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螟虫长距茧蜂搜索寄主利它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丁德诚 方兆基 +3 位作者 何金林 邱中良 沈伯钧 杜家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6-71,共6页
试验表明,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雌蜂在利它素抽提物处理区域内的搜索时间明显较未处理的对照区长,雌蜂在处理区的搜索时间与利它素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随着(?)它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应用利它素能明显... 试验表明,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雌蜂在利它素抽提物处理区域内的搜索时间明显较未处理的对照区长,雌蜂在处理区的搜索时间与利它素的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随着(?)它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应用利它素能明显地缩短雌蜂找到寄土的时间,然而当使用的利它素浓度过高时,则显示相反效果。寄主密度高低对利它素的应用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室外笼罩试验证实,在玉米植株上全面喷洒利它素能明显地提高所释放的螟虫长距茧蜂对亚州玉米螟Ostrinta furnacalis(Guenee)幼虫的寄生率,利它素处理区的玉米螟幼虫寄生率比对照区高1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虫长距茧蜂 利它素 搜索寄主
下载PDF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生物学 被引量:25
2
作者 丁德诚 潘务耀 +2 位作者 唐子颖 谢国林 连俊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3,共8页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的重要寄生蜂,1987-198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广东省。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形态...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的重要寄生蜂,1987-198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广东省。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成虫寿命和取食寄主行为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该蜂的雌性幼虫是松突圆蚧雌蚧的初级内寄生峰,而雄性幼虫则是次级寄生蜂,重寄生在同种或它种膜翅目的老熟幼虫、预蛹和蛹上。雌雄两性的形态在所有发育阶段均不相同。交配过的雌蜂喜欢寄生产卵初期和盛期的雌成蚧,对已寄生的寄主具有识别能力。在19.7℃-30.9℃变温条件下每头雌蜂平均产卵14.75粒,约60%的卵是在最初3天内产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峰雌性蜂在21℃,24℃,27℃和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41.24,32.60,25.60和23.00天,发育起点温度10.1℃,有效积温448.3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花角蚜小蜂 天敌 蚜小蜂科 生物学
下载PDF
日本柄瘤蚜茧蜂与其寄主豆蚜的相互作用:寄主龄期选择及其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的相对被寄生率最高 ,为 2 6 4 % ;其次是 1龄若蚜 ,为 2 0 6 % ;无翅成蚜与 3、 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相对被寄生率较低。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豆蚜若蚜的发育 ,其中 1龄若蚜被寄生后 ,1~ 3龄历期显著延长 ;有翅 3龄若蚜被寄生后 ,3、 4龄历期明显延长 ;但无翅和有翅 4龄若蚜被寄生后的发育历期均不受影响。各龄若蚜被寄生后羽化的成蚜寿命明显缩短 ,其中 ,被寄生的 1龄若蚜不能发育至成蚜 ,其它较早龄期被寄生的若蚜羽化的成蚜繁殖力均显著降低。寄生时寄主的发育期也影响寄生蜂的发育 ,2龄豆蚜被寄生时的日本柄瘤蚜茧蜂个体发育最快 ,为 194 10h ;1龄寄主被寄生时蚜茧蜂的发育最慢 ,需 2 15 8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日本柄瘤蚜茧蜂 寄主-寄生蜂的相互关系 寄主龄期选择 繁殖力曲线
下载PDF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苗雪霞 丁德诚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242-247,共6页
蚜虫-巴克纳氏菌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研究表明,共生细菌能为寄主蚜虫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对寄主具有一些非营养功能,如促进蚜虫传播循环性病毒等。寄主蚜虫则是为共生菌提供... 蚜虫-巴克纳氏菌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研究表明,共生细菌能为寄主蚜虫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对寄主具有一些非营养功能,如促进蚜虫传播循环性病毒等。寄主蚜虫则是为共生菌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场所,并对共生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调控。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证明了蚜虫与共生菌的相互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巴克纳氏菌 共生 互利共生
下载PDF
日本柄瘤蚜茧蜂寄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黑豆蚜 寄生率 日本 柄瘤蚜茧蜂 寄生影响因子
下载PDF
花角蚜小蜂对松突圆蚧的控制效能及其稳定作用的评估 被引量:19
6
