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原子在Fe_3Al金属间化合物亚点阵中占位测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王玥 孙祖庆 +3 位作者 黄原定 张百生 丁永凡 杨继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A104-A108,共5页
利用中子衍射方法确定了Cr原子在D0_3有序结构的Fe-28Al一5Cr合金亚点阵中的占位.结果表明:Cr原子仅替代Fe原子的位置,并占位于与Al原子次近邻的亚点阵,由于次近邻反相畴界能的降低,该合金四分位错组态中次... 利用中子衍射方法确定了Cr原子在D0_3有序结构的Fe-28Al一5Cr合金亚点阵中的占位.结果表明:Cr原子仅替代Fe原子的位置,并占位于与Al原子次近邻的亚点阵,由于次近邻反相畴界能的降低,该合金四分位错组态中次近邻反相畴界的宽度变大,从而使交滑移变得容易,材料的变形能力得到改善,这一分析已分别为本工作对合金拉伸试样的表面滑移线金相观察和位错组态的TEM研究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金属互化物 亚点阵 占位
下载PDF
真空调制YBCO超导电性的原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之爽 杜宝石 +10 位作者 彭伟亚 高晖 王中兴 祝长宇 康健勋 李际周 杨继廉 张百生 丁永凡 康健 王万年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3-19,共7页
用中子衍射等实验发观:在室温和低温真空条件下,YBCO样品结构中的氧也能扩散脱出体外,引起超导电性的显著下降。进一步还发现:在几天之内T_c随时间发生衰减振荡,真空度愈高,振幅愈大,周期愈短.初步认为T_(co)∞T_e^(-β1)cos(ωt+φ),... 用中子衍射等实验发观:在室温和低温真空条件下,YBCO样品结构中的氧也能扩散脱出体外,引起超导电性的显著下降。进一步还发现:在几天之内T_c随时间发生衰减振荡,真空度愈高,振幅愈大,周期愈短.初步认为T_(co)∞T_e^(-β1)cos(ωt+φ),并提出:在室温和低温真空下样品中可移动的离子氧和外部分子氧动态平衡决定T_c的原理。二者合称为T_c的振荡和动态平衡量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 原理 高温 超导体
下载PDF
磁性[Co(t)/Cu]n周期多层膜的结构与巨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小山 谭伟石 +5 位作者 游彪 陈佐子 蒋树声 王俊 丁永凡 吴忠华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t)/Cu(2.04nm))In(n=20,30)周期多层膜,利用四端点法、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多层膜的电磁性质,样品的磁电阻随钴亚层厚度的增大有一最佳值t=1.2nm。利用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衍射)技术在不同的X...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t)/Cu(2.04nm))In(n=20,30)周期多层膜,利用四端点法、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多层膜的电磁性质,样品的磁电阻随钴亚层厚度的增大有一最佳值t=1.2nm。利用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衍射)技术在不同的X射线能量下研究了耦合多层腹的界面结构,探索了耦合多层膜中磁电阻增强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Co(t)/Cu]n周期多层膜 结构 巨磁电阻 磁控溅射 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
下载PDF
Nd_2(Fe_(0.9)Si_(0.1))_(14)B的中子衍射研究
4
作者 杨继廉 张百生 +4 位作者 金兰 丁永凡 叶春堂 杨应昌 孔麟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A069-A071,共3页
本文用中子衍射对Nd_2(Fe_(0.9)Si_(0.1))_(14)B在室温及77K进行了测量,用衍射峰的形状分析法进行了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室温,Si择优占据4c,8j_1及16k_2晶位;Nd与Fe的磁矩平行于C轴排列。在77K,Si仍择优占据上述三个晶位。算得的Nd磁... 本文用中子衍射对Nd_2(Fe_(0.9)Si_(0.1))_(14)B在室温及77K进行了测量,用衍射峰的形状分析法进行了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室温,Si择优占据4c,8j_1及16k_2晶位;Nd与Fe的磁矩平行于C轴排列。在77K,Si仍择优占据上述三个晶位。算得的Nd磁矩的方向偏离C轴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2FE14B 永磁材料 中子 衍射
下载PDF
R_2Fe_(17)N_x中子衍射研究(R=Y,Dy,Nd)
5
作者 杨继廉 张百生 +3 位作者 丁永凡 杨应昌 张晓东 潘树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B130-B133,共4页
用中子衍射法测定了R_2Fe_(17)N_x(R=Y,Dy,Nd)中N的占位及磁结构。
关键词 中子衍射 CURIE温度 永磁体
下载PDF
Y_2(Fe_(0.95)Al_(0.05))_(14)B的中子衍射研究
6
作者 杨继廉 张百生 +5 位作者 金兰 丁永凡 叶春堂 杨应昌 孙弘 孔麟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B366-B368,共3页
用中子衍射对永磁合金Y_2(Fe_(0.95)Al_(005))_(14)B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其仍为Nd_2Fe_(14)B型四角结构,空间群为P42/mnm;Al进入晶体结构之中并择优占据4c及8j_2晶位。对Al的择优占位与磁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 中子衍射 永磁合金 分析
下载PDF
4B9A束线单色器的改进及在线调试
7
作者 陈中军 吴忠华 +3 位作者 肖向辉 洪新国 丁永凡 董宝中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报导了北京同步辐射装置4B9A束线前期改造中单色器的改进安装调试情况,并对单色器出高的变化和实际光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4B9A束线的前期改造已解决了单色器出高的变化问题,为衍射站和小角站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单色器 光束线 同步辐射
下载PDF
用中子衍射方法分析Y_2Fe_(17-x)Si_x(X=2)的结构
8
作者 陈东风 丁永凡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在研究稀土永磁性材料Y_2Fe(17-x)Si_x(X=2)的磁性时,发现用Si取代Fe后,对提高Tc的效果很明显。中子衍射证明:Si择优占据4f晶位(哑铃位置),且Fe的磁矩平行于b轴。
关键词 中子衍射 稀土永磁材料 自旋布置
下载PDF
489A束线改造进展
9
作者 吴忠华 陈中军 +2 位作者 肖向辉 洪新国 丁永凡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主要报导北京同步辐射装置489A束线的改造状况及其进展.
