASA I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30min内输入20ml/kg的乳酸林...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输注乳酸林格液的分布和排泄的影响。方法对40例ASA I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30min内输入20ml/kg的乳酸林格液,E组患者给予艾司洛尔50μg/(kg·min)持续输注3h,C组以相同速度输注0.9%氯化钠溶液。通过血红蛋白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计算容量动力学参数。结果乳酸林格液容量动力学特征采用二室容量动力学模型拟合。与C组比较,E组清除速率常数(k_(10)))明显升高(P=0.020),而外周室到中央室转运速率常数(k_(21)))降低(P=0.021)。中央室到外周室转运速率常数(k_(12))和中央室容积(V_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0.235)。C组和E组患者3h内分别将输入液体8.8%和20.4%通过尿量排出(P=0.007)。结论小剂量艾司洛尔减缓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乳酸林格液从血浆向组织间液转移,促进液体从尿液排泄,因此艾司洛尔可以部分对抗麻醉手术应激所致的抗利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乳酸林格液 容量动力学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传统热炸法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邓红梅 丁倩男 +3 位作者 王春梅 赓迪 戴俊东 董玲 《特产研究》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探究传统热炸炮制方法对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传统热炸法对梅花鹿鹿茸进行炮制,Bradford法检测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ELISA方法检测并比较鲜鹿茸与炮制鹿茸上部、中部、下部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探究传统热炸炮制方法对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传统热炸法对梅花鹿鹿茸进行炮制,Bradford法检测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ELISA方法检测并比较鲜鹿茸与炮制鹿茸上部、中部、下部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差异。结果,鲜鹿茸上部EGF、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2.45ng/mL、18.18ng/mL和14.58ng/mL;中部分别为0.94ng/mL、7.79ng/mL和7.95ng/mL;下部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1.19ng/mL和2.47ng/mL,未检测到EGF。炮制鹿茸上部EGF、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0.28ng/mL、1.05ng/mL和3.99ng/mL;中部NGF的含量为2.0ng/mL,未检测到EGF、IGF-1;下部3种生长因子均未检测到。梅花鹿鹿茸生长因子含量从顶端到底部依次降低,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了各部位生长因子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鹿茸 热炸 不同部位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生长因子 溶出量
下载PDF
麻醉因素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羡河 何锐 +2 位作者 丁倩男 王玉龙 李玉红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外科及肛肠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94例,年龄33~81岁,体重48~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7):常规麻醉组(R组)和右美...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肠外科及肛肠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94例,年龄33~81岁,体重48~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7):常规麻醉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组(D组)。D组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 15 min,随后以0.5μg·kg^-1·h^-1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于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输注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T2)和术后7 d(T3)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细菌内毒素(BT)、TNF-α及IL-6浓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R组比较,D组T1,2时血清DAO、D-LAC、BT、TNF-α及IL-6浓度降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需呼吸循环支持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肠梗阻 肠黏膜
原文传递
乳酸林格氏液体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术后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锐 李玉红 +1 位作者 丁倩男 茹国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66-473,共8页
目的探讨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88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Ⅰ... 目的探讨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88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Ⅰ~Ⅱ,随机分成4组:Ⅰ组(乳酸林格氏液负荷和维持),Ⅱ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Ⅲ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负荷和维持),Ⅳ组(预注乳酸林格氏液体,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负荷,乳酸林格氏液体维持);负荷治疗以9 m L·L^-1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或者乳酸林格氏液,再以12 m L·L^-1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或者乳酸林格氏液体输注1 h,之后液体治疗根据麻醉医师判断,将心搏出量变异(SVV)值维持在13%左右。术后观察包括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输液顺序不影响术后结局。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体≥2 L以及并发症影响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进食恢复时间(双因素ANOVA,P=0.020),但是只有术后并发症延长术后住院时间(P=0.001)。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和并发症作为独立因素均延长进食恢复时间达2 d。术中输入〉1 L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而且维持术中尿液分泌优于乳酸林格氏液。结论术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延长腹腔镜下胃肠癌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不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只有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林格氏液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 肠蠕动恢复时间 进食恢复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平均动脉压和尿液指标对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冯彩娟 李玉红 +2 位作者 何锐 丁倩男 茹国美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期13-16,23,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指标或平均动脉压(MAP)对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56例,ASAⅠ~Ⅱ。