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骨软化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树明 潘赐明 丁家雯 《中医正骨》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 CMP)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CMP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中医证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饮食偏嗜、...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 CMP)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CMP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中医证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饮食偏嗜、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合并症等信息。按照中医证型不同将纳入的CMP患者分为肝肾亏虚组、痰湿痹阻组和气滞血瘀组。先对3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然后将其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CMP中医证型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拟合优劣。结果:共纳入122例CMP患者,其中肝肾亏虚组60例、痰湿痹阻组45例、气滞血瘀组17例。3组患者年龄、吸烟情况、饮食偏嗜、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腰椎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素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气滞血瘀证为对照,年龄>65岁、合并腰椎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是CMP肝肾亏虚证的危险因素(β=2.366,P=0.000,OR=20.544;β=3.479,P=0.003,OR=28.328;β=1.371,P=0.030,OR=3.936),饮食偏咸、BMI>28 kg·m^(-2)是CMP痰湿痹阻证的危险因素(β=2.234,P=0.000,OR=9.341;β=1.845,P=0.046,OR=6.896)。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回归模型对数据拟合度较好(χ^(2)=2.372,P=0.726)。结论:肝肾亏虚证和痰湿痹阻证是CMP的主要中医证型;相对于气滞血瘀证,年龄>65岁、合并腰椎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是CMP肝肾亏虚证的危险因素,饮食偏咸、BMI>28 kg·m^(-2)是CMP痰湿痹阻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骨软化 证候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明友 潘赐明 丁家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肿瘤科首次确诊住院治疗的220例胃癌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严重组和一般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肿瘤科首次确诊住院治疗的220例胃癌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严重组和一般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医证素,将有价值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影响患者不良结局的指标和中医证素,并绘制列线图。通过绘制ROC曲线以评价模型的判别区分能力,根据Hosmer-Lemeshow检验列联表的结果绘制校准图形以评价模型的校准能力。【结果】(1)纳入的220例胃癌患者中,严重组178例,一般组42例。(2)涉及的病位证素有胃、肝和脾,病性证素有虚、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痰、热、寒、毒、湿等。(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不同病情程度胃癌患者的胃、气滞、血瘀和痰等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将P<0.1的指标(包括胃、气虚、气滞、血瘀和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和血瘀是胃癌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分别为:OR=7.580,95%CI为1.185~48.496,P=0.032<0.05;OR=10.884,95%CI为1.363~86.886,P=0.024<0.05。(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0.050,P=0.976>0.05,提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95%CI为0.649~0.833,提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较好。【结果】本研究结果初步提示,病位证素胃和病性证素血瘀是胃癌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和影响因素有限,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证素 严重程度 危险因素 血瘀 LOGISTIC回归分析 列线图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医证型证素及舌象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永胜 任雪 +1 位作者 潘赐明 丁家雯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以及中医舌象特征。方法选取天长市中医院的15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采集中医证型证素以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通过Excel统计分析患者舌...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型证素以及中医舌象特征。方法选取天长市中医院的15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采集中医证型证素以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通过Excel统计分析患者舌象以及证型证素分布情况,采用SPSS 20.