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丁大瑞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0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心律失常几率为92%,护理后心律失常几率为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律失常几率为96%,护理后心律失常几率为6%;2组患者护理前的心律失常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2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对HBV—P基因的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2
作者
李自显
李丽萍
丁大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编码区、能在体内转录产生发夹状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观察RNA干扰对HBsAg、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P基因区特异序列,构建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编码区、能在体内转录产生发夹状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观察RNA干扰对HBsAg、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P基因区特异序列,构建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其与1.3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用ELISA法对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HBsAg、HBeAg的检测;于转染后72小时通过FQ-PCR法分析RNA干扰作用对HBVDNA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P基因区的siRNA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siHBV/p,并发现它能明显抑制HBsAg及HBeAg的分泌,转染后第二天抑制率达高峰,分别为84%、65%。FQ—PCR结果也证实了转染72小时后,随psiHBV/p比例的升高,其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结论成功构建的psiHBV/p,它能在体内持续转录产生针对P基因转录体的发夹状siRNA;在细胞水平上,体内转录产生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特异序列的siRNA对共转染的重组载体pHBV1.3有显著和特异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干扰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丁大瑞
机构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0期180-18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心律失常几率为92%,护理后心律失常几率为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律失常几率为96%,护理后心律失常几率为6%;2组患者护理前的心律失常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2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
应用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对HBV—P基因的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2
作者
李自显
李丽萍
丁大瑞
机构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86-489,共4页
文摘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编码区、能在体内转录产生发夹状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观察RNA干扰对HBsAg、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P基因区特异序列,构建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其与1.3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用ELISA法对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HBsAg、HBeAg的检测;于转染后72小时通过FQ-PCR法分析RNA干扰作用对HBVDNA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P基因区的siRNA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siHBV/p,并发现它能明显抑制HBsAg及HBeAg的分泌,转染后第二天抑制率达高峰,分别为84%、65%。FQ—PCR结果也证实了转染72小时后,随psiHBV/p比例的升高,其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结论成功构建的psiHBV/p,它能在体内持续转录产生针对P基因转录体的发夹状siRNA;在细胞水平上,体内转录产生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特异序列的siRNA对共转染的重组载体pHBV1.3有显著和特异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干扰
基因治疗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RNA interference
Gene therapy
分类号
R373.2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丁大瑞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对HBV—P基因的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李自显
李丽萍
丁大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