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缘视角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学地理教学策略
1
作者 丁继昭 陈乾 袁孝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通过分析政治地理学领域普遍较关注的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地缘战略等,研究认为,地缘视角的主要内容是:从地缘经济的角度认识世界经济现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识国家的政治行为,从地缘文化的角度认识文化冲突与融合,从地缘战... 通过分析政治地理学领域普遍较关注的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地缘战略等,研究认为,地缘视角的主要内容是:从地缘经济的角度认识世界经济现象,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识国家的政治行为,从地缘文化的角度认识文化冲突与融合,从地缘战略的角度认识维护国家利益。中学地理教学需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统筹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地缘视角,一是统整分析地理课程中“地缘”相关内容,二是指向地缘视角目标创设地缘问题情境,三是基于地缘视角关键点设计地理教学环节,四是结合实际拓展地缘问题课外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视角 中学地理 地理视角 国家安全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地图素养的核心构成及其课程与教学应对
2
作者 陈乾 丁继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0,共4页
本文遵循“地图是什么—地图素养是什么—认识地图、使用地图”的线索,体现地图本质对地图素养的指向性要求。地图素养的核心包括地图表达素养、地图透视素养、地图动态素养、地图文化素养。指向地图素养的课程内容有明确的落脚点:依托... 本文遵循“地图是什么—地图素养是什么—认识地图、使用地图”的线索,体现地图本质对地图素养的指向性要求。地图素养的核心包括地图表达素养、地图透视素养、地图动态素养、地图文化素养。指向地图素养的课程内容有明确的落脚点:依托具体区域特征的直观表达,明确区域位置和特点;依托空间转变总结地理效应,综合地理尺度;依托动态变化过程的再现,探究地理原理;依托地图文化的鉴赏,感知地理之美。落实地图素养的地理教学对策包括引导学生树立读图者与制图者的双重身份,综合表达地图的视觉信息与逻辑脉络,根据地图信息推理地理事象的动态变化过程,深入挖掘与渗透地图表达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 地图素养 高中地理 课程内容分析 教学对策
下载PDF
大单元理念下教学指向的价值、特点与实施路径
3
作者 夏婵婵 丁继昭 《中小学德育》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在大单元理念下提出教学指向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落实学科本质观下教学的“主攻”方向。大单元理念下教学指向的价值,宏观上以学科内部视角凸显育人目标指向,中观上以学科内在逻辑提高教学研究站位,微观上以学科专家思维实现素... 在大单元理念下提出教学指向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落实学科本质观下教学的“主攻”方向。大单元理念下教学指向的价值,宏观上以学科内部视角凸显育人目标指向,中观上以学科内在逻辑提高教学研究站位,微观上以学科专家思维实现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教学指向具有体现教学思维、引导教学预期和阐释教学理论的特点。探索教学指向,需要以深化学科理解为逻辑起点,以学科思想方法为学理依据,以教学关键点为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单元 教学指向 学科本质 大概念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地理眼”看家乡:基于馆校合作的天文实践案例设计
4
作者 叶一凡 任乐 丁继昭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16期13-16,共4页
“地理眼”看家乡,即运用地理核心知识,在家乡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家国情怀。馆校合作指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等与学校之间的教学合作关系,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地理眼”看家乡,即运用地理核心知识,在家乡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家国情怀。馆校合作指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等与学校之间的教学合作关系,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文章基于馆校合作优势,以新课标中学习活动示例“星空观察”为例,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特点及活动评价等方面探讨地理学习活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眼”看家乡 馆校合作 地理实践活动
下载PDF
中学地理学科实践的逻辑、样态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轻视实践育人,是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障碍。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着力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中学地理学科实践的逻辑起点为“基于地理空间思想... 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轻视实践育人,是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障碍。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着力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中学地理学科实践的逻辑起点为“基于地理空间思想统筹实践整体”,逻辑中项为“结合实践要素联通学科实践过程”,逻辑终点为“落实地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并表现出三维(3D)样态:实践方式重在“做”(Doing)、实践内容“学科化”(Discipline)、实践情境的“发展性”(Developmental)。操作层面上的地理实践实施策略是主题化建构课程内容体系、推进问题式教学逻辑设计、设计合理的学习进阶路径、建设师生高效合作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学地理 育人方式 学科实践