作者 谢国林 潘务耀 +2 位作者 唐子颖 丁德诚 连俊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从日本冲绳引入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1989年在惠东县首批释放定居成功的。经五年系统研究表明,花角蚜小蜂释放一年后,在中心区50m以内最高寄生率达55.8%~64.2%,雌蚧密度由每针束3.14头下降为0.64... 从日本冲绳引入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1989年在惠东县首批释放定居成功的。经五年系统研究表明,花角蚜小蜂释放一年后,在中心区50m以内最高寄生率达55.8%~64.2%,雌蚧密度由每针束3.14头下降为0.64头;二年后控制松突圆蚧的有效半径增至300m左右,寄生率稳定在20.8%~32.9%,每针束雌蚧密度保持在0.6头左右,二者处于低密度的平衡状态。未放蜂对照区的雌蚧密度则由每针束3.40头上升到4.22头,高出放蜂区5~10倍。此外本报告还对花角蚜小蜂的扩散速度、种间竞争能力和数量稳定水平作了探讨和分析,得出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carnesi(Howard)在花角蚜小峰释放区内的重寄生率仅为3.1%~5.3%,对花用蚜小蜂的控制效能没有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花角蚜小蜂 控制效能
下载PDF
四种杀虫剂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务耀 唐子颖 +3 位作者 丁德诚 谢国林 翁锦泅 邱鸿铮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34,共3页
4种常用杀虫剂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林间通常使用浓度的情况下,灭杀毙对成蜂毒性最大,其次是敌杀死和松脂柴油乳剂,灭幼脲3号对成蜂无明显触杀毒性。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花角蚜小蜂 杀虫剂 毒性
下载PDF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引进和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潘务耀 唐子颖 +2 位作者 谢国林 连俊和 丁德诚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8,共4页
本文介绍了从日本冲绳输引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到我国广东省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研究。通过对该蜂的繁育、释放及其对松突圆蚧的控制效能等研究,采用松突圆蚧密度较大的小片林地繁... 本文介绍了从日本冲绳输引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到我国广东省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的研究。通过对该蜂的繁育、释放及其对松突圆蚧的控制效能等研究,采用松突圆蚧密度较大的小片林地繁育种蜂,再用蜂源地的种蜂枝条扎成2—3kg一把,以600m的间隔进行人工挂放或飞机撒放的方法,放蜂面积约26万公顷,结果表明:95%以上的放蜂点定居成功,放蜂后一年内平均寄生率40%以上,二年后松突圆蚧雌蚧密度控制在每针束1头以下,虫口下降80%—90%,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花角蚜小蜂 繁殖
下载PDF
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寄生对黑豆蚜生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japonicus Ashmead的寄生影响了寄主黑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体内的生化代谢。寄生使黑豆蚜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升高,寄生1天后,正常组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为17.721 nmol/L,被寄生组为23.153nmol/L;寄生4天... 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japonicus Ashmead的寄生影响了寄主黑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体内的生化代谢。寄生使黑豆蚜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升高,寄生1天后,正常组的游离氨基酸总浓度为17.721 nmol/L,被寄生组为23.153nmol/L;寄生4天后,正常组和被寄生组分别为58.703和69.659nmol/L。苏氨酸、谷氨酸和酪氨酸是黑豆蚜血淋巴中主要的氨基酸,被寄生后的黑豆蚜血淋巴中苏氨酸含量升高,谷氨酸和酪氨酸含量下降。与正常蚜虫相比,被寄生后3天,黑豆蚜血淋巴的蛋白质浓度下降,体蛋白质浓度升高;寄生还使寄主血淋巴的蛋白质组成发生了变化,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中出现了两个新的蛋白质,其分子量分别约为54和41kD。在被寄生后4天,黑豆蚜的血淋巴海藻糖浓度明显降低。蚜虫的体总糖原和体总脂含量在被寄生后2天显著升高,但在被寄生后3、4天明显低于未寄生蚜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柄瘤蚜茧蜂 寄生 黑豆蚜 生化代谢 影响因素 游离氨基酸 浓度 寄生组
原文传递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KAIROMONES INFLUENCING OVIPOSITION BEHAVIOR OF TETRASTICHUS SCHOENOBII FERRIERE
10
作者 杜家纬 符文俊 +3 位作者 丁德诚 邱鸿贵 戴小傑 许少甫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2年第7期766-770,共5页
Investigations of kairomone influencing host-seeking and host-acceptance of hest insects have been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 far, nearly ten chemical structures of kairomone have been identified, most of wh... Investigations of kairomone influencing host-seeking and host-acceptance of hest insects have been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 far, nearly ten chemical structures of kairomone have been identified, most of which belong to kairomone of host insect parasitizing in larvae and pupa. In respect of the egg parasitoid, except th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VAE ACCEPTANCE SEEKING INSECT isolation inserting PADDY briefly valuable qualitativ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