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喜安
肖正达
+5 位作者
金冠球
王洛伟
沈宾鸿
丁艾妮
吕礁
沈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 :小鼠肝癌 HAC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前肢腋下皮下 ,建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 (蒸馏水灌胃 )、阳性对照组 (接种后第 1、3、5天 ip环...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 :小鼠肝癌 HAC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前肢腋下皮下 ,建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 (蒸馏水灌胃 )、阳性对照组 (接种后第 1、3、5天 ip环磷酰胺 10 0 m g/ kg)、沙利度胺 A组和沙利度胺 B组 (分别于接种后第 1、5天灌胃 5 0 m g· kg- 1 · d- 1 沙利度胺 0 .5 m l)。采用Envision Syste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结果 :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MVD分别为 (16 .8± 5 .2 )、(11.5± 2 .8) ,PCNA指数分别为 (5 7.1± 6 .3) %、(6 8.2± 4.1) % ,VEGF阳性率分别为 (11.5± 4.3) %、(5 .4± 3.9) %。沙利度胺 A组、B组 MVD分别为 (2 .9± 1.3)、(10 .5±2 .7) ,PCNA指数分别为 (5 1.6± 3.3) %、(5 5 .7± 18.1) % ,VEGF阳性率分别为 (0 .8± 0 .2 ) %、(2 .2± 1.1) %。沙利度胺组MVD、VEGF阳性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 )。阳性对照组、沙利度胺 A组、B组抑瘤率分别为 83.8%、5 0 .1%、41.5 %。结论 :沙利度胺通过抑制小鼠肝癌的血管生成 ,抑制肿瘤生长 ,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可能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肝肿瘤
血管形成
小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内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对人胃癌影响的初步病理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英
王晓熙
+4 位作者
沈宾鸿
丁艾妮
倪海东
王喜安
金冠球
《海军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冻干粉 (ETB 2 )经胃癌患者服用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活性表达 ;评价ETB 2抑制胃癌微血管生长的效果。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常规染色方法对 2 0例晚...
目的 :观察血管内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冻干粉 (ETB 2 )经胃癌患者服用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活性表达 ;评价ETB 2抑制胃癌微血管生长的效果。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常规染色方法对 2 0例晚期胃癌进行病理检测 ,结合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数分析 ,重点观测服药后癌组织的特异性病理变化和MVD值、PCNA活性表达。结果 :2 0例服药组与 2 3例未服药组比较 ,癌组织显现出具特异性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主要有 :①坏死灶形成 ;②微脓疡形成 ;③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MVD值显著减少 (P <0 .0 5 )、PCNA活性极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ETB 2口服制剂可抑制晚期胃癌组织血管新生 ,致癌组织发生显著的缺血性改变 ,并降低癌细胞增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内抑素
双歧杆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癌微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英
王晓熙
+2 位作者
沈宾鸿
倪海东
丁艾妮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周边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差异和癌组织中MVD和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象分析方法对 43例晚期胃癌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粘膜MVD ,PCNA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其淋巴...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周边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差异和癌组织中MVD和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象分析方法对 43例晚期胃癌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粘膜MVD ,PCNA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其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该 2项指标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内MVD值和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周边正常组织 (P <0 .0 1,<0 .0 5 ) ;MVD值与PCNA表达无相关性 ;淋巴结转移组MVD值与PCNA显著高于和非常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晚期胃癌组织微血管明显增生、PCNA活性明显增高 ,且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显著。但肿瘤细胞内PCNA表达与MVD无直接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生血管化
增殖细胞核抗原
淋巴结转移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喜安
肖正达
金冠球
王洛伟
沈宾鸿
丁艾妮
吕礁
沈敏
机构
解放军第
解放军第
上海市安图医院检验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文摘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 :小鼠肝癌 HAC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前肢腋下皮下 ,建立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 (蒸馏水灌胃 )、阳性对照组 (接种后第 1、3、5天 ip环磷酰胺 10 0 m g/ kg)、沙利度胺 A组和沙利度胺 B组 (分别于接种后第 1、5天灌胃 5 0 m g· kg- 1 · d- 1 沙利度胺 0 .5 m l)。采用Envision Syste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结果 :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 MVD分别为 (16 .8± 5 .2 )、(11.5± 2 .8) ,PCNA指数分别为 (5 7.1± 6 .3) %、(6 8.2± 4.1) % ,VEGF阳性率分别为 (11.5± 4.3) %、(5 .4± 3.9) %。沙利度胺 A组、B组 MVD分别为 (2 .9± 1.3)、(10 .5±2 .7) ,PCNA指数分别为 (5 1.6± 3.3) %、(5 5 .7± 18.1) % ,VEGF阳性率分别为 (0 .8± 0 .2 ) %、(2 .2± 1.1) %。沙利度胺组MVD、VEGF阳性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 )。阳性对照组、沙利度胺 A组、B组抑瘤率分别为 83.8%、5 0 .1%、41.5 %。结论 :沙利度胺通过抑制小鼠肝癌的血管生成 ,抑制肿瘤生长 ,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可能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肝肿瘤
血管形成
小鼠
Keywords
thalidomide
liver neoplasms
angiogenesi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内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对人胃癌影响的初步病理观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英
王晓熙
沈宾鸿
丁艾妮
倪海东
王喜安
金冠球
机构
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病理科
出处
《海军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文摘
目的 :观察血管内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冻干粉 (ETB 2 )经胃癌患者服用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活性表达 ;评价ETB 2抑制胃癌微血管生长的效果。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常规染色方法对 2 0例晚期胃癌进行病理检测 ,结合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数分析 ,重点观测服药后癌组织的特异性病理变化和MVD值、PCNA活性表达。结果 :2 0例服药组与 2 3例未服药组比较 ,癌组织显现出具特异性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主要有 :①坏死灶形成 ;②微脓疡形成 ;③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MVD值显著减少 (P <0 .0 5 )、PCNA活性极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ETB 2口服制剂可抑制晚期胃癌组织血管新生 ,致癌组织发生显著的缺血性改变 ,并降低癌细胞增殖活性 。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内抑素
双歧杆菌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neovascularization
bifdobacterium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癌微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英
王晓熙
沈宾鸿
倪海东
丁艾妮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周边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差异和癌组织中MVD和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象分析方法对 43例晚期胃癌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粘膜MVD ,PCNA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其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该 2项指标表达情况。结果 癌组织内MVD值和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周边正常组织 (P <0 .0 1,<0 .0 5 ) ;MVD值与PCNA表达无相关性 ;淋巴结转移组MVD值与PCNA显著高于和非常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结论 晚期胃癌组织微血管明显增生、PCNA活性明显增高 ,且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显著。但肿瘤细胞内PCNA表达与MVD无直接因果关系。
关键词
胃肿瘤
新生血管化
增殖细胞核抗原
淋巴结转移
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研究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
neovascularization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lymph node metastasi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沙利度胺对小鼠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王喜安
肖正达
金冠球
王洛伟
沈宾鸿
丁艾妮
吕礁
沈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管内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对人胃癌影响的初步病理观察
王英
王晓熙
沈宾鸿
丁艾妮
倪海东
王喜安
金冠球
《海军医学杂志》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胃癌微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相关性研究
王英
王晓熙
沈宾鸿
倪海东
丁艾妮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