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氟摄入对儿童TT3、TT4和TS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向杰 涂青云 +4 位作者 陈冲 丁甘玲 覃玉 梅予锋 向全永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383-385,3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氟摄入对儿童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影响,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个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点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 目的探讨高氟摄入对儿童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影响,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个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为调查点,调查点所有在校的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外地转入、有明显甲状腺疾病及代谢性疾病者除外),对其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检测血清TT3、TT4和TSH水平,并用Student-T、χ~2检验等方法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重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85.37%,非病区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4,P<0.001);重病区儿童家庭饮用水氟含量为(2.36±0.70)mg/L,高于非病区的(0.36±0.1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7,P<0.001);儿童的血清TT3、TT4和TSH含量,重病区分别为(1.42±0.28)ng/mL、(9.67±1.76)μg/dL和(3.88±2.15)μIU/mL,非病区分别为(1.47±0.33)ng/mL、(9.22±2.54)μg/dL和(2.54±2.07)μIU/mL,其中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4,P<0.001)。饮水氟和血清氟含量与TSH含量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值均<0.01)。重病区村氟斑牙不同患病程度组儿童的TT3和T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80、-2.57,P值均<0.05)。结论高氟暴露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同的氟斑牙患病程度儿童血清中的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儿童 甲状腺功能 相关性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峰 陈冲 +4 位作者 丁甘玲 汪嘉琦 王红方 覃玉 向全永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664-665,671,共3页
目的了解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泗洪县对年龄≥18岁人群开展高血压筛查,对其中1 9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血样检测... 目的了解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泗洪县对年龄≥18岁人群开展高血压筛查,对其中1 93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和血样检测,收集患者治疗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筛查10 899人,筛出高血压病人2 74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其中符合入选标准1 933例,进行高血压治疗1 393例,治疗率为7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增长、收缩压升高、有高血压家族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等者高血压治疗可能性较高;家庭年收入>50 000元者与<10 000元者相比,治疗可能性较高;与自评健康差者比较,自评健康中等、好者治疗的可能性较高(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药物治疗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高血压患者个体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高血压 药物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挂线结合脱管疗法治愈婴儿先天性肛瘘1例
3
作者 丁甘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93-94,共2页
  邱某某,男,5个月.近满月时发现肛门左后肿溃流脓.某医院肛肠科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肛门直肠瘘管".治疗方法:采用挂线结合脱管疗法.……
下载PDF
2017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与2002—2017年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顾凯 庞怡 +12 位作者 吴春晓 王春芳 施亮 向詠梅 龚杨明 彭鹏 窦剑明 吴梦吟 章晓聪 丁甘玲 颜佳颖 施燕 付晨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1-256,共16页
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分析2017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7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 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分析2017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7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7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按诊断或死亡年份、部位和年龄组分层,计算数量、构成比、粗率、年龄别率、年龄标化率等指标,分析发病和死亡数量、年龄别率和标化率等变化趋势。应用Joinpoint统计软件分析2002—2017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估算总体和分阶段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Segi’s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调整计算标化率。结果:2017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为79378例和37186人,粗发病率为546.5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6.31/10万,男性的标化发病率低于女性。粗死亡率为256.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88.41/10万,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数量和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别发病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60~64岁组和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男性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80~84岁组和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女性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均在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按发病例数排序,男性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的部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前列腺癌、肝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和食管癌,女性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的部位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子宫颈癌和胆囊癌。按死亡人数排序,男性前10位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膀胱癌、淋巴瘤和胆囊癌,女性前10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卵巢癌和淋巴瘤。按性别划分的发病和死亡的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与按常见组合年龄段划分的前5位常见癌症类型差异较大。总体上,标化发病率在2002—2009年维持稳定状态,在2009—2017年以年均2.88%的增速上升;标化死亡率在2002—2011年维持稳定,在2011—2017年以年均2.66%的速度下降。不同性别和癌症类型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论: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和男性前列腺癌仍是上海市肿瘤防治的重点,应针对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现状制定适宜筛查技术方案,推进癌症机会性筛查,推广社区肿瘤患者干预管理适宜技术,降低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 死亡 趋势 上海
