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自著正误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2015年第2期65-67,共3页
拙著《〈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于2014年8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承同辈学长王锦厚教授撰写序言于前,又承青年学者李斌博士发表书评(见《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4期)于后,二者均使我获益匪浅。前者除对郭沫若诗词在我国... 拙著《〈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于2014年8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承同辈学长王锦厚教授撰写序言于前,又承青年学者李斌博士发表书评(见《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4期)于后,二者均使我获益匪浅。前者除对郭沫若诗词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颇多精彩论述外,对于拙著亦多有溢美之词,实为对我从事郭沫若诗词研究的鼓舞和鞭策。后者在充分肯定拙著的同时,还以相当篇幅指出"过于相信第二手材料,对第一手材料缺乏调研查证”的问题。真是一语击中软肋,批评切中肯綮,我当引以为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诗 王锦厚 材料缺乏 现代文 第二手 写作时间 学史 升官图 于伶 溢美之词
下载PDF
郭沫若异体诗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1期34-41,共8页
我们在学习与研究郭沫若一生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始终存在着一种颇为特殊的文艺现象,就是已经正式发表而且编人集子的某些诗词,往往会有异体(或日“别体”)的存在。这些异体诗并非一般只是篇名的更换或个别字句的修改,而是与正... 我们在学习与研究郭沫若一生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始终存在着一种颇为特殊的文艺现象,就是已经正式发表而且编人集子的某些诗词,往往会有异体(或日“别体”)的存在。这些异体诗并非一般只是篇名的更换或个别字句的修改,而是与正体有着颇为明显的差异。我国传统诗歌历来主张诗不厌改、精益求精。因此,从写作初稿到正式发表,以至从报刊发表到编入诗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创作 郭沫若 异体 文艺现象 传统诗歌 字句 诗集
下载PDF
关于郭沫若《题扇五首》的说明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2000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郭沫若 日本 三十年代 折扇 郭沫若研究 抗日救亡运动 图书馆馆长 旧体诗词 抒情意境 诗集
下载PDF
论“五四”文学革命与近年“文体革命”
4
作者 丁茂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4,共5页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与一九七六年的“四五”群众运动,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两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革命群众运动.前者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者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与一九七六年的“四五”群众运动,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两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革命群众运动.前者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者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与这两次伟大的革命群众运动相呼应,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则先后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文学革命与近年“文体革命”。这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同样成为两个引人注目的时代.不少专门研究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历史并十分关心当前文学发展现状的文学史家与文艺理论工作者,均曾对此分别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学 文体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作家 新文学 小说 五W 现代派 文学新潮 新浪
下载PDF
郭沫若送茅盾游苏组诗考释
5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2期69-73,共5页
关键词 郭沫若 茅盾 送别诗 抗日战争时期 苏联 日本帝国主义 马叙伦 七言绝句 无产阶级文化 组诗
下载PDF
郭沫若部分诗词创作年月考释
6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1993年第2期51-58,共8页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以下简称《全集》)第一至五卷已于一九八二年十月至一九八四年六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五卷大体上包括了郭沫若一生创作并于生前结集出版的大部分诗歌,因而对于推动郭沫若研究,特别是诗歌研究方面...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以下简称《全集》)第一至五卷已于一九八二年十月至一九八四年六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五卷大体上包括了郭沫若一生创作并于生前结集出版的大部分诗歌,因而对于推动郭沫若研究,特别是诗歌研究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参与此项工程的同志,在编辑、校勘、注释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作为读者,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从出版《全集》力求精益求精的角度加以要求,却又感到在编、校、注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创作 郭沫若诗歌 写作时间 郭沫若研究 诗歌研究 结集出版 原诗 一九 采石矶 作者手稿
下载PDF
羡君风格独嶕峣──读郭沫若流亡日本十年的诗词
7
作者 丁茂远 《郭沫若学刊》 1996年第2期58-64,83,共8页
羡君风格独嶕峣──读郭沫若流亡日本十年的诗词丁茂远郭沫若一生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东瀛先后度过了两个“十年”,亦即1914年初至1924年之间的“留学十年”与1928年2月至1937年7月之间的“流亡十年”。加上... 羡君风格独嶕峣──读郭沫若流亡日本十年的诗词丁茂远郭沫若一生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东瀛先后度过了两个“十年”,亦即1914年初至1924年之间的“留学十年”与1928年2月至1937年7月之间的“流亡十年”。加上夫人安娜(佐藤富子)又是“天孙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日本 郁达夫 旧体诗词 学术研究 郭沫若研究 愁如海 马克思主义 成仿吾 现实生活
下载PDF
论郭沫若“文革”期间诗词创作——兼议对其晚年的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丁茂远 《创作与评论》 CSSCI 1997年第2期22-26,36,共6页
