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110)面的弛豫结构及吸附O_2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丁开宁 李俊篯 +2 位作者 章永凡 王文峰 李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05-710,共6页
采用DFT/B3LYP方法研究了TiO2 ( 110 )的完整和氧缺陷表面的弛豫构型 ,并对O2 在氧缺陷表面的三种可能吸附构型进行了优化 ,计算了它们的吸附能、振动频率和重叠布居 .分析并预测了吸附后可能产生的物种 .本文的计算结果与XPS 。
关键词 TI02 (110)面 弛豫结构 吸附 O2 密度泛函 缺陷表面 光催化剂活性 二氧化钛 氧气
下载PDF
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 被引量:19
2
作者 丁开宁 郝爱兵 王孟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9-32,共4页
在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及预测的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认为,地下水超量开采是其水质恶化最重要的诱发原因,控制盐污染是今后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特征 盐污染 水质
下载PDF
CH_3O和CO在Pd(111)表面偶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开宁 李玉璐 +1 位作者 程蓓斯 章永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9-1745,共7页
采用DMol3程序包中的GGA-PW91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对CH3O和CO在Pd(111)表面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在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分子中C原子所带正电荷最多,容易与亲核试剂反应,化学吸附能稍低,有利于在表面上移动发生... 采用DMol3程序包中的GGA-PW91方法,结合周期平板模型,对CH3O和CO在Pd(111)表面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吸附在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分子中C原子所带正电荷最多,容易与亲核试剂反应,化学吸附能稍低,有利于在表面上移动发生亲电插入反应;CH3O在Pd(111)表面fcc穴位吸附稳定,O原子上所带的负电荷较多,易被亲电试剂进攻.过渡态搜索表明,Pd(111)表面顶位上的CO与fcc穴位上CH3O反应生成CH3OOC的为放热反应,反应能垒较低,有利于偶联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一氧化碳 Pd(111)表面 表面吸附 反应途径
下载PDF
NiO催化甲酸分解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文峰 章永凡 +1 位作者 李俊篯 丁开宁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在B3LYP/ 6 311G(d)水平上研究了NiO催化的HCOOH→CO +H2 O和HCOOH→CO2 +H2 两个反应的单态势能曲线 .结果表明 ,在NiO上甲酸容易解离吸附形成甲酸盐HONiOCOH ,甲酸盐的分解是上述两个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 ,这两个反应的活化能大致相... 在B3LYP/ 6 311G(d)水平上研究了NiO催化的HCOOH→CO +H2 O和HCOOH→CO2 +H2 两个反应的单态势能曲线 .结果表明 ,在NiO上甲酸容易解离吸附形成甲酸盐HONiOCOH ,甲酸盐的分解是上述两个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 ,这两个反应的活化能大致相当 .在脱水反应中 ,HCOOH和NiO之间存在着氧交换 ,但脱氢反应中不存在氧交换 .甲酸盐发生脱氢反应还是脱水反应取决于甲酸盐是用其羟基中的H还是用O去进攻甲酸根中的H原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镍 甲酸 催化分解 NIO 密度泛函分析 水煤气变换
下载PDF
黄铜矿型半导体材料CuAlX_2(X=S,Se,Te)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和根 陈虹 +4 位作者 陈懂 李奕 丁开宁 黄昕 章永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05-2813,共9页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AlX2(X=S,Se,Te)晶体的电子结构,并预测了它们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相似的能带结构,带隙随X原子从S→Se→Te依次减小.三种晶体的静态介电...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AlX2(X=S,Se,Te)晶体的电子结构,并预测了它们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相似的能带结构,带隙随X原子从S→Se→Te依次减小.三种晶体的静态介电常数、静态折射率和静态倍频系数d36的变化情况与带隙的变化相反,随着X原子自S→Se→Te改变依次递增,但静态双折射率依次递减.该系列化合物的倍频效应主要来源于价带顶附近的占据能带向以Al和X原子的p电子态为主要成分的空带之间的跃迁.在三种晶体中,CuAlTe2除静态双折射率偏小外,其它光学性能要优于CuAlS2和CuAlS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二阶倍频效应 黄铜矿
下载PDF
过渡金属碳化物(111)面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章永凡 李俊 +2 位作者 丁开宁 陈文凯 周立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5,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过渡金属碳化物MC(111)清洁表面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导致表层金属原子和次表层碳原子分别朝体相和真空方向位移,从而导致层间距的收缩.由能带计算结果得知,紧...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过渡金属碳化物MC(111)清洁表面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导致表层金属原子和次表层碳原子分别朝体相和真空方向位移,从而导致层间距的收缩.由能带计算结果得知,紧邻或被EF穿越的活性表面态成分均为表面金属原子的dxz/dyz轨道.进一步考察了弛豫对表面态组成的影响,并对表面芯能级位移和功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 过渡金属碳化物 表面弛豫 能带结构 表面态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
下载PDF
簇模型ZnO(100)面上吸附CO_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文凯 章永凡 +3 位作者 丁开宁 徐艺军 李奕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7-341,共5页
