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重症与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育基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9期20-20,共1页
颅脑重症的诊断与治疗是当代临床医学中发展最迅速的重要领域之一,因颅脑创伤、颅内肿瘤、急性脑血管病或脑部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颅脑危重病人,普遍表现出病情发展快,变化多,救治困难等临床特征,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颅脑重症 手术并发症 临床处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珈玛刀(Gamma—knife)对颅脑疾患治疗的进展
2
作者 丁育基 《医师进修杂志》 1995年第11期2-5,共4页
珈玛刀(Gamma-knife)对颅脑疾患治疗的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00053)丁育基珈玛刀是60年代末由瑞典LarsLeksell教授开发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治疗,近十余年来应用日广,逐渐发展为现... 珈玛刀(Gamma-knife)对颅脑疾患治疗的进展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00053)丁育基珈玛刀是60年代末由瑞典LarsLeksell教授开发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治疗,近十余年来应用日广,逐渐发展为现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新领域中治疗颅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脑肿瘤 放射疗法 珈玛刀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潮 张世渊 +2 位作者 叶立双 张立夫 丁育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及9具新鲜尸头进行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解剖学观察。并对15例大型垂体腺瘤病人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及9具新鲜尸头进行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解剖学观察。并对15例大型垂体腺瘤病人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行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显微镜下开颅手术相当的暴露,内镜可将传统开颅手术中显微镜下的非直视视野转变成直视视野。结论内镜辅助经眶上锁孔入路是大型垂体腺瘤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垂体肿瘤
下载PDF
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单永治 丁育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使一部分外伤性颅内小血肿在临床及CT监测下经保守治疗获得治愈。但有一些颅脑损伤特殊类型的血肿其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讨。现将我科自1992年5月~1999年5月收治的23例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明显脑肿胀患者...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使一部分外伤性颅内小血肿在临床及CT监测下经保守治疗获得治愈。但有一些颅脑损伤特殊类型的血肿其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讨。现将我科自1992年5月~1999年5月收治的23例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明显脑肿胀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试图提高对此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脑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开通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生 王仲朴 +3 位作者 王茂强 段安安 胡立斌 丁育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 :报告 1例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金属支架开通治疗的结果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阻塞的方法及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 ,年龄为 4 2岁。临床表现为左侧桥脑小脑角胆脂瘤术后 ,出现慢性颅内高压症状 ,视力下降 ,双... 目的 :报告 1例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金属支架开通治疗的结果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阻塞的方法及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 ,年龄为 4 2岁。临床表现为左侧桥脑小脑角胆脂瘤术后 ,出现慢性颅内高压症状 ,视力下降 ,双侧视乳头水肿 ,继发视神经萎缩 ;脑脊液压力为 4 0 0mmH2 O。经DSA检查确诊为脑乙状窦阻塞。开通治疗方法 ,经右侧股静脉途径 ,当导管到达阻塞段后 ,测压、局部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而后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送入球囊导管到达乙状窦阻塞段进行扩张 ,置入支架。术后抗凝治疗持续3个月。结果 :经动脉法脑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阻塞 ;双侧颈内静脉通畅。脑静脉窦测压结果 ,阻塞乙状窦远端压力为 370mmH2 O ,近端压力为 130mmH2 O。右侧乙状窦阻塞的开通治疗成功 ,植入直径 10mm、长度 6 0mm支架 1枚。复查直接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通畅 ,支架完全展开 ,造影剂回流通畅。开通后测压乙状窦近端、远端与颈内静脉压力相近。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术后第 2天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 80mmH2 O ,头痛症状明显减轻 ,1周后出院。随访 12个月 ,未再发生颅内高压症状。结论 :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狭窄或阻塞是一安全、简单的方法 ,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乙状窦 血管成形术 放射学 介入
下载PDF
