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重组蛋白混合抗原的间接ELISA法检测人血清弓形虫IgM和IgG抗体 被引量:6
1
作者 丁邦胜 李霞 +2 位作者 罗庆礼 余莉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比较弓形虫rSAG1、rHXGPRT和rAK三种重组蛋白作为混合抗原在弓形虫病血清免疫诊断中检测结果与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三种重组蛋白混合抗原检测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美国产Zeus Toxo-ELISA试剂盒筛... 目的比较弓形虫rSAG1、rHXGPRT和rAK三种重组蛋白作为混合抗原在弓形虫病血清免疫诊断中检测结果与进口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三种重组蛋白混合抗原检测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美国产Zeus Toxo-ELISA试剂盒筛选的阳性血清136例,阴性血清30例。复苏、诱导、表达含有弓形虫pET-28a/SAG1,pET-28a/HXGPRT和pET-28a/AK表达载体的3个菌株,纯化3种重组蛋白。以3种混合蛋白作为诊断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以正交叉方法优化检测条件,检测66例弓形虫IgM阳性、70例IgG例阳性血清和30阴性血清,比较混合抗原检测和Zeus Toxo-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差异;以Zeus Toxo-ELISA弓形虫试剂盒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重组蛋白混合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总符合率以及约登指数。结果 IgM:混合抗原与Zeus Toxo-ELISA试剂检测结果经χ2检验,χ2值为3.12,P>0.05,差异无显著性。混合重组抗原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6.7%,总符合率为91.7%,约登指数为0.861。IgG:混合抗原与Zeus Toxo-ELISA试剂检测结果经χ2检验,χ2值为0.2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混合重组抗原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93.3%,总符合率为96.0%,约登指数为0.904。结论本研究3种重组抗原(rSAG1+rHXGPRT+rAK)混合的间接ELISA法检测弓形虫IgM和IgG,与进口ELISA试剂检测的总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更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重组抗原 免疫诊断 间接ELISA
下载PDF
两种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丁邦胜 孔建新 +1 位作者 马筱玲 朱新友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5-617,共3页
目的比较AVE-763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AVE-763)和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IQ-200)的结果比较,评价AVE-763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人工配制的高、低值标本测定仪器的携带污染率,并随机收集653例住院患者的中段尿... 目的比较AVE-763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AVE-763)和IQ-2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IQ-200)的结果比较,评价AVE-763性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人工配制的高、低值标本测定仪器的携带污染率,并随机收集653例住院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分别用AVE-763和IQ-200检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并作对比分析,同时对AVE-763进行人工辅助判断前后的比较。结果 AVE-763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的携带污染率均≤2%,AVE-763和IQ-200对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的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从AVE-763对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检测人工辅助判断前后比较说明此功能对保证结果准确有着重要作用。结论 AVE-763结果稳定、操作简便,为一款较好的尿沉渣检测过筛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携带污染率 人工辅助判断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 被引量:7
3
作者 丁邦胜 翟志敏 +1 位作者 何晓东 贺学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FAB分型 )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确诊的 16 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与单克隆检测免疫学分型比较。结果 :10 6例FAB分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免疫学...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 (FAB分型 )与免疫学分型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确诊的 16 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与单克隆检测免疫学分型比较。结果 :10 6例FAB分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免疫学特征有M3 HLA DR(- ) ,M4、M5有CD14 (+)特征 ,及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 ;6 3例FAB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免疫学分型有单纯髓系 4例 ,B ALL 18例 ,T ALL 5例 ,变异型 2 3例 ,混合型 13例。结论 :在AML中 (除M0 、M7) ,不如形态学直观、分型仔细。对于ALL病FAB分型不如免疫学分型 ,对于M0 、M7,只有依靠免疫学分型。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两者要相互结合 ,互相补充 ,才能更好地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形态学分型 免疫学分型
下载PDF
蛇毒因子溶血试验与酸溶血试验对PNH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丁邦胜 李霞 +1 位作者 吴竟生 潘理明 《安徽医学》 2001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 蛇毒因子 溶血试验 酸溶血试验
下载PDF