论郭沫若“文革”期间诗词创作——兼议对其晚年的评价丁茂远郭沫若早在“五四”时期就以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此后一直被人们尊之为我国现代诗坛泰斗,那是当之无愧的。他不仅为我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以旧体诗词... 论郭沫若“文革”期间诗词创作——兼议对其晚年的评价丁茂远郭沫若早在“五四”时期就以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此后一直被人们尊之为我国现代诗坛泰斗,那是当之无愧的。他不仅为我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以旧体诗词创作而言,亦属现代诗坛“能够翻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诗词创作 毛泽东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文革 社会主义 满江红 思想文化战线 理论与创作 武训批判
下载PDF
论新时期小说文体自觉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茂远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04-110,31,共8页
新时期小说已经历了十年以上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众所公认的艺术成就。题材内容之广,艺术样式之多,表现手法之奇,发展变化之快,亦属前所未有的文学现象。就其整个创作的数量与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而言,不仅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时期小说已经历了十年以上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众所公认的艺术成就。题材内容之广,艺术样式之多,表现手法之奇,发展变化之快,亦属前所未有的文学现象。就其整个创作的数量与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而言,不仅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比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自觉意识 小说文体 “五四”新文化运动 艺术成就 题材内容 艺术样式 表现手法
下载PDF
茅盾诗词简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茂远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36-43,共8页
茅质向以小说、散文著称,而诗词创作乃其“余事”。过去从未引起足够嗄视,直至一九七九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搜集、出版了《茅盾诗词》,才开始为广大读者所注意。该书共收录茅盾诗词六十七题一百零一首。看来,或因成书较早而未及收入,... 茅质向以小说、散文著称,而诗词创作乃其“余事”。过去从未引起足够嗄视,直至一九七九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搜集、出版了《茅盾诗词》,才开始为广大读者所注意。该书共收录茅盾诗词六十七题一百零一首。看来,或因成书较早而未及收入,或因编者疏忽而有所缺漏,还有不少诗词散佚在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创作 茅盾 河北人民出版社 简论 小说 散文
下载PDF
象与生--《周易》“形式”观念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茂远 《船山学刊》 2018年第2期88-97,共10页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形式"美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西律中"的思维惯性,因此需在梳理原典的基础上建构传统"形式"观念的研究范式。作为"群经之首"、"三玄"之一的《周易...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形式"美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西律中"的思维惯性,因此需在梳理原典的基础上建构传统"形式"观念的研究范式。作为"群经之首"、"三玄"之一的《周易》自是无法绕开的源头文本。由形而上与生命两角度分析,前者可探察"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后者则意在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探讨文学艺术形式的生发与目的,并以此归纳出《周易》"形式"观念:在"生生"循环之间,推崇善与美的统一。形上之"道"通过圣人运筹,将"物象"转化为"卦象",启益思想言行,以实现"形式"与"生命"的合一。最后,以画学为例,略论《周易》"形式"论对传统艺术"形式"美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周易 画学
下载PDF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三大诗社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茂远 《文教资料》 1995年第1期50-60,共11页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时代召唤,创作发表了不少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而又鼓舞人心的诗篇。诗人们“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1941年9月在延安成立的“怀安诗社”,1942年11月... 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时代召唤,创作发表了不少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而又鼓舞人心的诗篇。诗人们“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1941年9月在延安成立的“怀安诗社”,1942年11月在苏北盐阜区成立的“湖海诗社”,1943年2月在晋察冀边区成立的“燕赵诗社”。这三大诗社鼎足而立,遥相呼应,堪称我国现代诗坛不朽之盛事和理应载入史册的文苑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海艺文社 诗词创作 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论《道德经》的形式美学:“自否定”与“物自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茂远 《符号与传媒》 2021年第2期67-81,共15页
在三种形式的框架中,《道德经》的"无形之形"以"道"与"德"、"无"与"有"两组概念为主。此二者生发形式的最终目的,以"无为"作核心。这确定了主体"归根""复... 在三种形式的框架中,《道德经》的"无形之形"以"道"与"德"、"无"与"有"两组概念为主。此二者生发形式的最终目的,以"无为"作核心。这确定了主体"归根""复命"与"虚静"等融通生命与形式的追求,提供了循环式的宇宙观念与"自否定"的思维方式,以借理想之"一"实现成己。对艺术形式来说,老子主张"物自化"的成物观念与"自否定"的论证方式,不仅探讨了人与艺术的根本关系,也反思了当代物化语境中的艺术本体与创作思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自否定” “物自化”
下载PDF
论小说创作中的交融渗诱现象
14
作者 丁茂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3,共4页
我国新时期小说创作,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与文学自身“文体自觉意识”的不断深入,很快呈现出一股艺术创新的潮流。尽管近年新潮文学—度面临深化与选择。困顿与挑战的严峻考验,正在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但就小说创作而言,纵观当代文坛... 我国新时期小说创作,随着整个社会的改革开放与文学自身“文体自觉意识”的不断深入,很快呈现出一股艺术创新的潮流。尽管近年新潮文学—度面临深化与选择。困顿与挑战的严峻考验,正在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但就小说创作而言,纵观当代文坛,探索创新之风仍方兴未艾,尝试实验工作还时有出现。我们对于这一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需要加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新时期小说 电影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 文学现象 文学样式 文体自觉 艺术创新 报告文学 对话体小说