下载PDF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下地理过程序列划分及认识论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继昭 《地理教学》 2023年第4期12-15,共4页
自然地理过程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传输。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从输入、作用和输出来认识地理过程的发生序列,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即地理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二是关注物质能量的作用细节,即地理过程的序... 自然地理过程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传输。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从输入、作用和输出来认识地理过程的发生序列,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即地理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二是关注物质能量的作用细节,即地理过程的序列和特点;三是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出表现,即地理过程的结果和影响。深化学科理解,基于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序列认识地理过程时,相当于有了一个来自地理学科本体的思维地图:从动态到静态,以“镜头”方式横切地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以“序列”方式解构地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能量传输 自然地理过程 序列划分 认识论
下载PDF
用“四颗心”翻转试题,促进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3年第10期57-62,共6页
翻转试题,就是“翻”以往的学生学习视角为教师教学视角,从关注“考什么”和“考得怎么样”转向“怎么考”,让试题成为教师素养进阶的资源支撑。地理教师可以用“四颗心”翻转试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并助推核心素养测评高质量发展,即:坚... 翻转试题,就是“翻”以往的学生学习视角为教师教学视角,从关注“考什么”和“考得怎么样”转向“怎么考”,让试题成为教师素养进阶的资源支撑。地理教师可以用“四颗心”翻转试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并助推核心素养测评高质量发展,即:坚守初心,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突出重心,着力研究地理试题中的学科思想方法;回归匠心,以地理思想方法“反哺”课程与教学;永葆恒心,深化地理学科理解把握核心素养测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试题 核心素养测评 教师专业成长 学科思想方法 地理学科
下载PDF
突出学科本质的高中地理“地球的历史”教学关键点
8
作者 丁继昭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0期10-12,44,共4页
许多教师在高中必修“地理1”模块“地球的历史”的教学中,存在不注意体现学科本质的问题,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突出地理学科本质的“地球的历史”教学,关键目标有三:一是基于宏大尺度,构建“宙—代—纪—年”地理时间认知体... 许多教师在高中必修“地理1”模块“地球的历史”的教学中,存在不注意体现学科本质的问题,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突出地理学科本质的“地球的历史”教学,关键目标有三:一是基于宏大尺度,构建“宙—代—纪—年”地理时间认知体系;二是结合地层构造,认识“以空间换时间”的地球历史研究方法;三是遵循学科逻辑,养成“化石—生物—环境”的地理思维路径。将关键目标落实到教学实施层面上,一是要妥善处理好地理本质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关系,确保地理课程“不变味”;二是要在具体内容教学中注意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本质 教学目标 教学实施 高中地理 地球的历史
下载PDF
区域差异思想方法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9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华南地理学报》 202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学科基本原理蕴含着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明确学科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及其运行机制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招。区域差异体现了地理学的第二定律“空间异质性”,关注区域差异是地理学考察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梳理有关区域差异的内容... 学科基本原理蕴含着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明确学科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及其运行机制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招。区域差异体现了地理学的第二定律“空间异质性”,关注区域差异是地理学考察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梳理有关区域差异的内容要点,明晰地理区域差异思想方法的内涵和谱系,关键在于:基于地理过程的差异本源性剖析区域差异现象的形成原因,基于空间尺度和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角度认识区域分异规律,基于区域差异以因地制宜观念应对实践问题和价值判断。据此结合具体内容反哺基础地理教育,探讨区域差异思想方法对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思想方法 区域差异 地理教学 指向性要求
下载PDF
关注区域认知中的“空间成分”及其教学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晓娟 丁继昭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5期8-11,共4页
