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丁殿柱 姜广伟 +3 位作者 杨永宾 唐偷 吴胜春 石晓明 《系统医学》 2023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采取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参照组100例(采... 目的分析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采取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参照组100例(采取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8.00%)高于参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3,P<0.05)。两组治疗后VCSS、CIVIQ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1,P<0.05)。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效果较优,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射频消融术 泡沫硬化剂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剥脱术 并发症 VCSS评分、CIVIQ评分
下载PDF
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姜广伟 张晓宇 +3 位作者 董若愚 丁殿柱 牛帅 吕柏楠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MT+CDT组(12例)和CDT组(9例),比较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滤器回收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PMT+CDT组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术中吸栓平均出血量为(71.50±13.47)ml。两组治疗后下腔静脉血栓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后PMT+CDT组下腔静脉血栓小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100%;CDT组有5例患者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MT联合CDT是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缩短溶栓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提高滤器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血栓形成 导管吸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滤器
下载PDF
髂静脉闭塞合并髂股动静脉瘘1例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殿柱 杨永宾 +3 位作者 吕柏楠 石晓明 吴胜春 姜广伟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患者,女性,67岁。因"左下肢沉重、酸胀5年,加重15天"于2016年4月4日入院。5年前因左下肢沉重、肿胀在外院诊断为"左下肢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给予"髂动脉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症状好转。2年前出现... 患者,女性,67岁。因"左下肢沉重、酸胀5年,加重15天"于2016年4月4日入院。5年前因左下肢沉重、肿胀在外院诊断为"左下肢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给予"髂动脉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症状好转。2年前出现症状加重,再次给予栓塞治疗后症状缓解。15天前患者下肢沉重、肿胀再次加重,收治于我院。既往8年前因"左侧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具体病情及治疗不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髂动脉支架植入 左侧股骨颈 术后症状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 左髂总静脉 股浅静脉 左股动脉 ARTERIOVENOUS
下载PDF
髂静脉闭塞、髂股动静脉瘘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
4
作者 丁殿柱 董名扬 +5 位作者 石晓明 杨永宾 牛帅 姜广伟 李计宽 吕柏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317,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主因左下肢间歇水肿伴足部胀痛半年,于2019年4月23日就诊于我院。查体:左下腹可见腹壁浅静脉,左下肢肿胀,以小腿为著,足靴区可见明显色素沉着,皮肤张力高,左侧足背及胫后动脉未触及搏动,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查... 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主因左下肢间歇水肿伴足部胀痛半年,于2019年4月23日就诊于我院。查体:左下腹可见腹壁浅静脉,左下肢肿胀,以小腿为著,足靴区可见明显色素沉着,皮肤张力高,左侧足背及胫后动脉未触及搏动,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查D-二聚体为:1.22 mg/L FEU,余检验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闭塞 动静脉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支架植入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丁殿柱 李计宽 +2 位作者 杨永宾 唐雷 石晓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评价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髂总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DVT组(n... 目的评价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对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髂总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DVT组(n=82)和无DVT组(n=82)。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记录血液学指标,包括血清25-(OH)D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血清25-(OH)D水平与髂总静脉狭窄并发下肢DVT患者其他血液学指标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DVT组患者的D-D水平、INR、Fib水平、MPV均明显高于无DVT组患者,DVT组患者的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DVT组患者,PT、TT、APTT均明显短于无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PT、TT、APTT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D-D、INR、Fib、MPV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高、MPV水平高是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5-(OH)D水平高是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D水平、MPV、25-(OH)D水平均对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具有预测价值(P<0.05)。以25-(OH)D>9.93 ng/m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597~0.878),对髂总静脉狭窄患者并发DVT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3.09%和77.36%。结论髂总静脉狭窄患者血清25-(OH)D的表达下调是导致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发生下肢DVT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髂总静脉狭窄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测效能 危险因素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广伟 丁殿柱 +2 位作者 张晓宇 牛帅 吕柏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49,共9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左侧IVCS继发DVT入院治疗的26例患者的资料,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膝下深静... 目的:探讨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左侧IVCS继发DVT入院治疗的26例患者的资料,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膝下深静脉穿刺、Angiojet导管吸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同期滤器取出的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导管吸栓时间;观察手术前后左下肢深静脉通畅度评分、健患肢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周径差,以及手术前后1 d血红蛋白量、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通过随访,评价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髂静脉支架通畅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手术时间为(171±35)min,吸栓时间为(263±89)s。与手术治疗前相比,手术治疗后静脉通畅度评分、健患肢膝上及膝下周径差均减小(均P<0.01);血红蛋白量减少,肌酐、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上升(均P<0.01)。患者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其中1例患者7个月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存在支架内附壁血栓形成,支架内血流无影响;其余患者均支架通畅。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血栓后综合征。结论:一站式腔内介入治疗IVCS合并左下肢DVT安全可行,治疗过程中须关注导管吸栓所致的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干预,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吸栓 支架植入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探索 被引量:7
