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1
作者 丁英奇 刘英飞 +1 位作者 李耀华 苏心镜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半月板损伤患者64例69膝,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关节镜治疗组(A组)32例35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B组)32例34膝。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半月板损伤患者64例69膝,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关节镜治疗组(A组)32例35膝,关节镜手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组(B组)32例34膝。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B组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3个月时分别为94.1%和80.0%,6个月时分别为97.1%和82.9%,P<0.05)。结论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损伤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如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其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玻璃酸钠注射液 膝关节功能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英奇 段永刚 +1 位作者 李耀华 唐晓龙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3期3589-3590,共2页
半月板损伤是骨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多样。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诊断已无困难,但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力学以及其它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半月板多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 半月板损伤是骨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多样。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诊断已无困难,但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力学以及其它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半月板多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半月板,并使损伤的半月板尽早修复愈合已成为骨科界的研究热点。自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采用透明质酸钠(HyMuronn,HA)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半月板损伤54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腔内注射 透明质酸钠 膝关节功能评分 VAS评分 疗效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丁英奇 段永刚 +1 位作者 李耀华 张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腱鞘炎 并发症 治疗 临床分析 常见疾病 临床经验 危险性 引发
下载PDF
加压螺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7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英奇 任小刚 刘英飞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478-478,共1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加压螺旋钉 治疗
下载PDF
松质骨螺丝钉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例报告
5
作者 丁英奇 任小刚 公茂琪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5期57-57,共1页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的常见骨折,治疗方法各异。由于骨折部位、类型、操作技术程度的不同,各种方法均显示了各自的优缺点。作者就自1994—1996年采用松质骨螺丝钉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损伤的常见骨折,治疗方法各异。由于骨折部位、类型、操作技术程度的不同,各种方法均显示了各自的优缺点。作者就自1994—1996年采用松质骨螺丝钉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分布19—62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中,高速损伤3例,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1例,均为新鲜骨折。骨折部位及类型,均按AO方法分类:B<sub>1</sub>型1例;B<sub>2</sub>型4例;B<sub>3</sub>型1例;C<sub>2</sub>型2例,其中1例为多发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骨折 松质骨螺丝钉 张力带固定 固定治疗 “8”字钢丝 骨折部位 张家口医学院 肘部损伤 操作技术 复合应力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内固定一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段永刚 李治国 +3 位作者 唐晓龙 刘玉章 丁英奇 李耀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37-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内固定一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探讨韧带重建选择的时机。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 1例,所有患者均针对胫骨平台轴线对应关系、关节面平整及分离移位进行复位内固定,其中27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内固定一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探讨韧带重建选择的时机。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5 1例,所有患者均针对胫骨平台轴线对应关系、关节面平整及分离移位进行复位内固定,其中27例为观察组,在坚强内固定的基础上一期行交叉韧带重建;24例为对照组,待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后行常规手术方式进行韧带重建术。51例均获得1~2年随访,根据Rasmussen放射评分和临床评分对胫骨平台骨折愈合程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组术后积血引流量和膝关节被动伸屈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19,P>0.05)。2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愈合Rasmussen放射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05),膝关节功能Rasmussen临床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内固定一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该方法固定牢固,满足膝关节在保持稳定状态下早期的关节伸屈功能锻炼,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治疗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韧带重建
下载PDF
新型β钛合金Ti_(35)Nb_3Zr_2Ta在人工关节假体应用中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段永刚 丁英奇 +2 位作者 张龙 刘玉章 唐晓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5536-5540,共5页
背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关节置换的钛合金为Ti6Al4V,但其弹体模量高于人体骨,导致人工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差。而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弹性模量较低,或许能成为新一代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人体关节假体材料。目的:探讨新型β钛合金Ti35N... 背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关节置换的钛合金为Ti6Al4V,但其弹体模量高于人体骨,导致人工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差。而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弹性模量较低,或许能成为新一代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人体关节假体材料。目的:探讨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在人工关节假体应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自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 Med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10至2015年,以"新型β钛合金;人工关节假体;生物相容性"为检索词,检索医用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的应用现状及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在人工关节假体应用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结果与结论:与Ti6Al4V相比,Ti35Nb3Zr2Ta表面粗糙度较高,表面接触角较小,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成骨细胞的钙沉积量明显高于Ti6Al4V,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考虑在人工关节假体领域中进一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新型β钛合金 人工关节假体 生物相容性 表面粗糙度 碱性磷酸酶活性 矿化 金属材料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段永刚 李治国 +1 位作者 丁英奇 孙岩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3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1.5年。