区域认知素养要求从“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其中的“空间成分”对于学生发展至关重要,但当前的地理教研多重视区域而忽视空间。区域认知中“空间成分”的独特认知价值有以下几点:一是以空间本性突出课程与教学的地理学科本质... 区域认知素养要求从“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其中的“空间成分”对于学生发展至关重要,但当前的地理教研多重视区域而忽视空间。区域认知中“空间成分”的独特认知价值有以下几点:一是以空间本性突出课程与教学的地理学科本质,二是通过空间尺度来深化理解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三是基于空间中地理过程的时空性促进素养整合。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人教版地理教材,整理高中地理教材中与区域认知中“空间成分”相关的内容,并提出教学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认知 空间 高中地理
下载PDF
深化学科理解的高中地理教材研究——以“海—气相互作用”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穆亚楠 丁继昭 纪少晴 《基础教育课程》 2023年第12期45-50,共6页
“海—气相互作用”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新增内容,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整合圈层知识,培养整体性思想,养成综合思维,深化学科理解。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审视“海—气相互作用”课程价值,梳理“海—气相互... “海—气相互作用”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新增内容,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整合圈层知识,培养整体性思想,养成综合思维,深化学科理解。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审视“海—气相互作用”课程价值,梳理“海—气相互作用”内容布局,剖析“海—气相互作用”概念本质,对于师生深度把握教材内容、深入理解地理学科及其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理解 高中地理 海—气相互作用 教材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科必备知识考查路径初探 被引量:41
12
作者 丁继昭 史辰羲 《中国考试》 CSSCI 2020年第6期14-18,共5页
必备知识作为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中"四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对必备知识的考查,需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科思想为主线和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考查原则,依... 必备知识作为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中"四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对必备知识的考查,需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科思想为主线和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的考查原则,依循学科思想方法→学科问题→学科必备知识的考查路径,设计围绕区域差异考查地理特征、立足空间关系原理考查地理联系、聚焦区域表现考查地理过程的考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高考评价体系 地理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下载PDF
综合思维的“分析”基础与“综合”方法——基于“分析”与“综合”辩证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21
13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40,共4页
本文基于对"分析"与"综合"辩证关系的理解,探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的主要"分析"基础与常用"综合"方法,主要包括地域分析、要素分析、过程分析和时段分析等基础,以及地域综合、要素-过... 本文基于对"分析"与"综合"辩证关系的理解,探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的主要"分析"基础与常用"综合"方法,主要包括地域分析、要素分析、过程分析和时段分析等基础,以及地域综合、要素-过程综合和动态综合等方法。扎根地理学科本体研究,进一步深化综合思维理解,促进落实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与“综合”辩证关系 综合思维 “分析”基础 “综合”方法
下载PDF
区域认知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其培养——兼论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契合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1-24,共4页
“区域认知”不仅包括“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和“用区域的方式去认识”两个方面,还蕴含“价值判断”的成分。区域认知的三个方面与三维目标相契合,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结合中学地... “区域认知”不仅包括“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和“用区域的方式去认识”两个方面,还蕴含“价值判断”的成分。区域认知的三个方面与三维目标相契合,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结合中学地理区域主题内容,建构区域认知矩阵,并分析区域认知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核心素养 三维目标
下载PDF
重新发现二十四节气,关注地理审美情趣培养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继昭 夏婵婵 《地理教学》 2017年第6期16-19,15,共5页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人了解自然界的重大成果,最近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时下的"新焦点"。然而,在中学地理教研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多侧重于知识点的识记和相关图表的判读等。本文主要挖掘...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人了解自然界的重大成果,最近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时下的"新焦点"。然而,在中学地理教研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多侧重于知识点的识记和相关图表的判读等。本文主要挖掘二十四节气的美育价值,并从"观察地理景观,找寻审美源泉;明晰地理秩序,启思审美过程;鉴赏地理理论,感悟审美情趣"三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地理 审美情趣