关键词 北京 同步辐射装置 489A束线 改造 单色器 实验站 热负荷 稳定性 储存环
下载PDF
FeMn/Co多层膜界面插入Bi前后的微结构分析
10
作者 麦振洪 王俊 +3 位作者 丁永凡 吴忠华 王勇 刘翠秀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2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研究了FeMn/Co多层膜界面插入Bi前后微结构的变化。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Mn/Co多层膜,利用X射线小角反射和漫散射技术进行了表征,得到结果如下:插入Bi之前,在FeMn/Co界面处确实存在FeMnCo的成分混合存在,插入Bi之后,FeMnCo的... 研究了FeMn/Co多层膜界面插入Bi前后微结构的变化。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Mn/Co多层膜,利用X射线小角反射和漫散射技术进行了表征,得到结果如下:插入Bi之前,在FeMn/Co界面处确实存在FeMnCo的成分混合存在,插入Bi之后,FeMnCo的成分中掺入了Bi。而且,在FeMn/Co界面处Fe,Mn,和Co的元素分布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Co多层膜 BI 微结构 磁控溅射法 界面 反铁磁/铁磁交换偏置系统 测量
下载PDF
低温生长的Ge/Si超晶格界面结构的X射线散射研究
11
作者 吴小山 谭伟石 +3 位作者 蒋树声 吴忠华 丁永凡 曾鸿祥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2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低温下用MBE方法生长了Ge/Si超晶格。X射线近边吸收限精细结构研究表明,Ge与Si再Ge/Si界面处存在化学混合。X射线反射及横向散射研究表明,Ge亚层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呈反对称,下表面大的粗糙度来源于Ge向Si亚层中扩散形成SiGe混合组... 低温下用MBE方法生长了Ge/Si超晶格。X射线近边吸收限精细结构研究表明,Ge与Si再Ge/Si界面处存在化学混合。X射线反射及横向散射研究表明,Ge亚层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呈反对称,下表面大的粗糙度来源于Ge向Si亚层中扩散形成SiGe混合组分结构:这种组分结构可以用一平均成份的SiGe合金层加以拟合,从而使得各亚层均有一个合理的粗糙度。旋转样品进行的X射线散射研究表明,这种SiGe的混合是各向同性的,这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构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i超晶格 界面结构 X射线 粗糙度 纳米结构 光电特性
下载PDF
低温生长的Ge/Si超晶格界面结构的X射线散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小山 谭伟石 +3 位作者 蒋树声 吴忠华 丁永凡 曾鸿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9-743,共5页
低温下用MBE方法生长了Ge/Si超晶格,X射线反射及横向散射研究表明,Ge亚层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呈反对称,下表面大的粗糙度来源于Ge向Si亚层中扩散形成SiGe混合组分结构,这种组分结构可以用一平均成分的SiGe合金层加以拟合,从而使得各亚层均... 低温下用MBE方法生长了Ge/Si超晶格,X射线反射及横向散射研究表明,Ge亚层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呈反对称,下表面大的粗糙度来源于Ge向Si亚层中扩散形成SiGe混合组分结构,这种组分结构可以用一平均成分的SiGe合金层加以拟合,从而使得各亚层均有一个合理的粗糙度,旋转样品进行的X射线散射研究表明,这种SiGe的混合是各向同性的,这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构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分子束外延生长 MBE Ge/Si超晶格 界面结构 X射线散射 横向散射
原文传递
新型金属间化合物R_2Fe_(17)N_(2.4)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应昌 葛森林 +6 位作者 张晓东 孔麟书 潘琪 杨继廉 张百生 丁永凡 叶春堂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本文采用适当的热处理,使氮原子进入到R_2Fe_(17)的结构中去.利用X射线衍射、磁测量和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了R_2Fe_(17)N_(24)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中子衍射研究结果表明,氮原子在Th_2Zn_(17)型菱方结构中,占据9e间隙位置.... 本文采用适当的热处理,使氮原子进入到R_2Fe_(17)的结构中去.利用X射线衍射、磁测量和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了R_2Fe_(17)N_(24)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中子衍射研究结果表明,氮原子在Th_2Zn_(17)型菱方结构中,占据9e间隙位置.氮的加入使晶胞体积增大、Curie温度升高;使铁原子3d电子正负能带电子数目差额扩大、饱和磁矩增强;并且氮原子对稀土晶位的晶场效应有重大影响,导致Sm_2Fe_(17)N_(24)具有易磁化轴.所有这些效应使得Sm_2Fe_(17)N_(24)具备了研制高矫顽力永磁体的内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F17N2.4 晶体结构 磁性 永磁体
原文传递
