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束勘测声速剖面场的EOF表示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继胜 周兴华 +1 位作者 唐秋华 陈义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6-449,共4页
提出了根据实测声速剖面,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建立了声速剖面场的数学模型,得到了任意点位的声速剖面对边缘波束数据进行声线折射改正的方法。该方法对提高多波束勘测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波束勘测 声速剖面 声线折射 经验正交函数
下载PDF
基于等效声速剖面法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声线折射改正技术 被引量:29
2
作者 丁继胜 周兴华 +2 位作者 唐秋华 刘忠臣 陈义兰 《海洋测绘》 2004年第6期27-29,共3页
多波束测深技术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海洋勘测手段之一,其具有全覆盖、无遗漏、高精度和高效率等特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声学原理和海水的不均匀性,使得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声线的折射现象,对波束测点的最终位置的归算带来较大的误差。... 多波束测深技术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海洋勘测手段之一,其具有全覆盖、无遗漏、高精度和高效率等特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声学原理和海水的不均匀性,使得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声线的折射现象,对波束测点的最终位置的归算带来较大的误差。针对多波束数据后处理方法,介绍了利用等效声速剖面法对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声线折射进行改正的一种新方法,并通过试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提高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声线折射 等效声速剖面
下载PDF
高分辨率多波束声纳系统海底目标物检测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继胜 董立峰 +1 位作者 唐秋华 李杰 《海洋测绘》 2014年第5期62-64,71,共4页
结合近几年出现的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性能特点,通过检测实例,介绍其在海底管道(尤其是裸露管道)检测中的相关技术及及检测成果。结果证实,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系统可以准确检测海底小尺寸目标物,为其新特性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高分辨率 海底管道 水体数据 片段测量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的工作原理 被引量:20
4
作者 丁继胜 周兴华 +1 位作者 刘忠臣 张卫红 《海洋测绘》 1999年第3期15-22,共8页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the Multibeam Bathmatric Sonar System)是一种用来进行水底地形地貌测绘的大型组和设备,属当代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际上多波束技术发展迅速,本文从其设计思想和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换能器、发射机、接收机)来介绍多...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the Multibeam Bathmatric Sonar System)是一种用来进行水底地形地貌测绘的大型组和设备,属当代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国际上多波束技术发展迅速,本文从其设计思想和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换能器、发射机、接收机)来介绍多波束技术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压电效应 时间增益控制
下载PDF
利用姿态传感器提高单波束测深精度 被引量:8
5
作者 丁继胜 刘忠臣 +1 位作者 周兴华 张卫红 《海洋测绘》 2002年第5期57-58,62,共3页
从姿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入手 ,介绍了影响单波束测深仪测量精度的船只姿态变化现象 ,并提出了利用姿态传感器输出的各种船姿信号 ,对测深仪测量精度进行提升。
关键词 姿态传感器 单波束测深 精度 水深测量 感应单元
下载PDF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在海洋测量领域中的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继胜 刘建立 范学炜 《海岸工程》 2007年第1期21-28,共8页
介绍了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该技术在海洋领域的成功应用,结合目前技术发展现状和社会发展需求,展望了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空载激光扫描测量 数据处理 海洋测量
下载PDF
多波束回声测深系统测量数据的分离提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继胜 周兴华 +1 位作者 吴永亭 胡光海 《海洋测绘》 2006年第4期33-35,共3页
通过对Em系列多波束测深系统原始数据结构分析,提出了从原始测量数据中提取各种测量数据的技术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方法。该技术方法对多波束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数据结构 VISUAL Basic
下载PDF
长江口海域声速剖面特性及其对多波束勘测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继胜 吴永亭 +1 位作者 周兴华 杨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2004年10-12月一个航次的测量数据,分析了长江口附近某海区的声速结构特点,发现该海域的声速结构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潮汐的变化,声速日变化量较大,具有类似潮周期现象,即随着落潮大量淡水和泥沙的注入以及涨潮时新鲜海... 利用2004年10-12月一个航次的测量数据,分析了长江口附近某海区的声速结构特点,发现该海域的声速结构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潮汐的变化,声速日变化量较大,具有类似潮周期现象,即随着落潮大量淡水和泥沙的注入以及涨潮时新鲜海水的补充,声速的时空变化较大,致使多波束系统的波束导向和声线跟踪偏差较大,很大程度的地影响了多波束系统的勘测精度(特别是边缘波束对应的水深数据误差更大)。针对于此,给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声速剖面 多波束系统
下载PDF
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通信接口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丁继胜 吴永亭 +1 位作者 唐秋华 杨龙 《海洋测绘》 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
介绍了超短基线水下定位系统通信接口的软件实现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程序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以V isual C++为开发平台下的软件实现关键代码,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 超短基线 水下定位 通信接口
