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串列加速器的微团簇离子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宝卫 李公平 +2 位作者 张小东 赵力 刘正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32,共5页
设计、安装调试了一台微团簇离子源 ,其原理是气体放电与磁控溅射相结合产生溅射粒子 ,溅射产生的粒子经过一低真空区时 ,经历液氮冷凝和复杂的碰撞 ,形成微团簇离子 ,后经高压电场引出 ,测得离子混合束的总强度 .微团簇离子束经一分析... 设计、安装调试了一台微团簇离子源 ,其原理是气体放电与磁控溅射相结合产生溅射粒子 ,溅射产生的粒子经过一低真空区时 ,经历液氮冷凝和复杂的碰撞 ,形成微团簇离子 ,后经高压电场引出 ,测得离子混合束的总强度 .微团簇离子束经一分析磁场 ,得到 C+ n 和 Al+ n 的质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离子源 微团簇 气体放电 磁控溅射 液氮冷凝 产生原理
下载PDF
跨玻尔速度能区Xe^(23+)离子与Ne原子碰撞中的电子过程
2
作者 丁宝卫 于得洋 +5 位作者 卢荣春 邵曹杰 阮芳芳 刘锦鹏 赵永龙 景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77-2181,共5页
本文用飞行时间符合技术实验研究了跨玻尔速度能区(入射离子速度为0.65~1.32a.u.,a.u.为玻尔速度)高电荷态离子Xe23+与Ne原子碰撞中的多电子过程,通过分析符合二维谱获得各反应道(靶原子的电子丢失、电子转移以及伴随电离的电子丢失)的... 本文用飞行时间符合技术实验研究了跨玻尔速度能区(入射离子速度为0.65~1.32a.u.,a.u.为玻尔速度)高电荷态离子Xe23+与Ne原子碰撞中的多电子过程,通过分析符合二维谱获得各反应道(靶原子的电子丢失、电子转移以及伴随电离的电子丢失)的相对截面,并与拓展的过垒模型及相关的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与过垒模型符合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跨玻尔速度 电子转移 电离
下载PDF
步进电机脉冲当量及回程差的微位移测量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亮 孙少华 +2 位作者 任忠国 丁宝卫 胡碧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3-605,共3页
为了精确测量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和回程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干涉原理的激光微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以He-Ne激光器为光源,配以牛顿环仪系统、面阵电荷耦合器视频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等。采用条纹记数法实现微位移测量,... 为了精确测量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和回程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干涉原理的激光微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以He-Ne激光器为光源,配以牛顿环仪系统、面阵电荷耦合器视频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等。采用条纹记数法实现微位移测量,具有1/400波长的位移分辨率。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其精度、灵敏度及稳定性都有较大提高,特别适合范围在微米及微米以下的位移测量。对TSA50-C型商用步进电机进行了测量。结果验证了这种测量系统在普通实验室环境噪声中可以达到纳米级的位移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对于5μm以下的脉冲当量及回程差的测量,该测量系统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63%和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激光技术 脉冲当量 回程差 微位移 He—Ne激光 牛顿环仪
下载PDF
铜团簇束在硅上碰撞沉积的薄膜形貌和方块电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公平 何山虎 +5 位作者 丁宝卫 张小东 丁印锋 包良满 刘正民 朱德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共3页
用一种新型磁控溅射气体凝聚团簇源产生Cu_n^-(n是簇原子个数)团簇束,当团簇束分别在偏压V_α为0,1,3,5,10kV的电场中加速后,在真空中,沉积在室温下的P-si(111)衬底上,获得Cu/P-Si(111)薄膜样品。用AFM分析表明:当V_α(?)3kV时,团簇束成... 用一种新型磁控溅射气体凝聚团簇源产生Cu_n^-(n是簇原子个数)团簇束,当团簇束分别在偏压V_α为0,1,3,5,10kV的电场中加速后,在真空中,沉积在室温下的P-si(111)衬底上,获得Cu/P-Si(111)薄膜样品。用AFM分析表明:当V_α(?)3kV时,团簇束成膜,膜表面的粗糙度比常规磁控溅射小,且随V_α增加,粗糙度减小。用四探针测薄膜方块电阻,经归一化后可知:团簇束沉积,当V_α(?)3kV时,薄膜方块电阻大于常规磁控溅射的方块电阻,当V_α(?)5kV时薄膜方块电阻已小于常规磁控溅射方块电阻;对于团簇束沉积,薄膜方块电阻随沉积偏压V_α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团簇束沉积 单晶硅 薄膜形貌 薄膜方块电阻
下载PDF
