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作为免疫器官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健科 张栋梁 +2 位作者 肖博 苏映军 郭树忠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4-437,共4页
肝脏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体现了独特功能。一方面,抗原通过门静脉输注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而不引起致敏;另一方面,临床肝移植相比其他实体器官移植更容易诱导临床可操作性耐受。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 肝脏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在诱导免疫耐受方面体现了独特功能。一方面,抗原通过门静脉输注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而不引起致敏;另一方面,临床肝移植相比其他实体器官移植更容易诱导临床可操作性耐受。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肝脏非实质细胞共同构成了这种利于耐受诱导的免疫环境。本文简要介绍了肝脏诱导耐受相关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经门静脉输注异体细胞诱导移植耐受进展和临床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免疫耐受 免疫特权 器官移植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前列腺癌EpCAM特异性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体MR成像研究
2
作者 仲津漫 丁健科 +2 位作者 刘朵朵 陈欣 杨全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利用金磁纳米微粒偶联核酸适配体构建前列腺癌EpCAM特异性分子探针Ep1-GoldMag,探讨其对EpCAM阳性前列腺癌的亲和性及其在体MR成像能力。方法:将金磁纳米微粒偶联前列腺癌EpCAM核酸适配体制备分子探针Ep1-GoldMag。采用免疫荧光实... 目的:利用金磁纳米微粒偶联核酸适配体构建前列腺癌EpCAM特异性分子探针Ep1-GoldMag,探讨其对EpCAM阳性前列腺癌的亲和性及其在体MR成像能力。方法:将金磁纳米微粒偶联前列腺癌EpCAM核酸适配体制备分子探针Ep1-GoldMag。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Ep1-GoldMag靶向EpCAM阳性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的能力;构建前列腺癌EpCAM荷瘤裸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肿瘤及其重要脏器组织的EpCAM表达情况。将Ep1-GoldMag注入裸鼠体内,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行MRI扫描,比较注射前后各时间点的肿瘤T_(2)WI信号强度,探讨分子探针在体MR成像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制备Ep1-GoldMag,并证实其能特异性识别EpCAM阳性前列腺癌组织细胞。对裸鼠注射Ep1-GoldMag前后行MRI扫描,结果显示注入1 h后,肿瘤T_(2)WI信号明显减低,6 h后T_(2)WI信号持续减低,12 h后T_(2)WI信号略升高,但与注射前相比仍呈低信号,而对照组注射前后T_(2)WI信号强度未见减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以及实验组内部注射前后各时间点的信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分子探针Ep1-GoldMag具有良好的EpCAM前列腺癌组织细胞特异性,并能在MR上特异性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核酸适配体 磁共振成像 金磁纳米微粒 分子探针
下载PDF
扩张头皮瓣结合毛囊移植治疗大面积瘢痕秃发术后美学效果观察
3
作者 权鑫 薛萍 +3 位作者 唐银科 楚菲菲 丁健科 马显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61-663,668,共4页
目的 探讨合理地设计头皮瓣结合皮瓣边缘微小区域毛发移植改善扩张头皮转移治疗瘢痕秃发的美学效果。方法 2018年7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应用头皮扩张术修复瘢痕性秃发患者18(男14,女4)例,平均年龄26.3岁。所有... 目的 探讨合理地设计头皮瓣结合皮瓣边缘微小区域毛发移植改善扩张头皮转移治疗瘢痕秃发的美学效果。方法 2018年7月至2021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应用头皮扩张术修复瘢痕性秃发患者18(男14,女4)例,平均年龄26.3岁。所有患者根据秃发面积、部位和邻近区域毛发生长情况选择扩张器大小和数量,在秃发区周边正常毛发区行一期扩张器置入手术,定期注水达到满意扩张效果。二期手术切除瘢痕秃发区头皮组织,合理设计扩张头皮局部推进、易位旋转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后的创面。18例患者均在扩张皮瓣覆盖后的边缘及发际线区等微小区域实施了毛囊移植。结果 扩张头皮瓣主要并发症2例(11.1%)、次要并发症1例(5.5%)。扩张皮瓣重建配合毛囊移植后随访观察,扩张皮瓣成活良好,毛发分布均匀,密度适中,扩张头皮边缘线状瘢痕不明显,发际线区毛发生长方向自然。结论 采用扩张头皮瓣可修复大面积瘢痕秃发,结合毛囊移植可改善修复后美学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性秃发 扩张器 毛囊移植 转移头皮瓣 发际线
下载PDF
基于Cell-SELEX技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仲津漫 丁健科 +3 位作者 邓蕾 向颖 刘朵朵 杨全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92,共6页
