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丁燕晶 陈甘海 李金庭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4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CBP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机参数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动脉血气、肾功能、...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在CBP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分别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机参数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测定动脉血气、肾功能、电解质,记录多巴胺用量及呼吸机参数。结果:所有治疗均进行顺利,经过CBP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改善;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氧分压(PaO2)均升高、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BP)升高,多巴胺的需要量明显减少(P<0.05);APACHEⅡ评分、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CBP能改善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及肺氧合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是一种可行、有益的辅助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脓毒血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燕晶 陈甘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45例,死亡9例,病死率20%,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正确使...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5例严重多发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全组45例,死亡9例,病死率20%,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正确使用呼吸机、积极抗休克、治疗原发病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ARDS 机械通气
下载PDF
PICCO技术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甘海 李金庭 +2 位作者 林燕金 黄文平 丁燕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分析PICCO技术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入住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PICCO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中心静脉压监测(C... 目的分析PICCO技术与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入住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PICCO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对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液体量、住院时间进行监测和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2/FiO2)及尿量指标均得以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治疗组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得以稳定;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液体量控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PICCO技术的临床应用可有效进行重症颅脑损伤者液体管理,血管外肺水等指数增加,对预防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PICCO技术 中心静脉压监测 液体管理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晓芸 丁燕晶 方浩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症支持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14d后判定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血液流变学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改善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灯盏细辛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PICCO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甘海 李金庭 +2 位作者 林燕金 黄文平 丁燕晶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2-13,17,共3页
目的对PICCO技术在颅脑有严重损伤的病人的液体管理之中的应用以及诊治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我院中50位颅脑有严重损伤的病人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是管理一组和管理二组,对管理一组的颅脑重伤病人使用PICCO技术进行液体管理,对... 目的对PICCO技术在颅脑有严重损伤的病人的液体管理之中的应用以及诊治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我院中50位颅脑有严重损伤的病人平均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是管理一组和管理二组,对管理一组的颅脑重伤病人使用PICCO技术进行液体管理,对管理二组的颅脑损伤病人使用CVP技术进行液体管理。然后将管理一组和管理二组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所需的时间长短、GCS值、颅脑恢复率以及水肿出现率、生存率等进行对比,以此来探讨PICCO技术的诊治价值。结果管理一组中颅脑有严重损伤的病人在院中的颅脑损伤率以及水肿出现率、所需时间等均比管理二组低,生存率比管理二组要高,管理一组的GCS变化与管理二组对比要优越许多,差异数值具有对比和统计价值。此外,两组病人的GCS变化在任何时间都有统计价值,概率均小于0.05。结论 PICCO技术在颅脑有严重损伤的病人的液体管理之中很有诊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 损伤 PICCO技术 液体
下载PDF
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莫海军 李金庭 +4 位作者 叶嘉辉 陈甘海 丁燕晶 林燕金 李笑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成年患者32例,经骨窗超声检查再发血肿、脑梗死、脑挫伤灶等,并与颅脑CT进... 目的:探讨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外伤及高血压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成年患者32例,经骨窗超声检查再发血肿、脑梗死、脑挫伤灶等,并与颅脑C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床边颅脑彩超在术后发现病灶18例,CT发现病灶21例,符合率高达85.71%。结论:经去骨瓣减压窗,床边超声可以准确探测术后颅内再次出血、脑梗死及脑挫伤灶,所测量脑内血肿量、脑挫裂伤灶大小、脑梗死面积与CT测量值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颅脑外伤 高血压脑出血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PICCO在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金庭 陈甘海 丁燕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2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下载PDF
PICCO技术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林燕金 陈甘海 +2 位作者 李金庭 丁燕晶 黄文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5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 目的:研究PICCO技术(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对照组给予CVP监测补液,研究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GCS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及治疗1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能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重型颅脑损伤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莫海军 丁燕晶 +3 位作者 李金庭 陈远浩 叶嘉辉 李笑盈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MGB1(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HMGB1(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S100B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后24h内及病程内(1d、3d、5d、7d、14d),对照组于入院体检时,分别测定HMGB1、IL-1、IL-6、S100B蛋白水平。结果各时间段观察组HMGB1、IL-1、IL-6、S100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观察组病死率25%,死亡患者HMGB1、IL-1、IL-6、S100B一直呈上升趋势且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IL-1、IL-6、S100B较健康者升高,且病死患者HMGB1、IL-1、IL-6、S100B较存活患者均升高,HMGB1、IL-1、IL-6、S100B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HMGB1 IL-1 IL-6 S100B
下载PDF