利用超低能质子^(15)N(p,α)^(12)C核反应分析金属中^(15)N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铁山 丁宝卫 +1 位作者 王志国 王贤义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本工作利用实验测得的固体靶中15N (p ,α) 12 C反应的截面数据 ,对氮钼 (Mo15NX)、氮钛(Ti15NX)、钛 (Ti)、钼 (Mo)、氘化钛 (Ti2 HX)、氢化钛 (Ti1HX)、钼基钛镀层 (TiMo)等多种样品 (靶 )材料中的15N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 ,对利用不... 本工作利用实验测得的固体靶中15N (p ,α) 12 C反应的截面数据 ,对氮钼 (Mo15NX)、氮钛(Ti15NX)、钛 (Ti)、钼 (Mo)、氘化钛 (Ti2 HX)、氢化钛 (Ti1HX)、钼基钛镀层 (TiMo)等多种样品 (靶 )材料中的15N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 ,对利用不同能量15N+注入的Ti15NX 样品中的15N含量与分布做了分析测定 ,测量值与15N的注入剂量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 ,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现实可行性。实验测得的15NX 在钛金属中的深度分布与理论模拟计算结果体现出相同的规律性 ,但数值上有一定差别。该分析方法被应用于分析一些自吸附样品中15N的含量和分布 ,取得了较好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钛靶 金属样品 超低能核反应 氮15 分析 碳12 质子注入 核反应分析技术
下载PDF
团簇产生原理及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公平 包良满 +2 位作者 张小东 丁宝卫 刘正民 《真空与低温》 2003年第4期211-216,共6页
结合在团簇源方面的工作系统评述了目前各种团簇源装置产生团簇的原理和方法 ,给出了它们的结构示意图和一些典型应用 ;
关键词 团簇源 载气超声速喷嘴源 真空室 绝热膨胀 惰性气体 金属原子
下载PDF
铜团簇束在硅上碰撞沉积的薄膜表面能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公平 丁宝卫 +4 位作者 张小东 丁印锋 刘正民 朱德彰 包良满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用一种新型磁控溅射气体凝聚团簇源产生Cu-n(n是团簇原子个数)团簇束,当团簇束分别在偏压为:0,1,3,5,10kV的电场中加速后,在真空中,沉积在室温下的P型Si(111)衬底上,获得Cu/P-Si(111)薄膜样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薄膜,结果表明... 用一种新型磁控溅射气体凝聚团簇源产生Cu-n(n是团簇原子个数)团簇束,当团簇束分别在偏压为:0,1,3,5,10kV的电场中加速后,在真空中,沉积在室温下的P型Si(111)衬底上,获得Cu/P-Si(111)薄膜样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薄膜,结果表明:薄膜本身不含C和O等杂质;当Cu/P-Si(111)样品暴露在空气中时,样品表面会氧化和碳污染,铜的特征电子峰几乎被湮没。用能量3keV流强为4~6μA/cm2Ar+束,预溅射处理样品表面后,用XPS分析,常规磁控溅射室温下得到的Cu/P-Si(111)样品和铜团簇束沉积,偏压分别为0,1,3,5,10kV的样品XPS谱和块状Cu标样谱基本一样,Cu2P1、Cu2P3、CuLMM特征峰位没有移动,反映不出原子结合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团簇束 碰撞沉积 单晶硅 XPS谱 薄膜中的原子结合能
下载PDF
利用离子注入^(15)N靶研究超低能区^(15)N(p,α)^(12)C核反应
8
作者 王铁山 丁宝卫 +2 位作者 诸永泰 王志国 靳根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6-499,共4页
描述了利用离子注入固体靶测量15N(p ,α) 12 C核反应微分截面的实验过程和方法 ,给出了在163keV≤Ec≤ 360keV能区 90°方向上的微分截面测量结果和激发函数曲线 ,并对该反应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 核反应 微分截面 激发曲线 碳12 氮15 离子注入
下载PDF
载能钼团簇束与单晶硅碰撞室温下合成二硅化钼
9
作者 李公平 张小东 +5 位作者 丁宝卫 丁印锋 刘正民 朱德彰 张志滨 包良满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用一种新型磁控溅射气体凝聚团簇源产生 Mon 团簇束,当团簇束分别在偏压为 0、1、3、5、10 kV 的–电场中加速后,沉积在室温下的 P 型 Si(111)衬底上,获得 Mo/Si(111)薄膜样品。用 XRD 分析表明,在室温下,偏压≤5 kV 团簇束沉积和常规... 用一种新型磁控溅射气体凝聚团簇源产生 Mon 团簇束,当团簇束分别在偏压为 0、1、3、5、10 kV 的–电场中加速后,沉积在室温下的 P 型 Si(111)衬底上,获得 Mo/Si(111)薄膜样品。用 XRD 分析表明,在室温下,偏压≤5 kV 团簇束沉积和常规磁控溅射沉积获得的 Mo/Si(111) 样品,其界面均无二硅化钼(MoSi2)生成;偏压=10 kV 时,团簇束沉积其界面直接有 MoSi2生成。对于团簇束沉积,当偏压大于一定值时(在本实验条件下偏压≥3 kV),薄膜才开始以 Mo(110)择优取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团簇束 单晶硅 碰撞沉积 二硅化钼(MoSi2)
下载PDF
低能质子注入金属靶实验中的核现象研究
10
作者 王铁山 诸永泰 +4 位作者 王志国 李松林 王树金 丁宝卫 靳根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在低能 ( 60~ 360keV)质子注入氘化钛 (Ti2 Hx)、钛 (Ti)、钼底衬钛箔及钼 (Mo)和不锈钢 (SS)等金属样品的实验中 ,观测到了能量分别约为 3 9、5 6和 8 4MeV的带电粒子产物。用符合望远镜和吸收片法进行粒子鉴别的结果表明 :这些带电... 在低能 ( 60~ 360keV)质子注入氘化钛 (Ti2 Hx)、钛 (Ti)、钼底衬钛箔及钼 (Mo)和不锈钢 (SS)等金属样品的实验中 ,观测到了能量分别约为 3 9、5 6和 8 4MeV的带电粒子产物。用符合望远镜和吸收片法进行粒子鉴别的结果表明 :这些带电粒子均具有α粒子特性。 3种α粒子来自质子与不同靶核发生的垒下核反应。其中 ,能量为 3 9MeV的α粒子具有很高的产额 ,其对应核反应的准激发函数曲线在 150~ 330keV能区内 ,随入射质子能量增大呈指数增长趋势。上述反应产物可能源于11N( p ,α) 12 C ,11B( p ,α) 8Be和7Li( p ,α) 4 He等核反应。但相关靶核的来源仍有待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质子 核反应 辐射损伤 金属靶 核物理实验
