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的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丁晓妮 李晓勤 李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11,28,共4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要遵循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和课程建设内部规律,结合高校现有条件和大学生学习特点,其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群、丰富教学形式、打造梯队式师资队伍...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要遵循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和课程建设内部规律,结合高校现有条件和大学生学习特点,其具体实施路径包括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群、丰富教学形式、打造梯队式师资队伍、搭建全程化网络服务平台、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 课程体系改革 实施路径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航材机务管理系统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晓妮 李威 《科技传播》 2014年第15期221-221,229,共2页
航空运营企业成本主要来自机务维修成本,我国的现状是机务维修的费用在航空类企业成本结构中比重约占30%左右,达到了购机费用的三分之二。本文通过对国内航空公司飞机折旧、维修及大修成本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云计... 航空运营企业成本主要来自机务维修成本,我国的现状是机务维修的费用在航空类企业成本结构中比重约占30%左右,达到了购机费用的三分之二。本文通过对国内航空公司飞机折旧、维修及大修成本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采用先进ERP管理思想,提高航材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航材库存量,合理配置航材及人力资源,以最少的投入满足企业最高的航材保障率,实现对航材的生产追踪、入库到储存、出库、维修和废弃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务维修 航材跟踪 管理系统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有效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市某高校280名学生5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晓妮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9-31,共3页
通过重庆市某高校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可见,传统授课方法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要求,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案例数据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整合资源,适应学生要求,提出"一个主体+二种课制+三支队伍+四个阶段"... 通过重庆市某高校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可见,传统授课方法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要求,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案例数据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整合资源,适应学生要求,提出"一个主体+二种课制+三支队伍+四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有效模式
下载PDF
浅议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若干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晓妮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高校职业指导最重要的任务。分析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于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缓和就业压力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应解决的问题有:建立毕业生从业动态追踪数据库,动态反映大...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高校职业指导最重要的任务。分析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于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缓和就业压力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应解决的问题有:建立毕业生从业动态追踪数据库,动态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做好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的衔接,既解决紧迫的就业问题又不忽略长远发展;针对"中间层"群体学生的特点进行关注帮扶;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职业辅导观念与经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职业指导 生涯规划 就业率 辅导