麻醉诱导后10 min予以连续3次容量负荷(3 ml/kg),根据每搏心输出量指数(SVI)定义容量有反应(SVI增加≥10%)或无反应(... 目的探讨尿液指标或平均动脉压(MAP)对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56例,ASAⅠ~Ⅱ。麻醉诱导后10 min予以连续3次容量负荷(3 ml/kg),根据每搏心输出量指数(SVI)定义容量有反应(SVI增加≥10%)或无反应(SVI增加<10%)。并根据对容量有反应需要容量负荷的次数分成2组:1次(Ⅰ组)和2~3次(Ⅱ组)。结果Ⅱ组患者术前尿渗透压、尿肌酐浓度和尿比重均高于Ⅰ组(P<0.05)。而麻醉前、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容量负荷期间,2组患者的MAP均相当(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表明:以尿肌酐≥12 mmol/L为阈值判断是否有容量反应性,AUC为0.69(P=0.021);以心脏指数(CI)≤3.5 L/(min·m^2)为阈值判断是否有容量反应性,AUC为0.65(P=0.027)。将尿肌酐和CI结合起来预测容量反应性,AUC为0.85(P=0.001),敏感度为86%,特异性为91%。结论尿液指标可以预测全麻患者容量反应性,联合CI可提高预测准确性;而MAP没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反应性 尿液指标 平均动脉压 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晶体和胶体溶液用于麻醉诱导后容量负荷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飞燕 李玉红 +1 位作者 丁倩男 茹国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乳酸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容量负荷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胃肠外科肿瘤手术患者8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Ⅰ~Ⅱ,分成2组:Ⅰ组(羟乙基淀粉130/0.4容量负荷组,n=56)和Ⅱ组(... 目的探讨乳酸林格氏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容量负荷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双盲前瞻性研究。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择期胃肠外科肿瘤手术患者8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Ⅰ~Ⅱ,分成2组:Ⅰ组(羟乙基淀粉130/0.4容量负荷组,n=56)和Ⅱ组(乳酸林格氏液容量负荷组,n=25)。麻醉诱导后予以3次容量负荷,每次3 m L·kg?1羟乙基淀粉130/0.4或者乳酸林格氏液,7 min输毕。麻醉前后、每次容量负荷后稳定5 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AP)、每博心脏输出量指数(SVI)、血容量扩张效率和氧供(DO_2)。结果麻醉诱导期间SVI和MAP均降低,两组相当;Ⅰ组和Ⅱ组患者对3次容量负荷的反应性分别为64%对20%(P<0.001)、43%对13%(P<0.001)和23%对14%(P=0.101);而第1或2次容量负荷后Ⅰ组患者达到容量最优化的累计比例低于Ⅱ组(25%对74%,P<0.001;46%对81%,P<0.001),第3次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对89%,P=0.825)。3次容量负荷后SVI上升的幅度Ⅰ组(基础值86%)高于II组(基础值68%)(P<0.001),而MAP变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次负荷后2种液体的血容量扩张效率相当,第2次和第3次负荷Ⅰ组高于Ⅱ组。麻醉诱导和血液稀释均导致氧供下降,2种液体之间没有区别。结论容量优化治疗中胶体液的容量治疗效果优于晶体液,建议采用胶体液进行容量负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林格氏液 羟乙基淀粉130/0.4 容量负荷 每博心脏输出量指数 血容量扩张效率
原文传递
大肠息肉和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薇薇 王玉龙 +2 位作者 丁倩男 姚刘旭 李玉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12期2050-2054,共5页
目的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大肠息肉、胃息肉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1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内镜检查发现的1001例大肠息肉与1219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患者... 目的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大肠息肉、胃息肉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1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内镜检查发现的1001例大肠息肉与1219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大肠息肉和胃息肉的检出率、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及病理类型等。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14.35%)高于胃息肉(8.15%,χ^(2)=200.568,P<0.001);2种息肉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均P<0.001)。胃息肉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而大肠息肉男性高于女性(P<0.001)。单发大肠息肉(91.71%)较单发胃息肉(73.17%)多见(χ^(2)=232.500,P<0.001);≥1.0 cm的大肠息肉(18.58%)较胃息肉(5.50%)多见(χ^(2)=93.200,P<0.001)。在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胃息肉癌变率较大肠息肉低(P<0.001)。胃息肉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33.43%vs.14.35%,P<0.001),以多部位、多发以及较少癌变为特征。结论胃息肉与大肠息肉,以及胃息肉合并大肠息肉与普通人群具有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胃息肉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检出率
原文传递
3种蛋白酶抑制剂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李祎 王春梅 +3 位作者 王瀚民 丁倩男 董玲 戴俊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98-3102,共5页
目的:确定对鹿茸样品活性有保护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种类及作用浓度。方法:选择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2Na、胰蛋白酶抑制剂(Approtinin)和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以MTT法检测其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和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 目的:确定对鹿茸样品活性有保护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种类及作用浓度。方法:选择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2Na、胰蛋白酶抑制剂(Approtinin)和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以MTT法检测其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和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鹿茸样品33℃放置不同时间的保护作用。用Bradford法测鹿茸样品蛋白含量并调整到作用浓度400μg/mL。结果:当EDTA-2Na、Approtinin和Pepstatin浓度分别小于200、50、400μg/mL时对细胞增殖活性没有影响。EDTA-2Na浓度为6.25和12.5μg/mL时对鹿茸促增殖活性有加强作用,但对于鹿茸样品高温下放置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5μg/mL的Approtinin对鹿茸促增殖活性有促进作用,并且对鹿茸样品高温放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25μg/mL时效果最佳(P<0.05)。12.5μg/mL的Pepstatin表现出对鹿茸促增殖活性的加强作用,并表现出对鹿茸样品高温放置的保护作用,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种蛋白酶抑制剂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K-49F 噻唑蓝比色法 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2Na 胰蛋白酶抑制剂 胃蛋白酶抑制剂 鹿茸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