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频道:中国电影的喜还是忧?
1
作者 丁屏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7,共1页
据悉,加密卫星电视的开办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继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出现后的第三个台阶。 加密电影卫星频道的出现,对观众来说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坐在家里,省得“跋涉”到电影院里观看电影,方便自不用说了,而最大的“优惠”之处在于,操... 据悉,加密卫星电视的开办是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继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出现后的第三个台阶。 加密电影卫星频道的出现,对观众来说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坐在家里,省得“跋涉”到电影院里观看电影,方便自不用说了,而最大的“优惠”之处在于,操纵这些电影生杀予夺大权的是我们观众们,一旦荧屏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节和镜头出现,立即斩断频道,迁徙他台,用不着如在电影院那般绑在一部片子上吊死、苦不堪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频道 电影院 电影功能 观众 加密卫星 故事影片 彩色电视 电视台 《狼牙山五壮士》
下载PDF
黄江北与李向南的距离
2
作者 丁屏风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48,共1页
久违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档电视剧很少有这样震聋发聩的货源,给厮守在荧屏前的观众奉送不绝如缕的话题了.
关键词 《新星》 《苍天在上》 电视剧 江苏射阳 情节急转 权力文化 哈姆雷特 《人民日报》 评论 权力政治
下载PDF
张艺谋、巩俐分手试论
3
作者 丁屏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23,共1页
不断有电话打到我的居所。一些熟悉的记者和编辑纷纷就张艺谋和巩俐分手一事请我谈一点看法。开头我说:“这是人家的隐私,还是让小报记者去添油加醋吧。”但过了一些时候,我的看法有了改变。 张艺谋和巩俐分手非同儿戏 在并非严格意义... 不断有电话打到我的居所。一些熟悉的记者和编辑纷纷就张艺谋和巩俐分手一事请我谈一点看法。开头我说:“这是人家的隐私,还是让小报记者去添油加醋吧。”但过了一些时候,我的看法有了改变。 张艺谋和巩俐分手非同儿戏 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痛定思痛之后,我感到张艺谋和巩俐的“别了”无疑是中国影坛上的一个特殊的大事,其实他们两人的结盟无疑在干预着中国电影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中国电影 张艺谋电影 国际电影节 陈凯歌 奥斯卡金像奖 世界电影 “大地震” 《红高粱》 《扬子晚报》
下载PDF
“十部大片”现象启示录
4
作者 丁屏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4-15,共2页
一九九四年以来,十部进口大片破门而入,使萎靡不振的中国电影业为之一振,更使某些口口声声标榜“玩电影”的中国影人如梦初醒,顿生“失乐园”的悲凉之感。 十部进口大片在中国放映了、轰动了,难道仅此而已,徒增一些中国影人的畏怯和自... 一九九四年以来,十部进口大片破门而入,使萎靡不振的中国电影业为之一振,更使某些口口声声标榜“玩电影”的中国影人如梦初醒,顿生“失乐园”的悲凉之感。 十部进口大片在中国放映了、轰动了,难道仅此而已,徒增一些中国影人的畏怯和自卑情绪吗? 中国电影,你应该从十部大片中吸取有益的成份,重新塑造中国电影的骨格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启示 人物塑造 国产片 学院派 影片 世界影坛 自卑情绪 主人翁 英雄形象
下载PDF
影视圈为何流行王志文
5
作者 丁屏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9-9,共1页
王志文一不小心地“火”起来了。自从他在《过把瘾》中形神俱备地挑起一个大情种的角色之后,便如日中天,大有“王者之风”席卷天下之势,连前一度时期着实火了一把的姜文也显得黯淡无光了,使人倍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无情。
关键词 王志文 姜文 席卷天下 使人 谢晋 菊豆 黯淡无光 葛优 李保田 八十年代
下载PDF
影坛呼唤俊男
6
作者 丁屏风 《华人时刊》 1999年第10期40-41,共2页
98年度颁布的2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得主又是一个知名丑星。在现今丑星大行其道的中国影坛,这样的情况已很自然。在这里,笔者愿效仿“皇帝的新衣”中那个童言无忌、说皇帝片甲未挂的儿童的真诚,斗胆地说一声: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98年度颁布的2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得主又是一个知名丑星。在现今丑星大行其道的中国影坛,这样的情况已很自然。在这里,笔者愿效仿“皇帝的新衣”中那个童言无忌、说皇帝片甲未挂的儿童的真诚,斗胆地说一声: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近几年,丑星被认为是平民化的。所以特受欢迎。但我宁愿相信,与其说是大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皇帝的新衣” 影坛 电影百花奖 生活化 丑星 童言无忌 男主角 《泰坦尼克号》 平民化
下载PDF
大片何以为大?——《玩具总动员》启示录
7
作者 丁屏风 《大众电影》 1996年第12期22-23,共2页
从1995年开始吧,进口大片便对中国电影产生了重量级的巨大影响。也不过是寥寥可数的以“大”命名的“洋片”及成龙的几部“港片”,便使一些平庸的中国影片蒙受灭顶之灾,同时也激发了中国影人的勃勃雄心,开始怀揣“电影报国”的志向,营... 从1995年开始吧,进口大片便对中国电影产生了重量级的巨大影响。也不过是寥寥可数的以“大”命名的“洋片”及成龙的几部“港片”,便使一些平庸的中国影片蒙受灭顶之灾,同时也激发了中国影人的勃勃雄心,开始怀揣“电影报国”的志向,营造国产大片以抗衡外来大片的攻城掠地。 但中国影人的大片概念似乎是:金钱大投入=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投入 玩具 中国电影 启示录 观众 “大” 动画片 重量级 影片 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