目的利用细胞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Cell-SELEX)筛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方法以人CRPC细胞C4-2基因组作为正筛选细胞,以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基因组作为负筛选细胞进行Cell-SELEX筛选。PCR上... 目的利用细胞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Cell-SELEX)筛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方法以人CRPC细胞C4-2基因组作为正筛选细胞,以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基因组作为负筛选细胞进行Cell-SELEX筛选。PCR上游引物的5’端标记FITC,下游引物的5’端标记生物素,将每一轮次筛选得到的DNA产物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纯化。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磁珠分离法将PCR产物分离后获得的产物用于下一轮次的筛选,用流式细胞仪监测Cell-SELEX筛选进程;将最后一轮次筛选所得的DNA产物行PCR扩增纯化、克隆及测序,预测核酸适配体的二级结构,计算适配体的平衡解离常数。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及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适配体对CRPC组织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结果随着Cell-SELEX的筛选进程,DNA产物与CRPC细胞的结合率逐渐增加,至第14轮达到最高。DNA结构预测分析显示,核酸适配体CRPC-1和CRPC-2的二级结构主要为茎环结构。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RPC-1和CRPC-2可特异性靶向CRPC细胞C4-2;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RPC-1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CRPC组织。结论Cell-SELEX可筛选CRPC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对靶向诊断技术的研发和及时调整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细胞SELEX 适配体
下载PDF
胸前区预扩张皮瓣对颌颈部瘢痕的修复应用
5
作者 唐银科 楚菲菲 +3 位作者 丁健科 张钰 曾贤惠 马显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9-132,156,共5页
目的 探讨利用胸前区预扩张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预扩张的胸前区皮瓣修复27例颌颈部瘢痕患者,根据瘢痕涉及范围及面积,将胸前区轴型... 目的 探讨利用胸前区预扩张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预扩张的胸前区皮瓣修复27例颌颈部瘢痕患者,根据瘢痕涉及范围及面积,将胸前区轴型血管预扩张皮瓣分为2组:17例(21个扩张器)采用胸廓内动脉第2、3肋间穿支血管的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以下简称胸三角皮瓣)修复下颌、颏、颌底部瘢痕;10例(10个扩张器)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血管的预扩张颈横皮瓣(以下简称颈横皮瓣)修复颌底、颈部瘢痕。根据皮瓣轴型血管蒂长度特点来修复不同的瘢痕部位,均为采用一期手术皮瓣下埋置相应大小的扩张器,注水扩张2~6个月,二、三期手术采用扩张皮瓣修复相应部位瘢痕挛缩。结果 本组共27例患者,埋置扩张器31个;一期手术根据胸前区可利用扩张区域埋置相应容量扩张器,经2~6个月注水扩张,均顺利完成二期修复手术;术后皮瓣血运、颜色及皮瓣厚度均与受区完全契合,面颈部双侧对称性及局部功能、轮廓和形态均满意。预扩张的胸三角皮瓣对于下颌部修复的单侧皮瓣面积达16 cm×10 cm,预扩张的颈横皮瓣对于颈部修复的单侧皮瓣面积达18 cm×15 cm,术后皮瓣均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6~36个月,无血肿、感染、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前区皮瓣是修复下颌、颈部瘢痕的最佳供区,经预扩张后可获得较大面积的修复皮瓣,移植后颜色、厚度均与受区相一致;其修复及重建后的颌颈部功能、外观恢复佳且轮廓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扩张术 颌颈部 预扩张皮瓣
原文传递
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丁健科 光君 郭树忠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8,共4页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兴起的一项新兴制造技术,它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模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数据,通过将数据转换后传...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兴起的一项新兴制造技术,它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模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数据,通过将数据转换后传递到3D打印机,从而快速制造复杂形状3D物体的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打印技术 临床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断层扫描 制造技术 数据转换 计算机控制
原文传递
瘢痕的预防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丁健科 马显杰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94-98,共5页