采用电荷自洽方法,以嵌入原子簇Zn4O4为模型,使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氧化碳在六方ZnO非极化的(101O)面的可能吸附态.计算表明,CO2垂直底物表面吸附,氧原子只能与Zn原子配位,并且吸附能为很弱的1.8 kJ/mol;吸附质分子平行... 采用电荷自洽方法,以嵌入原子簇Zn4O4为模型,使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氧化碳在六方ZnO非极化的(101O)面的可能吸附态.计算表明,CO2垂直底物表面吸附,氧原子只能与Zn原子配位,并且吸附能为很弱的1.8 kJ/mol;吸附质分子平行于底物表面时,得到了5种平衡吸附构型,其中采用C-Zn配位和η2-O,O二齿配位时,吸附很弱,经BSSE校正后的吸附能在8.8~6.6 kJ/mol.采用η2-C,O方式分别与O和Zn配位时,吸附能为31.1kK/mol;C原子与表面O配位时计算得到了唯一的一个化学吸附态,吸附能为139.6 kJ/mol,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簇模型 电荷自洽方法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碳 吸附作用 氧化锌 催化剂
下载PDF
AgGa(S_(1-x)Se_x)_2固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和根 温兴伟 +4 位作者 方振兴 李奕 丁开宁 黄昕 章永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0-928,共9页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一系列具有黄铜矿结构的AgGa(S1-xSex)2固溶体的构型、电子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固溶体具有类似的能带结构,体系带隙随x值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所引入的H...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一系列具有黄铜矿结构的AgGa(S1-xSex)2固溶体的构型、电子结构、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各固溶体具有类似的能带结构,体系带隙随x值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所引入的Hartree-Fock交换项贡献为22.56%时,对应的杂化PBE泛函得到的带隙值与实验结果相近.固溶体的各种光学性质,包括折射率、双折射率、反射率、吸收系数和二阶倍频系数等均随着组成的改变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变化范围介于AgGaS2和AgGaSe2二者之间.因此,利用固溶体光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可从中寻找出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晶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aS2-AgGaSe2固溶体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二阶倍频效应 光学性质
下载PDF
H_2S_2的构型及其异构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文凯 杨迎春 +2 位作者 章永凡 丁开宁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在 6 3 11+G(3df,2p)水平上 ,全优化得到了H2 S2 线型和分叉型两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 ,讨论了分叉型异构体存在的可能性 ,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原子迁移过程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 ,并采用内禀反...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在 6 3 11+G(3df,2p)水平上 ,全优化得到了H2 S2 线型和分叉型两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 ,讨论了分叉型异构体存在的可能性 ,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原子迁移过程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 ,并采用内禀反应坐标 (IRC)加以证实 .计算结果表明 ,从能量角度看 ,线型的HSSH为稳定构型 .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计算则表明 ,分子内的原子转移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并且速度很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2 密度泛函理论 异构化 过渡态理论
下载PDF
TiC固体的相稳定性和高压相变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永凡 李俊篯 +2 位作者 丁开宁 陈文凯 周立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3-867,共5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TiC固体的NaCl,WC和CsCl三种相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压力下相稳定次序为NaCl>WC>CsCl,该顺序可用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的大小加以解释,当增加外压力时,随着单胞体积的减小,CsCl相...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对TiC固体的NaCl,WC和CsCl三种相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压力下相稳定次序为NaCl>WC>CsCl,该顺序可用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的大小加以解释,当增加外压力时,随着单胞体积的减小,CsCl相逐渐成为稳定相,在外压约为475.9GPa时,NaCl相将向CsCl相转变,而CsCl相转变为WC相要求的外压较高。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压力对三种相的能带结构、化学键以及电荷密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固体 相稳定性 高压相变 密度泛函 能带结构 化学键 过渡金属碳化物 碳化钛
下载PDF