氯化钾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谷氨酸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鲁晓莉 高清玲 +3 位作者 丁育基 陈文东 李雅莉 李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方法观察了氯化钾对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发现:当培养液中存在钙离子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10~30mmol/L)可使SHSY5Y细胞谷氨酸释放增加,但氯化钾浓度... 利用高效液相方法观察了氯化钾对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发现:当培养液中存在钙离子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10~30mmol/L)可使SHSY5Y细胞谷氨酸释放增加,但氯化钾浓度超过40mmol/L时,谷氨酸释放增加不明显;当培养液中没有钙离子时,氯化钾不能使SHSY5Y细胞谷氨酸释放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氯化钾 谷氨酸 钙离子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动态观察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石长青 赵瑞林 丁育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1998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念老年人急性膜下血肿的临床转归,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和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95例颅脑损伤中55例60岁以上急性单纯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头部CT动态监测,根据GCS、血肿体积、中线移位及合并症分为三组。结果:GCS、血肿体... 目的:观念老年人急性膜下血肿的临床转归,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和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95例颅脑损伤中55例60岁以上急性单纯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头部CT动态监测,根据GCS、血肿体积、中线移位及合并症分为三组。结果:GCS、血肿体积、中线移位和合并症显著影响预后,根据这些因素进行保守、钻孔引流或开颅手术治疗。结论:对老年人急性硬膜下血肿动态观察和评价有利于预测和改善预后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动态观察 预后 临床评价 GCS 中线 体积 结论
下载PDF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在复杂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附4例报告)
8
作者 李慎茂 朱凤水 +3 位作者 凌锋 董岩 丁育基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在复杂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4例较为复杂的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均采用GDC系统栓塞。所选病例均为外科手术困难的。结果采用GDC系统,4例复杂的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操作顺利,达到临床治... 目的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在复杂脑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4例较为复杂的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均采用GDC系统栓塞。所选病例均为外科手术困难的。结果采用GDC系统,4例复杂的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操作顺利,达到临床治愈目的。如采用其他栓塞材料将会有很大困难,甚至不能完成。结论目前GDC是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较好的栓塞材料,其具有柔软、可控性好的特点;在外科手术困难、较为复杂的脑动脉瘤病例的介入治疗中GDC应为首选;但其价格较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脑肿瘤 电解可脱性 弹簧圈
下载PDF
怎样避免脑瘤的误诊
9
作者 丁育基 《赤脚医生杂志》 1980年第2期25-26,共2页
脑——是管理和支配人体机能的司令部。脑长肿瘤后,肿瘤可侵蚀和破坏脑组织,使脑的机能受到障碍,出现双目失明、失语、肢体瘫痪、精神失常等症状,晚期则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战胜脑瘤,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残废率和死亡率,关键在于早期发... 脑——是管理和支配人体机能的司令部。脑长肿瘤后,肿瘤可侵蚀和破坏脑组织,使脑的机能受到障碍,出现双目失明、失语、肢体瘫痪、精神失常等症状,晚期则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战胜脑瘤,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残废率和死亡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病人和避免误诊。现在,谈谈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教训。从一个误诊病例谈起有一女孩,6岁,两个月前感冒,体温38℃,自述头疼,3天后体温下降接近正常,但常于清晨出现头疼、呕吐,约隔1~2天发作1次,1个小时左右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瘤 肢体瘫痪 精神失常 颅内肿瘤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下载PDF
斜坡脑膜瘤3例报告
10
作者 方绍明 丁育基 +2 位作者 张瓦城 曹家康 何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9-170,共2页
斜坡脑膜瘤比较少见,早期诊断及手术切除困难,我院1年来经脑血管造影、CT、及手术证实3例,现介绍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斜坡脑膜瘤 CT 手术治疗 脑膜瘤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对红藻酸致痫大鼠谷氨酸受体和行为学的影响
11
作者 何远东 段安安 +1 位作者 丁育基 叶立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276-5277,共2页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对红藻酸致痫大鼠海马CA1区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mGluR)的影响,为VNS抑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64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红藻酸组...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对红藻酸致痫大鼠海马CA1区Ⅰ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glutamatereceptor,mGluR)的影响,为VNS抑痫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64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红藻酸组、单纯VNS组和VNS治疗组4个组,每组16只,每组再分为测MGluR58只和测mGluR128只。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在各组动物存活2h后,断头取脑,在前囟至前囟后5mm区域内取脑组织用ABC法行mGlu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以显微计数尺计数双侧海马CA1区1mm范围内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红藻酸组出现重型发作表现;VNS治疗组仅呈轻型发作表现;与对照组相比,红藻酸组CA1区mGluR1a为(50±8)/mm2,mGluR5为(125±9)/mm2,较对照组(42±3),(98±6)/mm2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4.37,-10.88,P<0.05,0.01),VNS治疗组中mGluR1a表达无明显变化,mGluR5表达显著降低,为(115±8)/mm2。结论:VNS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并降低痫后mGluR,特别是mGluR5的表达,提示抑制mGluR的表达可能是VNS发挥抗癫痫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 红藻酸 大鼠 谷氨受酸体 行为学 癫痫