瘢痕是手术和外伤不可避免的结局,有多少手术外伤的患者就会有多少瘢痕的患者。预防和治疗瘢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在早期,应关注手术切口的设计以及标准的缝合方案;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硅凝胶制品、局部激素注射... 瘢痕是手术和外伤不可避免的结局,有多少手术外伤的患者就会有多少瘢痕的患者。预防和治疗瘢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在早期,应关注手术切口的设计以及标准的缝合方案;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硅凝胶制品、局部激素注射以及减轻切口周围张力等方案来预防瘢痕的增生;在病理性瘢痕形成后可尝试局部治疗、注射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局部脂肪移植等单一或多方案联合治疗瘢痕。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最新文献对瘢痕预防和治疗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伤口愈合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临床器官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的发展和突破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健科 潘飞 +1 位作者 李先亮 陈大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3-251,共9页
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具有一系列毒副作用,影响患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对于患者和器官移植医生而言,诱导免疫耐受是最终极的研究目标。然而,目前对此临床尚缺少有效的实验方案、合适的免疫检测手段,对于完全停药面临的一... 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具有一系列毒副作用,影响患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对于患者和器官移植医生而言,诱导免疫耐受是最终极的研究目标。然而,目前对此临床尚缺少有效的实验方案、合适的免疫检测手段,对于完全停药面临的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亦缺乏成熟的建议,因此器官移植”可控耐受”在临床上很难实现。尽管面临种种困难,目前仍然有一些中心谨慎构建了以长期存活为目标的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处理方案,并取得部分成功。本文对目前临床成功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案进行简要综述,包括主动逐渐停药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通过混合嵌合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以及调节性T细胞在临床免疫耐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化学修饰的凋亡细胞诱导小鼠异体皮肤移植耐受的研究
9
作者 丁健科 苏映军 +6 位作者 张栋梁 陈晨 陈建武 余州 宋雅娟 庄然 郭树忠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761-764,共4页
目的研究ECDI处理的脾细胞对同种异体皮片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尾部全厚皮片移植模型,随机法分5组。control组:免疫排斥组;rapa组:单独使用3mg/kg雷帕霉素组;ECDI.SPstwice组:移植前7d及移植后1d输注10^8... 目的研究ECDI处理的脾细胞对同种异体皮片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尾部全厚皮片移植模型,随机法分5组。control组:免疫排斥组;rapa组:单独使用3mg/kg雷帕霉素组;ECDI.SPstwice组:移植前7d及移植后1d输注10^8 ECDI—SPs联合雷帕霉素组;SPs组:移植前7d及移植后1d输注未经处理脾细胞联合雷帕霉素组;ECDI—SPsx3组:移植前7d、移植后1d及7d3次输注ECDI—SPs联合雷帕霉素组。结果ECDI处理的脾细胞迅速发生了凋亡,ECDI—SPs两次输注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小鼠皮片存活时间(P〈0.05),ECDI—SPs3次输注皮片存活同2次输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DI-SP输注后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论ECDI-SPs联合雷帕霉素能延长同种异体小鼠皮片存活时间,可能机制与调节性T细胞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碳二亚胺 凋亡 皮片移植 复合组织移植 免疫耐受 雷帕霉素
原文传递
胸腺内注射供体BMSCs对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排斥的影响
10
作者 张栋梁 宋雅娟 +5 位作者 苏映军 陈建武 陈晨 丁健科 刘甜 郭树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8期1465-1470,共6页