不同覆盖度下Li原子在Si(001)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碧莲 蔡亚萍 +2 位作者 李奕 丁开宁 章永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35-1544,共10页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对不同Li原子覆盖度下Li/Si(001)体系的吸附构型、电子结构以及吸附Li原子对表面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覆盖度范围内,Li原子倾向于吸附在相邻两个Si-Si二聚体之间各...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对不同Li原子覆盖度下Li/Si(001)体系的吸附构型、电子结构以及吸附Li原子对表面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覆盖度范围内,Li原子倾向于吸附在相邻两个Si-Si二聚体之间各种对称性较高的空穴位,其中覆盖度为0.75ML(monolayer)时具有最小的平均吸附能.由能带结构分析结果可知,随着覆盖度的增大,Si(001)表面存在由半导体→导体→半导体的变化过程.在覆盖度为1.00ML时,由于表层二聚体均受到显著破坏,使得体系带隙明显增大.吸附后,有较多电子从Li原子转移到底物,导致Si(001)表面功函显著下降,并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表面功函呈现振荡变化.此外,从热力学稳定性角度上看,覆盖度为0.75ML的Li/Si(001)表面较难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碱金属 表面吸附 能带结构 Si(001)表面
下载PDF
最高已占轨道电子分布图在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文峰 丁开宁 +1 位作者 李奕 李俊篯 《化学教育》 CAS 2005年第7期60-62,共3页
影响芳环亲电取代定位规律的因素中,除了总π电子密度大小以外,芳环HOMO电子在各个C上的密度分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B3LYP方法计算了3个芳香化合物的HOMO电子密度图,定性解释了它们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
关键词 亲电取代 定位规律 分布图 B3LYP方法 应用 轨道 芳香化合物 电子密度 密度分布 HOMO 定位效应 定性解释 密度图 芳环 π
下载PDF
Cu(100)表面吸附CN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建明 李奕 +2 位作者 李俊籛 章永凡 丁开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85-1190,J00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CN自由基分子在垂直和平行Cu( 10 0 )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表面的顶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 ,吸附后CN键振动频率发生蓝移 ;而其它吸附方式中CN...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CN自由基分子在垂直和平行Cu( 10 0 )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表面的顶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 ,吸附后CN键振动频率发生蓝移 ;而其它吸附方式中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红移 .DOS和电荷转移分析指出CN通过C端吸附在表面顶位位置时 ,Cu与CN之间具有较强的σ成键和较弱的π反键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100)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 振动频率 CN自由基分子 吸附能 稳定性
下载PDF
环丙基卡宾重排为环丁烯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峰 丁开宁 +1 位作者 李奕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6-1419,共4页
采用 B3LYP 方法,用 6-311G(d)基组计算了环丙基卡宾重排为环丁烯的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能量和振动频率,并用 IRC 计算验证了过渡态。结果表明环丙基卡宾的重排机理不同于通常碳正离子重排采用的亲核重排机理,而是一个亲电重排机理。
关键词 重排 过渡态 密度泛函 B3LYP 基组 碳正离子 丁烯 并用 机理 产物
下载PDF
2-氯噻吩在Rh(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展虹 丁开宁 +1 位作者 徐香兰 俊篯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2-氯噻吩分子在Rh(111)表面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平行的hol位及bridge位上的吸附最稳定.吸附后,2-氯噻吩键长发生明显变化,分子平面被扭曲,分子中C–H(Cl,S)相对于金属表面倾斜上翘.垂直吸附模式不如平行吸附模...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2-氯噻吩分子在Rh(111)表面上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平行的hol位及bridge位上的吸附最稳定.吸附后,2-氯噻吩键长发生明显变化,分子平面被扭曲,分子中C–H(Cl,S)相对于金属表面倾斜上翘.垂直吸附模式不如平行吸附模式稳定,但吸附后噻吩环未发生变形.hol及bridge吸附模式下2-氯噻吩的芳香性已遭破坏,噻吩环上的碳原子呈现准sp3杂化.在平行的hol位吸附后,2-氯噻吩环累计得到0.77个电子,而Rh(111)表面累计失去1.19个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噻吩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平板模型
下载PDF
卤代二硫烷互变异构体相对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16
作者 陈文凯 章永凡 +3 位作者 丁开宁 李奕 余文峰 李俊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4-828,共5页
In an attempt to assist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studies at the B3LYP/6-311+G(3df,2p) level on the structures,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nd relative stabilities of disulfides XSSY and ... In an attempt to assist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studies at the B3LYP/6-311+G(3df,2p) level on the structures,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and relative stabilities of disulfides XSSY and their isomeric thiosulfoxide structures SSXY where X and Y are H, F, Cl, Br and I,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observed values experimentally is goo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inear structures are more stable than their branched structures thermodynamically for all S2XY isomers. Thiosulfoxide