下载PDF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10
作者 刘保华 丁继胜 +3 位作者 裴彦良 李西双 高俊国 吕京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海工程,例如海缆(海底光缆、电缆和管线等)路由调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灾害因素分析、海底目标物寻找和水下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 多波束测深 侧扫声纳 浅地层剖面仪 高分辨率地震测量 海洋磁力测量
下载PDF
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处理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唐秋华 周兴华 +2 位作者 丁继胜 刘忠臣 杜德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探讨多波束测深系统反向散射强度与海底底质类型的关系基础上,研究影响反向散射强度的各种因素,主要分析了海底地形起伏、中央波束区反射信号对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将处理后的“纯”反向散射强度数据镶嵌... 在探讨多波束测深系统反向散射强度与海底底质类型的关系基础上,研究影响反向散射强度的各种因素,主要分析了海底地形起伏、中央波束区反射信号对反向散射强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将处理后的“纯”反向散射强度数据镶嵌生成海底声像图,为海底底质类型划分以及地貌解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辅助判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遥感 多波束 反向散射强度 海底声像图 底质分类
下载PDF
东海海底地形分区特征和成因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忠臣 陈义兰 +3 位作者 丁继胜 张卫红 吴永亭 郭发滨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73,共14页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 东海一直以其特殊的大地构造地位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但作为主要受构造控制的东海海底地形的研究,以往简单趋势性描述居多,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尚不多见。不久前完成的高精度、全覆盖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覆盖了东海部分外陆架、大陆坡全部、冲绳海槽和东部岛坡的一部分,取得了海量的测深数据。据此编绘的勘测多波束水深图和结合测区外的传统资料编绘的海底地形图使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和系统研究东海的海底地形特征。在定量确定了陆架坡折线、陆坡坡脚线和东部槽坡坡脚线的基础上划分出了大陆架、大陆坡、冲绳海槽平原和东部岛坡4大地形区,继之对各区的海底地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并在区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条剖面进行了剖析。另外,从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东海海底地形发育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整个东海地形分带明显,地形类型多样:大陆架十分宽阔,总体北宽南窄,从大陆向海平缓倾斜,发育了广泛的NW-SE向沙脊群,自大陆向东南呈扇形发散;大陆坡呈NE-SW向条带展布,海底地形陡峻,呈阶梯状下掉,总体北缓南陡,其上峡谷密布,上穿切外陆架,下直达海槽,同时坡麓上海台沟谷伴生发育;冲绳海槽北浅南深,其内在平坦的背景上发育了众多的海山和海丘,其中心又有槽中槽地形;东槽坡地形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海底地形 分区特征 多波束勘测 大陆架 大陆坡 冲绳海槽 东部岛坡 海底峡谷
下载PDF
结合遗传算法的LVQ神经网络在声学底质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唐秋华 刘保华 +2 位作者 陈永奇 周兴华 丁继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319,共7页
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在声学底质分类中具有广泛应用.常用的LVQ神经网络存在神经元未被充分利用以及算法对初值敏感的问题,影响底质分类精度.本文提出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优化神经... 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在声学底质分类中具有广泛应用.常用的LVQ神经网络存在神经元未被充分利用以及算法对初值敏感的问题,影响底质分类精度.本文提出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优化神经网络的初始值,将GA与LVQ神经网络结合起来,迅速得到最佳的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向量,实现对海底基岩、砾石、砂、细砂以及泥等底质类型的快速、准确识别.将其应用于青岛胶州湾海区底质分类识别研究中,通过与标准的LVQ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方法在分类速度以及精度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向量量化 遗传算法 多波束测深系统 底质分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系统换能器的安装校准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海涛 唐秋华 +2 位作者 周兴华 丁继胜 刘建立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换能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保证换能器坐标系统与船体坐标系统完全重合,因此必须进行横摇、纵倾以及航向偏差校准与改正,使两者坐标系统相一致。详细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换能器安装校准的原理和方法,以"... 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换能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保证换能器坐标系统与船体坐标系统完全重合,因此必须进行横摇、纵倾以及航向偏差校准与改正,使两者坐标系统相一致。详细分析了多波束测深系统换能器安装校准的原理和方法,以"亚美通道"海底光缆路由调查中,挪威Simrad EM 3000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安装与校准为例,阐述了其安装校准方法及在海底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3000 多波束测深系统 安装校准 海底地形测量
下载PDF
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的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唐秋华 吴永亭 +2 位作者 丁继胜 杨龙 刘焱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1-287,共7页
