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慈矿 小小对课,美哉语文
1
作者 丁慈矿 《当代教育家》 2017年第11期47-49,共3页
八十五年前,清华大学招生,陈寅恪先生出了两道国文试题,其中一道题引起了轩然大波——对对子:孙行者。当时的考生压根儿没学过对课,有学生一看"孙行者",就对"如来佛""猪八戒""牛魔王""白骨精",都没对上。还有个学生特别气愤... 八十五年前,清华大学招生,陈寅恪先生出了两道国文试题,其中一道题引起了轩然大波——对对子:孙行者。当时的考生压根儿没学过对课,有学生一看"孙行者",就对"如来佛""猪八戒""牛魔王""白骨精",都没对上。还有个学生特别气愤,心想1917年白话文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你现在还让我对对子?一生气就写了三个字——王八蛋。答案是什么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清华大学 学生 运动 招生 考生
原文传递
识字教学,不可忽视字形——从甲骨文起步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慈矿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4年第3期19-22,共4页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当前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的是字音和字义,往往忽视字形。甲骨文保留了汉字遗传的全部基因,昭示了汉字在字形和字义之间逻辑的、内在的联系,在识字教学中可适当引入甲骨文:以游戏...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当前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的是字音和字义,往往忽视字形。甲骨文保留了汉字遗传的全部基因,昭示了汉字在字形和字义之间逻辑的、内在的联系,在识字教学中可适当引入甲骨文:以游戏的方式感受汉字字形的趣味,以涂鸦的方式感知汉字字形的美妙,以辨析的方式体察汉字字形蕴含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字形 甲骨文 游戏 涂鸦 辨析
下载PDF
诗教方法琐谈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慈矿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09年第11期54-56,共3页
马一浮先生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读诗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读诗的方法,即是教诗的方法。
关键词 诗教 人的生命 马一浮 读诗
下载PDF
还给鸬鹚一片自由的天空——一个“课文延伸写作”的案例
4
作者 丁慈矿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案例 “课文延伸写作” 小学 语文 作文教学 《鸬鹚》
下载PDF
对联课堂教学案例精选
5
作者 丁慈矿 《基础教育》 2006年第2期16-21,共6页
上一期我们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丁慈矿老师关于“对课”教学探索的长篇报道《行走在诗意语言的密林里——丁慈矿和他的“对课”》,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很多老师纷纷来信或者来电话询问关于“对课”的具体教学情况。为了... 上一期我们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丁慈矿老师关于“对课”教学探索的长篇报道《行走在诗意语言的密林里——丁慈矿和他的“对课”》,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很多老师纷纷来信或者来电话询问关于“对课”的具体教学情况。为了满足老师们的需要,本期我们集中发表了丁老师的一组“对课”教学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迪。本组稿件与《小学语文教师》杂志联合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案例 精选 课堂 对联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小学 诗意语言 教学探索 教学情况 语文教师
下载PDF
悦纳文化,美在生活
6
作者 丁慈矿 《福建教育》 2018年第1期18-19,共2页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一天,在哥哥的书柜里翻出了一本破旧的故事书,上面有几则楹联故事。其中一则讲的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了南通,给纪晓岚出了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纪晓岚对不出,两个人在街上走,纪晓岚忽见...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一天,在哥哥的书柜里翻出了一本破旧的故事书,上面有几则楹联故事。其中一则讲的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了南通,给纪晓岚出了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纪晓岚对不出,两个人在街上走,纪晓岚忽见街的东西各有一家当铺,随即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还有一则讲的是乾隆嫌探花刘凤诰貌丑,故意出了个上联为难他: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铺 南通州 乾隆皇帝 纪晓岚 刘凤诰 北通 上面 故事书 一副 杜甫
下载PDF
文字悦纳的旅程——《对课》教学谈
7
作者 丁慈矿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4年第7期14-15,共2页