原文传递
2002—2013年上海市恶性肿瘤生存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春晓 顾凯 +12 位作者 庞怡 王春芳 施亮 向詠梅 龚杨明 彭鹏 窦剑明 吴梦吟 章晓聪 丁甘玲 颜佳颖 施燕 付晨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7-265,共9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2002—2013年上海市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随访资料,按诊断年份、性别、瘤别、年龄等不同分组分层分析...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2002—2013年上海市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随访资料,按诊断年份、性别、瘤别、年龄等不同分组分层分析,计算例数和构成比等相关统计指标。观察生存率应用寿命表法计算,应用Elandt-Johnson模型推算0~99岁逐岁的生存概率,再根据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最终获得相对生存率,并计算其逐年率值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年龄标化相对生存率采用简化的国际癌症生存标准人口构成计算。结果:2002—2013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644520例,其中643545例(99.85%)纳入观察队列进行生存分析。5年观察生存率从37.61%上升至46.47%,5年相对生存率从42.18%上升至51.11%,5年年龄标化相对生存率从40.57%上升至49.80%。2011—2013年诊断病例中5年相对生存率最高的是甲状腺癌(99.43%),其次是女性乳腺癌(88.35%)和子宫体癌(85.56%);最低的是胰腺癌(5.87%),其次是胆囊癌(13.64%)和食管癌(17.72%);病例数最多的是肺癌(23.59%),其次是大肠癌(59.82%)和胃癌(38.65%)。所有部位合计病例的5年相对生存率从2002年的40.55%上升至2013年的52.77%,年均增长2.40%。肝癌和肺癌等13个癌种的5年相对生存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和胆囊癌等其他癌种的5年相对生存率变化趋势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恶性肿瘤诊断水平和生存状况在不断改善,不同癌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生存 流行病学 上海
原文传递
吸烟对职业人群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功能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丁甘玲 陈冲 +4 位作者 汪嘉琦 张永青 涂青云 张琳 向全永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7-892,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某大型化工企业男性职业人群吸烟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职业人群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6—12月选取该企业储运车间和化机车间的3135名男性职业人群为调查对象。根据其不同的吸烟...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某大型化工企业男性职业人群吸烟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职业人群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6—12月选取该企业储运车间和化机车间的3135名男性职业人群为调查对象。根据其不同的吸烟包年数分成不吸烟、轻度吸烟、中度和重度吸烟4组,采用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出每个对象相应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计算吸烟组的OR值。将调查对象每日平均吸烟支数分成0支、1~15支和>15支,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结果该职业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35%[以空腹血糖(FPG)≥7.0 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为标准],随着吸烟量的增加,HbA1C、空腹血糖逐渐升高,空腹胰岛素、HOMA-β逐渐降低,且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HOMA-IR在轻度吸烟者中显著增加,中度和重度吸烟者中逐渐降低。重度吸烟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乏是不吸烟组的3.57倍(95%CI=2.77~4.59),相关变量调整后的OR值是1.64(95%CI=1.22~2.22)。平均每日吸烟>15支人群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缺乏危险是不吸烟的1.62倍(95%CI=1.33~1.99),变量调整后的OR值是1.10(95%CI=0.87~1.40)。结论吸烟可以剂量依赖性引起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且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人群 吸烟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
原文传递
香烟烟雾暴露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鹿奎奎 汪嘉琦 +3 位作者 丁甘玲 陈冲 向全永 卞倩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的干预效果,为糖尿病预防及烟草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品系雄性小鼠60只,按照小鼠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烟雾暴露组(B组)和烟雾暴露+穿心莲内酯干预组(C组),...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暴露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的干预效果,为糖尿病预防及烟草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SPF级C57BL/6J品系雄性小鼠60只,按照小鼠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烟雾暴露组(B组)和烟雾暴露+穿心莲内酯干预组(C组),每组20只。B组和C组小鼠每天暴露于20支香烟的烟雾60 min,持续3个月;C组小鼠每周腹腔内注射穿心莲内酯(10 mg/kg),A组和B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香烟烟雾暴露结束后施行腹腔内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实验(IPITT),比较各组小鼠各时点血糖变化及IPGTT和IPITT血糖水平的曲线下面积。结果0 min时,B组的血糖最高,C组次之。IPGTT示,腹腔注射葡萄糖后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迅速增加,注射后15 min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且B组在15 min和30 min时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和C组血糖水平的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大于A组(P<0.05),B组显著大于C组(P<0.05)。IPITT示,腹腔注射胰岛素后,15 min时B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30 min和60 min时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及血糖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烟烟雾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引起小鼠糖代谢的异常,而穿心莲内酯可以拮抗这种损伤。但未发现香烟烟雾对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暴露 动物实验 糖代谢 胰岛素功能 穿心莲内酯