PCT、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与脓毒血症病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燕金 王智钧 +1 位作者 丁燕晶 叶嘉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3期1928-1930,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判断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脓毒血症病例进行分析,共72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及预后,分为第一组:病情好转组(...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判断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脓毒血症病例进行分析,共72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及预后,分为第一组:病情好转组(病情治愈或病情好转,转出ICU至普通病房),共54例;第二组:预后不佳组(死亡及病情明显恶化)共18例,比较两组PCT、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三者在脓毒血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病人PCT均大于0.05,两组病人PCT均可表现为0.05-2或2-10、≥10,两组病人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血小板在病情好转组均无明显异常,而血小板明显低下者,89%患者预后不佳(死亡及病情明显恶化)。结论在脓毒血症的诊断上,PCT及C反应蛋白敏感性明显优于血小板计数,但PCT及CRP数值不能很好反映预后,血小板计数虽敏感性差,但一旦出现明显下降,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佳,可对病人预后提出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脓毒血症 相关性
下载PDF
神经鞘直径在颅脑术后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海军 丁燕晶 +2 位作者 饶婷 黄雪月 郑楚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6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超声监测在颅高压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本院颅脑疾病患者26例为观察组,根据入院时GCS评分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脑肿瘤5例,术后... 目的:探讨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超声监测在颅高压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本院颅脑疾病患者26例为观察组,根据入院时GCS评分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脑肿瘤5例,术后1、2、3 d根据病情变化动态用彩超经眼眶检查观察组眼球后3 mm处ONSD大小,每眼每次检查3次,计算ONSD平均值,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和GCS评分变化,统计生存率。结果:术后平均ONSD<5 mm 17例,>5 mm 6例,>6 mm 6例;死亡7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动态监测颅脑术后ONSD变化有助于正确判断颅脑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及时复查CT或再次手术,可成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常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直径 颅高压 无创监测 超声
下载PDF
PICCO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燕金 陈甘海 +2 位作者 李金庭 丁燕晶 莫海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4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 研究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科常规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监测CVP指导补液.治疗组应用... 目的 研究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神经科常规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监测CVP指导补液.治疗组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对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效果、GCS评分、撤机时间、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周后,治疗组失血性休克纠正优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素春 黄文平 +3 位作者 陈甘海 李金庭 丁燕晶 林燕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5期70-7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5年以来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尿激酶治疗组40例,瑞替普酶治疗组38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5年以来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尿激酶治疗组40例,瑞替普酶治疗组38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r-PA组〈6h组再通率88.9%,6~12h组再通率为72.7%:UK治疗组〈6h组再通率为65.5%,6~12h组再通率为4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P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优于UK,而其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UK相当,且r—PA具有给药方便的优点,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PICCO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甘海 李金庭 +6 位作者 林燕金 黄文平 丁燕晶 莫海军 姜椿法 何军 黄庆萍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入住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观察组通过PICCO技术分析指导液体管理。观察...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入住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检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管理,观察组通过PICCO技术分析指导液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病死率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h(P<0.01),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通过对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指标的检测,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血容量状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PICCO技术 中心静脉压 液体管理
下载PDF
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新斌 李金庭 +5 位作者 肖玲霞 陈甘海 陈远浩 丁燕晶 莫海军 姜椿法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并入组ICU患者60例,将入组患者分配随机数字,以单双分组,双号为对照组(n=30),单号为实验组(n=30),对比两组脑... 目的:研究床边颅脑彩超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成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并入组ICU患者60例,将入组患者分配随机数字,以单双分组,双号为对照组(n=30),单号为实验组(n=30),对比两组脑疝发生率、28 d死亡率、出院时GCS评分、病情变化至送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床旁颅脑彩超术后共监测到16个病灶,与CT监测结果对比,其符合率高达81.21%;且实验组脑疝发生率、28 d死亡率、出院时GC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情变化至送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且住院费用亦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出院时实验组m Rs评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GOS预后评分亦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颅脑彩超可更好地协助临床医师监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颅脑情况,对于改善神经重症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不仅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还能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颅脑彩超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成人患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PICCO与CVP压力监测在创伤性脑水肿液体管理的应用对比研究
16