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在《中国文化对谈录》一书中写道:“形式上,对联是中文特有的艺术体裁;运用上,对联可做实际应酬,也可以做文学写作;内容上,对联可以关涉所有生活层面,表现文化精神。”这就是对联教学(古称“对课”)没有随... 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在《中国文化对谈录》一书中写道:“形式上,对联是中文特有的艺术体裁;运用上,对联可做实际应酬,也可以做文学写作;内容上,对联可以关涉所有生活层面,表现文化精神。”这就是对联教学(古称“对课”)没有随私塾消亡而消亡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联教学 文字 中国文化 香港大学 文学写作 生活层面 文化精神 陈耀南
下载PDF
汉语,我们美丽的精神家园——商友敬教授访谈
8
作者 丁慈矿 《小学语文》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丁慈矿:维特根斯坦说,我的世界的边界就是我语言的边界。全球化,网络,消费主义,流行文化贡献了许多新鲜词语,语言的外延正交得前所未有的宽广。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汉语 维特根斯坦 消费主义 文化贡献 全球化 边界
下载PDF
书道传薪,诲人不倦——怀念戴尧天老师
9
作者 丁慈矿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第4期70-71,共2页
时间已悄然流逝了30年,戴尧天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书法课的情形依稀还在眼前。那一天,他拎着一只布袋,精神矍铄地走进教室。在讲台前站定后,他环视四周,接着从布袋中取出一本字帖,举起,以略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缓缓说道:“这本字帖是我编... 时间已悄然流逝了30年,戴尧天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书法课的情形依稀还在眼前。那一天,他拎着一只布袋,精神矍铄地走进教室。在讲台前站定后,他环视四周,接着从布袋中取出一本字帖,举起,以略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缓缓说道:“这本字帖是我编的。”放下,又拿起一本,说道:“这本也是我编的。”就这样,他展示了许多自编的字帖,其中就有我们读中学时用过的《中学生字帖·柳体》,我心想,这老爷子太好玩儿了。介绍完毕,他微微一笑,告诉我们,他已经快八十岁了!我顿时肃然起敬,认真端详,只见先生身材魁梧,器宇不凡,满头银发,纹丝不乱。我们还从未遇到爷爷辈的老师,亲自给初入师范的学生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课 书道 字帖 一本 戴尧 诲人不倦
下载PDF
小论文:撩开你的“神秘面纱”
10
作者 丁慈矿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全国小语会会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小论文 作文教学
下载PDF
有趣 有情 有益——小议“对课”
11
作者 丁慈矿 《新课程学习》 2009年第1期66-67,共2页
一、"对课"简说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 一、"对课"简说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联 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 古诗词 汉语 意境之美 风景名胜 学习 成语 汉字
下载PDF
有趣 有情 有益——小义“对课”
12
作者 丁慈矿 《陕西教育(教学)》 2005年第8期10-11,共2页
一、"对课"简说: 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已经是同旬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旬,... 一、"对课"简说: 对课是明清以来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从宋代开始,对课已经是同旬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旬,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语文教育 基础课程 对对子 属对 学习 习作 老师 学生
下载PDF
守护优雅的汉语——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之路
13
作者 丁慈矿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10年第10期19-22,共4页
17年前我初中毕业,从一个偏僻的小城来到上海师专读书。一个人在外,感到十分孤单,对未来的日子更是迷茫。“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黄仲则的这句诗正是我当时的心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汉语 优雅 初中毕业 黄仲则 读书 师专 迷茫
原文传递
不妨写写“词语串烧”
14
作者 丁慈矿 《小学语文教学》 2015年第2期59-60,共2页
每周布置学生写周记,题目的来源成了一个问题。总是给定题目吧,收上来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叫学生自命题吧,一些孩子总茫茫然地看着你,不知从何处下笔。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某日出去吃烧烤,见摊主用洁净的竹签,串起蔬菜、鸡翅... 每周布置学生写周记,题目的来源成了一个问题。总是给定题目吧,收上来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叫学生自命题吧,一些孩子总茫茫然地看着你,不知从何处下笔。该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某日出去吃烧烤,见摊主用洁净的竹签,串起蔬菜、鸡翅、鱿鱼……经过香料的熏染、烈火的炙烤,顿时香味四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 自命题 学生 周记 文章 孩子
原文传递
我们都有“小时候”——《有虫有花有童年》教学与评析
15
作者 丁慈矿 丁素芬 《小学语文教学》 2017年第7期25-28,共4页