7
作者 牛帅 姜广伟 +1 位作者 丁殿柱 吴胜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对比AngioJet机械吸栓(PMT)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急性DV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DT,研究组患者采用AngioJet PMT。评... 目的对比AngioJet机械吸栓(PMT)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急性DV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DT,研究组患者采用AngioJet PMT。评价2组患者溶栓效果、住院情况及溶栓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溶栓时间和尿激酶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7.52±1.23)d比(11.01±1.67)d、(2.14±0.86)d比(5.08±1.73)d、(109.34±68.62)万U比(196.54±72.01)万U,均P<0.05],但是2组静脉通畅率分级[Ⅲ级19例(70.37%)比21例(77.78%)、Ⅱ级4例(14.81%)比3例(11.11%)、Ⅰ级4例(14.81%)比3例(11.11%)]、通畅评分[(1.21±0.53)分比(1.13±0.46)分]、术中出血量[(205.34±26.03)mL比(201.16±25.81)mL]、溶栓前后患健肢周径差[(3.97±1.14)cm比(3.86±1.18)cm、(3.16±1.07)cm比(3.02±1.03)cm]及肢体消肿率[(77.34±15.17)%比(74.08±14.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肺梗死发生。结论AngioJet PMT的静脉通畅效果与CDT相当,但是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的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吸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赖氨酰氧化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石晓明 吴胜春 +8 位作者 杨永宾 唐雷 牛帅 丁殿柱 张晓宇 姜广伟 李计宽 董若愚 吕柏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6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4例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转移组)、218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无转移组),并选... 目的探讨外周血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4例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转移组)、218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无转移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340名(对照组),检测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50和外周血L0x的水平。采用离心柱法提取各样本基因组DNA,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后应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LOX基因rs2278226位点的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OX基因rs2278226多态位点与结直肠癌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CA50和LO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转移组的血清CEA、CA199、CA50和LOX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值均〈0.05)。PCR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结果显示,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存在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C和G,共有3种基因型:CC(突变纯合子)、CG(突变杂合子)、GG(非突变基因型)。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CG、CC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转移组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转移组和无转移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转移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基因型是结直肠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51,95%CI为1.198~4.68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LOX基因rs2278226位点多态性与肿瘤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赖氨酰氧化酶 基因多态性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肾静脉水平急性下腔静脉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姜广伟 唐雷 +2 位作者 丁殿柱 牛帅 吕柏楠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21-222,共2页
患者,女性,46岁。因“腰部、腹部疼痛半个月,突发双下肢肿胀3天”于2018年8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行超声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查体示双下肢全肢肿胀增粗,皮肤张力明显增高,双下肢Neuhof征阴性,Hom... 患者,女性,46岁。因“腰部、腹部疼痛半个月,突发双下肢肿胀3天”于2018年8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行超声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查体示双下肢全肢肿胀增粗,皮肤张力明显增高,双下肢Neuhof征阴性,Homans征阴性,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弱。初步诊断为:①双下肢DVT;②肾囊肿。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示下腔静脉自右肾上极水平起至双侧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及左肾静脉血栓形成(图1)。患者给予下肢制动,那曲肝素钙6500U抗凝治疗(1次/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皮肤张力 腹部疼痛 肾上极 肾静脉 肾囊肿 复合手术 髂总静脉
下载PDF