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结果纳入的154例患者中,男性57例(37.01%),女性97例(62.99%),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至低依次为肾阳亏虚证(33.12%)、肝肾不足证(27.92%)、脾阳亏虚证(19.48%)、脾肾阳虚证(14.29%)、气滞痰阻证(2.60%)和痰瘀互结证(2.60%);中医证素总计出现373频次,病位证素主要包括肾(116/31.10%)、脾(52/13.94%)、肝(43/11.53%);病性证素包括阳虚(103/27.61%)、阴虚(43/11.53%)、气滞(4/1.07%)、痰(8/2.14%)、瘀(4/1.07%)。频数≥50次的舌象因素10个,软萎舌、白苔、舌下络脉淡紫、舌苔润、舌质淡红、嫩舌、舌苔干燥、舌下络脉紫黑、剥落苔、少苔;累计出现756频次,贡献百分比为70.13%。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前三的是:舌苔润与点刺舌and腻苔;舌苔润与点刺舌and淡白舌;舌苔润与点刺舌and淡白舌and腻苔。舌象研究结果提示,虚、瘀和痰是病理因素。聚类分析舌象分为9类。C1:软萎舌、舌下脉络淡紫、淡红舌、舌苔干燥;C2:暗舌、白苔;C3:瘦小舌、红舌、无苔;C4:嫩舌、舌下脉络曲张、灰黑苔;C5:胖大舌、裂纹舌、舌苔滑;C6:黄苔、舌下脉络紫黑、绛舌;C7:淡白舌、少苔、齿痕舌;C8:腻苔、厚苔;C9:点刺舌、舌苔润。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伴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的病位证素包括肾、脾和肝;病性证素包括阳虚、阴亏、气滞、痰、瘀。患者舌象具有一定的规律;舌苔润与点刺舌、淡白舌、腻苔是常见组合舌象;舌象研究结果提示,气(阳)虚、痰湿血瘀是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 证型规律 证素规律 舌象规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俊玲 潘赐明 丁家雯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9期133-136,15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中医证素分布,分析不同证素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等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中医证素分布,分析不同证素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等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能力。结果:主要证型有风痰阻络证159例,阴虚风动证73例,气滞血瘀证20例,厥证13例,阴虚阳亢证12例,肝阳上亢证6例,气虚络阻证5例,风火上扰证4例,阴虚气滞证2例,气虚血瘀证1例,寒凝肝脉证1例,单中经络2例。涉及病性证素有风79.19%(236/298),痰53.36%(159/298),阴虚29.19%(87/298),气滞7.38%(22/298),血瘀7.05%(21/298),阳亢6.04%(18/298),厥4.36%(13/298),气虚2.01%(6/298),火1.34%(4/298),寒0.34%(1/298);病位证素有经络68.46%(204/298),肝2.35%(7/298)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50岁,16例;51~60岁,47例;61~70岁,83例;71~80岁,101例;>80岁,51例。证素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吸烟与气滞、血瘀正相关,职业与气虚正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与病性证素风、痰、阴虚,以及病位证素中经络正相关;高尿酸与阴虚正相关;住院时间与气滞、血瘀正相关。Hosmer-Lemeshow检验均P>0.05,说明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动脉粥样硬化和高尿酸血症;中医证素主要包括风、痰、阴虚、血瘀、气滞和气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病位证素 病性证素 危险因素 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清代医家陈士铎与虚白主人治疗中风学术思想异同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俊玲 潘赐明 +2 位作者 潘栎媛 刘诗宇 丁家雯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11期2033-2036,共4页
中风逐年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病则对人体损害极为严重,生活质量亦不甚乐观。本文重在阐发两位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的异同,《辨证录》与《救生集》在治疗中风时,均重视急救,第一时间服药救治甚为重要,其次病理产物痰是本病的关... 中风逐年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病则对人体损害极为严重,生活质量亦不甚乐观。本文重在阐发两位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的异同,《辨证录》与《救生集》在治疗中风时,均重视急救,第一时间服药救治甚为重要,其次病理产物痰是本病的关键所在,可谓怪病多由痰作祟;对于男女、左右偏瘫的病机认识相同,尊古崇经,发挥经旨。《辨证录》从人体出发,认为本虚是发病的关键,外邪中风者甚少,补虚为要,同时喜用人参,对于不同病位,用量亦不同;而《救生集》认为发病之时,祛邪为第一要务,取材方便,多为生活常见之物,同时剂型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陈士铎 虚白主人 《辨证录》 《救生集》 学术思想 清代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大灸背部治疗风痰瘀阻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指标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帆 汪慧 +2 位作者 陈正豪 丁家雯 崔庆元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穴位埋线联合大灸背部治疗风痰瘀阻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指标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7例风痰瘀阻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穴位埋线联合大灸背部治疗,对照组43例单... 