金标法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丁邦胜 潘健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金标法对256例血清样本同时进行HBV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且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6例样本中:ELISA... 目的探讨金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金标法对256例血清样本同时进行HBV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且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6例样本中:ELISA法"全阴性"(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阴性)结果模式,金标法结果相同;ELISA法HBsAg、HBeAb、HBcAb阳性,HBsAb、HBeAg阴性(简称模式1);HBsAg、HBeAg、HBcAb阳性,HBeAb、HBsAb阴性(简称模式2)结果模式,金标法检测样本的结果模式发生改变。256例样本两法各单项指标检测结果经χ2检验:HBsAb和HBeAg两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三项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ELISA法阳性或OD为临界值的样本金标法检测结果为阴性;无ELISA法阴性而金标法为阳性的标本。结论两种方法对HBV五项血清标志物测定的特异性相近,但是金标法敏感性不如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标法 ELISA法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阴性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
6
作者 丁邦胜 何晓东 余自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62-262,共1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类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12例分析
7
作者 丁邦胜 翟志敏 贺学姣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和免疫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 2 0 0 0~ 2 0 0 2年确诊的 12例初诊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化学染色与单克隆检测免疫表达比较。结果  6例为M 5 ,1例为B ALL伴髓系表达... 目的 探讨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和免疫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 2 0 0 0~ 2 0 0 2年确诊的 12例初诊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细胞化学染色与单克隆检测免疫表达比较。结果  6例为M 5 ,1例为B ALL伴髓系表达 ,1例为M 4 ,2例为M 7,1例为混合型 ,1例为APL。结论 免疫学分型用于形态学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尤其对ALL、M 7、混合型白血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FAB分型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学分型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病态细胞计数50例分析
8
作者 丁邦胜 李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5期354-354,共1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病态细胞计数50例分析丁邦胜,李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病缓慢、造血功能异常的疾病[1]。在骨髓中常可见形态异常的成熟和幼稚细胞(病态细胞)。笔者对50例MDS和50例正常人骨髓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病态细胞计数50例分析丁邦胜,李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病缓慢、造血功能异常的疾病[1]。在骨髓中常可见形态异常的成熟和幼稚细胞(病态细胞)。笔者对50例MDS和50例正常人骨髓病态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比较,发现骨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骨髓病态细胞 计数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道银 吴茅 +43 位作者 许绍强 张时民 樊爱琳 黄道连 高建军 朱凤娇 闫立志 刘超群 柏世玉 曹科 窦心灵 丁邦胜 段爱军 高菊兴 顾剑飞 高海燕 何勇 黄俊 胡晶 蒋锦文 金鑫 卢兴国 李相磊 梁勤 林慧君 缪峰 潘巍 茹进伟 孙宏华 王敏敏 王哲 夏万宝 邢铭芬 许银怀 岳保红 张建富 张军格 曾强武 赵成艳 庄顺红 周玉利 郑智弦 周麟 郑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共5页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临床检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细胞学检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之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筱玲 林斌 +3 位作者 李华 孙冰梅 丁邦胜 鲁怀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3-974,共2页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 检验技术 基础医学 实验技术 健康评估 预后判断
下载PDF
tumstatin基因修饰的CD34^+造血干细胞生成抗血管生成活性的血小板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娟 罗以勤 +4 位作者 丁邦胜 贺学姣 周明 赵亮 姚丽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581,共6页
目的以慢病毒为基因载体,将tumstatin cDNA导入CD34+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诱导生成tumstatin基因修饰的巨核细胞(MKs)和血小板,检测产生的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构建pLVX-tumstatin-mCMVZsGreen重组载体后转染293T... 目的以慢病毒为基因载体,将tumstatin cDNA导入CD34+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诱导生成tumstatin基因修饰的巨核细胞(MKs)和血小板,检测产生的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构建pLVX-tumstatin-mCMVZsGreen重组载体后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法富集脐血中CD34+造血干细胞。用慢病毒感染CD34+造血干细胞,在细胞因子组合培养液中诱导MKs生成,流式细胞仪和形态学检测MKs的生成及产血小板情况。应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umstatin基因的表达,通过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抑制试验研究血小板内容物生物学活性。结果选择最佳感染复数(MOI)30∶1感染干细胞时效率最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在诱导过程中,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细胞都有MKs与血小板的生成,且生长速度和分化趋势基本相同。在转染的MKs基因组里,RT-PCR法检测到738bp tumstatin基因片段。Western blot法检测到tumstatin在转基因细胞来源的血小板中稳定表达,血小板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结论基因修饰的CD34+造血干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分化为MKs和血小板并表达tumstatin蛋白,且这种血小板在体外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管状结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MSTATIN 慢病毒载体 CD34+造血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
下载PDF