下载PDF
包钢放射源的分检
11
作者 张宇 李公平 +7 位作者 丁宝卫 王学智 杨景康 王力 张红强 邵曹杰 牟小红 徐徐 《甘肃科技》 2002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 V放射源 分检 同位素中子弹 放射心源 封装 活度检测
下载PDF
基于极紫外光的Ne,Xe原子电离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建廷 余璇 +7 位作者 史国强 闫顺成 孙少华 王全军 丁宝卫 马新文 张少锋 丁晶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82-91,共10页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 XUV)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探索微观粒子内部结构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测量了Ne, Xe原子在XUV光作用下单电离与双电离的电子角分布,提取了Ne原子2p电子和Xe原子5p, 5s电子电离的β不对称参数,... 极紫外(extreme ultraviolet, XUV)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探索微观粒子内部结构的重要方式.本文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测量了Ne, Xe原子在XUV光作用下单电离与双电离的电子角分布,提取了Ne原子2p电子和Xe原子5p, 5s电子电离的β不对称参数,并结合前人已发表的实验数据与不同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e原子2p壳层电子电离受电子关联效应影响较弱;Xe原子5p电子电离受电子关联效应影响强,且不受相对论效应的影响,但这两种效应在Xe原子5s电子电离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Xe原子双电离存在直接双电离和间接双电离两种机制,并给出了间接双电离第一步与第二步光电子角分布与β不对称参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角分布 极紫外光 β不对称参数
下载PDF
类锂离子与He原子碰撞中的单电子丢失
13
作者 刘锦鹏 赵永龙 +1 位作者 景龙 丁宝卫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53-1158,共6页
本文基于 Bohr-Lindhard (B-L )模型,考虑了碰撞双方的电子密度分布,计算了能量为20-900 keV/u的B2+、C3+、N4+及O5+等类锂离子与He原子碰撞中的单电子丢失(SEL )、伴随单电离的单电子丢失(SELSI)、伴随双电离的单电子丢失... 本文基于 Bohr-Lindhard (B-L )模型,考虑了碰撞双方的电子密度分布,计算了能量为20-900 keV/u的B2+、C3+、N4+及O5+等类锂离子与He原子碰撞中的单电子丢失(SEL )、伴随单电离的单电子丢失(SELSI)、伴随双电离的单电子丢失(SELDI)等截面对能量的依赖曲线,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分析发现,对于一给定的过程,较重的离子有较小的有效碰撞参数范围;对于同一种入射离子,SEL、SELSI和SELDI等过程对应的有效碰撞参数范围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丢失 电离 类锂离子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流反馈芯片的电荷灵敏快前放设计
14
作者 李鑫 王伟 +3 位作者 朱小娜 于得洋 丁宝卫 蔡晓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8-1111,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FOA)的快电荷灵敏放大电路。通过一个小电阻的引入避免了CFOA电路直接电容反馈所引起的电路不稳定问题,通过反馈电阻和反馈电容的适当取值降低了噪声。经过测试,其带宽可达200MHz,时间分辨率可达125p...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FOA)的快电荷灵敏放大电路。通过一个小电阻的引入避免了CFOA电路直接电容反馈所引起的电路不稳定问题,通过反馈电阻和反馈电容的适当取值降低了噪声。经过测试,其带宽可达200MHz,时间分辨率可达125ps。该前放具有高带宽、高性噪比、高时间分辨率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实验TR5终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子学 电流反馈放大器 电荷灵敏快前放
下载PDF
用^(15)N(p,α)^(12)C核反应分析^(15)N在金属表面层中的自然吸附含量
15
作者 贾志君 丁宝卫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利用实验测得的激发函数曲线 ,用核反应分析法 (NRA)分析了钛合金 (Ti)、钼 (Mo)、氘化钛(Ti2 Hx)、钛钼合金等样品表面层内15N的含量。描述了实验的装置、原理特别是分析的方法 ,该分析方法也适合于同类问题的测量工作 ,同时 。
关键词 核反应分析法 金属表面层 自然吸附 含量分析 氮15
下载PDF
Classical Study of Transfer and Ionization in A^2++He Collisions
16