下载PDF
自体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术前后脑室液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
12
作者 杜建新 丁育基 鲁晓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97-99,共3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接电化学检测器(HPLC-ED)测定脑室液儿茶酚胺的含量,对6例施行肾上腺髓质尾状核移植术的PD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的动态观察,并设置对照组,发现:①移植术前后多巴胺的含量有明显改变,术后含量增高;②移植术前后去甲基肾上腺... 用高效液相色谱接电化学检测器(HPLC-ED)测定脑室液儿茶酚胺的含量,对6例施行肾上腺髓质尾状核移植术的PD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的动态观察,并设置对照组,发现:①移植术前后多巴胺的含量有明显改变,术后含量增高;②移植术前后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③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非PD患者相比较,PD患者术前脑室液中多巴胺含量没有明显降低。研究结果提示:自体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后,能使脑内多巴胺的含量有明显增高。PD患者脑内存有严重的多巴胺利用障碍,移植手术对此可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 移植术 震颤性麻痹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眶上锁孔入路大型垂体腺瘤手术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小千 张世渊 +2 位作者 王志潮 段安安 丁育基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开颅手术相当的显微镜下暴露,垂体瘤切除满...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开颅手术相当的显微镜下暴露,垂体瘤切除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术后住院较常规开颅平均缩短约3~4d。结论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是一个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治疗 眶上锁孔 手术入路 垂体腺瘤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神经显微镜
下载PDF
国产抗肿瘤药替尼泊甙临床研究报告
14
作者 徐兵河 周际昌 +9 位作者 朱允中 方绍明 丁育基 杨武威 鲍云华 周美珍 张永强 勇威本 张伟京 俞受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评价替尼泊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多中心协作研究 ,观察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152例晚期小细胞肺癌 (SCLC)、恶性淋巴瘤与脑瘤的疗效与毒性反应。结果 替尼泊甙单药组对SCLC及恶性淋巴瘤的有效率分别为 4 3 8%与 4 2 8% ,主要... 目的 评价替尼泊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多中心协作研究 ,观察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152例晚期小细胞肺癌 (SCLC)、恶性淋巴瘤与脑瘤的疗效与毒性反应。结果 替尼泊甙单药组对SCLC及恶性淋巴瘤的有效率分别为 4 3 8%与 4 2 8% ,主要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联合化疗组又分为研究组 (用国产替尼泊甙 )与对照组 (用威猛作对照 )、对SCLC与淋巴瘤的有效率分别为 77 4 %及 6 8 3% (P >0 0 5)。替尼泊甙联合化疗对脑瘤的有效率为 4 6 2 % ,其中对脑胶质瘤的有效率为 52 6 %。结论 国产替尼泊甙与进口威猛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相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泊甙 肺肿瘤 恶性淋巴瘤 抗癌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46例小脑星形细胞瘤术后长期随访观察
15
作者 何平 张瓦城 +3 位作者 丁育基 方绍明 徐庆中 张念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报告46例小脑星形细胞瘤,术后生存10年以上41例。其中存活20~28年有11例,绝大多数恢复正常工作。存活10年及20年的2例经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肿瘤细胞已消失。讨论术后是否进行放射治疗问题。
关键词 小脑 星形细胞瘤 预后
下载PDF
自体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治疗震颤麻痹——脑脊液内单胺类神经介质的变化
16
作者 史美棠 李凌 +8 位作者 门蒂声 张瓦城 曹家康 张志明 孙家邦 丁铭臣 张茁 丁育基 孟家眉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观察了10例经自体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治疗震颤麻痹(PD)患者手术前后脑脊液(CSF)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等单胺类物质含量的改变,发现患者经手术后,在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DA术后与术前相比... 观察了10例经自体肾上腺髓质脑内移植治疗震颤麻痹(PD)患者手术前后脑脊液(CSF)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等单胺类物质含量的改变,发现患者经手术后,在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DA术后与术前相比,除第1周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术后第2、4,6、8周均有明显上升(p<0.01),说明此种手术可以提高脑内DA的含量,进而说明脑内DA含量与PD病因的相关性,而NE、5-HT及5-HIAA的含量手术前后均未发现明显改变,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物质与该病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麻痹 脑内移植 单胺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协同治疗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勇杰 段安安 +2 位作者 赵国光 邵明 丁育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目前帕金森病(PD)治疗的策略问题。方法:总结分析PD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疗效、适应证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药物治疗并不能控制所有的PD症状,且疗效逐渐衰减,特别是伴随长期使用左旋多巴而出现的异动症... 目的:探讨目前帕金森病(PD)治疗的策略问题。方法:总结分析PD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疗效、适应证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药物治疗并不能控制所有的PD症状,且疗效逐渐衰减,特别是伴随长期使用左旋多巴而出现的异动症和“开、关”波动现象,具有与PD本身症状同样严重的致残性;苍白球腹后部切开术对PD各种症状及其医源性并发症具有全面、稳定的治疗效果。结论:药物与手术有协同作用。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外科治疗药物的不足并从根本上消除或缓解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苍白球腹后切开 治疗