下载PDF
记茅盾在我校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15
作者 丁茂远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8,5,共4页
一九六○年十月,茅盾来浙江视察文化工作.十月二十五日,应我校中文系邀请,与该系部分师生见面.接着以座谈方式,由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现代文学教研室和专业班学员代表提出问题,茅盾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现刊载这次座谈会的记录稿,以... 一九六○年十月,茅盾来浙江视察文化工作.十月二十五日,应我校中文系邀请,与该系部分师生见面.接着以座谈方式,由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现代文学教研室和专业班学员代表提出问题,茅盾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现刊载这次座谈会的记录稿,以纪念茅公逝世五周年.由于这是经个人整理的笔记,可能有脱漏与语焉不详之处,仅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谈会 茅盾 文化工作 文艺理论 提出问题 现代文学 中文系 教研室
下载PDF
“反映现实”与历史书写——论1985年前后的邓友梅小说创作
16
作者 丁茂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
新时期邓友梅的小说创作,一直纠结于如何处理“反映现实”与历史书写的关系。一方面,他追求“有趣”与“有益”的结合,努力开拓新题材与新写法;另一方面,出于个人性格、经历与身份等多重原因,他对文艺政策较为敏感,在创作实践中顾虑重... 新时期邓友梅的小说创作,一直纠结于如何处理“反映现实”与历史书写的关系。一方面,他追求“有趣”与“有益”的结合,努力开拓新题材与新写法;另一方面,出于个人性格、经历与身份等多重原因,他对文艺政策较为敏感,在创作实践中顾虑重重。邓友梅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邓友梅摸索出了“京味小说”的历史书写形式,借旗人故事“反映生活”,保留民俗,借古喻今,并尽可能地回避“反映现实”;后期随着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的兴起,文艺政策的调整,邓友梅转为“调整”其他题材,寻求自我突破。在中国小说物质文化写作的传统中,邓友梅的“民俗器物”书写也有着“由虚转实”与“转实为虚”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历史 邓友梅小说 形式 地域文化 民俗器物
下载PDF
早年新诗寓深情——茅盾佚诗二首学习札记
17
作者 丁茂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3-45,共3页
茅盾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大师,一向关心“五四”以来的新诗运动。他既是我国现代新诗运动的热情倡导者与有力维护者,早年还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直接推动新诗运动的发展。早在1927年8月,就曾在江西庐山连续写了两首卓具特色的新诗。《我们在月... 茅盾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大师,一向关心“五四”以来的新诗运动。他既是我国现代新诗运动的热情倡导者与有力维护者,早年还以自身的创作实践直接推动新诗运动的发展。早在1927年8月,就曾在江西庐山连续写了两首卓具特色的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署名“玄珠”,刊行于同年《文学周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江西庐山 文学大师 早期共产党人 新诗运动 心情 女青年 茅盾 出版社 东京
下载PDF
试论茅盾抗战诗词
18
作者 丁茂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7,共7页
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从1927年8月所写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留别云妹》,到1980年11月逝世前不久为友人题诗《赠丁景唐》、《怀老舍——为絜青夫人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里,共留下了150余首诗词。这些诗词作为茅盾整个... 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从1927年8月所写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留别云妹》,到1980年11月逝世前不久为友人题诗《赠丁景唐》、《怀老舍——为絜青夫人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里,共留下了150余首诗词。这些诗词作为茅盾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就其创作数量,还是思想艺术成就,均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们认为,在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中,尤以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的作品更为值得研究。本文限于题意要求,集中论述对于茅盾抗战诗词的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抗战诗 诗词创作 桂林 旧体诗词 新新疆 蕴藉含蓄 重庆 诗词集 新诗
下载PDF
茅盾与我国新诗运动
19
作者 丁茂远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0-59,共10页
我圈现代诗歌,如果从“民七的新诗运动”,①即一九一八年一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开始发表新诗算起,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了。回顾这六十多年新诗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与其它文学形式一样,既有长足的进步,又遇到不少曲折和斗争。
关键词 新诗运动 茅盾 《新青年》 现代诗歌 文学形式
下载PDF
试论茅盾抗战诗词
20
作者 丁茂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7,共7页
【正】 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从1927年8月所写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留别云妹》,到1980年11月逝世前不久为友人题诗《赠丁景唐》、《怀老舍——为絜青夫人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里,共留下了150余首诗词。这些诗词作为... 【正】 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从1927年8月所写新诗《我们在月光底下缓步》、《留别云妹》,到1980年11月逝世前不久为友人题诗《赠丁景唐》、《怀老舍——为絜青夫人作》,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岁月里,共留下了150余首诗词。这些诗词作为茅盾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就其创作数量,还是思想艺术成就,均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在茅盾一生的诗词创作中,尤以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的作品更为值得研究。本文限于题意要求,集中论述对于茅盾抗战诗词的学习体会。茅盾在晚年写作的《回忆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旧体诗词 诗词创作 抗战时期 艺术成就 抗日战争时期 艺术形式 桂林 重要组成部分 柳亚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