作者 丁宝卫 陈熙萌 +1 位作者 付宏斌 刘兆远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79-481,共3页
A simple model for the direct ionization and transfer ionization probabilities in A^2++He collisions in a wide projectile energy rang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Bohr-Lindhard model and the classical statistical model... A simple model for the direct ionization and transfer ionization probabilities in A^2++He collisions in a wide projectile energy rang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Bohr-Lindhard model and the classical statistical model. The calculated cross sections are in satisfactory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ARS x-ray spectra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 REDSHIFT
下载PDF
Ionization and Charge Transfer of Atomic Hydrogen by Highly Charged Ions
17
作者 丁宝卫 胡碧涛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5-98,共4页
Cross sections for charge transfer and ionization of atomic hydrogen by highly charged ions A^q+ (q =6 9) are evaluated using a simple and class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previous works by Bohr and Lindhard [K. Dan. ... Cross sections for charge transfer and ionization of atomic hydrogen by highly charged ions A^q+ (q =6 9) are evaluated using a simple and classical method based on the previous works by Bohr and Lindhard [K. Dan. Vidensk. Selsk. Mat. Fys. Medd 28 (1954) No 7], Brandt [Nucl. Instrum. Methods Phys. Res. 214 (1983) 93] and Ben-Itzhak et al. [J. Phys. B: At. Mol. Opt. Phys. 26 (1993) 1711].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are feasible to some extent in comparison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and quantum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下载PDF
Double Electron Processes in Collisions of Partially Stripped Ions C^q+ (q = 1-4) with Helium
18
作者 丁宝卫 陈熙萌 +13 位作者 于得洋 付宏斌 刘兆远 孙光智 刘玉文 鲁彦霞 谢江山 杜鹃 高志民 陈林 崔莹 邵剑雄 何子峰 蔡晓红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4-96,共3页
The multi-electron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for 17.9-120 keV/u C^1+, 30-323 keV/u C^2+, 120-438 keV/u ^C3+, 287-480 keV/u C^4+ incident on a helium target. The cross-section ratios of double electron (DE) proc... The multi-electron processes are investigated for 17.9-120 keV/u C^1+, 30-323 keV/u C^2+, 120-438 keV/u ^C3+, 287-480 keV/u C^4+ incident on a helium target. The cross-section ratios of double electron (DE) process to the total of the single electron (SE) and the double electron process (i.e. SE+DE), the direct double electron (DDI) to the direct single ionization (DSI) as well as the contributions of DDI to DE and of TI to DE are measured using coincidence techniques. The energy and charge state dependences of the measured cross-section ratios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下载PDF
Guided transmission of oxygen ions through Al_2O_3 nanocapillaries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益峰 陈熙萌 +10 位作者 娄凤君 徐进章 邵剑雄 孙光智 王俊 席发元 尹永智 王兴安 徐俊奎 崔莹 丁宝卫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2739-2743,共5页