原文传递
江苏省成年居民静态行为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及其危险因素聚集性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涂青云 覃玉 +3 位作者 汪嘉琦 陈冲 丁甘玲 向全永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成年居民静态行为与心脑血管疾病(CVD)事件发生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CVRFs)聚集性关系,为预防控制CVD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0年10-12月采用按人口规模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南通... 目的了解江苏省成年居民静态行为与心脑血管疾病(CVD)事件发生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CVRFs)聚集性关系,为预防控制CVD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0年10-12月采用按人口规模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南通市如皋市、淮阴市金湖县、扬州市邗江区、泰州市姜堰区、盐城市响水县和连云港东海县7个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抽取3 500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和跟踪随访,登记并核实调查对象CVD事件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静态行为与CVRFs聚集性之间的关系,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静态行为与CVD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完成随访的3 019名江苏省成年居民共发生143例CVD事件,CVD事件发生率为4.73%;具有1、2和≥3个CVRFs者分别为906、901和728人,分别占30.0%、29.8%和24.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地区、饮酒情况和体力活动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成年居民每日静态时间≥4 h者聚集≥3个CVRFs的风险为每日静态行为时间<2 h者的1.41倍(OR=1.41,95%CI=1.05~1.89);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地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情况及是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成年居民每日静态行为时间≥4 h者发生CVD事件的风险为每日静态行为时间<2 h者的2.07倍(HR=2.07,95%CI=1.07~3.40)。结论长时间的静态行为与CVRFs的聚集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明显增加CVD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CVD)事件 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CVRFs) 聚集性 静态行为 成年居民
原文传递
江苏省成年人群龋齿患病情况与空腹、服糖后血糖水平的零膨胀泊松回归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汪嘉琦 覃玉 +3 位作者 陈冲 丁甘玲 苏健 向全永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成年人群中龋齿与糖尿病、空腹血糖(FPG)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2 h PG)之间的关系,为龋齿和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苏省3个监测点...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成年人群中龋齿与糖尿病、空腹血糖(FPG)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2 h PG)之间的关系,为龋齿和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苏省3个监测点共抽取1 8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tata15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和零膨胀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671名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0.2±14.4)岁。其中,男性774名,女性897名。调查对象的糖尿病新检出率和龋齿患病率分别为6.22%和77.86%。新检出糖尿病组的因龋失牙数(MT)和龋失补指数(DMFT)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膨胀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FPG水平(与FPG<6.1 mmol/L者相比,6.1 mmol/L≤FPG<7.0 mmol/L人群MCR=1.124,95%CI:1.049-1.204;FPG≥7.0 mmol/L人群MCR=1.221,95%CI:1.104-1.350)、高2 h PG水平(与2 h PG<7.8 mmol/L者相比,7.8mmol/L≤2 h PG<11.1 mmol/L人群MCR=1.120,95%CI:1.059-1.184;2 h PG≥11.1 mmol/L人群MCR=1.164,95%CI:1.044-1.298)均会引起DMFT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江苏成年人群中,龋齿患病情况与糖尿病及血糖水平有关,为降低龋患率,应在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水平较高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龋齿 龋失补指数
原文传递
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与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晓聪 彭鹏 +8 位作者 吴春晓 庞怡 王春芳 吴梦吟 龚杨明 丁甘玲 付晨 施燕 顾凯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7-296,共10页
目的:超过一半的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发生在中国。本研究基于上海市肿瘤登记资料,分析了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2—2016年变化趋势,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2002—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来源于上... 目的:超过一半的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发生在中国。本研究基于上海市肿瘤登记资料,分析了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2—2016年变化趋势,为食管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2002—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来源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根据诊断或死亡年份、性别、年龄组统计各亚组人群发病和死亡数、粗率、构成比、年龄别率及累积率;使用Segi’s 1960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年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及相应的35~64岁截缩率;使用Z检验、Cochran检验法分别比较不同亚组年龄别率、标化率的差异。使用Joinpoint 4.9.1.0软件分析逐年率值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新发病例的病理学诊断比例为73.18%,仅有死亡证明比例为0.72%,死亡发病数比为0.84。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398例和1171人,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1.88%和3.16%,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分别为9.65/10万和8.09/10万,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6/10万和2.67/10万,男性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85岁及以上组人群中达到峰值,分别为50.54/10万和53.35/10万。2002—2016年上海市食管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亦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减速分别为4.45%[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4.45,P<0.001]和4.17%(APC=-4.17,P<0.001)。结论:上海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处于全国较低流行水平,并且在2002—2016年呈下降趋势。食管癌筛查应重点关注男性和55~64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分析 上海市