25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分析及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砚秋 李计宽 +2 位作者 何莎莎 丁殿柱 吕佩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经验总结.方法回顾25例CE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TCD监测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4±10岁,男性23例,女2例.其中,左侧颈动脉狭窄11例(44%),右...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经验总结.方法回顾25例CE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TCD监测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4±10岁,男性23例,女2例.其中,左侧颈动脉狭窄11例(44%),右侧13例(52%),双侧狭窄而右侧较重者1例(4%).除3例术中发生探头移位而未记录完整(均使用转流)外,余22例均全程监测.可根据CEA术中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了解术侧颈动脉远端供血情况,以确定是否转流.同时全程监测微栓子情况;术后有1例(4%)患者出现轻度神经系统缺损症状;2例(8%)出现谵妄;余22例(88%)未出现新发神经精神症状.结论CEA可有效解除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易损斑块、降低卒中风险,术中TCD监测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一定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 微栓子信号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巨大腘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荣红 高洁 +2 位作者 牛慧敏 丁殿柱 邹伟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病例男,61岁,主因双下肢肿胀伴皮肤色素沉着20余年,发现右下肢搏动性肿物半月余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腹部、腰部疼痛”等不适于某三甲医院行“下腔静脉手术(具体术式不详)”后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出现双下肢及腹部迂曲... 病例男,61岁,主因双下肢肿胀伴皮肤色素沉着20余年,发现右下肢搏动性肿物半月余入院。患者于20年前因“腹部、腰部疼痛”等不适于某三甲医院行“下腔静脉手术(具体术式不详)”后出现双下肢肿胀伴皮肤色素沉着,逐渐出现双下肢及腹部迂曲样“肿物”,呈蚯蚓状,活动后出现双下肢憋胀、乏力、沉重不适。半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憋胀不适,并发现右大腿后下方至腘窝处一搏动性肿物,稍有胀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瘤 腘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miR-199a靶向调控TAB2调节内皮祖细胞抑制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帅 裴月颖 +1 位作者 唐雷 丁殿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515-3521,共7页
目的探讨miR-199a在深静脉血栓(DVT)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中的表达及在EPCs功能障碍在DVT中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DVT大鼠EPCs,qRT-PCR检测miR-199a表达,在EPCs敲减和过表达miR-199a,用Transwell法和基质胶成管... 目的探讨miR-199a在深静脉血栓(DVT)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中的表达及在EPCs功能障碍在DVT中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DVT大鼠EPCs,qRT-PCR检测miR-199a表达,在EPCs敲减和过表达miR-199a,用Transwell法和基质胶成管实验检测EPC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鉴定miR-199a的靶点TAB2,建立大鼠DVT形成模型,EPCs示踪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鉴定miR-199a对DVT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的EPCs表达干细胞表面抗原VEGFR-2和CD133,miR-199a在DVT大鼠中表达显著下调(P<0.05)。miR-199a mimics组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显著高于NC-mimics组,miR-199a inhibitor组迁移能力和血管形成能力显著低于NC-inhibitor组(P<0.05),TAB23′UTR存在与miR-199a结合的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199a可以与TAB23′UTR WT结合,显著抑制荧光素酶活性(P<0.05);miR-199a mimics组TAB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C-mimics组,miR-199a inhibitor组TAB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inhibitor组(P<0.05)。回补实验显示miR-199a通过调控TAB2显著促进EPCs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P<0.05)。体内实验显示,过表达miR-199a可显著增强DVT模型大鼠EPCs的归巢能力、机化程度和血栓溶解能力(P<0.05)。结论miR-199a在DVT大鼠EPCs中表达下调,并以TAB2为靶点,在体外增强EPCs的迁移和管状形成,同时增强体内EPCs的归巢和血栓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9a 内皮祖细胞 TAB2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帅 丁殿柱 +3 位作者 唐雷 姜广伟 张晓宇 吕柏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睡眠质量、社会活动、体力活动及疲劳感、术后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 59±19. 71) min、切口长度(1. 94±0. 33) cm、术中出血量(12. 40±2. 97) m L及住院天数(7. 25±2. 54)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睡眠质量、社会活动及体力活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4. 44%(51/54)高于对照组84. 38%(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组患者的6个月内复发及12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41%(4/54)明显低于对照组15. 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消融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能明显改善其术中的相关指标,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腔内激光消融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安全性
下载PDF
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14
作者 姜广伟 张晓宇 +2 位作者 牛帅 丁殿柱 吕柏楠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IVCF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过程中发现的25例早期IVCF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 目的探讨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IVCF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过程中发现的25例早期IVCF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吸栓组(n=15,给予导管吸栓联合CDT治疗)和单纯抗凝组(n=10,仅给予单纯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滤器取出情况、吸栓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相关并发症[血管鞘周围渗血、肺动脉栓塞(PE)、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下腔静脉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出院后1、3、6、12个月)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结果吸栓组中2例患者经导管吸栓后一期取出滤器,13例患者行导管吸栓联合CDT治疗,滤器取出成功率为100%;单纯抗凝组的滤器取出成功率为20%。吸栓组患者的中位溶栓时间为30(25,50)h,中位尿激酶用量为78(71,150)万U。吸栓组中,5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发生血管鞘周围渗血;所有患者均无PE、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下腔静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单纯抗凝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PTS发生率高于吸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吸栓联合CDT是治疗早期IVCFT安全、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滤器回收成功率,降低下肢深静脉PT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血栓形成 导管吸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取出率
下载PDF
腹部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殿柱 吕柏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8-992,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预后,外科手术后VTE的预防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国内针对术后VTE预防尚缺乏指南性建议。本文就目前国内外VTE发病情况及预防策略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与控制 腹部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