下载PDF
“动”的精神与艾青诗歌的审美开拓
5
作者 丁晓妮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动"的精神是艾青诗歌的重要特质,来自于诗人燃烧的生命体验。大量动词、动感画面、情绪转换、动感意象构成"动"的精神之表征。自由诗体、省略标点和押韵、大量排比句等形式结合无间,创造出全新的"动感"... "动"的精神是艾青诗歌的重要特质,来自于诗人燃烧的生命体验。大量动词、动感画面、情绪转换、动感意象构成"动"的精神之表征。自由诗体、省略标点和押韵、大量排比句等形式结合无间,创造出全新的"动感"审美。"动"的审美体验,完全区别于古典诗歌的静态审美,也以其抒情主体的独立个性,与古典豪放派诗歌有着内在区别。"动"的精神,根源于社会格局变动、异域和都市生活体验,更在于发现生命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人与世界的全新关系和全新发现。"动"的精神,构成了现代新诗在诗学和美学意义上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动冶的精神 生命体验 抒情主体 审美开拓
下载PDF
学术的突破与历史的观念——评李怡《作为方法的“民国”》
6
作者 丁晓妮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65-68,共4页
关于“民国文学”的讨论和研究实践,自陈福康教授、张福贵教授提出以来,近年伴随着李怡、张中良等诸位教授的大力推动而渐趋成形,参与者众,研究成果蔚然可观。李怡的《作为方法的“民国”》(以下简称《作为》)一书,可说是对这一研究... 关于“民国文学”的讨论和研究实践,自陈福康教授、张福贵教授提出以来,近年伴随着李怡、张中良等诸位教授的大力推动而渐趋成形,参与者众,研究成果蔚然可观。李怡的《作为方法的“民国”》(以下简称《作为》)一书,可说是对这一研究理路的全面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怡 现代文学研究 张中良 福贵 康教授 现代中国 蔚然可观 研究理路 张道藩 思想方式
下载PDF
《兰亭序》之“妍”与晋代审美倾向
7
作者 丁晓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2期32-36,共5页
"妍"作为艺术术语和审美范畴的出现和使用自晋代始,其内涵是外在的形式的秀丽、精美、和婉,与媸相对,又有纯美完美之意。晋代是书法史上的高峰。王羲之传世作品《兰亭序》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体现了"妍"的风格。兰... "妍"作为艺术术语和审美范畴的出现和使用自晋代始,其内涵是外在的形式的秀丽、精美、和婉,与媸相对,又有纯美完美之意。晋代是书法史上的高峰。王羲之传世作品《兰亭序》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体现了"妍"的风格。兰亭之妍与王羲之的师承有关,更重要的是受惠于地域特征,文风转变和社会风气。《兰亭序》纯美完美的艺术成就,则与晋代对艺术的自觉追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审美趋向 艺术自觉
下载PDF
论艾青诗歌中个人意志与群体情感的融合
8
作者 丁晓妮 《临沂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2-84,共13页
在1930年代诗坛,艾青非常罕见地既保持了强烈个人意志,又成功地抒发出群体情感。原因在于:首先,艾青的书写对象与时代高度吻合,通过对书写对象的"本体关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丰富呈现,使得诗歌避免流于口号化和抽象化,获得了... 在1930年代诗坛,艾青非常罕见地既保持了强烈个人意志,又成功地抒发出群体情感。原因在于:首先,艾青的书写对象与时代高度吻合,通过对书写对象的"本体关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丰富呈现,使得诗歌避免流于口号化和抽象化,获得了坚实的现实品质;其次是对自我和世界的发现,"高峰体验"使作品更为博大、宽广,突破现实功利层面,获得超越时代的普遍适应性;再次,童年创伤所形成的受难情结,使诗人与受难的国家国民产生深刻共情,因此能够成功地抒发群体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青 个人意志 群体情感 本体关注 共情
下载PDF
波德莱尔《巴黎风貌》组诗的感官美学与现代性反思
9
作者 丁晓妮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8-33,共6页
诗集《恶之花》中的组诗《巴黎风貌》,最能代表诗人波德莱尔对都市世界的观感与体验,敏锐地捕捉了现代文明的缺陷与都市病,通过兼及巴黎都市从整体宏观到具体标志微观的空间书写,从丑陋的事物中开掘新的审美意象,对乌托邦的美好世界、... 诗集《恶之花》中的组诗《巴黎风貌》,最能代表诗人波德莱尔对都市世界的观感与体验,敏锐地捕捉了现代文明的缺陷与都市病,通过兼及巴黎都市从整体宏观到具体标志微观的空间书写,从丑陋的事物中开掘新的审美意象,对乌托邦的美好世界、人的现实沉沦及都市病予以诗意呈现,展示出色彩浓丽的都市画面,既在参与都市生活的诗意书写中获得了审美超越,又开启了诗歌的"空间书写",是波德莱尔现代性观念的诠释,创造了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相联系的"瞬间体验"审美范式,达成了对都市现实和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审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巴黎风貌 感官美学 空间书写 现代性
下载PDF
1930年代前期的歌谣与诗人的“大众化”研究
10
作者 丁晓妮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23-30,共8页
