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大瑞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0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前,心律失常几率为92%,护理后心律失常几率为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律失常几率为96%,护理后心律失常几率为6%;2组患者护理前的心律失常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2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护理 应用
下载PDF
针对HBV—P基因的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2
作者 李自显 李丽萍 丁大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编码区、能在体内转录产生发夹状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观察RNA干扰对HBsAg、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P基因区特异序列,构建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编码区、能在体内转录产生发夹状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观察RNA干扰对HBsAg、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BV—P基因区特异序列,构建siRNA的表达载体psiHBV/p。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其与1.3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用ELISA法对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HBsAg、HBeAg的检测;于转染后72小时通过FQ-PCR法分析RNA干扰作用对HBVDNA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HBV—P基因区的siRNA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siHBV/p,并发现它能明显抑制HBsAg及HBeAg的分泌,转染后第二天抑制率达高峰,分别为84%、65%。FQ—PCR结果也证实了转染72小时后,随psiHBV/p比例的升高,其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加。结论成功构建的psiHBV/p,它能在体内持续转录产生针对P基因转录体的发夹状siRNA;在细胞水平上,体内转录产生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区特异序列的siRNA对共转染的重组载体pHBV1.3有显著和特异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干扰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