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剖腹肝胆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1
作者 丁耀茂 李胜 +2 位作者 张培冰 邓铸强 梁万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6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剖腹肝胆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剖腹肝胆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和常规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各48例,记录术后静态和咳嗽时VAS评分及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以及静脉自控止痛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静态时术后0~12 h各时间点及动态(咳嗽)时术后0~48 h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切皮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至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呕吐、躁动、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自控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剖腹肝胆手术作用时间持久,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剖腹肝胆手术 镇痛效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丁耀茂 林红 丁伟 《现代医院》 2010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以及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了解这三种药物对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全麻诱导期患者气...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以及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水平变化,了解这三种药物对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全麻诱导期患者气管插管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于诱导前、插管后3min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SBP、DBP、MAP、HR和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舒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SBP、DBP、MAP、HR和插管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AngⅡ、PRA、ALD和插管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舒芬太尼组插管后3min的AngⅡ、PRA、ALD和插管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优于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相当,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应激
下载PDF
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丁耀茂 林红 丁伟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实施控制性降压,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实施控制性降压,评估降压效果。结...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实施控制性降压,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实施控制性降压,评估降压效果。结果:控制性降压5min及15min后两组患者MA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性降压5min及15min后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止控制性降压5min及15min后MA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制性降压后5min、控制性降压15min、停止降压后5min和停止降压后15min HR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应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麻醉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丁耀茂 林红 +1 位作者 黄强 丁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9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6例,男50例(65.8%),女26例(34.2%),男女之比1.92:1。年龄16~79岁,平均55.8岁,均静吸复合全麻,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插管。结果:76例患者均顺利一次...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6例,男50例(65.8%),女26例(34.2%),男女之比1.92:1。年龄16~79岁,平均55.8岁,均静吸复合全麻,借助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插管。结果:76例患者均顺利一次性成功插管,患者变换体位后,纤支镜检查发现双腔管位置发生变动8例(10.5%),其中过深5例,过浅3例,经过纤支镜矫正均达到标准位置。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既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达到准确的位置,使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DLT) 纤维支气管镜(FBS) 胸外科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丁耀茂 林红 +1 位作者 丁伟 黄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49例,采用听诊法定位进行定位,然后再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认和调整。结果:本组49例患者中,左侧定位34例,右侧定位15例,所有患者经听诊法确认导管管端...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49例,采用听诊法定位进行定位,然后再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认和调整。结果:本组49例患者中,左侧定位34例,右侧定位15例,所有患者经听诊法确认导管管端已正确到位,但是经纤支镜检查发现确定到位20例(40.8%)。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既可以检查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的正确性,又能直观下进行调整到位,比传统听诊法更准确、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定位
下载PDF
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丁耀茂 林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8期2263-2265,共3页
目的 探讨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单侧腰麻.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MAP、HR... 目的 探讨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单侧腰麻.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患者MAP、HR分别为(108.22±2.35)mmHg、(76.22±2.10)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7.20±2.40)mmHg、(73.26±2.14)次/min,观察组患者MAP、HR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辅助用药以及局麻药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腰麻 老年 下肢手术
下载PDF
低浓度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在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梁金华 林红 +1 位作者 丁耀茂 黄康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92例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镇痛,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VAS评... 目的观察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92例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镇痛,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VAS评分对术后4、12、24、48h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于术后12h后评分均在3分以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镇痛在确保镇痛效果的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舒芬太尼 曲马多 老年 术后静脉镇痛 疗效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陆光泽 陈伟志 +1 位作者 丁耀茂 梁万益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05~2015-09收治的需行全身麻醉高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Ⅱ~Ⅲ级,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靶控输注...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05~2015-09收治的需行全身麻醉高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Ⅱ~Ⅲ级,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靶控输注0.35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行麻醉诱导,对照组靶控输注0.40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5 min、10 min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两组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0.35μg/ml舒芬太尼及依托咪酯0.5μg/ml对高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影响小,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舒芬太尼 依托咪酯 高龄患者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地佐辛预先给药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冠文 林红 +1 位作者 丁耀茂 丁伟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预先给药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9月腹腔镜子宫切除的54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的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 目的探讨地佐辛预先给药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9月腹腔镜子宫切除的54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的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14.81%(4/27),3.70%(1/27)比11.11%(3/27),均P<0.05。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预先给药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强 丁耀茂 +2 位作者 林红 陈伟志 邓铸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9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气管插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改良气管插管术,对照组予传统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和1次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 目的:探讨改良气管插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改良气管插管术,对照组予传统气管插管术,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和1次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气管插管术能准确声门定位,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术 改良 声门 会厌
下载PDF
高龄食道癌根治手术病人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的早期处理
11
