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恶性肿瘤术中面神经损伤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李静怡 李仕骏 +4 位作者 李梓萌 丁梦坤 谢尚 单小峰 蔡志刚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1229-1236,共8页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术中即刻进行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面神经修复手术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记录其基本资料、术前和术后面神经功能(HB Ⅰ~Ⅵ级)、...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术中即刻进行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面神经修复手术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记录其基本资料、术前和术后面神经功能(HB Ⅰ~Ⅵ级)、神经损伤部位(主干、分支)、手术时机(即刻修复、择期修复)、修复方式(神经吻合术、神经移植桥接术、神经转位术、组织瓣悬吊术)等信息。根据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HB评级将其分为HB Ⅰ~Ⅲ级(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和HB Ⅳ~Ⅵ级(神经功能恢复不满意)2组, 分析影响面神经功能预后的可能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89例患者, 男50例, 女39例, 年龄9~82岁, 中位数为49.0岁。术前面神经功能HB评级:Ⅰ级57例, Ⅱ级5例, Ⅲ级8例, Ⅳ级2例, Ⅴ级15例, Ⅵ级2例。57例患者接受了即刻修复手术, 32例患者为择期修复。53例患者面神经损伤部位为主干和(或)颞面干、颈面干, 36例为面神经分支。35例采用神经吻合术, 39例采用神经移植桥接术, 12例接受神经转位术, 3例接受组织瓣悬吊术。术后随访6~72个月, 术后面神经功能HB评级:Ⅰ级6例, Ⅱ级17例, Ⅲ级26例, Ⅳ级27例, Ⅴ级13例。术后49例归为HB Ⅰ~Ⅲ级组, 40例归为HB Ⅳ~Ⅵ级组,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HB Ⅰ~Ⅲ级组中进行即刻修复、神经主干损伤、术前HB Ⅰ~Ⅲ级、采用神经吻合术的比例分别为73.5%(36/49)、36.7%(18/49)、89.8%(44/49)、59.2%(29/49), 术后HBⅣ~Ⅵ级组分别为52.5%(21/40)、87.5%(35/40)、65.0%(26/40)、15.0%(6/40),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腮腺恶性肿瘤术中对面神经缺损进行即刻修复重建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神经损伤部位也可能对面神经功能的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恶性肿瘤 面神经损伤 即刻修复
原文传递
数字化外科辅助下以咬合为导向的髂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8例临床病例分析
2
作者 刘付剑锋 康一帆 +3 位作者 吕晓鸣 丁梦坤 单小峰 蔡志刚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22年第6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辅助下以咬合为导向的髂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数字化外科辅助上颌骨肿物切除、即刻上颌骨重建手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牙弓...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辅助下以咬合为导向的髂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行数字化外科辅助上颌骨肿物切除、即刻上颌骨重建手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牙弓重建率、重建牙弓与镜像牙弓之间的夹角、最大及最小颌间距离,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及面部对称性满意度。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4例。中位数年龄为32岁(范围:15岁~55岁)。平均牙弓重建率为(86.3±5.7)%,重建牙弓与镜像牙弓的平均夹角为(11.4±6.7)°,平均最大颌间距离为(12.9±1.5)mm,平均最小颌间距离为(8.6±2.3)mm,平均手术时间为(326±60)min。所有患者对术后外形的恢复均满意。结论:数字化外科辅助下以咬合为导向的髂骨瓣重建上颌骨缺损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种植义齿修复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外科 咬合导向 骨瓣 上颌骨缺损 颌骨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