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对0.7Pb(Mg_(1/3)Nb_(2/3))O_3-0.3PbTiO_3陶瓷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乐庆 方必军 +1 位作者 丁晨露 王大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1-725,共5页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通过铌铁矿预合成路线制备了1mol%ZnO、MnO2和CuO掺杂的0.7Pb(Mg1/3Nb2/3)O3-0.3PbTiO3(0.7PMN-0.3PT)陶瓷。XRD分析表明掺杂的0.7PMN-0.3PT陶瓷都呈现纯三方钙钛矿结构。烧成的陶瓷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其中CuO掺杂的... 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通过铌铁矿预合成路线制备了1mol%ZnO、MnO2和CuO掺杂的0.7Pb(Mg1/3Nb2/3)O3-0.3PbTiO3(0.7PMN-0.3PT)陶瓷。XRD分析表明掺杂的0.7PMN-0.3PT陶瓷都呈现纯三方钙钛矿结构。烧成的陶瓷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其中CuO掺杂的0.7PMN-0.3PT陶瓷达到理论密度的93.79%。掺杂的0.7PMN-0.3PT陶瓷都呈现宽化、弥散的介电响应峰,然而介电常数的频率色散现象明显减弱。CuO掺杂的0.7PMN-0.3PT陶瓷呈现优良的综合电学性能:介电常数最大值εm达到21000左右,剩余极化强度Pr达到27.49μC/cm2,压电应变常量d33达到548p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镁酸铅-钛酸铅 弛豫铁电体 钙钛矿结构 掺杂 电学性能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凝胶注模成型中料浆流变性研究
2
作者 丁晨露 《巢湖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对氧化铝悬浮液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调节悬浮液的pH值和加入分散剂来获得沉降量最少、分散效果最好的悬浮液。实验表明:pH值、分散剂用量均会明显的影响悬浮液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当pH=9,分散剂用量为0.5%(质量比)时分散... 对氧化铝悬浮液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调节悬浮液的pH值和加入分散剂来获得沉降量最少、分散效果最好的悬浮液。实验表明:pH值、分散剂用量均会明显的影响悬浮液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当pH=9,分散剂用量为0.5%(质量比)时分散效果最好。同时也研究了固相含量对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并制备了固相含量达53%(体积比)的浓悬浮液,能满足凝胶注模成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分散性 流变性
下载PDF
智斗大水牛
3
作者 丁晨露 《快乐作文(中年级版)》 2010年第7期57-57,共1页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女孩儿,活泼又淘气。村子的西边有一个大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岸边绿树成阴。每当炎炎盛夏来临之际,人们都喜欢到这儿纳凉,这里更是小朋友的天地,就连村里的几头水牛也赶来凑热闹。每当这时,小朋友就会和大...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女孩儿,活泼又淘气。村子的西边有一个大池塘,池水清澈见底,岸边绿树成阴。每当炎炎盛夏来临之际,人们都喜欢到这儿纳凉,这里更是小朋友的天地,就连村里的几头水牛也赶来凑热闹。每当这时,小朋友就会和大水牛一起玩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小朋友 女孩 玩耍
下载PDF
抑酸药物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晨露 史丽萍 张健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2期11954-11961,共8页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酸相关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药物多种多样,疗效及其副作用各异,现将各种抑酸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优缺点、研究现状等进...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酸相关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药物多种多样,疗效及其副作用各异,现将各种抑酸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优缺点、研究现状等进行归类总结,意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优的抑酸药物选择方案,从而更有效地治疗酸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酸剂 酸相关疾病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
下载PDF
小麦品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利娟 蔡鲲鹏 +5 位作者 马莉娟 陈文强 王宇 丁晨露 冉强 蔡健 《农学学报》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小麦的品质,确定小麦品种的优良品质性状,进而选育出更为优质的小麦品种。本研究以35个小麦品种为试材,对蛋白质含量、降落值、湿面筋含量等8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落值与蛋白质,湿面筋与蛋白... 为了提高小麦的品质,确定小麦品种的优良品质性状,进而选育出更为优质的小麦品种。本研究以35个小麦品种为试材,对蛋白质含量、降落值、湿面筋含量等8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落值与蛋白质,湿面筋与蛋白质,降落值与湿面筋,稳定性与降落值,弱化度与吸水率呈极显著相关;稳定性与蛋白质,弱化度与降落值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35个小麦品种在遗传距离3水平上可聚为4个大类。类群Ⅰ为‘中涡18’;‘远育17’、‘太麦2号’、‘乐麦Z0708’、‘淮师0812’和‘良源508’聚为类群Ⅱ:‘荃麦102099’、‘HS44’和‘安1211’聚为类群Ⅲ:类群Ⅳ共有26个小麦品种,其中包括保‘丰1269’、‘华成870’、‘皖科101547’、‘民得利2号’、‘龙麦一号’、‘鉴20651’、‘亳麦0610’、‘金丹6166’、‘安农1203’、‘保丰2018’、‘JM-1’、‘王家坝1110’、‘安农大0622’、‘GR123’‘、安1243’‘、绿雨9号’‘、皖麦4308’‘、阜0652’‘、皖麦52’‘、蜀鑫麦318’‘、宿11037’‘、豪麦56’、‘阜100’、‘中麦1023’、‘诺丰568’和‘奥特麦1号’。通过本次实验,为选育优质小麦品种和杂交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选育品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