复查未见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端愈合良好。取出... 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1.5年。复查未见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端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及外固定后,骨盆环位置保持满意,耻骨联合分离<1cm。结论对TileB型骨盆骨折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架 TileB型骨盆骨折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导管介入局部给药治疗慢性骨髓炎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志玲 袁进国 +2 位作者 于爱国 丁英奇 梁成 《河北中医》 2013年第10期1477-1478,共2页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临床的疑难杂症之一,以致病菌的持续存在,低反应性炎症死骨的出现及窦道形成为主要特征,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常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转化而来,多数由骨折术后感染导致,闭合性骨折感染发生率为0...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临床的疑难杂症之一,以致病菌的持续存在,低反应性炎症死骨的出现及窦道形成为主要特征,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常因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转化而来,多数由骨折术后感染导致,闭合性骨折感染发生率为0.5%-7%,开放性骨折约为2.7%-43%[1].现回顾性分析1999-04-2011-08,我们应用中药外敷联合导管介入局部给药治疗慢性骨髓炎68例,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中药外敷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银 白莹 +5 位作者 丁英奇 康金旺 季建中 杨敬芳 于晓云 宋征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5期533-534,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凝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d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凝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d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凝系统检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P<0.05);疏血通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脑血流速度;且治疗组在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延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脑血流动力学及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疏血通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脑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骶髂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永刚 丁英奇 彭何钦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640-642,共3页
骨盆是由位于中央的骶骨和位于两侧的髂骨及前方的双侧耻骨组成的闭合环形结构。后方的骶骨与髂骨通过骶髂关节相连,前方通过耻骨联合相连。如果骨盆环在某一处发生断裂,则必然在另一处也有骨折或脱位。
关键词 骶髂关节脱位 手术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银 丁英奇 +3 位作者 白莹 陈兰英 曹宝森 于晓云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永刚 丁英奇 李耀华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3777-3778,共2页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在骨不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加用仙灵骨葆胶囊,2次/d,每次3粒,持续12周。对2... 目的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在骨不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加用仙灵骨葆胶囊,2次/d,每次3粒,持续12周。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骨不连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中药辅助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志玲 袁进国 +3 位作者 于爱军 梁宏 丁英奇 梁成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疗效。方法慢性骨髓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16d,对照组为25d。治疗组5例(全部为长骨及...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疗效。方法慢性骨髓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16d,对照组为25d。治疗组5例(全部为长骨及关节部位),对照组18例行骨皮质钻孔减压引流术及关节囊切开引流术。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中药外敷疗法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二次手术治疗的几率,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慢性骨髓炎 中药
下载PDF
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段永刚 丁英奇 李耀华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7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观察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术后辅用丹参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疼痛... 目的观察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髓心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术后辅用丹参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骨密度、股骨头坏死表面积、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rris、VAS评分、骨密度值、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股骨头坏死表面积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丹参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髋关节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脂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植骨术 丹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X线透视对判断骶髂螺钉位置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段永刚 彭阿钦 丁英奇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1997-1998,共2页
目的探讨X线透视对骶髂螺钉位置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在成人防腐尸体骶髂关节处模拟骶髂螺钉操作打入2.5mm克氏针,用C型臂X线透视机以不同投射位置判断每枚克氏针的位置,计算每个位置下克氏针判读准确率。结果共收获成功数据107次。... 目的探讨X线透视对骶髂螺钉位置判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在成人防腐尸体骶髂关节处模拟骶髂螺钉操作打入2.5mm克氏针,用C型臂X线透视机以不同投射位置判断每枚克氏针的位置,计算每个位置下克氏针判读准确率。结果共收获成功数据107次。其中置入骶1椎体、从骶1前缘穿出、进入骶1孔或进入骶1椎管分别为38次、25次、24次和20次,第一组判读准确次数分别为35次、23次、23次、18次,准确率分别为92.1%、92.0%、95.8%和90.0%,第二组判读准确次数分别为36次、23次、22次、19次,准确率分别为94.7%、92.0%、91.7%、95.0%。计算Kappa值=0.7861,说明本次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较高。结论通过实验证实在骨盆骨折手术中X线透视对确定骶髂螺钉位置是一个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螺钉 位置 X线透视检查
下载PDF
Notch-1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齐磊 段永刚 +4 位作者 丁英奇 张龙 刘玉章 唐晓龙 伍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0-2125,共6页