目的穴位埋线联合大灸背部治疗风痰瘀阻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递质指标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7例风痰瘀阻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穴位埋线联合大灸背部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应用大灸背部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指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40/44),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32/43),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饮水发呛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痰多而黏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Glu、As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ABA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lu、Asp低于对照组(P<0.05),GABA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MA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大灸背部治疗风痰瘀阻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改善患者中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可能与调节血清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卒中 并发症 辨证 埋线 灸法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治疗耳疾异同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武 潘赐明 +2 位作者 丁家雯 王旭 王素銮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267-126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比《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分析其辨证施治耳疾的异同。叶天士与陈士铎在辨证上注重胆为标,肾为本,治疗上强调平肝清胆、益肾填精之法,注重因人制宜,对于体虚或久病之人,肾水亏乏,清胆泻热之时不忘求本;总而言之,邪干窍... 本文通过对比《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分析其辨证施治耳疾的异同。叶天士与陈士铎在辨证上注重胆为标,肾为本,治疗上强调平肝清胆、益肾填精之法,注重因人制宜,对于体虚或久病之人,肾水亏乏,清胆泻热之时不忘求本;总而言之,邪干窍闭,治在胆经;真阴不足,益水平火;前后缓急,方精法圆是叶氏、陈氏共同之处。叶氏用药轻灵,多从外邪六淫论治,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药虽时方,法在仲景,给邪气以出路。若火风侵窍,法宜轻可取实;若肝胆气郁,法宜标本兼治。陈氏注重内因,无论是辨证论治或是处方开药,具有五行生克制化的体系,强调脏腑之间的关系,阳虚气闭,治病求于本;心肾不交,从心论治;汤丸丹散灵活运用,内治法、外治法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辨证录》 叶天士 陈士铎 耳病 异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462例鼻窦炎患儿的中医舌象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武 潘赐明 +2 位作者 丁家雯 王旭 王素銮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7期770-77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学龄儿童鼻窦炎患者的舌象规律。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天长市中医院中医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发作期鼻窦炎患者,采集患儿不同维度舌象特征;应用Excel 2013进行频数、舌色、舌形、苔色、苔质分析;应用IBM S... 目的观察分析学龄儿童鼻窦炎患者的舌象规律。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天长市中医院中医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发作期鼻窦炎患者,采集患儿不同维度舌象特征;应用Excel 2013进行频数、舌色、舌形、苔色、苔质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舌象因素间网络化关联展示以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频数≥100次的舌象因素有6个,为淡红舌、点刺、白苔、薄苔、厚苔、腻苔,累计出现906频次,贡献百分比为72.60%。关联规则以腻苔-厚苔、腻苔-点刺,腻苔-厚苔and润苔,腻苔-点刺and白苔为主。结论学龄儿童鼻窦炎患者舌象常见腻苔,或伴点刺舌,说明湿、热为其主要病因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渊 数据挖掘 腻苔 点刺舌 学龄儿童
下载PDF
膝关节滑膜炎舌脉证治规律研究
9
作者 杨树明 潘赐明 +4 位作者 刘耶露 朱晨阳 刘妤 王思绮 丁家雯 《中成药》 CAS 2024年第12期4134-4139,共6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膜炎舌脉证治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再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和R软件对舌脉、证型、证素、高频中药及其气味归经、证型-舌脉-中药关联性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获得随机临床试... 目的 探讨膝关节滑膜炎舌脉证治规律。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再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和R软件对舌脉、证型、证素、高频中药及其气味归经、证型-舌脉-中药关联性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获得随机临床试验文献28篇和临床经验类医案172篇。舌质以红舌和淡舌常见;舌苔以腻苔为主,其次是白苔和黄苔;脉象以滑、数和弦为主。常见证型有湿热阻络证、气滞血瘀证、瘀血阻络证、痰饮阻络证和脾气虚证;病位证素有脾、肾、肝、里、筋骨等,病性证素有湿、血瘀、热、气虚、气滞等。高频中药有薏苡仁、苍术、当归、生甘草、黄芪和黄柏,以四妙散和当归补血汤为基础方;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肾为主。仅用于单个证型的有湿热阻络证,包括连翘、滑石、杏仁、赤小豆、知母等;瘀血阻络证,包括白芥子、鹿角胶、花椒、槟榔、岗梅等;气滞血瘀证,包括海桐皮、艾叶、地龙、草乌、川芎等;痰饮阻络证,包括杜仲、全蝎、附子、淫羊藿、茯苓皮等;脾气虚证,包括太子参、猪苓、白茅根、炙黄芪、忍冬藤等。湿热阻络证、瘀血阻络证、气滞血瘀证、痰饮阻络证、脾气虚证合用的有牛膝、当归、白芍和黄芪。结论 本研究基于络病理论和医案数据挖掘,总结膝关节滑膜炎常见证型及对应通络治法,同时对核心证型的用药异同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相关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通络法 舌脉 证型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