CD59检测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永胜 翟志敏 +2 位作者 丁邦胜 吴竞生 何晓东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CD5 9检测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 ,PNH)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PNH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用FITC标记的CD5 9单抗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 13例PNH、37例AA和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 目的 探讨CD5 9检测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 ,PNH)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PNH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用FITC标记的CD5 9单抗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 13例PNH、37例AA和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膜表面CD5 9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人红细胞和粒细胞CD5 9表达阳性率均 >98% ;13例PNH患者红细胞及粒细胞CD5 9表达阳性率均 <90 % ;37例再障患者中 2 4例表达正常 ,13例红细胞或粒细胞CD5 9表达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 CD5 9检测是诊断PNH较直接而又特异、敏感的方法 ,特别是对表现不典型的PNH及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9检测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诊断 CD59抗原
下载PDF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巨大血小板计数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令军 王保龙 +3 位作者 马筱玲 王斌 贺学娇 丁邦胜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巨大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用三种方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有大量巨大血小板的患者,PLT-O法计数巨大血小板与显... 目的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巨大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用三种方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有大量巨大血小板的患者,PLT-O法计数巨大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I法计数巨大血小板与PLT-O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I法计数巨大血小板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是检测含有大量巨大血小板患者标本时,不能采用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能有效改善巨大血小板计数,但不能准确计数,而应选用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并结合血涂片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巨大血小板 电阻抗法 光学法
下载PDF
三日疟1例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令军 丁邦胜 +3 位作者 吴庆 林斌 孔建新 马筱玲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44-45,共2页
随着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疟疾发病和流行程度越来越低,三日疟原虫少见。笔者在门诊病人的疟原虫检验中发现了1例三日疟病例,经住院治疗已痊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疟疾 三日疟
下载PDF
疣状胃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善峰 丁西平 +3 位作者 赵敏 严波 丁邦胜 王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72-3274,共3页
目的:初步检测疣状胃炎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63例疣状胃炎和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变化;同时观察疣状胃炎及... 目的:初步检测疣状胃炎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法检测63例疣状胃炎和4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变化;同时观察疣状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疣状胃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5),且炎症活动重度的疣状胃炎患者其合并Hp感染几率显著高于轻度炎症活动程度(P<0.01);疣状胃炎组患者炎症活动程度、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及肠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较慢性浅表性胃炎CD8+T细胞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CD3+、CD4+、CD8+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Hp、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免疫紊乱的病因,且疣状胃炎伴有明显的病理异常,有恶变倾向,应重视诊治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幽门螺旋杆菌 病理检查
下载PDF
CELL-DYN_(17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分析
16
作者 李霞 杨萍 +1 位作者 张凡 丁邦胜 《西藏医药》 1998年第3期49-51,共3页
为了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的WBC分类报警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我们采用了仪器自动分析和手工复片对照,结果发现在218例有报警的分类计数中:LYM报警193次(其中RM133次,占68.9%,RO46次占23.9%);MID28次(主要为R227次占96.4/),GR... 为了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的WBC分类报警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我们采用了仪器自动分析和手工复片对照,结果发现在218例有报警的分类计数中:LYM报警193次(其中RM133次,占68.9%,RO46次占23.9%);MID28次(主要为R227次占96.4/),GRAN16次(其中R380次占69.0%,R4及RM也较常见)。分类时可有一种WBC报警,也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报警,同时一种细胞的报警类型也可有多种。通过WBC分类结果的不同报警信号类型的分析,可指导我们对分类结果是否需要手工复片,两者结合,可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白细胞分类 报警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7
17