1930年代的诗歌大众化运动,始终围绕着"歌谣"这一关键词展开。诗人们借鉴歌谣的形式,创造贴近大众的诗歌。革命宣传干部重视收集民间歌谣,把革命思想写入歌谣,起到发动群众的效果。歌谣实践促进了新诗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展。在... 1930年代的诗歌大众化运动,始终围绕着"歌谣"这一关键词展开。诗人们借鉴歌谣的形式,创造贴近大众的诗歌。革命宣传干部重视收集民间歌谣,把革命思想写入歌谣,起到发动群众的效果。歌谣实践促进了新诗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展。在学习歌谣、仿制歌谣的实践中,诗人通过否定诗人身份和以往艺术追求来完成自我定位的转变,并成为下一个十年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谣 大众化 诗歌 30年代
下载PDF
“诗歌”语词使用与20世纪20年代新诗的探索
11
作者 丁晓妮 《励耘学刊》 2015年第2期260-275,共16页
本文的中心议题,是探讨“诗歌”一词使用背后的意义以及与之有关的新诗发展方向,围绕“诗歌”在新诗产生之初至20世纪20年代的被使用来展开。首先列述“诗歌”一词被使用的情况,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探析使用原因的分歧与共同点。... 本文的中心议题,是探讨“诗歌”一词使用背后的意义以及与之有关的新诗发展方向,围绕“诗歌”在新诗产生之初至20世纪20年代的被使用来展开。首先列述“诗歌”一词被使用的情况,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探析使用原因的分歧与共同点。“诗歌”被使用背后的主张是:创作新诗应该即兴而发;以民歌为参考向民歌学习;新诗应入乐歌唱;新诗的即兴而发,可以直陈诗情,获得不同于古典诗歌的新的审美模式;向民歌学习的“民众化”在20世纪20年代没有成功;诗与音乐各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诗不必人乐歌唱。最后讨论,新诗音律的实践:胡适倡导“自然的音节”,郭沫若的“内在律”,新月派创新诗格律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新诗 格律
下载PDF
谈现代诗的模糊性阅读
12
作者 丁晓妮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7-89,93,共4页
读诗最重要的是感受。文章谈模糊性阅读意在提倡一种纯心灵的阅读方式,特别是初次阅读,不以理智介入思考分析,纯以心灵感受诗的内在情感、情绪、气氛,和与诗人人生经历紧密相连的生命体验。对于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中西方诗歌,模... 读诗最重要的是感受。文章谈模糊性阅读意在提倡一种纯心灵的阅读方式,特别是初次阅读,不以理智介入思考分析,纯以心灵感受诗的内在情感、情绪、气氛,和与诗人人生经历紧密相连的生命体验。对于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中西方诗歌,模糊性阅读所获得的心灵感受是深层解析的基础,和最终要回归的本原。只有通过模糊性阅读,才能真正把握诗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性阅读 感受 生命体验
下载PDF
《生活在别处》:存在与观念的悖论
13
作者 丁晓妮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0-32,共3页
《生活在别处》集中了昆德拉对存在的思考,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观。昆德拉认为,基于人性的弱点,人无法认识自我;人的存在是荒诞的,无意义的;艺术创作源自人性弱点,是矫饰人生的产物。基于此,昆德拉否定存在的意义,也否定诗歌的价值。悖论... 《生活在别处》集中了昆德拉对存在的思考,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观。昆德拉认为,基于人性的弱点,人无法认识自我;人的存在是荒诞的,无意义的;艺术创作源自人性弱点,是矫饰人生的产物。基于此,昆德拉否定存在的意义,也否定诗歌的价值。悖论在于昆德拉极力否认诗歌的价值,但作品中的诗歌文本仍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他坚持"不确定性"的观念,但对人性的不确定性却给予严厉批判和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自我 诗歌观 悖论
下载PDF
地方乡土性别观念的具象表达——以《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中的汉族歌谣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晓妮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0-17,共8页
产生并广泛传播于四川乡土社会的歌谣,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事相,其中的情歌、劳动歌、生活歌,是研究四川乡土社会性别观念的重要素材。《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虽然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但就收集过程来看,这些歌谣大都是1949年之前传... 产生并广泛传播于四川乡土社会的歌谣,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事相,其中的情歌、劳动歌、生活歌,是研究四川乡土社会性别观念的重要素材。《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虽然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但就收集过程来看,这些歌谣大都是1949年之前传唱的。从情歌的两性关系、称谓、比拟分析可见,由于四川男性大量离家参军或从事非农劳动,乡土社会中有较明确的男性主动—女性被动的关系,即男性是流动的,女性是固守的。婚姻歌谣反映了当时四川乡土社会中大量的非正常婚姻形式,如生人妻、童养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普遍的女性悲剧。女性分担大量劳动,对家庭经济贡献突出,并成为歌谣中的抒情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四川歌谣中的女性形象特征是年轻、美丽、勤劳、处境艰辛,并无否定贬斥的描述,这与传统性别观念中的“男尊女卑”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乡土 性别观念 歌谣 具象表达