原文传递
江苏省居民不同膳食模式对四类血脂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冲 涂青云 +3 位作者 丁甘玲 汪嘉琦 覃玉 向全永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18岁居民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为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400例18岁及以上的常驻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了解居民的基本情况,并检测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江苏省≥18岁居民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为血脂异常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400例18岁及以上的常驻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了解居民的基本情况,并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食物频率表法进行膳食调查,并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动物型、淀粉类植物型、蛋类、蔬果类健康型等四类模膳食模式,每类膳食模式按照因子得分的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G1、G2、G3、G4四个亚组。膳食模式与四类血脂异常的相关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2.16%,其中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79%、13.43%、21.13%、1.70%,四类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不同BMI、是否高血压情况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蛋类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处于G4水平的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的患病风险分别为处于G1水平的0.706倍(OR=0.706,95%CI:0.523~0.952)和0.755倍(OR=0.755,95%CI:0.627~0.910);淀粉类植物型膳食模式G4水平的高LDL-C血症患病风险是G1水平的0.479倍(OR=0.479,95%CI:0.280~0.819);动物型膳食模式的G3、G4水平的低HDL-C血症患病风险分别是G1的1.318倍(OR=1.318,95%CI:1.121~1.550)、1.232倍(OR=1.232,95%CI:1.044~0.453)。结论膳食模式与四类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推荐以全谷物粗粮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合理摄入肉类,每天一个全蛋,坚持果蔬多样化以防治血脂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血脂异常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穿心莲内酯对香烟烟雾诱导小鼠肺损伤拮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莉 丁甘玲 +5 位作者 汪嘉琦 鹿奎奎 陈冲 王丹 卞倩 向全永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香烟烟雾熏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A)、香烟烟雾组(B)、生理盐水组(C)、穿心莲内酯组(D)。除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外,其他3组采用...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香烟烟雾熏染小鼠的保护作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A)、香烟烟雾组(B)、生理盐水组(C)、穿心莲内酯组(D)。除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外,其他3组采用浓度为300 mg/m^(3)香烟烟雾熏染,1天2次,每次1 h,每周5天,共熏染12周,生理盐水组和穿心莲内酯组在每周的最后一天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穿心莲内酯。测定各组小鼠的平均内衬间隔(MLI)和平均肺泡面积(MAA)、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IL-6和IL-8、BALF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并进行IL-6、IL-8与MMP-9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香烟烟雾组MLI、MAA、IL-6、IL-8、MMP-9明显>对照组。与香烟烟雾组比较,穿心莲内酯组MLI和MAA减小,IL-6、IL-8、MMP-9明显下降。IL-6、IL-8与MMP-9显著相关。结论穿心莲内酯通过抗炎降低MMP-9的产生以拮抗香烟烟雾对小鼠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香烟烟雾 炎症因子 拮抗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云松 涂青云 +4 位作者 陈冲 丁甘玲 覃玉 张琳 向全永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苏北农村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和血压控制效果等情况,筛选出性价比高的用药方案,为指导农村地区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苏北农村四个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基地的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较为常用的降压药... 目的调查江苏省苏北农村高血压患者药物使用和血压控制效果等情况,筛选出性价比高的用药方案,为指导农村地区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苏北农村四个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基地的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较为常用的降压药物用药方案;以采用五大类降压药物和中成药/复方制剂治疗且随访过程中未自行换药/停药的高血压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高血压高危患者常见用药方案和血压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队列中,符合条件的高血压高危患者3 009例,其常见的用药方案有九种,分别为复方制剂、单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单用钙拮抗剂(CCB)、CCB+ACEI、单用利尿药、CCB+复方制剂、复方制剂+中成药、ACEI+复方制剂、利尿药+CCB;九种用药方案治疗高危患者规范化管理1年后血压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P<0.01);Scheffé置信区间法进行率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单用CCB类降压药与单用ACEI类降压药血压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5 4,0.256 0)。结论九种常见用药方案中,利尿剂+CCB血压控制率最高,单用CCB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单用ACEI类;推荐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高危患者首选CCB类药物或采用CCB类药物为核心的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农村地区 降压药物 高危患者 血压控制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