下载PDF
脑内不同部位颈交感神经节移植后大鼠旋转行为改善的观察
18
作者 杜建新 板苍辙 丁育基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大鼠脑内黑质注入六羟基多巴(6-OHDA).使其成为帕金森病的模型后.将大鼠自体颈交感神经节移植入脑内不同部位,以观察其对模型的旋转行为的纠正程度.我们选择了两处移植靶点(尾状核和壳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颈交感神经节在两处移植点具... 大鼠脑内黑质注入六羟基多巴(6-OHDA).使其成为帕金森病的模型后.将大鼠自体颈交感神经节移植入脑内不同部位,以观察其对模型的旋转行为的纠正程度.我们选择了两处移植靶点(尾状核和壳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颈交感神经节在两处移植点具有相似的效应,均可使模型鼠在注入阿仆吗啡后的单方向旋转强度下降约50%。儿茶酚胺组织荧光检查显示被移植的神经节成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节 移植术 尾状核
下载PDF
EXPERI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520 PATIENTS WITH INTRACR ANIALANEURYSMS
19
作者 丁育基 李慎茂 +9 位作者 段安安 于小千 华杨 柳江 王建生 曹家康 赵瑞林 徐庚 谷春 王仲朴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5-89,共5页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inim 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520patie 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on a retrospective study.Methods.The measur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520patients were reviewed in ter...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inim 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520patie 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on a retrospective study.Methods.The measur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520patients were reviewed in terms o f timing of surgery,induced-hypotensive anesthesia,b rain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emporal occlusion of the feeding artery,exter-nal drainage of CSF,dynamic 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blood flow velocity,serum osmolality and CT scanning,anti-vasospasm therapy a s well as selected interventional en dovascular embolization of aneurysms.Results.Of the 520patients,485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direct clipping or endov ascular embolization and35patients were treated non-surgic ally.In 449patients undergoing dir ect clipping and 36undergoing endov ascu-lar embolization,intraoperative r upture of aneurysm occurred in 27(6.0%)and 0%,respectively.Death oc-curred in 13(2.6%),hemiplegia in 8(1.6%),and vegetative state in 2(0.4%).The operative mortality of direct clipping was 3.8%in 210patie nts before 1990and 1.8%in 275patien ts after 1990(36patients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the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0%).Conclusion.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an be markedly impr oved and the opera-tive mortality can be lowered by mini 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患者 自发出血 微创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下载PDF
血清渗透压监测在颅脑重症治疗中的应用和意义 被引量:27
20
作者 丁育基 段安安 +5 位作者 鲁晓莉 张茁 赵国光 曹家康 赵瑞林 高清铃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4-228,共5页
作者自1992年1月至1995年7月对1379例颅脑重症和开颅手术病例进行血清渗透压值(简称血渗值)动态监测共2843人次。利用自身对比摒弃干扰因素,得到以下结果:(1)血渗值与颅内压以及甘露醇剂量相关研究,表明血渗值升高与甘露醇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自1992年1月至1995年7月对1379例颅脑重症和开颅手术病例进行血清渗透压值(简称血渗值)动态监测共2843人次。利用自身对比摒弃干扰因素,得到以下结果:(1)血渗值与颅内压以及甘露醇剂量相关研究,表明血渗值升高与甘露醇剂量呈正相关,与颅内压降低呈负相关。输注甘露醇后血渗值比正常上限升高15~20mOsm/kgH_2O时,甘露醇剂量为最合理剂量;(2)血渗值在用药后升高20~30mOsm/kgH_2O,超过300mOsm/kgH_2O时并发症增加,达到320mOsm/kgH_2O为急性肾衰临界值;330mOsm/kgH_2O为非酮症高渗高糖昏迷警戒值。作者还就甘露醇的作用时间和两种减量或停药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纠正高渗的安全速度进行讨论,指出血渗值和颅内压动态监测可有效降低高渗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对维持液体容量和解决脱水与补液矛盾、防治高渗性并发症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重症 外科手术 渗透压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