difluoride SSF2, which is the only disulfide known to exist in two stable isomeric forms, is the most closest to its disulfide isomer energetically in all tautomer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unimolecular isomeriz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also predicted at the same level,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hain forms of XSSY are stable with respect to their corresponding branched forms kinetically. The intramolecular atom transfer rearrangement reaction are not likely processes because of the high potential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二硫烷 互变异构体 相对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 振动光谱 热力学函数
下载PDF
Ni(100)表面吸附SO_2的密度泛函研究
17
作者 李奕 胡建明 +2 位作者 丁开宁 陈文凯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以原子簇Ni14为模拟表面,采用DFT/B3LYP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硫(SO2)分子在Ni(100)表面的吸附构型、能量、电荷及态密度。结果表明,SO2分子通过S原子平铺吸附在Ni(100)的桥位最有利,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电荷密度及态密度分析表明,Ni原子的... 以原子簇Ni14为模拟表面,采用DFT/B3LYP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硫(SO2)分子在Ni(100)表面的吸附构型、能量、电荷及态密度。结果表明,SO2分子通过S原子平铺吸附在Ni(100)的桥位最有利,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电荷密度及态密度分析表明,Ni原子的d轨道与SO2分子的空p轨道之间存在明显的s-p作用和电荷转移,这一作用可能导致SO2分子发生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 酸雨 吸附构型 能量 电荷 态密度
下载PDF
S_2O_2分子稳定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8
作者 陈文凯 李俊篯 +2 位作者 章永凡 丁开宁 李奕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73,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Aug-cc-pVTZ水平上,研究了单态S2O2分子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及其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C2v对称性的三角平面分叉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要高于目前实验上唯一被发现的具有C2v对称性的ci...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Aug-cc-pVTZ水平上,研究了单态S2O2分子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及其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C2v对称性的三角平面分叉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要高于目前实验上唯一被发现的具有C2v对称性的cis-OSSO异构体,同时trans-OSSO的稳定性与顺式异构体十分接近,这2种异构体应该可以在实验上被观察到。同时本文还讨论了3个最稳定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和链型OSSO的内扭转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B3LYP方法 二氧化二硫分子 稳定结构 异构体 量子化学
下载PDF
新的膦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氢化性能
19
作者 许翩翩 高景星 +6 位作者 丁开宁 林东海 阮源萍 陈守正 黄培强 万惠霖 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7,共6页
等摩尔的Pd(CH3CN)2Cl2与邻-二苯基膦苯甲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生成了缩醛化膦配体配位的钯氯化物PdCl2{Ph2P[o-C6H4CH(OC2H5)2]}2(I).双亚胺双膦配体N,N′-双-[邻-(二苯基膦... 等摩尔的Pd(CH3CN)2Cl2与邻-二苯基膦苯甲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生成了缩醛化膦配体配位的钯氯化物PdCl2{Ph2P[o-C6H4CH(OC2H5)2]}2(I).双亚胺双膦配体N,N′-双-[邻-(二苯基膦)苯亚甲基]乙二胺(简称P2N2)与1或2摩尔的Pd(CH3CN)2Cl2在二氯甲烷中回流反应,分别高产率地制得PdCl2(P2N2)(I)和Pd2Cl2(P2N2)(II).进行了元素分析、谱学表征或X射线结构分析.考察了这些配合物催化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氢化.双核的钯配合物Pd2Cl2(P2N2)发挥了最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磷配体 钯配合物 氢化 催化
下载PDF
NiO(001)面吸附NO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王文峰 章永凡 +1 位作者 李俊篯 丁开宁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用嵌入点电荷的簇为模型,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NO在NiO(001)面上不同吸附位置和不同吸附方式的电子结构,并计算了振动频率。结果表明在完整表面上最稳定的吸附方式是N端歪斜吸附在Ni位,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而在缺陷表面上,NO以直线方式吸... 用嵌入点电荷的簇为模型,采用B3LYP方法研究了NO在NiO(001)面上不同吸附位置和不同吸附方式的电子结构,并计算了振动频率。结果表明在完整表面上最稳定的吸附方式是N端歪斜吸附在Ni位,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而在缺陷表面上,NO以直线方式吸附在角位上最为稳定。振动频率计算表明,NO吸附后NO振动频率红移约50cm-1。我们根据价轨道电子密度图解释了NO吸附后振动频率红移的原因,这个解释完全不同于传统认为的3d对2π的反馈键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 催化剂 一氧化氮 吸附 电子结构 NiO(001)面 B3LYP 振动频率 反馈键 表面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