作者 林红 冯裕 +2 位作者 丁耀茂 钟锦秀 邓铸强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龄食道癌根治手术病人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的早期处理问题。方法本组14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注入异丙酚和芬太尼,合并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6例应用单纯静脉复合麻醉。手术完毕本组(治疗组)病人清醒准备拔除气管导管时,即刻给...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龄食道癌根治手术病人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的早期处理问题。方法本组14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注入异丙酚和芬太尼,合并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6例应用单纯静脉复合麻醉。手术完毕本组(治疗组)病人清醒准备拔除气管导管时,即刻给病人氨茶碱3—5mg/kg,氯胺酮0.5-1mg/kg,地塞米松均给20mg静注,生理盐水30ml加入庆大霉素20万单位,每次10ml经气管导管内注入气管、支气管内,待痰稀释后(约1-2min),采取头低位,把呼吸道内分泌物、痰等吸除,重复2-3次。结果治疗组20例手术后。咳嗽和痰较少,肺通气功能良好,换气功能良好,无一例发生呼吸困难和呼吸功能衰竭。对照组(未治疗组)20例术后均比治疗组咳嗽多、痰多;发生呼吸困难,持续低氧血症者3例,经积极治疗后基本痊愈出院,1例发生呼吸功能衰竭致严重低氧血症而合并多功能器官衰竭术后5天死亡。结论本法具有保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呼吸道炎症良好作用,对于防治老年病人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和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病人 食道癌 呼吸衰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ESPB用于后路腰椎融合术后镇痛的效果
12
作者 陈冠文 丁耀茂 +2 位作者 陈日胜 梁鹏飞 蔡静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3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后路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择期行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后路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择期行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诱导,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ESPB联合全身麻醉诱导,术后2组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监测2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术后疼痛情况,记录其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及术后48h舒芬太尼总用量,并比较其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2组HR、RR、MAP、SPO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2、T3、T4时,研究组HR、MAP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而对照组HR、MAP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HR、MAP指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T1、T2、T3、T4时,2组RR、SPO2指标较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2组RR、SPO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h、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术中丙泊酚总用量及术后48h舒芬太尼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在后路腰椎融合术中,行超声引导下ESPB联合全身麻醉诱导,可明显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融合术 竖脊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
13
作者 梁鹏飞 陈伟志 丁耀茂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的...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前麻醉中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D1.0组、D1.5组、D2.0组、C组,每组20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1.0μg/kg、1.5μg/kg、2.0μg/kg和0.9%氯化钠溶液。比较4组患者鼻腔给药前(T_(0))及鼻腔给药10 min(T_(1))、20 min(T_(2))和30 min(T_(3))时HR、MAP、SpO_(2)水平及焦虑、Ramsay镇静、自发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中静脉、桡动脉穿刺VAS评分,术后满意度。结果与T_(0)时比,T_(1)~T_(3)时4组患者HR、MAP水平及焦虑、自发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D2.0组显著低于D1.0组、D1.5组、C组(均P<0.05);4组不同时间点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T_(1)~T_(3)时D1.0组、D1.5组、D2.0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逐渐升高,且D2.0组显著高于D1.0组、D1.5组(均P<0.05);C组患者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0组患者术中静脉、桡动脉穿刺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D1.0组、D1.5组、C组,术后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D1.0组、C组(均P<0.05)。结论使用2.0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可维持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正常血流动力学水平,并减轻患者疼痛,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 右美托咪定 滴鼻 疼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的规范化评估
14
作者 张萍 梁鹏飞 +2 位作者 麦秋娟 陈冠文 丁耀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65-0168,共4页
本研究是一项关于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评估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疼痛评分及减少患者非计划就诊率及再入院率的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在本中心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的临... 本研究是一项关于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评估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疼痛评分及减少患者非计划就诊率及再入院率的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在本中心接受日间手术的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并根据麻醉管理方案不同,分为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组(实验组),与普通日间手术麻醉管理组(对照组),并采用1:n的倾向性匹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一共13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85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观察组45例,对照组25例。与对照组相比,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能够减少手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患者在规范日间手术管理下术后12小时、24小时及72小时疼痛感更轻,p<0.05。结论 规范日间手术管理在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效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日间手术麻醉管理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管理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麻醉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金华 林红 +3 位作者 丁耀茂 丁伟 杜志斌 黄进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足月孕妇90例,孕妇均为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组;B...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足月孕妇90例,孕妇均为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0.12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组;B组: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组;C组:单纯使用0.2%罗哌卡因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2~3cm时进行硬膜外穿刺(L2~L3间隙)向头侧置管,注入镇痛混合液10ml作为首量,连接镇痛泵,采用自控镇痛模式,初始设定3ml/h,由陪护助产士观察镇痛效果调整速度,至宫口开全时停用镇痛药。结果不同浓度的镇痛药其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用药总量最多,C组产妇的感觉和运动有明显影响,产程延长,器械助产率增高。结论 0.1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混合液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药量适中,基本无运动及感觉阻滞,对产程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是较为适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分娩镇痛
原文传递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处理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金华 林红 +1 位作者 丁耀茂 黄康强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5期45-45,共1页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的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1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病例58例,这58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内的麻醉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患者的术前情况,麻醉过程以及术后的随...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的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1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病例58例,这58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内的麻醉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患者的术前情况,麻醉过程以及术后的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血管系统毒性。时其处理的有效办法为立即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呼吸管道维护和护理等。结论:目前椎管内麻醉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因此对其并发症的处理工作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并发症 处理 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的麻醉深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思念 叶继伦 +5 位作者 张旭 周晶晶 檀雪 李若薇 邓铸强 丁耀茂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847,共10页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中保证患者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脑电图(EEG)能反映大脑活动状况,包含丰富的信息,因此已广泛应用于监测麻醉深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方法来估计麻醉深度。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中保证患者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脑电图(EEG)能反映大脑活动状况,包含丰富的信息,因此已广泛应用于监测麻醉深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方法来估计麻醉深度。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将脑电信号进行分解,根据分解得到的近似系数与细节系数计算9种特征参数,并对这9种特征参数进行克鲁斯卡尔-沃利斯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这9种特征参数在清醒、轻度麻醉、中度麻醉和深度麻醉这四种不同麻醉水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将这9种特征参数作为ANN的输入,以双谱指数(BIS)作为参考输出,使用8例全麻手术的患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在7∶3留出法中对测试集四种不同麻醉水平的分类准确度为85.98%,与BIS的相关系数为0.977 0。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四种不同麻醉水平,对于麻醉深度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麻醉深度 离散小波变换 双谱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