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假体在开口运动中的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响 丁若仪 +2 位作者 王秀梅 何冬梅 王冬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3-359,共7页
目的:分析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后(alloplast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replacement,ATJR)开口运动的特征。方法:分别收集10例正常颞下颌关节志愿者和10例单侧Biomet标准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颌运动和颌面部CT数据。使用P... 目的:分析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后(alloplast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replacement,ATJR)开口运动的特征。方法:分别收集10例正常颞下颌关节志愿者和10例单侧Biomet标准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颌运动和颌面部CT数据。使用Proplan CMF 3.0进行颌骨三维重建并导出颌骨模型,在Geomagic Wrap 2021软件中与下颌运动数据配准结合,通过Anybody 7.0软件建立运动学模型,从髁突/假体顶点向下每5 mm取一点(P0~P-50),计算各点在开口运动中的轨迹及弧长。将人工关节假体模拟安装在正常人及患者的非置换侧髁突,比较开口运动中假体顶点之间的运动范围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髁突顶点的运动轨迹为凹向上的弧线,弧长为(15.18±2.31) mm,P-30处运动轨迹最短。人工颞下颌关节假体(alloplast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prosthesis,ATJP)顶点运动轨迹为凸向上的短弧线,相比正常髁突对应点(P-10)的轨迹弧长显著缩短[(3.55±0.45)mm∶(11.61±1.63)mm,P=0.00],P-20处运动轨迹最短;ATJP非置换侧髁突顶点的运动轨迹与正常髁突轨迹形态相似,弧长为(13.35±1.54)mm,无显著差异(P=0.07),P-40处运动轨迹最短。ATJP顶点的运动范围显著小于非置换侧髁突对应点和正常人髁突对应点P-10的运动范围(P=0.00)。结论: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后髁突假体在开口运动中的滑动距离和范围显著小于有翼外肌附着的正常和非置换侧髁突对应点的运动距离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假体 颞下颌关节置换 开口运动
下载PDF
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髁突软骨与骨髓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余也可 丁若仪 +2 位作者 孙家莉 张志愿 何冬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2-339,共8页
目的:以单细胞分辨率解析髁突软骨及骨髓的细胞组成与功能,及其在异常咬合应力下导致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中的变化。方法:构建大鼠单侧反(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诱导的TM... 目的:以单细胞分辨率解析髁突软骨及骨髓的细胞组成与功能,及其在异常咬合应力下导致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中的变化。方法:构建大鼠单侧反(unilateral anterior crossbite,UAC)诱导的TMJOA模型。分离提取正常与UAC大鼠髁突软骨与骨髓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过质控、降维、分群、标志物分析,区分髁突细胞亚群组成。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明确细胞亚群功能变化。通过拟时序分析,探索细胞功能分化轨迹。通过细胞通讯预测,分析细胞间相互作用变化。结果:大鼠髁突的软骨细胞与骨髓免疫细胞分为9个亚群,在UAC中,软骨细胞减少、骨髓免疫细胞增加。髁突软骨细胞由6个功能群组成,其中具有前体细胞特征的D、F功能群可向其他细胞群分化。UAC中,软骨细胞外基质分泌功能下降、衰老与炎症通路激活、细胞间相互作用下降;骨髓中,中性粒细胞趋化、脱颗粒功能上调,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激活,活化B细胞增加。结论:髁突软骨中存在不同软骨细胞亚群,异常咬合导致其数量变化、功能失调,同时引起骨髓免疫细胞功能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异常咬合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前体细胞 免疫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多媒体微课教学模式在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学习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丁若仪 邹璐芗 何冬梅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1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评价多媒体微课教学模式在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学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6级口腔专业本科生30人(男14人,女16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学习前的基础知识考核(满分30分),无差异后在相同时间内... 目的评价多媒体微课教学模式在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手术学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6级口腔专业本科生30人(男14人,女16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学习前的基础知识考核(满分30分),无差异后在相同时间内试验组采取观看多媒体微课的方式,对照组采用阅读《口腔颌面外科学》上改编的相关文字内容方式学习,之后进行理论考试(满分70分)和教学形式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满分16分),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知识考核无差异,成绩分别为14.64±5.16和15.36±5.50(P=0.165)。试验组的教学理论考试成绩为(54.33±8.3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67±9.43)分(P=0.010)。教学形式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满意度为(11.78±2.2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78±2.39)分(P=0.001)。结论多媒体微课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微课 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 专业教育 口腔颌面外科
下载PDF
多媒体微课视频在口腔额面外科手术学习中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若仪 邹璐芗 何冬梅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20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微课视频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3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口腔颌面外科学》上相关文字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之... 目的:探讨多媒体微课视频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本科生3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口腔颌面外科学》上相关文字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之后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分别对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理论考试多媒体微课视频教学组成绩优于文字教学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多媒体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学习兴趣。结论:多媒体微课视频教学方式有利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视频 微课 口腔颌面外科 专业教育
原文传递
累及颞下颌关节和颅底的肿瘤与类肿瘤病变诊治进展
5
作者 丁若仪 何冬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93-498,共6页
颞下颌关节位于侧颅底的颞下颌关节区,紧邻外耳道,行使张闭口、咀嚼、发音等功能。累及颞下颌关节和颅底的肿瘤与类肿瘤病变比较少见,且位置较深,部分具有侵袭性的病变(如滑膜软骨瘤、颞骨巨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等)会累及颅中窝和中耳... 颞下颌关节位于侧颅底的颞下颌关节区,紧邻外耳道,行使张闭口、咀嚼、发音等功能。累及颞下颌关节和颅底的肿瘤与类肿瘤病变比较少见,且位置较深,部分具有侵袭性的病变(如滑膜软骨瘤、颞骨巨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等)会累及颅中窝和中耳,诊治难度较大。文章就累及颞下颌关节和颅底的肿瘤与类肿瘤病变诊治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诊治此类疾病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肿瘤与类肿瘤病变 颅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