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式向上长
1
作者 何祖霞 丁晶(插图)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 2019年第8期24-25,共2页
有种野生兰花——绶草,它们开出的粉红色小花会在茎上呈螺旋状上升排列。更有趣的是,两根绶草茎上花朵的旋转排列方向竟然不同:一个是左旋,另一个是右旋。为什么这种可爱的小花同时具有左右旋花序?
关键词 排列 旋转
原文传递
小脚和大脚
2
作者 李飞(文/摄影) 李建军(摄影) +2 位作者 张建平(图) 丁晶(插图)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 2021年第4期38-40,共3页
足迹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的一大线索。动物在沙滩和泥地上活动时会留下脚印,但这些脚印很快就会被大自然给抹去。要想在岩层上留下的脚印变成化石,还得刚好走在不干不稀、不软不硬的地面上。下面,就教你制作一个可以长久保存的“脚印化... 足迹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的一大线索。动物在沙滩和泥地上活动时会留下脚印,但这些脚印很快就会被大自然给抹去。要想在岩层上留下的脚印变成化石,还得刚好走在不干不稀、不软不硬的地面上。下面,就教你制作一个可以长久保存的“脚印化石”。最小的恐龙足迹化石发现于中国四川峨眉山脚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久保存 四川峨眉山 足迹化石 脚印 大自然
原文传递
地热有多热
3
作者 任萃毅 丁晶(插图)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 2020年第4期22-26,共5页
地热是地球上产生和储存的能量。其中约20%的能量来自地球形成时期的地质运动,剩余的80%来自矿物质衰变。地核的温度4000~6800℃,地核-地幔的边界温度可达4000℃。在压力的作用下,部分熔岩上升至地壳(距离地表1?5千米),有的甚至涌出地... 地热是地球上产生和储存的能量。其中约20%的能量来自地球形成时期的地质运动,剩余的80%来自矿物质衰变。地核的温度4000~6800℃,地核-地幔的边界温度可达4000℃。在压力的作用下,部分熔岩上升至地壳(距离地表1?5千米),有的甚至涌出地面。地壳中的岩石和水因此被加热,有的温度可高达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运动 地热 地核 边界温度 矿物质 熔岩 岩石 地幔
原文传递
鸭子站在冰上会冻伤吗
4
作者 薄顺奇 丁晶(插图)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 2019年第10期18-20,共3页
古人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让人不由得想象一幅早春乍暖还寒时鸭子迫不及待下水嬉戏的情景。殊不知,其实鸭子整个冬天都经常下水觅食、洗浴、理羽、休息,甚至于偶尔还会踏个雪,“溜”个冰。
关键词 鸭子 冻伤 子站 下水 桃花 早春 洗浴
原文传递
假如珊瑚礁失去活力
5
作者 张浴阳 丁晶(插图) +1 位作者 蔡烨嘉(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 2019年第6期26-29,共4页
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珊瑚礁失去了生命活力,出现了严重退化。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与人类活动影响变化推测,按照目前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本世纪下半叶全球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会基本消失。那么,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的... 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半的珊瑚礁失去了生命活力,出现了严重退化。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与人类活动影响变化推测,按照目前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本世纪下半叶全球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会基本消失。那么,具有高度生物多样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真的消失了,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呢?虽然珊瑚礁仅占海洋面积的0.2%,但是有超过1/4的鱼类和种类繁多的无脊椎动物生活于珊瑚礁中,海龟、海豚、海蛇等动物也是珊瑚礁的常客。这些生物有部分是一生都生活在珊瑚礁中的,有些是将珊瑚礁作为产卵地、育儿所,也有些是将珊瑚礁作为觅食场。没有珊瑚礁的保护与支持,对珊瑚礁依赖严重的海洋生物会很快灭绝,即使部分生物没有灭绝,数量也会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生态系统退化 生物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 全球气候变化 海洋生物 生命活力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天眼“张衡”探地震
6
作者 游本凤 NASA(图片) +2 位作者 视觉中国(图片) 丁晶(插图) 何桂萍(设计) 《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版)》 2019年第4期25-27,共3页
2018年2月2日,中国第一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在酒泉基地升空,它就是“张衡一号”。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张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