The transmissions of oxygen ions through Al2O3 nanocapillaries each 50 nm in diameter and 10 μm in length at a series of different tilt angles are measured, where the ions with energies ranging from 10 to 60 keⅤ and... The transmissions of oxygen ions through Al2O3 nanocapillaries each 50 nm in diameter and 10 μm in length at a series of different tilt angles are measured, where the ions with energies ranging from 10 to 60 keⅤ and charge states from 1 up to 6 are involved.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yields of transported ions are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indicate both the existence of a guiding effect when ions pass through the capillary and a significant dependence of the ion transmission on the energy and the charge state of the ions. The guiding effects are observed to be enhanced at lower projectile energies and higher charge states. Meanwhile, the results also exhibit that the transmission yields increase as the tilt angle decreases at a given energy and charge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llary guiding tilt angle energy dependence charge state dependence
下载PDF
Multi-Electron Processes in 4.15-11.08 keV/u^13C^6+ on Argon Collisions
20
作者 阮芳芳 蔡晓红 +11 位作者 于得洋 卢荣春 邵曹杰 李明生 张红强 崔莹 邵剑雄 丁宝卫 薛迎利 漆德君 杨治虎 陈熙萌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921-924,共4页
The relative partial cross sections for ^13C^6+ -Ar collisions at 4.15-11.08 ke V/u incident energy are measured. The cross-section ratios σ^2E/σ^SC, σ^3E/σ^SC, σ^4E/σ^SC and σ^SE/σ^SC are approximately the c... The relative partial cross sections for ^13C^6+ -Ar collisions at 4.15-11.08 ke V/u incident energy are measured. The cross-section ratios σ^2E/σ^SC, σ^3E/σ^SC, σ^4E/σ^SC and σ^SE/σ^SC are approximately the constants of 0.514-0.05, 0.204-0.03, 0.064-0.03 and 0.024-0.01 in this reg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ulti-electron process in highly charged ions (HCIs) with argon collisions is demonstrated (σ^ME/σ^SC as high as 0.794-0.06). In multi-electron processes, it is shown that transfer ionization is dominant while pure electron capture is weak and negligible. For all reaction channels, the cross-sec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incident energy in the present energy region,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 of classic models, i.e. the molecular Coulomb over-the-barrier model (MCBM), the extended classical over-the-barrier model (ECBM) and the semiempirical scaling laws (SL). The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ese classical models and with our previous work of ^13C^6+ -Ne collisions [Chin. Phys. Lett. 23 (2006)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ELECTRON-CAPTURE HIGHLY-CHARGED IONS MOMENTUM SPECTROSCOPY RECOIL-ION SLOW COLLISIONS CROSS-SECTIONS IONIZATION ENERGIES C-13(6+) ATO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