下载PDF
地理空间结构思维及其培养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空间结构思维是地理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空间结构研究兴趣、思维方式与阐释过程中。综合分析学科研究,从地理空间结构要素思维、地理空间结构向度思维、地理空间结构尺度思维、地理空间结构模式思维、地理空间结构演化... 空间结构思维是地理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空间结构研究兴趣、思维方式与阐释过程中。综合分析学科研究,从地理空间结构要素思维、地理空间结构向度思维、地理空间结构尺度思维、地理空间结构模式思维、地理空间结构演化思维和地理空间结构效应思维六个方面,建构地理空间结构思维模型。结合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实际,提出地理空间结构思维素养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 空间结构 地理空间结构思维 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距离衰减”的思想方法及其对地理区位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3,共6页
区位反映了区位主体与区位因子的距离关系,经济地理活动区位法则的表现形式即距离衰减律。区位选择的本质就是缩减“距离”的过程,缩减距离意味着低成本和高收益。“距离衰减”思想反哺地理区位教学,主要有三个教学指向:一是根据不同区... 区位反映了区位主体与区位因子的距离关系,经济地理活动区位法则的表现形式即距离衰减律。区位选择的本质就是缩减“距离”的过程,缩减距离意味着低成本和高收益。“距离衰减”思想反哺地理区位教学,主要有三个教学指向:一是根据不同区位主体的内在属性,理解与之相关的具体“距离”指代;二是基于距离视角,分析区位选择中距离与成本和利润的经济利益关系;三是以“距离衰减”主线联动整体性思维,动态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结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具体案例,详细阐明“距离衰减”的思想方法及其对地理区位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思想方法 距离衰减 区位分析 地理教学 指向性要求
下载PDF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提示”的意蕴、功能与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继昭 袁孝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6,共4页
"教学提示"作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新增版块,具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反映现代地理科学研究进展的现代意蕴,发挥着补充教学、指引教学、启迪教学和升级教学的服务功... "教学提示"作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的新增版块,具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反映现代地理科学研究进展的现代意蕴,发挥着补充教学、指引教学、启迪教学和升级教学的服务功能。"教学提示"的未来发展,是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工作重点之一,既要遵循"有理"与"讲理"的说理逻辑,又要回归扎实的地理学科本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标准 教学提示
下载PDF
聚焦“协调”,增进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继昭 《地理教学》 2022年第3期17-19,共3页
人地协调观因突出强调“协调”而不等同于人地观(念)。溯源人地关系原理,“协调”主要体现在人与地之间物质、能量的流通量和流通程度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极限值”以内,依靠科学的行动与调适,确保人地交互状况运行在合理区间当中。本... 人地协调观因突出强调“协调”而不等同于人地观(念)。溯源人地关系原理,“协调”主要体现在人与地之间物质、能量的流通量和流通程度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极限值”以内,依靠科学的行动与调适,确保人地交互状况运行在合理区间当中。本文聚焦“协调”,将以往用“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地和谐发展”来解构人地协调观素养表现的方法,进一步调适、概括为:“辩证看待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懂得人类活动需尊重自然规律”“综合评判人地关系问题和举措”,通过协调认识、协调应对和协调评价三个方面充分突出“协调”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观 协调 人地观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荒漠化原因”的学科理解及教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继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57,共3页
荒漠化是高中区域地理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荒漠”概念的知识脉络梳理,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把握“荒漠化”概念中“土地”和“土地退化”两个解读要点,探寻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区域内的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关注荒漠... 荒漠化是高中区域地理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荒漠”概念的知识脉络梳理,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把握“荒漠化”概念中“土地”和“土地退化”两个解读要点,探寻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区域内的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关注荒漠化人为原因的分析思路,即人类占有自然环境要素的空间与影响和干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状况。通过深化学科理解,开展教学研究,深层挖掘荒漠化原因,分析背后的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原因分析 学科理解 教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