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眉足蟹科蟹类的形态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鹏伟 宋娜 +2 位作者 王雪梅 韩志强 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8-1214,共7页
研究描述了解放眉足蟹和日本冠鞭蟹的形态特征,并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分析了解放眉足蟹和日本冠鞭蟹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解放眉足蟹的主要形态特征为体白色,甲壳呈琵琶形,背部中线隆起,表面较光滑,步足扁平,指节弯曲明显;日本冠鞭蟹... 研究描述了解放眉足蟹和日本冠鞭蟹的形态特征,并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分析了解放眉足蟹和日本冠鞭蟹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解放眉足蟹的主要形态特征为体白色,甲壳呈琵琶形,背部中线隆起,表面较光滑,步足扁平,指节弯曲明显;日本冠鞭蟹的主要形态特征为体红褐色,甲壳呈卵形,头胸甲长大于甲宽,有许多白色斑点,步足简化成铲,上有刚毛。在长度为659 bp的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上,解放眉足蟹20个个体共检测到15个单倍型,平均GC含量为33.26%,单倍型多样度为0.942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59;日本冠鞭蟹20个个体共检测到15个单倍型,平均GC含量为47.65%,单倍型多样度为0.9415,核苷酸多样度为0.0061。基于K-2P模型计算得到解放眉足蟹和日本冠鞭蟹种间遗传距离为0.2705,解放眉足蟹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日本冠鞭蟹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以Emerita emeritus为外群构建系统树,不同蝉蟹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明COⅠ基因可以作为蝉蟹DNA条形码辅助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眉足蟹 日本冠鞭蟹 形态特征 遗传多样性 种类鉴定
下载PDF
金乌贼繁殖行为与交配策略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亮 张秀梅 +2 位作者 丁鹏伟 刘甜雨 陈四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71-1880,共10页
2014年6月于室内大型水槽使用摄像系统对金乌贼繁殖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与记录,通过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解析其繁殖过程中游泳、捕食、求偶、争斗、交配及产卵等行为特征。结果显示:金乌贼游泳主要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持续游泳能力较弱... 2014年6月于室内大型水槽使用摄像系统对金乌贼繁殖过程进行连续观察与记录,通过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解析其繁殖过程中游泳、捕食、求偶、争斗、交配及产卵等行为特征。结果显示:金乌贼游泳主要依靠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持续游泳能力较弱;繁殖期的金乌贼继续摄食,能发现周围20—38 cm范围内的凡纳滨对虾,攻击距离为7—24 cm,能在2.1—6.1 s内完成对对虾的捕获且成功率极高,外源营养为卵(精)巢不同步发育、分批产卵和复杂的繁殖行为继续提供能量支持;金乌贼具明显的求偶行为,规格差异是影响求偶的重要因素,其中雄性亲本更倾向选择与自身规格相当或略小的雌性,而雌性亲本则更倾向于选择大规格(较大规格争斗易获胜)的雄性;金乌贼一次交配持续125—398 s,雄性有明显的精子移除行为和领域性,交配后雄性伴游在雌性周围3—24 cm范围内,不允许其他乌贼靠近,平均伴游61 min后会再次交配。精子移除、伴游以及多次交配是雄性金乌贼有效提高父权贡献率的关键行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采取"多夫多妻"的混交婚配策略,两性亲本均存在多次交配现象,这能有效提高雌雄的生殖成功率和受精卵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游泳 捕食 求偶 交配 性选择 混交制 精子竞争
下载PDF
我国海蜇相关标准概况 被引量:5
3
作者 游奎 迟旭朋 +3 位作者 马彩华 高增祥 贺玉庆 丁鹏伟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简要论述了海蜇的行业规模,着重比较讨论了现行海蜇相关标准状况。当前海蜇相关标准中,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各占32%和68%,地方标准居多,沿海大多数省份各自颁布了海蜇相关标准。在标准内容方面,食品标准约占50%,剩余标准分别涉及海蜇池... 简要论述了海蜇的行业规模,着重比较讨论了现行海蜇相关标准状况。当前海蜇相关标准中,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各占32%和68%,地方标准居多,沿海大多数省份各自颁布了海蜇相关标准。在标准内容方面,食品标准约占50%,剩余标准分别涉及海蜇池塘养殖、苗种培育、增殖放流等内容,当前尚无海蜇种质标准及苗种标准。现行海蜇相关标准中,有些检验规程、实验方法、检测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妥当的地方。相对于其他传统海洋经济生物而言,海蜇各种标准的制定不十分全面,且比较滞后,将不利于海蜇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产业 标准
下载PDF
胶南近海金乌贼生长特性、资源分布及增殖放流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牛超 张秀梅 +1 位作者 丁鹏伟 单斌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6-45,共10页
根据2015年8—10月开展的4次金乌贼跟踪回捕调查,对灵山湾及胶南近海金乌贼的生长、分布、资源密度及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显示:在金乌贼群体资源生物量密度和尾数密度方面,8月28日平均生物量和尾数最低,10月4日平均尾数密... 根据2015年8—10月开展的4次金乌贼跟踪回捕调查,对灵山湾及胶南近海金乌贼的生长、分布、资源密度及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显示:在金乌贼群体资源生物量密度和尾数密度方面,8月28日平均生物量和尾数最低,10月4日平均尾数密度最高,10月26日平均生物量最高,且灵山岛西南海域的相对资源密度显著高于灵山湾海域,各航次幼乌贼出现频率均为100%;伴随幼乌贼的生长,资源高密度区由灵山湾向灵山岛西南海域的深水区逐步偏移。调查期间幼乌贼生长迅速,胴长(ML)总平均增长率为0.46mm/d,体重(TW)总平均增长率为0.46g/d,胴长-体重关系式为TW=8.0×10^(-4) ML^(2.6642),胴长、体重与日龄均呈S型曲线关系。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随机抽测的4个航次共288只回捕个体中,有14只个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可找到与其对应的亲本,判定为放流苗种,占随机抽测的回捕个体的比例约4.86%,放流初期金乌贼增殖效果显著。本研究为金乌贼增殖放流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放流后金乌贼资源的科学养护、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金乌贼增殖放流管理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增殖放流 时空分布 生长 分子标记 胶南 资源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