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急腹症误诊原因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庆光 刘冬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9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曾误诊的小儿急腹症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均出现腹痛和恶心等腹部不适表现,3例伴发热,1例呼出气体有异味。就诊初期误诊为急性阑尾炎6...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曾误诊的小儿急腹症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均出现腹痛和恶心等腹部不适表现,3例伴发热,1例呼出气体有异味。就诊初期误诊为急性阑尾炎6例,肠梗阻、卵巢畸胎瘤和卵巢囊肿出血并扭转各1例。误诊时间1 h~1周。5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例经胸部CT检查确诊,1例经血生化检查确诊,1例术中确诊。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并肺炎及右侧睾丸扭转坏死各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脐尿管囊肿并感染、回肠先天性纤维肉瘤、左侧卵巢无性细胞瘤及卵巢黄体破裂各1例。经相应治疗后9例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导致小儿急腹症误诊的原因在于常见病的罕见临床表现和罕见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全面熟练掌握可能引起急腹症的疾病谱是预防小儿急腹症误诊误治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儿童 肺炎 睾丸扭转 误诊 阑尾炎 肠梗阻
下载PDF
臀大肌瓣移位治疗大便失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若义 丁庆光 +4 位作者 李金良 陈维秀 刁瑞香 郭宝仑 周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2期957-959,963,共4页
目的:评价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在治疗儿童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7~16岁,平均12.4岁。其中,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8例,脊髓拴系... 目的:评价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在治疗儿童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7~16岁,平均12.4岁。其中,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8例,脊髓拴系综合征13例(骶尾部畸胎瘤5例,脊髓脊膜膨出6例,椎管内囊肿2例),外伤1例。术前行盆底肌电图、结肠传输试验及盆底肌MR检查,手术前后均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有18例术后获得随访。术前盆底肌电图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结肠传输试验示混合型14例,正常型4例;盆底肌MR示16例患儿肛提肌发育不对称或肛提肌不能清楚显示,2例患儿肛提肌未见明显异常;肛门直肠测压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临床评价结果示18例患儿均表现为完全性大便失禁,术后患儿的临床表现—优0例,良11例,差7例。结论: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对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患儿既有利于控制排便,又有利于排便,该种术式有利于改善大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神经源性 臀大肌瓣移位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扩大术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庆光 王若义 +3 位作者 陈维秀 陈雨历 李金良 张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6-509,共4页
目的评价保留膀胱黏膜的双层肠管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远期疗效。方法病例选择条件:术前有明确支配膀胱的神经性损害,膀胱容量明显小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值,同时伴有Ⅳ度以上膀胱输尿管反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清洁间歇导... 目的评价保留膀胱黏膜的双层肠管浆肌层膀胱扩大术的远期疗效。方法病例选择条件:术前有明确支配膀胱的神经性损害,膀胱容量明显小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值,同时伴有Ⅳ度以上膀胱输尿管反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清洁间歇导尿等保守治疗后,膀胱内压仍然较高,输尿管反流无明显改善,我们对符合上述条件的75例神经源性膀胱患儿行切除部分逼尿肌保留膀胱黏膜的双层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性联合应用膀胱输尿管移植抗反流、膀胱颈紧缩、膀胱颈悬吊等手术方式,术后对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对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肾脏功能、尿流动力学(膀胱容量、残余尿、逼尿肌压和顺应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75例手术患儿中6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3年,术后无一例发生肾脏功能衰竭,45例获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改善。23例术后在尿流动力学、临床症状方面无明显改善。结论术后膀胱容量不能有效扩大是导致术后疗效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保留膀胱黏膜的双层肠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源性 泌尿外科手术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丁庆光 李团光 +2 位作者 庄博 黄德发 刘冬霞 《现代医学》 2015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两种微创手术方法,以利于临床进行合理选择。方法:对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之一的患儿进行随访,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等方面进... 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两种微创手术方法,以利于临床进行合理选择。方法:对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之一的患儿进行随访,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等方面进行比较,将变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手术且获得随访893例,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方面较腹腔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该种手术方式不能排除对侧患病的隐患。结论: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更具有微创特点,腹腔镜在排除对侧患病隐患和治疗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微创治疗 下腹横纹小切口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小儿睾丸扭转1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庆光 刘冬霞 《现代医学》 2020年第5期611-613,共3页