目的:将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胸腺内注射(intrathymic injection,IT)至受体胸腺,探讨其对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排斥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并纯化BN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 目的:将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胸腺内注射(intrathymic injection,IT)至受体胸腺,探讨其对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排斥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并纯化BN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对其表型进行鉴定。受体Lewis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BMSCs组)、C组(60Coγ射线4Gy全身照射组)、D组(全身照射+BMSCs组),每组6只。各组大鼠第0天进行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A组移植前14天IT PBS,B组移植前14天IT供体BMSCs,C组移植前15天给予60Coγ射线4Gy全身照射,移植前14天IT PBS,D组除移植前15天4Gy全身照射外,移植前14天IT供体BMSCs。大体观察移植皮瓣存活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排斥终点流式检测脾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变化,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受体脾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反应性变化。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能够很好培养出BMSCs,其P3代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结果为CD11b/c、CD45阴性,CD29、CD90阳性。B组的移植皮瓣存活时间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D组的移植皮瓣平均存活时间较C组延长3.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细胞Treg比例显著增高(P<0.01),脾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反应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IT供体BMSCs联合60Coγ射线4Gy全身照射通过上调受体脾细胞Treg比例能有效降低受体脾淋巴细胞对供体抗原的反应性,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物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内注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腹部皮瓣移植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一种同系异体异位心脏与皮瓣同期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刘士强 丁健科 +5 位作者 张栋梁 陈晨 陈建武 庄然 苏映军 郭树忠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简单可靠的同期心脏联合皮瓣移植小鼠模型,探讨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后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方法取供体C57小鼠心脏及腹股沟皮瓣移植至受体C57小鼠颈部。获取供体心脏血管蒂主动脉时,保留其右侧颈总动脉分支,供体心... 目的构建一种简单可靠的同期心脏联合皮瓣移植小鼠模型,探讨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后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方法取供体C57小鼠心脏及腹股沟皮瓣移植至受体C57小鼠颈部。获取供体心脏血管蒂主动脉时,保留其右侧颈总动脉分支,供体心脏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别与受体C57小鼠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连接;获取供体腹股沟皮瓣的营养血管分别与供体心脏的右侧颈总动脉及受体左侧颈总静脉相连,即将供体颈总动脉作为血管桥,连接供体心脏与皮瓣。术后每天观察、记录皮瓣与心脏的存活情况,最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同系移植物存活时间大于100d。平均手术时间为(193.6±7.8)min,其中心脏热缺血时间为(14.4±1.7)min,皮瓣热缺血时间为(28.0±4.2)min。术后第100天,组织学检查显示,心肌、皮瓣组织细胞完好,无炎症细胞浸润。结论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简便可靠的同期小鼠心脏联合皮瓣移植模型,可用于复合组织与内脏器官联合移植的相关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移植 内脏器官移植 Cuff套管 血管桥 小鼠模型
原文传递
额部扩张皮瓣联合翻转瘢痕瓣修复鼻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楚菲菲 唐银科 +3 位作者 丁健科 张钰 刘维 马显杰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6-812,共7页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联合翻转瘢痕瓣修复鼻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1月—2022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鼻部分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5~61岁。手术分4期进行,... 目的探讨额部扩张皮瓣联合翻转瘢痕瓣修复鼻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2年1月—2022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2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鼻部分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5~61岁。