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诊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元红 孙树果 +1 位作者 王凡香 徐文华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8-29,共2页
选择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等。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选择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等。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成负相关。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下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3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元红 李欣 +1 位作者 孔艳 杨路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4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探析该用药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06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探析该用药方案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接诊的106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片治疗,研究组采取二甲双胍片联合利格列汀片治疗。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本组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控制其血糖及血脂水平,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下载PDF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文华 崔刚 丁元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组(68例)和二甲双胍组(52例)观察12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糖控...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组(68例)和二甲双胍组(52例)观察12周,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7次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空腹C肽、餐后2hC肽的变化。结果:那格列奈+二甲双胍和单用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那格列奈+二甲双胍的3餐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一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那格列奈+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但比单用二甲双胍有增加餐后低血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那格列奈 二甲双胍
下载PDF
单纯胰岛素强化及联合双胍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文华 崔刚 丁元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二甲双胍对短病程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短病程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49例短病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3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26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 目的: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二甲双胍对短病程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短病程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49例短病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3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26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ns、C-P。应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级治疗费用。结果:强化治疗后胰岛素+二甲双胍组相比胰岛素组HOMA-β水平显著升高(P<0.05),HOMA-IR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及治疗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较单纯胰岛素治疗更能有效改善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能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二甲双胍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瑞格列奈并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_2DM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文华 崔刚 丁元红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0-31,共2页
将12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组(68例)和二甲双胍组(52例)观察12周,结果: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和单用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P<0.01),前者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一半(P<0.... 将120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组(68例)和二甲双胍组(52例)观察12周,结果: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和单用二甲双胍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作用,治疗前后比较(P<0.01),前者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一半(P<0.05)。结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能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但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下载PDF
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双胍类药物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文华 崔刚 丁元红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年第2期45-46,共2页
49例短病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3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26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ns、C-P。应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抵抗指数(... 49例短病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3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26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ns、C-P。应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HOMA-B)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级治疗费用。结果强化治疗后胰岛素+二甲双胍组相比胰岛素组HOMA-β水平显著升高(P<0.05),HOMA-IR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及治疗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较单纯胰岛素治疗更能有效改善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能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二甲双胍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儿科护理学》自学考试必须注意的三个方面
7
作者 左显柳 杨眉 +3 位作者 谢丽 蔡丽萍 丁元红 余永丽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104-104,共1页
参加自学考试的人日益增多,许多成功者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屡遭挫折。因此,参加自学考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自学考试 《儿科护理学》 成功者 挫折
下载PDF
超低出生体重儿护理应用三段式抚触分析
8
作者 丁元红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23期126-127,共2页
超低出生体重儿予以正确护理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同生长阶段应用三段式抚触护理能有效增强其生存能力,降低病死率,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抚触 阶段性 护理
原文传递
THRβ基因p.Cys446Ser变异导致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一家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树果 丁元红 +1 位作者 孔艳 王凡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38-840,共3页
目的对1个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 syndrome,RTH)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THRβ基因的第7~10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3例RTH患者均表... 目的对1个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 syndrome,RTH)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THRβ基因的第7~10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3例RTH患者均表现为心慌、乏力和甲状腺肿大,游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升高,而促甲状腺素正常或升高。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母亲、二姐和二姐的一女的THRβ基因均存在c.1336T>A杂合变异,导致其编码的第446位半胱氨酸被丝氨酸所替代,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THRβ基因c.1336T>A(p.Cys446Ser)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PM5+PP3)。结论THRβ基因第10外显子c.1336 T>A变异可能是引起本家系RTH的原因,基因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抵抗 甲状腺激素受体β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树果 丁元红 赵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2627-262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根据斑块大小、性质分为:中大斑块组、小斑块组、无斑块组。检测各组血压、BMI...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根据斑块大小、性质分为:中大斑块组、小斑块组、无斑块组。检测各组血压、BMI、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血脂、CRP及25-( OH) D3等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探讨25-( OH) D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颈动脉中大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小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血清CRP水平(4.21±1.61)mg/L,高于小斑块组的(3.41±1.92)mg/L和无斑块组的(2.52±1.18)mg/L(t=1.96、3.14,均P<0.05);血清25-(OH)D3水平(15.28±5.86)nmol/L,显著低于小斑块组的(24.30±7.60)nmol/L和无斑块组的(32.74±8.13)nmol/L(t=4.67、3.41,均P<0.01)。小斑块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无斑块组(t =2.51,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年龄、BMI、HbAlc、CRP、LDL-C呈正相关( r=0.45、0.38、0.53、0.47,均P<0.05),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62,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血清25-( OH) D3浓度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25-羟维生素D3 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