目的:总结16例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各年龄段患儿出现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手术行扭转睾丸复位或行睾丸坏死切除术,部分患儿行健侧睾丸肉膜外固定术。结果:16例患儿均为单侧睾丸扭转,左侧睾丸扭转1... 目的:总结16例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各年龄段患儿出现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手术行扭转睾丸复位或行睾丸坏死切除术,部分患儿行健侧睾丸肉膜外固定术。结果:16例患儿均为单侧睾丸扭转,左侧睾丸扭转12例,右侧睾丸扭转4例。扭转坏死切除13例,睾丸扭转复位3例;健侧睾丸固定10例,随访未见健侧睾丸复发。结论:睾丸扭转以左侧多见,容易出现睾丸坏死,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睾丸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睾丸扭转 腹痛
原文传递
婴儿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临床分析
6
作者 丁庆光 刘冬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回肠纤维肉瘤患儿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4例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回肠纤维肉瘤患儿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4例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15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2 d(1~150 d);消化道梗阻7例,消化道穿孔6例,消化道出血1例,无症状1例;病变部位分别位于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和结肠。所有患儿均行肿瘤所在肠管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术后1例行化疗,14例未行化疗,随访3~60个月不等,平均随访21.4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等异常表现。结论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以消化道梗阻和穿孔为常见症状,行肿瘤的扩大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可以不进行化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纤维肉瘤 胃肠道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消化道内多枚磁性异物的危害和临床治疗
7
作者 丁庆光 刘冬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84-87,共4页
探讨如何合理应对儿童吞食多枚磁性异物这一公共健康问题。方法 对1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干预方式等。结果 治疗并获得随访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3.8岁,1-3岁7例,3-... 探讨如何合理应对儿童吞食多枚磁性异物这一公共健康问题。方法 对1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干预方式等。结果 治疗并获得随访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3.8岁,1-3岁7例,3-6岁3例,8岁3例。有明确吞食磁性异物病史7例,病史不详6例,手术治疗9例,胃镜治疗1例,自行排出3例,有消化道穿孔8例。结论 幼儿吞服多枚磁性异物对消化道危害极大,手术治疗的可能性较大,有必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积极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巴克球 儿童
下载PDF
臀大肌瓣移位在治疗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若义 丁庆光 +3 位作者 陈维秀 孙小兵 李金良 陈雨历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在治疗儿童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手术年龄7~16岁,平均13.2岁,患儿术前均有明确的脊髓拴系松解手术史... 目的探讨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在治疗儿童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手术年龄7~16岁,平均13.2岁,患儿术前均有明确的脊髓拴系松解手术史,在手术前均行盆底肌电图检查、盆底肌MR、结肠传输试验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前后均行肛门直肠测压、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2例患儿获得随访,术前盆底肌电图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且为失代偿期。结肠传输试验表现为混合型10例,出口梗阻型3例,盆底肌MR见13例患儿肛提肌发育不对称或肛提肌不能清楚显示,肛门直肠测压手术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临床评分结果示13例患儿均表现为完全性大便失禁,评分差,术后患儿的临床表现优0例,良8例,差4例。结论臀大肌瓣移位肛提肌加强术有利于改善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排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神经源性 臀大肌瓣移位术
原文传递
Malone顺行灌肠在治疗顽固性大便失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若义 丁庆光 +4 位作者 刘倩 陈维秀 孙小兵 李金良 陈雨历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Malone顺行灌肠(MACE)是一种对机体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评估其在顽固性大便失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接受MACE治疗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临床观察和随访时间平均约3.4fr0,结... 目的Malone顺行灌肠(MACE)是一种对机体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评估其在顽固性大便失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接受MACE治疗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临床观察和随访时间平均约3.4fr0,结合李正和Shell的评价项目内容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张问卷调查,其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方式、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满意度等方面,通过该问卷综合评价MACE在治疗顽固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结果32例手术患儿中30例获得随访,患儿总体满意率为83.3%,术后患儿均能独立完成灌肠操作,手术方式和造瘘口部位选择在引起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83.3%患儿术后插管顺利,57%的患儿坚持每日清晨灌肠一次和28%的患儿每日需灌肠两次可以保持肛门清洁。4例患儿术后有时仍有肛周污粪,造瘘口狭窄、瘘口反流、瘘口周围皮炎、腹胀、腹痛等是术后遇到的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经过进一步治疗后可好转。结论MACE具有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和副作用少等方面的优点,是治疗顽固性大便失禁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