手术分4期进行,Ⅰ期在额部置入合适额定容量的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并定期注水扩张。Ⅱ期行翻转瘢痕瓣移植重建鼻部内衬,瘢痕瓣面积较缺损面积扩大约10%;采用以缺损对侧眶上血管或滑车上血管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帯蒂转移修复鼻部缺损,扩张皮瓣面积较瘢痕瓣切取、翻转后的鼻部缺损面积扩大约20%。将扩张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皮瓣转移术后3周,行Ⅲ期皮瓣延迟术;延迟术后1周,行Ⅳ期皮瓣断蒂术。记录扩张器埋置个数、额定容量、注水量及扩张时间。观察患者Ⅰ期术后感染、血肿、扩张皮瓣破溃等及Ⅱ、Ⅳ期术后皮瓣血运障碍或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观察患者皮瓣色泽、额部供区瘢痕情况、两侧眉毛的对称度,以及鼻部外形、外鼻道通气功能。结果26例患者共埋置26个扩张器,扩张器额定容量为100~300 mL,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1.0~1.5倍,扩张时间为2.5~4.0个月(平均3个月)。各期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显示,皮瓣色泽与鼻部正常皮肤相近,额部瘢痕不明显,两侧眉毛基本对称,鼻部外形较佳,外鼻道通气功能未受影响,但部分患者有鼻尖表现点下旋或者鼻尖表现点不突出的情况出现。结论采用翻转瘢痕瓣重建鼻部内衬及预扩张后额部皮瓣重建鼻部皮肤、不联合游离软骨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术后鼻部外形较佳,且不会引起外鼻道通气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扩张 鼻成形术 外科皮瓣 瘢痕瓣
原文传递
头面部皮肤裂伤手术时机对伤口愈合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健科 肖博夫 +3 位作者 崔江波 刘恒鑫 宋保强 马显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裂伤手术时机对伤口愈合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急诊行头面部清创缝合患者819例,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对伤口行清创缝合,统计患者外伤距手术的时间,术后...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裂伤手术时机对伤口愈合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急诊行头面部清创缝合患者819例,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对伤口行清创缝合,统计患者外伤距手术的时间,术后随访伤口愈合等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819例患者手术时间:0~6 h 258例;>6~12 h 356例;>12~48 h 169例;>48 h 36例,各时间点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低于12 h内患者(P<0.05)。结论头面部皮肤血运丰富,组织愈合能力较强,对受伤>12 h甚至>48 h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进行一期缝合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皮肤裂伤 手术时机 清创缝合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小鼠颈部游离皮瓣移植模型的构建
14
作者 丁健科 仲津漫 +2 位作者 李杨 刘超华 宋保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30-2232,共3页
目的构建一种小鼠颈部游离皮瓣移植模型,并初步探讨同种异体皮瓣移植排斥规律。方法选择MHC不相符的近交系BALB/c小鼠(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作为供体,以C57bl/6小鼠为受体,将小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包括同基因移植组:C57bl/6... 目的构建一种小鼠颈部游离皮瓣移植模型,并初步探讨同种异体皮瓣移植排斥规律。方法选择MHC不相符的近交系BALB/c小鼠(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作为供体,以C57bl/6小鼠为受体,将小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包括同基因移植组:C57bl/6→C57bl/6;急性排斥组:BALB/c→C57bl/6不用药;免疫抑制剂组:BALB/c→C57bl/6联合输注3 mg/(kg·d)雷帕霉素。供体腹股沟皮瓣以小鼠股动静脉为蒂,获取皮瓣后,将血管穿过套管,并将内膜翻折出并固定;受体区域选择小鼠颈部,在颈部去除皮肤,舌下腺等结构后暴露颈动脉和颈外静脉,利用血管套管技术,将皮瓣股动脉与颈动脉相接,将皮瓣股静脉与颈外静脉相接。观察皮瓣存活,病理染色检查血管通畅情况,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组之间的差异采用Log-Rank法来比较。结果供体皮瓣获取时间为(43±3)min,总手术时间为(91±7)min,皮瓣整体缺血时间(73±2)min。同基因移植组皮瓣均获得长期存活,急性排斥组皮瓣在术后10 d左右均发生了排斥;免疫抑制组皮瓣中位生存时间高于急性排斥组皮瓣存活时间(80 d比10 d,χ^(2)=9.039,P<0.01)。结论通过血管吻合套管技术构建游离皮瓣移植模型,为临床血管化皮肤移植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显微外科 血管化复合组织移植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大鼠硅胶植入物周围纤维包膜中巨噬细胞表型的变化
15