下载PDF
鲁迅20世纪30年代创作旧体诗原因探析——兼谈旧体诗之于新文学作家的功能
15
作者 丁晓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83,共7页
鲁迅一生共创作旧体诗52题67首,其中8题17首作于青年时期,以1912年的《哀范君三章》为分界,之后十余年没有旧体诗见世。考虑到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我的失恋》其实是白话诗,《替豆萁伸冤》和《吊卢骚》为杂文中的戏作,可以说,鲁... 鲁迅一生共创作旧体诗52题67首,其中8题17首作于青年时期,以1912年的《哀范君三章》为分界,之后十余年没有旧体诗见世。考虑到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我的失恋》其实是白话诗,《替豆萁伸冤》和《吊卢骚》为杂文中的戏作,可以说,鲁迅重新有意识大规模地创作旧体诗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中41题47首是在1931年及之后5年间创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作家 20世纪 30年代 旧体诗 诗创作 鲁迅 功能 原因
下载PDF
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晓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4,共6页
本论文探讨了鲁迅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主张,这一主张看似反时代潮流而行,其实背后大有深义。在鲁迅看来,倡导破除迷信者完全没有自我,没有信仰,其政令只为顺从朝廷,或服从多数人的权威,对民众没有丝毫的同情心,故而首当去之。“... 本论文探讨了鲁迅的“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主张,这一主张看似反时代潮流而行,其实背后大有深义。在鲁迅看来,倡导破除迷信者完全没有自我,没有信仰,其政令只为顺从朝廷,或服从多数人的权威,对民众没有丝毫的同情心,故而首当去之。“破迷信”是统治阶级治心传统的变相再现。从长远看,宗教信仰和民众的“白心”、“神思”可以激发创造力,以促进科学发展;从短期看,“迷信”是民众的精神寄托和安慰,鲁迅对之表示的同情是极富现代意味的。鲁迅对担当了启蒙责任的精英分子的素质表示质疑;鲁迅反对以外在的观点强加于人的“观念启蒙”,他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尚同的思维模式,认为启蒙是唤起民众的主观创造性,表明了鲁迅坚决的个人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科学 宗教 启蒙 伪士当去 迷信可存
原文传递
触摸历史的方式
17
作者 丁晓妮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4-20,共7页
'民国文学'是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强调返回'民国'的叙述框架,发掘文学背后的民国机制,是现代文学研究在理念和方法上的重大开拓。孙郁教授的《民国文学十五讲》(以下简称《十五讲》),就是产生于这样一个学... '民国文学'是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强调返回'民国'的叙述框架,发掘文学背后的民国机制,是现代文学研究在理念和方法上的重大开拓。孙郁教授的《民国文学十五讲》(以下简称《十五讲》),就是产生于这样一个学术脉络中。在'民国文学'这一框架下,讨论对象、文字风格和文学观念都较以往的研究有新的突破和发现。读《十五讲》,跟随着作者从容舒徐的叙述,直接触摸到历史真实幽微的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学术 框架 研究 文学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自题小像》与鲁迅早期的民族国家意识
18
作者 丁晓妮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自题小像》是青年鲁迅的名作,留日期间写赠好友许寿裳,并在1931和1932年共3次书写赠给友人。鲁迅去世后,由许寿裳在1936年10月的《新苗》杂志上发表《我所认识的鲁迅》首次披露——'在一九○三年留学东京时,赠我小像,后补以诗... 《自题小像》是青年鲁迅的名作,留日期间写赠好友许寿裳,并在1931和1932年共3次书写赠给友人。鲁迅去世后,由许寿裳在1936年10月的《新苗》杂志上发表《我所认识的鲁迅》首次披露——'在一九○三年留学东京时,赠我小像,后补以诗'~①,其后在《怀旧》中再次提及'一九○三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的'~②。因而这首诗被定名为《自题小像》,其后收录于《集外集拾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寿裳 近体诗 民族国家意识
原文传递
空间与身份——从旧体诗看“南京鲁迅”的转变
19
作者 丁晓妮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2年第4期349-359,共11页
引言1898年春,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南京对于鲁迅意味着什么?绍兴的少年鲁迅沉浸在家道中落带来的侮蔑威压之中,而留日鲁迅已经深切关注着国家民族、思考理想人性了,居于中间过渡阶段的“南京鲁迅”完成的是怎样的转变呢?
关键词 旧体诗 理想人性 过渡阶段 鲁迅 身份 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