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耿陈玲 丁胜光 +1 位作者 李培培 田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下半身充气保温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核心体温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在常规手术室保温干预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下半身充气保温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核心体温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在常规手术室保温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上半身,观察组给予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下半身。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30 min(T_(1))、60 min(T_(2))、90 min(T_(3))、120 min(T_(4))、术毕(T_(5)),比较两组核心体温(鼓膜温度);T_(0)、T_(5)时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两组寒颤、恶心呕吐、低氧血症、躁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T_(1)、T_(2)、T_(3)、T_(4)、T_(5)时核心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T_(5)时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寒颤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半身充气保温有助于维持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核心体温的相对稳定,缓解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症状,减少围术期寒颤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充气式保温毯 下半身保温 核心体温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NET1的表达和淋巴管浸润与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海涛 丁胜光 +2 位作者 王飞 陆晨希 仲崇俊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neuro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gene 1,NET1)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肿瘤淋巴管浸润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neuro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gene 1,NET1)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肿瘤淋巴管浸润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SCC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NET1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CC中NET1及D2-40的表达情况,观察D2-40标记的淋巴管内癌细胞浸润(lymphatic vessel invasive,LVI)的情况,分析NET1、LVI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NET1在E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3%(20.4%/40.9%)(49/80),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10.5%(2/19),2例均为弱阳性(+),LVI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6.3%(29/80),NET1高表达、LVI阳性与ESCC的淋巴结阳性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神经血管侵犯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NET1高表达与LVI阳性密切相关(P=0.012),NET1高表达或LVI阳性的ESCC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明显降低,而且同时存在NET1高表达和LVI阳性的ESC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最低。结论联合检测NET1及LVI可以提高对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 D2-40 食管鳞状细胞肿瘤 淋巴管浸润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的改良及评价模式
3
作者 朱浩 丁胜光 +2 位作者 黄海涛 许嘉鸿 仲崇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7-394,共8页
探索改良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以优化哺乳动物在体心脏再生模型.取出生12 h左右的大鼠,采用低温麻醉行心尖切除改良术,术后统计1,3,7和21 d存活率,并取材测量切除的心尖横截面积来评估改良术的效果.术后1 d对照组存活率... 探索改良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以优化哺乳动物在体心脏再生模型.取出生12 h左右的大鼠,采用低温麻醉行心尖切除改良术,术后统计1,3,7和21 d存活率,并取材测量切除的心尖横截面积来评估改良术的效果.术后1 d对照组存活率为61%,改良组为77%,并且改良组术后3,7,21 d的存活率都高于对照组.改良组心尖切除的横截面积变异较小,说明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改良术均一稳定,手术成功率高,可用于哺乳动物心脏再生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生 细胞增殖 心尖切除
下载PDF
局部应用VEGF-165抑制兔颈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研究
4
作者 黄海涛 丁胜光 +3 位作者 王飞 沈亮 仲崇俊 陆晨希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VEGF-165抑制兔颈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健康家兔24只,均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移植静脉周围仅应用Pluronic-F-127,实验组移植静脉周围应用Pluronic-F-127+VEGF-165。观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VEGF-165抑制兔颈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健康家兔24只,均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移植静脉周围仅应用Pluronic-F-127,实验组移植静脉周围应用Pluronic-F-127+VEGF-165。观察静脉移植血管外膜、内膜增生情况,移植静脉VEGF及eNOS的表达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分析外膜厚度与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移植静脉内膜增厚明显减轻、而外膜明显增厚,移植静脉eNOS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实验组移植静脉平滑肌细胞向外膜方向迁移;术后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实验组移植静脉血管壁内膜VEGF-165的蛋白含量高;两组移植静脉PCNA的表达量未及明显差异。结论 VEGF-165可以通过增加内皮eNOS表达加速移植静脉血管内皮化,促进移植静脉外膜生长促进平滑肌向外膜迁移减轻移植静脉内膜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静脉 VEGF-165 内膜增厚
下载PDF
针对二尖瓣反流经右胸小切口或常规正中开胸术行二尖瓣修复术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英文)
5
作者 黄海涛 王飞 +3 位作者 丁胜光 夏春秋 仲崇俊 于晓强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2年第4期242-252,共11页
目的 传统的正中开胸手术(CFS)被认为是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最佳方法。但其手术创伤巨大。通过右侧小开胸微创(MI)二尖瓣(MV)修复MR,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然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在本研究中,比较MR患者与MI或CFS患者之间的临床... 目的 传统的正中开胸手术(CFS)被认为是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最佳方法。但其手术创伤巨大。通过右侧小开胸微创(MI)二尖瓣(MV)修复MR,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然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在本研究中,比较MR患者与MI或CFS患者之间的临床结果。方法 收集同期以MR为主的96例患者的资料。51例患者接受CFS (CFS组),45例患者接受MI (MI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前和术后心肺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术后总生存期、再手术和复发MR,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MI组切口长度明显缩短。与CFS组比较,MI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胸腔引流量均较CFS组少。两组患者均行房颤消融。CFS组房颤消融效果较好,而MI组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较低。MI组出现较多肺部并发症。CFS组在术后第1、2天时炎症反应较轻。术后2 d MI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两组在总生存率、无再手术生存率和无复发MR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I治疗MR与CFS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性和安全性。绝大多数MR患者都可以进行M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术 二尖瓣反流 微创 常规正中开胸
下载PDF
TPX2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沈亮 许一鸣 +1 位作者 丁胜光 仲崇俊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232-236,共5页
目的研究TPX2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80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4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PX2蛋白的表达;运用RT-PCR法检测TPX2mRNA在40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3... 目的研究TPX2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80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4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PX2蛋白的表达;运用RT-PCR法检测TPX2mRNA在40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3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TP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2%(57/80)、53.7%(22/41)和31.2%(15/4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5,P=0.018);TPX2 mRNA阳性率分别为77.5%(31/40)、69.4%(25/36)和7.1%(2/28),三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468,P=0.025)。TPX2蛋白及mRNA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增高而逐渐增高(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组织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结论 TPX2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食管胃交界部上皮细胞癌变与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TPX2的检测有利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X2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