目的:探讨Notch-1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双氢青蒿素(5、10、15和20μmol/L)孵育U-2OS细胞后,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肉瘤细胞中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目的:探讨Notch-1下调对双氢青蒿素抗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双氢青蒿素(5、10、15和20μmol/L)孵育U-2OS细胞后,采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肉瘤细胞中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Notch-1通路下游基因Hes-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Notch-1表达后,采用MTT法、免疫印迹法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在双氢青蒿素作用下U-2OS细胞的存活率,MMP-2、MMP-9和Hes-1的蛋白表达以及U-2OS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印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U-2OS细胞中Notch-1、MMP-2、MMP-9和Hes-1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Notch-1表达后,增强了双氢青蒿素抑制U-2OS细胞生长的作用,MMP-2、MMP-9和Hes-1的蛋白表达及细胞迁移能力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加药组(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抑制U-2OS细胞中Notch-1通路的活性;下调Notch-1的表达可增强双氢青蒿素抗骨肉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双氢青蒿素 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 细胞存活率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增强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东续 杨靖 +5 位作者 李耀华 刘玉章 段永刚 钟蔼云 唐晓龙 丁英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4368-4373,共6页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抗力性明显降低,使骨折修复产生困难。目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为一种有效的增强固定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对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纳... 背景: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抗力性明显降低,使骨折修复产生困难。目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为一种有效的增强固定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对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修复效果。方法:纳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老年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A组(n=30)和B组(n=20),A组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辅以同种异体骨移植加强固定治疗,B组单独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颈干角的变化、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相对于B组,A组术后肱骨颈干角与正常较为接近(t=5.226,P<0.001),肱骨头高度丢失显著减少(t=2.609,P=0.012),肱骨近端骨折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t=2.036,P=0.047);②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相对于术前均显著提高(t=4.731,6.707,4.370,6.196,P<0.01),并且A组显著优于B组;A组优良率为90%(27/30),显著高于B组的60%(12/20)(χ^(2)=6.294,P=0.012);③术后随访3个月,A组中未出现因为同种异体骨移植发生感染的病例,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2例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7%;B组中出现1例内固定失败,1例螺钉穿出,1例钢板断裂,3例肩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30%;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4.861,P=0.027);④提示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加强固定方法可明显促进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改善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 同种异体骨移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颈干角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东续 钟蔼云 +5 位作者 唐晓龙 刘玉章 杨靖 李耀华 段永刚 丁英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1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5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采...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54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32例(采用磷酸钙骨水泥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B组22例(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及肱骨头高度丢失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颈干角明显增大,肱骨头高度丢失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均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优良率为87.50%(28/32),明显高于B组59.09%(13/22),差异有显著性(χ^2=6.004,P=0.014)。术后随访2个月,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4.762,P=0.029)。结论磷酸钙骨水泥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可明显促进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老年患者断骨端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 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
下载PDF
增强固定技术用于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东续 刘玉章 +5 位作者 钟蔼云 杨靖 李耀华 唐晓龙 段永刚 丁英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2408-2411,2428,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固定技术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因冰雪运动或冬季地面结冰滑倒导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65例,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n=26)、B(n=21)、C(n=18)3组,3组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 目的探讨增强固定技术在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因冰雪运动或冬季地面结冰滑倒导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老年患者65例,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n=26)、B(n=21)、C(n=18)3组,3组均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进行治疗,A组采用磷酸钙骨水泥增强固定,B组采用同种异体骨条增强固定,C组单纯实施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比较3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颈干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及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记录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B2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均<0.05),术后颈干角更大(P均<0.05),肱骨头高度丢失更小(P均<0.05);但A、B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3组患者疼痛、功能、运动限制及解剖复位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A、B2组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5);但A、B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3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时活动度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A、B2组均明显大于C组(P均<0.05)。A、B2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B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增强固定技术治疗冰雪运动所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并发症少,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固定技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 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