写在前面: 丁慈矿老师是我见过的特别会聊天的老师,而且是真“聊”,真实、真诚。整节课,作家、老师、学生三者的关系特别融洽,一切转换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当学生在丁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汪曾祺笔下的大千世界,才发现,汪爷爷的文... 写在前面: 丁慈矿老师是我见过的特别会聊天的老师,而且是真“聊”,真实、真诚。整节课,作家、老师、学生三者的关系特别融洽,一切转换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当学生在丁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汪曾祺笔下的大千世界,才发现,汪爷爷的文字是多么有趣。其实,名家的作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孔,让人敬而远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童年 老师 汪曾祺 学生
原文传递
春天里的想念
16
作者 丁慈矿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10年第9期9-11,共3页
梧桐焕发新绿,又是一个春天了!回想2008年4月中旬的一天。我出了瑞金医院,骑车在复兴中路上,猛然间,看见复兴公园里花儿都开了,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如泉涌。我从来没有那么绝望过——商老师也许看不到春天了……
关键词 《春天里的想念》 散文 文学 丁慈矿
原文传递
对课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慈矿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45-51,共7页
明清以来,“对课”就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母语教育方式,其内容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作为一门课程,它主要是以“属对”方式开展,即一人出上句,另一人对下句。蔡元培先生说:“对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对... 明清以来,“对课”就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母语教育方式,其内容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作为一门课程,它主要是以“属对”方式开展,即一人出上句,另一人对下句。蔡元培先生说:“对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对课对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大有裨益。语文教学走民族化的道路,我们认为不妨从对课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的丁慈矿老师,以勇气和毅力进行了对课校本课程的探索,既继承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极有价值而又长期被湮没的优秀传统,又以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这一传统注入新的活力,称得上是“继绝学”又“开新风”。在众说纷纭的语文教育改革争论中,他不期而然地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下面仅摘发其中几个教学案例(略有删节),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学 校本课程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
原文传递
对联的起源
18
作者 丁慈矿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4-6年级)》 2008年第Z1期44-46,共3页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句诗,你知道"新桃"和"旧符"指的是什么吗?传说在很久以前,茫茫的东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株大桃树。这棵桃树,铺天盖地。
关键词 度朔 五年级 小学课堂 拓展阅读 看云 善鬼 驱鬼 神荼 三千里 东北方向
原文传递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
19
作者 丁慈矿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4-6年级)》 2008年第6期25-27,共3页
祝枝山是明代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生性幽默,多才多艺,文章写得好,书法写得美,对联对得妙,是公认的才子。一天,祝枝山遇到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看不起人,还夸口说世上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 祝枝山是明代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生性幽默,多才多艺,文章写得好,书法写得美,对联对得妙,是公认的才子。一天,祝枝山遇到了一个叫徐子建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看不起人,还夸口说世上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比对对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枝山 三塔寺 徐子 立定脚跟 州官放火 赏灯 田登 晨读 此间乐 《哈利·波特》
原文传递
词性相对
20
作者 丁慈矿 《小星星(阅读100分)(小学4-6年级)》 2008年第Z2期43-45,共3页
清朝末年,湖南出了一个名叫易顺鼎(dǐng)的大诗人,他小时候就被人们称为"神童",十五六岁时就刻印了自己的诗集《心室悔存稿》。
关键词 存稿 拓展阅读 祝枝山 荷花池 二字 听涛 晨读 明抢暗夺 广州白云山 天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