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的应用开发和技术研究在现代海洋科学调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安装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进行水下声学定位测量过程中,很难保证换能器中心与测量船重心之间三坐标轴完全重合,即存在系统偏差,这些是导致超短基线系统定位... 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的应用开发和技术研究在现代海洋科学调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安装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进行水下声学定位测量过程中,很难保证换能器中心与测量船重心之间三坐标轴完全重合,即存在系统偏差,这些是导致超短基线系统定位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对其进行校准。将GPS与水下声学定位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应用空间测距交会的方法确定水下应答器坐标位置,通过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精确求出换能器与测量船之间的系统偏差,完成声学定位系统的安装校准。现场实例表明,该校准方法简单、快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定位系统 超短基线 校准改正
下载PDF
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在多波束底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唐秋华 周兴华 +1 位作者 丁继胜 刘保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学习向量量化(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LVQ)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的识别。通过比较,证明了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海底底质类型。
关键词 LVQ神经网络 多波束测深系统 反向散射强度 海底声像图 底质分类
下载PDF
起伏地形条件下侧扫声呐探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以海底管道检测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常飞 徐永臣 +3 位作者 周兴华 王方旗 丁继胜 林旭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基于海底管道的检测数据,讨论了起伏地形对传统侧扫声呐探测结果的影响,为起伏地形条件下应用侧扫声呐探测海底管道的调查方案设计、探测精度优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海底管道周边存在的冲刷槽以及堆积体等复杂地形对侧扫声呐探测有遮... 基于海底管道的检测数据,讨论了起伏地形对传统侧扫声呐探测结果的影响,为起伏地形条件下应用侧扫声呐探测海底管道的调查方案设计、探测精度优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海底管道周边存在的冲刷槽以及堆积体等复杂地形对侧扫声呐探测有遮挡效应,测量过程中需控制拖体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保证有效覆盖,避免漏测;根据区域地形分布特征,海底跟踪时通过手动设置符合整体地形走势的水深值,忽略小规模起伏地形对拖体高度取值的影响,可有效降低斜距改正后平面位置偏离及目标物的形态畸变;分析了地形起伏的影响因素(k)对海底管道出露及悬空高度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几何近似和简化,提出了海底管道出露及悬空高度计算结果改进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已知管径的海底管道进行了验证,修正后管径反演值的绝均差和均方差都减小为原来的10%左右,可供侧扫声呐数据解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 海底管道 起伏地形 畸形改正 斜距改正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声学底质分类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秋华 刘保华 +2 位作者 陈永奇 周兴华 丁继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研究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自组织(Self Organizing Map,简称SOM)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泥、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识别。通过实验示例,将SOM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与传统海底地质取样获取... 研究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自组织(Self Organizing Map,简称SOM)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泥、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识别。通过实验示例,将SOM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与传统海底地质取样获取的真实底质类型进行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神经网络 多波束测深系统 声学底质分类 反向散射强度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仪器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方旗 周兴华 +7 位作者 丁继胜 林旭波 董立峰 陶常飞 梁冠辉 刘敦武 吕京福 崔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7,共9页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并提出了在消声水池中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2)实际探测性能评价: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实际探测效果评价指标,并提出了通过海上试验来检测和评价这些指标的方法。最后对建设具备高效消声性能的大型试验水池,建设海底标准地层检测场和海底标准目标物检测场以真正实现设备性能的检定应做的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仪 侧扫声呐 声学参数 性能评价
下载PDF
RTK GPS在超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安装校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秋华 吴永亭 +2 位作者 丁继胜 刘焱雄 周兴华 《海洋测绘》 2005年第5期40-42,共3页
超短基线(u ltra short base line,USBL)声学定位系统的换能器安装是具有一定方向性的,但是,在安装过程中,不能保证换能器方向与船艏方向严格一致,必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系统误差,影响了测量精度;因此,必须通过校准消除系统误差。本文应用... 超短基线(u ltra short base line,USBL)声学定位系统的换能器安装是具有一定方向性的,但是,在安装过程中,不能保证换能器方向与船艏方向严格一致,必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系统误差,影响了测量精度;因此,必须通过校准消除系统误差。本文应用高精度RTK GPS实现了换能器安装方向的校准,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定位系统 超短基线 RTK GPS 安装校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