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赵艳艳 景娜 +9 位作者 申奥 丁晓煦 潘梦醒 曹哲 董坤伦 陈晓涵 赵琳琳 郭丰 吴丽娜 秦贵军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肾病(DKD)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K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活检确诊为T2DM DKD的患者共363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DKD合并NDK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肾病(DKD)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KD)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活检确诊为T2DM DKD的患者共363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DKD合并NDKD(MIX组,n=142)及单纯DKD(DKD组,n=221)。记录基线资料(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病史等),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等生化指标。计算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终点事件定义为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GFR较基线下降40%或死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 DKD患者合并NDKD的相关因素,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肾脏预后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MIX组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363例患者肾活检时平均年龄(50.0±9.9)岁,其中男性233例(64.2%)。MIX组与DKD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5年[比值比(OR)2.136,95%可信区间(CI):1.315~3.471,P<0.01]、eGFR较高(OR:1.999,95%CI:1.246~3.209,P<0.01)及不合并贫血(OR:2.596,95%CI:1.614~4.175,P<0.01)与T2DM DKD患者合并NDKD独立相关。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与MIX组性别、基线年龄、糖尿病病程、肾功能一致的DKD组作为对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138,P=0.286),且合并视网膜病变[风险比(HR):2.162,95%CI:1.056~4.428,P=0.035]及尿蛋白定量≥3.5 g/24 h(HR:2.387,95%CI:1.018~5.552,P=0.045)是MIX组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 DKD患者糖尿病病程较短、eGFR较高、不合并贫血提示更可能合并ND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预后 活组织检查 针吸 非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1型糖尿病孕妇孕期高血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梦醒 刘诗宇 +8 位作者 曹哲 景娜 丁晓煦 杨童悦 董坤伦 杨传义 陈晓涵 秦贵军 赵艳艳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孕妇孕期高血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1DM合并妊娠患者37例作为T1DM组,按照相同年龄1∶2匹配原则,选取同期7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孕妇孕期高血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1DM合并妊娠患者37例作为T1DM组,按照相同年龄1∶2匹配原则,选取同期74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孕妇的基线资料[孕妇终止妊娠方式、妊娠合并症、新生儿结局、孕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史等],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等生化指标。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孕期HbA_(1c)水平及罹患DKA对T1DM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1DM组出现孕母不良结局(引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新生儿入重症监护室、5 min Apgar评分<10分、围产期死亡)的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调整了年龄、胎次后,T1DM孕妇引产的风险显著增加(OR=5.561,95%CI 1.455~21.258),早产(OR=10.219,95%CI 2.245~46.515)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11.195,95%CI 1.194~104.962)的发生风险更高,但两组孕妇患子痫前期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孕妇所产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OR=10.082,95%CI 1.173~86.628)、围产期死亡(OR=14.773,95% CI 1.822~119.781)及新生儿入重症监护室(OR=6.907,95%CI 2.284~20.892)的风险也增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后,T1DM组孕妇HbA1c水平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OR=1.630,95%CI 1.013~2.741)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T1DM组孕期发生DKA的产妇共4例。在调整年龄、胎次和孕周后,孕期发生DKA的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更易发生围产期死亡(OR=27.620,95%CI 1.007~757.507)。结论T1DM孕妇比健康孕妇更容易发生不良母婴结局,并且不良的血糖控制可能与新生儿围产期死亡及病理性黄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硬肿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申奥 景娜 +3 位作者 赵琳琳 丁晓煦 韦俊芳 赵艳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糖尿病性硬肿病(SD)是一种累及结缔组织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多发于血糖控制较差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背、颈、肩部皮肤逐渐粗糙、硬化,皮肤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因早期未出现典型症状易被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SD... 糖尿病性硬肿病(SD)是一种累及结缔组织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多发于血糖控制较差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背、颈、肩部皮肤逐渐粗糙、硬化,皮肤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因早期未出现典型症状易被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S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回顾分析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相关治疗手段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以早期识别和预防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硬肿病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历史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