YBa_2(Cu_(0.95)M_(0.05))_3O_(7-δ)的代换效应及其中子衍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应昌 查元勃 +6 位作者 袁惟淳 杨继廉 张百生 周蕙明 丁永凡 金兰 叶春堂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118,共8页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YBa_2(Cu_(0.95)M_(0.05))_3O_(7-δ)(M=Ti,V,Cr,Mn,Fe,Co,Ni,Cu和Zn)均为单相结构。Fe,Co,Ni和Zn对Cu的替代使超导临界温度T_c显著下降,而同样含量的Ti,V,Cr,Mn对Cu的替代并未对超导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并利用中子衍...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YBa_2(Cu_(0.95)M_(0.05))_3O_(7-δ)(M=Ti,V,Cr,Mn,Fe,Co,Ni,Cu和Zn)均为单相结构。Fe,Co,Ni和Zn对Cu的替代使超导临界温度T_c显著下降,而同样含量的Ti,V,Cr,Mn对Cu的替代并未对超导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并利用中子衍射分析了Ti,Mn,Fe和Co对Cu原子的取代,发现代换原子对Cu的两个晶位各自存在不同的择优占据,从而为分析不同晶位Cu在超导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同时,本文研究了YBa_2·(Cu_(0.95)M_(0.05))_3O_(7-δ)的磁性,讨论了用3d金属离子代换Cu离子时对磁性的影响,以及磁性与超导性能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代换效应 中子 衍射 超导体
原文传递
Y(TiFe)_(12)的中子衍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继廉 张百生 +6 位作者 丁永凡 周蕙明 金兰 叶春堂 杨应昌 孙红 孔麟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65-669,共5页
用中子衍射研究了Y(TiFe)_(12)的晶体结构及其磁的特性。观测到Y(TiFe)_(12)为ThMn_(12)型结构,空间群为14/mmm,Fe和Ti分布在三个不等效的晶位上,且Fe和 Ti分别择优占据某些晶位。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Y(TiFe)12 中子衍射研究 物理特性
原文传递
同步辐射二维小角X光散射实验装置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义 董宝中 +5 位作者 王俊 丁永凡 吴忠华 李志宏 李开喜 吴东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与一维小角散射实验法相比 ,二维小角X光散射实验法可用于研究非球对称的体系 ,即可探测物质中取向体系的颗粒度 (或孔径 )的变化、颗粒 (或孔 )形状的变化等信息 .介绍了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二维小角X光散射实验设备的建造及所建立的分析... 与一维小角散射实验法相比 ,二维小角X光散射实验法可用于研究非球对称的体系 ,即可探测物质中取向体系的颗粒度 (或孔径 )的变化、颗粒 (或孔 )形状的变化等信息 .介绍了北京同步辐射装置二维小角X光散射实验设备的建造及所建立的分析方法 ,并用于研究不同活化剂条件下制备出来的沥青基活性炭纤维中孔分布的变化 ,得到了炭纤维中的孔的平均体积随活化剂中NH3含量的降低而变大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二维小解X光散射 取向体系 炭纤维 实验装置 活化剂 孔径分布
原文传递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R_(2)Fe_(17)N_(2.4)
17
作者 杨应昌 葛森林 +6 位作者 张晓东 孔麟书 潘琪 杨继廉 张百生 丁永凡 叶春堂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11期1290-1295,共6页
By a proper thermal treatment, the nitrogen atoms can enter the R2Fe17 structure. The crystallographic and intrinsic magnetic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have been studied by magnetic measurements, X-ray ... By a proper thermal treatment, the nitrogen atoms can enter the R2Fe17 structure. The crystallographic and intrinsic magnetic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 have been studied by magnetic measurements, X-ray and neutron diffraction techniques. The neutron data indicate that the nitrogen atoms occupy the interstitial sites in the Th2Zn17-type rhom-bohedral structure. The inserting nitrogen atoms are found to dilate the cell volume, increase the Curie temperature and enhance the saturation moment by raising the difference in the electron number between the spin-up and spin-down 3d subbands of the Fe atoms. Furthermore, the nitrogen atoms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agnetocrystallic anisotropy, which results in an easy axis with Sm2Fe17N2.4. All these make Sm2Fe17N2.4 favorable for permanent magnet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CURIE temperature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PERMANENT magne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