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脑血流的影响
1
作者 丁怀然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31-36,共6页
目的 探究与分析吡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 目的 探究与分析吡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60),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n=87),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内分泌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神经肽(NPY)、氧化应激因子(MPO、LPO)、Tau蛋白及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基底动脉、左右大脑中动脉血流进行测量。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83.33%vs 94.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P=0.032)。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8.77±1.54)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27.58±2.4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88、4.739,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8.41±3.12)ng/mL、Tau蛋白(115.52±22.74)pg/mL、NPY(105.25±26.99)ng/L、MPO(71.60±7.55)mg/L、LPO(26.25±4.11)μmol/L、VILIP-1(306.74±55.25)pg/mL低于对照组,但IGF-1(168.25±27.11)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底动脉(43.98±6.82)mL/min、大脑中动脉(左)(64.30±9.33)mL/min、大脑中动脉(右)(63.90±9.13)mL/min脑血流量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促进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以及脑血流指标,预后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拉西坦 鼠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神经内分泌因子 脑血流
下载PDF
新泰市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现况及复发情况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涛 尹义国 +2 位作者 张鸿雁 丁怀然 邹振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调查新泰市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现况,探讨阿司匹林应用不规范的原因及阿司匹林应用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方式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一科就诊的529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服用情... 目的调查新泰市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现况,探讨阿司匹林应用不规范的原因及阿司匹林应用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方式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一科就诊的529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服用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干扰阿司匹林服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的影响。结果 (1)本地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应用率较低。(2)不同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用药指导的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规范服用阿司匹林组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未规范服用组(χ^2=24.317,P〈0.001)。结论本地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应用形势仍较为严峻,影响阿司匹林应用的因素较多,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组脑梗死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不规律服用组,我们应加强二级预防知识学习,加强对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提高阿司匹林治疗的知晓率及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二级预防 现况调查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涛 刘朋 +2 位作者 郭霞 丁怀然 朱跃荣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小于72 h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脑梗死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小于72 h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脑梗死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D、NT-pro BNP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为NIHSS≤7分组和NIHSS>7分组。结果 (1)脑梗死组较对照组比较三者均高。(2)脑梗死组中三个指标NIHSS≤7分组均低于NIHSS>7分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纤维蛋白原、D-D、NT-pro BNP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D、NT-pro BNP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明显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三者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影响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NT-PROBNP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怀然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莫西沙...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莫西沙星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脑脊液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水平、脑脊液压力低于对照组,脑脊液葡萄糖、氯化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及体征,同时还可改善脑脊液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在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的增加,安全性得到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抗结核药物 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怀然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60-862,共3页
目的探讨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同时探讨其与BNP、LVEF有无关联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NYHA分级标准,进一步将病例组分为Ⅰ-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探讨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同时探讨其与BNP、LVEF有无关联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NYHA分级标准,进一步将病例组分为Ⅰ-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血清CA125、BNP水平,采用B超测定各组LVEF数值。结果:(1)心力衰竭组CA125数值为130.15±63.12U/ml显著高于对照组25.67±6.46U/ml(P<0.05);心力衰竭组BNP数值为458.12±200.46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40.66 ng/L(P<0.05);心力衰竭组LVEF为45.65±7.33%显著低于对照组64.23±5.35%(P<0.05)。(2)NYHA Ⅰ-Ⅱ组BNP、CA125均显著低于NYHA Ⅲ组及IV组(P<0.05);NYHA Ⅲ组BNP、CA125显著低于NYHA IV组(P<0.05);NYHA Ⅰ-Ⅱ组LVEF高于NYHA Ⅲ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Ⅰ-Ⅱ组LVEF显著高于NYHA IV组(P<0.05);NYHA Ⅲ组LVEF显著高于NYHA IV组(P<0.05)。(3)CA125与BNP存在正相关性(P<0.05),与LVEF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 (1)CA125可能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价值。(2)CA125与BNP、LVEF可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中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怀然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6期180-181,共2页
目的对脑梗塞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9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8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只用西医... 目的对脑梗塞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9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8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只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上述两项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NIHSS评分,进而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心房纤维性颤动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怀然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2期108-109,共2页
目的评价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康复结果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7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康复情况。患者分为2组,心房纤颤组和非心房纤颤组。评估2组患者人口特征、疾病持... 目的评价心房纤维性颤动(心房纤颤)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康复结果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7例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康复情况。患者分为2组,心房纤颤组和非心房纤颤组。评估2组患者人口特征、疾病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各组入院及出院时的功能状态。结果心房纤颤组20例(22.9%),非心房纤颤组67例(77.1%)。人口统计学特征、并发症、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和大脑病灶无组间差异。多元分析发现,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与心房纤颤显著正相关。非心房纤颤组患者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心房纤颤组。结论心房纤颤与脑梗死康复显著负相关。因此,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心房纤颤可帮助患者实现更有效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维性颤动 脑梗死 康复结果
下载PDF
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8
作者 丁怀然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拉莫三嗪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 目的:探究与分析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拉莫三嗪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加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药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常规剂量或者加量治疗成人癫痫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均较为良好,同时均明显降低了癫痫发作频率,二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加量治疗 成人癫痫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结肠肝区癌5例误诊分析
9
作者 徐凤霞 刘丙安 丁怀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肝区癌 误诊 临床分析 缺铁性贫血 黑便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部胀痛间歇排便困难1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徐凤霞 丁怀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9期27-,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结 淋巴组织 腹部胀痛 PGML 包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