作者 莫海军 陈甘海 +4 位作者 丁燕晶 李金庭 林燕金 叶嘉辉 李笑盈 《新疆医学》 2015年第6期760-76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PICCO与CVP压力监测在创伤性脑水肿液体管理。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2010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脑水肿患者,动态随机分为对照组(CVP组)和治疗组(PICCO组)各30例,对照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根据... 目的对比研究PICCO与CVP压力监测在创伤性脑水肿液体管理。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2010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脑水肿患者,动态随机分为对照组(CVP组)和治疗组(PICCO组)各30例,对照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根据CVP输液;治疗组根据PICCO监测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二组患者治疗2周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变化、甘露醇用量、总输液量、颅内压、肺水肿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等。结果对于GCS评分两组治疗GC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2.018±1.2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输液量(2571.14±558.70)ml、甘露醇用量(5625±124)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627.14±549.17)ml、(7500±15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实验组平均CPP(65.55±5.84)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CPP(78.74±5.04)mm Hg(t=3.761,P〈0.05),且下降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未发生肺水肿,对照组有2例发生,发生率为6%(P〈0.05),28 d死亡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入住ICU时间对照组明显比治疗组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指导对创伤性脑水肿液体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其液体管理有良好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CVP 创伤性脑水肿 液体管理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6、S100B与颅内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嘉辉 丁燕晶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6、S100B与颅内压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入院后24h内、1d、3d、7d、14d血清白介素6(IL-6)、S100B...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6、S100B与颅内压变化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较入院后24h内、1d、3d、7d、14d血清白介素6(IL-6)、S100B与颅内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24h至7d时S100B、IL-6、颅内压均达到最高峰,入院后14dS100B、IL-6、颅内压呈现逐渐恢复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入院后24h内、1d、3d、7d、14d患者S100B与颅内压均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4、0.409、0.543、0.312、0.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颅内压也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67、0.216、0.429、0.338、0.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IL-6、S100B能够反映颅内压变化,对评估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清白介素6 S100B 颅内压
下载PDF
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患者颅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嘉辉 丁燕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3-26,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颅高压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3%的高渗盐水150mL静脉注射,每6h1次,0.5mL/kg·...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颅高压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A组:3%的高渗盐水150mL静脉注射,每6h1次,0.5mL/kg·h;B组:10%的高渗盐水0.8mL/kg静脉注射,每6h1次,200mL/h;C组:20%甘露醇0.5g/kg静脉滴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0.5、1、2、3、6h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h血钠、血浆渗透压,降颅压显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ICP、MAP、CPP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CP均得到有效控制,A组患者治疗后3h ICP开始上升,而B、C组患者治疗后2h后ICP开始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3h内三组患者MAP、CPP均显著上升,且A、B组患者上升幅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治疗后6h,三组患者MAP、CPP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前、治疗后6h三组患者血钠、血浆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 0.05),C组患者降颅压显效时间显著延长,A组患者降颅压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B组患者预后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A、B组患者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36, P= 0.765)。结论高渗盐水、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在降压效果和持续时间方面,3%高渗盐水的作用更显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药物的输注速度、密切实时监测血钠、血浆渗透的改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甘露醇 颅脑损伤 颅内高压 预后
下载PDF
超声联合脑电图诊断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嘉辉 丁燕晶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8期1041-104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脑电图诊断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均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6个月后不同预后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脑电图诊断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均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比较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以及6个月后不同预后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检查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超声、脑电图检查(P<0.05)。联合检查诊断中度和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阳性率与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诊断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联合检查及超声检查(P<0.05)。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植物生存、中/重度残疾患者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良好预后患者,联合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显著低于超声检查和脑电图检查(P<0.05),且超声检查、脑电图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中/重度残疾患者和植物生存患者(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脑电图诊断中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后6个月对患者再次行联合检查可为预后的判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电图 闭合性颅脑损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20
作者 林燕金 丁燕晶 +2 位作者 林小敏 王树明 王智钧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在东莞市厚街医院ICU病区诊断为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年龄、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MAP、降钙素原(PCT)、CRP...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严重脓毒血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在东莞市厚街医院ICU病区诊断为严重脓毒血症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年龄、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MAP、降钙素原(PCT)、CRP、IL-6、乳酸(Lac)水平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根据脓毒血症诊治指南进行积极控制感染、抗休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免疫调理治疗,采用注射用胸腺肽α1皮下注射,每次1.6mg,每周治疗2次。观察两组患者免疫指标CD3^(+)、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的差异、感染指标PCT、CRP、IL-6以及代谢指标Lac的差异,观察其APACHEⅡ评分、MAP、休克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入院第1天CD3^(+)、CD4^(+)、CD8^(+)计数、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计数均明显低下,CD4^(+)/CD8^(+)比值降低。应用胸腺肽α1治疗后第3、5、7天,观察组CD3^(+)、CD4^(+)计数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同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CRP、IL-6、Lac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休克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有助于促进其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的恢复,增强其免疫功能,缩短其休克时间,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严重脓毒血症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