作者 柏世玉 +45 位作者 曹科 窦心灵 丁邦胜 段爱军 樊爱琳 高菊兴 顾剑飞 高建军 高海燕 何勇 黄俊 黄道连 胡晶 蒋锦文 金鑫 卢兴国 李相磊 刘超群 梁勤 林慧君 缪峰 潘巍 茹进伟 孙宏华 吴茅 王敏敏 王哲 许绍强 夏万宝 邢铭芬 许银怀 岳保红 闫立志 张军格 张时民 张建富 张春莹 曾强武 赵成艳 朱凤娇 庄顺红 周玉利 周道银 周麟 郑智弦 郑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3,37,共4页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变化可直接影响脏器功能和积液性质评判,其中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形态直观与其他技术相比存在一定优势。专家共识对浆膜腔积液的采样、涂片制作、染色、阅片、图文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做了具体规定,为各基...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变化可直接影响脏器功能和积液性质评判,其中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形态直观与其他技术相比存在一定优势。专家共识对浆膜腔积液的采样、涂片制作、染色、阅片、图文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做了具体规定,为各基层单位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验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积液 细胞学检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和胃黏膜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善峰 严波 +3 位作者 丁西平 赵敏 丁邦胜 李祥 《安徽医学》 2014年第9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探讨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HP阴性的疣状胃炎的患者25例作为疣状胃炎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HP阴性的慢性... 目的探讨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在幽门螺杆菌(HP)阴性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HP阴性的疣状胃炎的患者25例作为疣状胃炎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断为HP阴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免疫组化检测疣状胃炎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结果疣状胃炎组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患者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CD4+/CD8+比值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疣状胃炎组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与胃黏膜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率、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702,P<0.01;r=0.605,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亦如此(r=0.723,P<0.01;r=0.595,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HP阴性疣状胃炎外周血及胃黏膜组织中均高表达,提示疣状胃炎的发生和形成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可间接反映疣状胃炎胃黏膜组织中病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疣状胃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3
19
作者 柏世玉 +45 位作者 曹科 窦心灵 丁邦胜 段爱军 樊爱琳 高菊兴 顾剑飞 高建军 高海燕 何勇 黄俊 黄道连 胡晶 蒋锦文 金鑫 卢兴国 李相磊 刘超群 梁勤 林慧君 缪峰 潘巍 茹进伟 孙宏华 吴茅 王敏敏 王哲 许绍强 夏万宝 邢铭芬 许银怀 岳保红 闫立志 张军格 张时民 张建富 张春莹 曾强武 赵成艳 朱凤娇 庄顺红 周玉利 周道银 周麟 郑智弦 郑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11,77,共4页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脑脊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脑脊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临床检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胞学检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样细胞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俞宁 厉小梅 +3 位作者 李向培 俞大亮 王美云 丁邦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XCR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活动期、20例缓解期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中CD4+CXCR5+T...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XCR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活动期、20例缓解期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中CD4+CXCR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差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同时检测各组中CD19+B细胞上CXCR5的表达。2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非参数的sDearman相关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CD4+CXCR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6±7)%与(12±3)%,P〈0.01],其中活动组[(18±7)%]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11±4)%]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D〉0.05);狼疮肾炎组高于非狼疮肾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与(14±7)%,P=0.05]。②CD4+CXCR5+T细胞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核抗体滴度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P均〈0.05),与C反应蛋白、病程、免疫球蛋白无相关性(P〉0.05)。抗双链DNA抗体升高组与正常组之间、抗Sm抗体、抗SSA/SSB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活动期SLE患者CD19+B细胞卜CXCR5的表达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85±11)%与(94±3)%,P〈0.05]。④10例初发、未接受治疗的活动期患者在接受地塞米松(20mg/d)治疗后第1、3、7天外周血中CD4+CXCR5+T细胞百分率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前后CD19+CXCR5+B细胞的百分率无变化(P均〉0.05)。结论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样细胞的异常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糖皮质激素 CXCR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