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对多系统结节病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1
作者 惠金子 魏熠鑫 +7 位作者 施笑蕊 丁泽恩 屈阳 李倩 袁梦晖 许建林 施常备 杨胜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系统结节病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7月至2023年07月初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对比分析多系统结节病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7月至2023年07月初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5例结节病和39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对比分析PET/CT所示两组病变的影像特征、累及范围、受累淋巴结特征、病灶最大径和半定量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差异。结果:结节病可见对称性累及纵隔、肺门淋巴结等特征性表现,无融合趋势,双肺/胸膜易受累。DLBCL淋巴结易融合成团,且易出现胃肠道结外侵犯。结节病组的纵隔、肺门淋巴结及双肺、胸膜的受累发生率高于DLBCL组,DLBCL易发生胃肠道累及(均P<0.05)。结节病组的淋巴结融合发生率低于DLBCL组(P<0.05),两组病变的淋巴结坏死率和钙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节病组淋巴结最大径为(2.40±0.71)cm,小于DLBCL组(6.50±2.53)cm,结节病组SUVmax为8.12±4.15,低于DLBCL组19.93±7.54(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结节病和DLBCL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结合特征性表现、累及部位、病灶大小、融合趋势和半定量参数SUVmax,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氟-18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钼-锝发生器时间淋洗曲线的计算和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英 李慧敏 +6 位作者 李林 丁泽恩 牛亚宁 李倩 袁彬 许建林 施常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2975-2977,共3页
目的:探讨钼-锝发生器的时间淋洗曲线,为临床钼-锝高效淋洗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母-子体系放射性活度衰减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淋洗活度,并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在不同时间段实际测量淋洗活度,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对比两者差异。结果:实际测量... 目的:探讨钼-锝发生器的时间淋洗曲线,为临床钼-锝高效淋洗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母-子体系放射性活度衰减公式计算不同时间淋洗活度,并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在不同时间段实际测量淋洗活度,绘制时间淋洗曲线。对比两者差异。结果:实际测量和理论计算差别不显著,应用于两级蜕变链的母-子体放射性平衡关系公式计算,4小时后淋洗获得初始量的30%左右,8小时后约50%,12小时约60%,24小时约70%;实际测量4小时后可获得约40%,8小时约50%,12小时约60%,16小时约70%,24小时约80%。结论:临床第1次淋洗后,间隔4小时淋洗可以迅速获得较大活度剂量的游离99Tcm淋洗液;间隔8小时内的淋洗,留16小时的平衡积累时间,对第二天的淋洗产量影响不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锝发生器 时间淋洗曲线 计算与测量
下载PDF
^(32)P持续低剂量辐射敷贴治疗表浅性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观察
3
作者 惠金子 施笑蕊 +5 位作者 孙英 丁泽恩 平焕霞 唐挺 许建林 施常备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观察磷-32(^(32)P)持续低剂量放射性敷帖治疗婴幼儿表浅性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32)P持续低剂量敷帖治疗的576例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复诊... 目的观察磷-32(^(32)P)持续低剂量放射性敷帖治疗婴幼儿表浅性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采用^(32)P持续低剂量敷帖治疗的576例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门诊复诊、电子病历或电话随访,评价^(32)P敷贴法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576例患儿疗效评估Ⅰ级26例(4.5%),Ⅱ级81例(14.1%),Ⅲ级159例(27.6%),Ⅳ级310例(53.8%),显效率为81.4%;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灶位置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小病灶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仅15例出现照射部位脱屑,2例出现患处局部皮肤轻度水肿,无需特殊处理;1例出现湿性皮炎,中止敷贴治疗。结论^(32)P敷贴法治疗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肯定,且具有无痛、安全、简便易行、副作用轻的优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可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32 低剂量 婴幼儿 表浅型婴幼儿皮肤血管瘤 治疗
下载PDF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惠金子 丁泽恩 +5 位作者 屈阳 吴培元 袁梦晖 许建林 施常备 魏熠鑫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33例c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初诊的33例c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标准化摄取值(SUV)=2.5为阈值3D勾画出所有病灶的感兴趣区(ROI),计算出全身病灶的最大SUV(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和肿瘤糖酵解负荷(TLG)。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组间代谢参数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各代谢参数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ET/CT各代谢参数在分期中的诊断效能。结果33例cHL患者的SUV_(max)为10.57(8.41,14.71),MTV为146.26(76.12,240.84),TLG为641.01(303.36,1191.91)。PET/CT代谢参数SUV_(max)、MTV、TLG与分期、国际预后评分(IPS)、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SUV_(max)和MTV与是否结外侵犯呈正相关(均P<0.05),TLG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呈正相关(均P<0.05)。SUV_(max)、MTV、TLG与性别、年龄、分子分型、有无B症状、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cHL中SUV_(max)、MTV和TLG预测Ⅲ-Ⅳ期病变的界值分别为12.47、195.26和677.6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843和0.83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83.3%,88.9%、79.2%和88.9%、70.8%。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cHL分期、IPS评分、结外侵犯、LDH、hsCRP、ESR等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可一定程度反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为肿瘤特性和侵袭性的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经典型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代谢参数
原文传递
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及其切点值探讨
5
作者 杨琦 安媛 +2 位作者 丁泽恩 施常备 杨胜利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3年第4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B-WFTg)、细针穿刺细胞学(FNAB-C)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以及FNAB-WFTg切点值。方法对2021—2022年我院就诊的PTC患者70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qu...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B-WFTg)、细针穿刺细胞学(FNAB-C)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以及FNAB-WFTg切点值。方法对2021—2022年我院就诊的PTC患者70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NAB-WFTg、FNAB-C及二者联合诊断P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NAB-WFTg的最佳切点值。结果以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FNAB-WFT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000,P<0.001);ROC曲线分析得到FNAB-WFTg最佳切点值为4.205 ng/mL,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92.0%,约登指数0.764(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为0.884~0.989,P<0.05)。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FNAB-WFTg、FNAB-C单独或联合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494,P<0.05),且当FNAB-WFTg的切点值为4.205 ng/mL时,二者联合诊断的一致性更好(Kappa=0.732,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FNAB-WFTg与FNAB-C联合显著增加了可疑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且当FNAB-WFTg切点值为4.205 ng/mL时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侧颈淋巴结转移 细针穿刺细胞学 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根治性治疗对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南永刚 张青菊 +5 位作者 李林 刘新芸 许建林 代佳 刘静 丁泽恩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根治性治疗对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0例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对...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根治性治疗对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0例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性治疗,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C13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值DOB值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OB值、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DOB值(14.22±2.12)、生活质量(7.44±0.32)分;观察组DOB值(9.46±1.35)、生活质量(9.55±0.36)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DOB值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8.2%)与对照组(81.8%)相比,临床效果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5%)与对照组(18.2%)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化疗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性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深入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根治性治疗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