作者 丁健科 雷蕾 +2 位作者 余州 苏映军 马显杰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硅胶植入后纤维包膜中巨噬细胞数量及表型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第1天组、第3天组、第7天组、第14天组、第35天组5个组,每组6只。于大鼠背部肉膜下植入10 ml硅胶扩张器,术后上述时间点取材切片行免疫荧光双染色,检测各... 目的探讨大鼠硅胶植入后纤维包膜中巨噬细胞数量及表型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第1天组、第3天组、第7天组、第14天组、第35天组5个组,每组6只。于大鼠背部肉膜下植入10 ml硅胶扩张器,术后上述时间点取材切片行免疫荧光双染色,检测各个时间点包膜中巨噬细胞数量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随时间占比变化。结果CD68^+细胞在第1天每个视野下细胞数(65.8±12.9)个明显小于第3天(102.8±14.5)个、第7天(116.8±1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每个视野下CD68数量明显多于第14天(56.8±12.9)个以及第35天(21.4±6.3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CD68^+M1型巨噬细胞占比第1天0.48±0.13,第3天0.60±0.13,均大于第7天0.21±0.03,第14天0.17±0.03,第35天0.17±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06^+CD68^+M2型巨噬细胞第1、3、7、14、35天占比分别为0.70±0.06、0.60±0.07、0.70±0.08、0.67±0.02、0.60±0.06,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巨噬细胞在硅胶植入后一直存在,早期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后期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硅胶 假体植入 植入体包膜挛缩 大鼠
原文传递
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占统 余州 +4 位作者 丁健科 唐银科 苏映军 李杨 马显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3-960,共8页
目的探讨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42例患者56个皮瓣进行随访,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4.7... 目的探讨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42例患者56个皮瓣进行随访,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4.7±7.3)岁,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使用浸入不同水温的玻璃试管接触皮瓣测试温度觉,以27 G钝针轻刺皮瓣测试痛觉,应用Semmes-Weinstein尼龙单丝测试触觉,应用Disk-Criminator测量两点辨距觉;应用CK-MC?960对皮瓣弹性进行测量;应用ANTERA?3D分析皮瓣颜色,包括L*a*b*值、黑色素和血红蛋白相对含量;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估术后瘢痕;根据术后即刻与随访时的皮瓣面积计算回缩率;调查患者、医生及第三方的满意度。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满意度以百分数表示,瘢痕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皮瓣与正常皮肤之间的弹性、L*a*b*值、黑色素和血红蛋白相对含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皮瓣的痛觉、温觉和冷觉的评分依次为(4.61±0.78)分、(3.48±0.90)分和(4.39±0.81)分,触觉阈为(0.26±0.23)g/mm2,两点辨距觉为(10.09±4.79)mm;皮瓣弹性、b*值和黑色素相对含量与面颈部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L*值、a*值和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与面颈部正常皮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SAS患者自评结果显示,面部与胸部供区瘢痕在疼痛、瘙痒和硬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评价结果显示,面部皮瓣周围的瘢痕评分均优于胸部供区的瘢痕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回缩率为(10.44±3.36)%。术后医、患双方及第三方的满意度分别为92.86%(39/42)、71.43%(30/42)和61.90%(26/42)。结论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是治疗面颈部瘢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 颈部 瘢痕 感觉 弹性 颜色 量表 术后满意度
原文传递
扩张后额部皮瓣修复面中部病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湃 丁健科 +6 位作者 刘士强 唐银科 楚菲菲 王占统 董琛 陈淑强 马显杰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扩张后额部皮瓣修复面中部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9例面中部病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为7~52岁。Ⅰ期行扩张术,在患者额部置入1个额定容量为100~170 mL的圆柱形扩张器,注水1~2个月,总... 目的探讨扩张后额部皮瓣修复面中部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19例面中部病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为7~52岁。Ⅰ期行扩张术,在患者额部置入1个额定容量为100~170 mL的圆柱形扩张器,注水1~2个月,总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2倍左右。Ⅱ期面中部病损切除后创面面积为4 cm×2 cm^9 cm×5 cm,采用以滑车上动脉为蒂或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面中部病损,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5 cm×2 cm^16 cm×6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3周后断蒂。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皮瓣转移、断蒂后血运情况和术后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11例患者皮瓣以滑车上动脉为蒂,8例患者皮瓣以颞浅动脉额支为蒂。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皮瓣转移、断蒂后血运良好。12例患者Ⅲ期断蒂术后6~12个月随访,下睑均无外翻,皮瓣外观与周围组织相似、不臃肿。结论扩张后额部皮瓣修复面中部病损,不仅修复了缺损还有效避免了下眼睑外翻,是目前效果较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术 外科皮瓣 眼睑 眼睑外翻
原文传递
扩张术修复头面部瘢痕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占统 丁健科 +1 位作者 余州 马显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79-1383,共5页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扩张后的局部皮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对于头面部瘢痕,能够提供颜色、弹性、质地及厚度相似的额外皮肤,能够有效的治疗头面部瘢痕,恢复头面部正常的解剖结构。本文对近年来扩张皮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扩张后的局部皮瓣、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对于头面部瘢痕,能够提供颜色、弹性、质地及厚度相似的额外皮肤,能够有效的治疗头面部瘢痕,恢复头面部正常的解剖结构。本文对近年来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头面部 瘢痕 修复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儿童体表病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显杰 丁健科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够提供与受区颜色、质地类似的皮肤组织,是体表病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扩张术治疗周期长,在儿童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该术式仍面临很多挑战。该文结合临床实践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研究进展,对...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能够提供与受区颜色、质地类似的皮肤组织,是体表病损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然而,由于扩张术治疗周期长,在儿童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该术式仍面临很多挑战。该文结合临床实践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研究进展,对扩张术后的皮肤改变、扩张术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以期为该术式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扩张术 儿童 体表病损
原文传递
颈部瘢痕挛缩治疗方案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唐银科 楚菲菲 +4 位作者 丁健科 张钰 刘维 何强 马显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644-646,665,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方案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75例颈部瘢痕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要求,结合病变范围采用相应治疗方案,分为局部皮瓣组22...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方案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75例颈部瘢痕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要求,结合病变范围采用相应治疗方案,分为局部皮瓣组22例;局部扩张皮瓣组7例;邻位扩张皮瓣组29例(单侧扩张颈横皮瓣20例,双侧扩张颈横皮瓣3例,单侧扩张的胸三角皮瓣6例);植皮组17例,术中均对质硬瘢痕组织切除,充分松解瘢痕牵拉及挛缩,采用对应皮瓣或者皮片进行组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所有皮片、皮瓣均成活,患者颈部瘢痕挛缩外观和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至2年,患者对颈部的外形及功能改善较满意,其中6例瘢痕修复后出现轻度皮片挛缩;29例采用胸前区扩张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皮瓣未见明显挛缩,但头部后仰时皮瓣边缘出现纵向挛缩瘢痕,经Z形皮瓣修复后改善;其余患者未出现挛缩。结论依据相似性修复原则,结合颈部瘢痕严重程度及周围皮肤情况,较小瘢痕宜采用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对大面积瘢痕挛缩优先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扩张皮瓣等胸前区扩张皮瓣修复;对于无扩张条件者则采用植皮修复,均可取得较佳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颈部 扩张术 皮瓣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