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弗氏链霉菌中筛到的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被引量:9
1
作者 万中义 黄曦 +1 位作者 梁蓉芳 周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 以泰乐菌素(Tylosin)标准品为对照,采用纸层析法对收集到的11株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的发酵滤液进行鉴别,发现其中028菌株的纸层析谱与标准品完全相同。进一步将该菌株经NTG诱变后,筛选获得的1株突变株H188,进行摇瓶发酵。并从发酵滤液中分离、提取得到纯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它与泰乐菌素标准品属同一物质。从而证明028菌株是1株泰乐菌素产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链霉菌 泰乐菌素 分离 鉴别
下载PDF
一种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万中义 张亚妮 +4 位作者 张志刚 朱晛 王开梅 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386-4388,共3页
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编号为WS-23883,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其产物进行提取精制及制备液相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化合物。生测表明,在20μg/mL浓度下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 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编号为WS-23883,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其产物进行提取精制及制备液相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化合物。生测表明,在20μg/mL浓度下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达100%。根据活性产物紫外吸收光谱,可判断其为一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质谱分析表明,活性化合物分子质量约667 u,据此判断其为一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大环内酯 抗生素 化合物 纯化 鉴定
下载PDF
链霉菌HBERC-44441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别及其抗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万中义 方伟 +4 位作者 张志刚 吴兆圆 李泰明 王开梅 杨自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5-623,共9页
在筛选微生物源杀菌剂的过程中,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HBERC-44441。经扫描电镜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菌株被鉴定为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提... 在筛选微生物源杀菌剂的过程中,从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HBERC-44441。经扫描电镜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菌株被鉴定为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等具有强烈抑制活性。经分离制备,获得了其中几个活性组份,经波谱学分析,解析了其中4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是吲哚-3-甲酸、pimprinine、另有两个pimprinine二聚体,鉴定为新的化合物。抗菌活性测试表明,吲哚-3-甲酸具有较好抗真菌活性,pimprinine及其二聚体抗真菌活性较弱,首次检测到pimprinine对植物重要病原细菌青枯劳尔氏菌有一定活性,其MIC值可达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迪链霉菌 匹马宁 吲哚-3-甲酸 化合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放线菌Wa-13868的分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万中义 +5 位作者 张丽 张亚妮 江爱兵 张志刚 王开梅 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6-1138,共3页
在新农用抗生素的筛选过程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放线菌。经测定,其代谢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及害虫、杂草靶标有良好的活性。对产生菌进行常规分类鉴定及分子鉴定后,确定其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s)的一个菌株... 在新农用抗生素的筛选过程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放线菌。经测定,其代谢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及害虫、杂草靶标有良好的活性。对产生菌进行常规分类鉴定及分子鉴定后,确定其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s)的一个菌株。对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生物测定,经HPLC及MS分析,根据紫外光谱、分子量及碎片峰的分析,确定其活性物质为巴菲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菲霉素 壮观链霉菌 分类鉴定
下载PDF
放线菌HBERC-39158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万中义 方伟 +4 位作者 张亚妮 张志刚 吴兆圆 王开梅 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140-144,共5页
以从四川省乐山市采集土样中分离的1株放线菌HBERC-39158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进行了16S分子鉴定、摇瓶发酵及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对发酵提取物进行HPLC制备,获得了不同时间流出的样品36份,经组分活性测定,确定了其活性部位,并制备了活... 以从四川省乐山市采集土样中分离的1株放线菌HBERC-39158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进行了16S分子鉴定、摇瓶发酵及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对发酵提取物进行HPLC制备,获得了不同时间流出的样品36份,经组分活性测定,确定了其活性部位,并制备了活性化合物纯品,对其进行了HPLC-MS及NMR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kronopolitis),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重要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活性,其活性组分出现在14~19 min。根据活性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质谱数据以及核磁共振谱的解析,结合文献比对,确定其活性化合物为factumy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抗真菌活性 放线菌 法图霉素
下载PDF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抗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万中义 潘劲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系统回顾了我国农用抗菌素的发展过程 ,详细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用抗菌素研究与开发的有利条件 。
关键词 农用抗菌素 筛选 研究开发 科研体制 市场经济
下载PDF
用标样比对法鉴定放线菌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7
作者 万中义 张亚妮 +2 位作者 张志刚 王开梅 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60-5763,5766,共5页
在新型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工作中,对部分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提取物HPLC-MS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紫外吸收及质谱碎片等光谱学信息,根据天然产物数据库比对结果,疑为环已酰亚胺。将环已酰亚胺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得到的紫... 在新型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工作中,对部分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放线菌提取物HPLC-MS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紫外吸收及质谱碎片等光谱学信息,根据天然产物数据库比对结果,疑为环已酰亚胺。将环已酰亚胺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得到的紫外吸收光谱及质谱碎片信息与检测样品几乎完全一致。由此推断曾疑似未知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为环已酰亚胺。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活性化合物进行鉴定,从而大大提高筛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环已酰亚胺 标准样品 标样比对法 鉴定
下载PDF
杀枯肽UC1—1及3—816间原生质体融合
8
作者 万中义 蒋振海 +2 位作者 黄友亮 梁翠霞 《湖北植保》 1996年第5期2-3,共2页
掌握了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并得到70个融合子。但由于UC1—1和3一816均不带遗传标记,因此筛选融合子的准确性较差,融合子经初筛和复筛尚未选出优良的高产菌株。
关键词 原生质体 融合剂 融合子 效价 测定 微生物 育种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和对策 被引量:30
9
作者 丁自立 万中义 +4 位作者 矫振彪 周容 谭旭辉 张抗抗 吴金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4期238-241,共4页
魔芋软腐病频发已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软腐病侵染路径、软腐病防控等方面研究进展的概述。提出了通过筛选、创制"优质、抗(耐)病"的魔芋资源,为魔芋抗病育种提供新材料。构建魔芋根... 魔芋软腐病频发已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软腐病侵染路径、软腐病防控等方面研究进展的概述。提出了通过筛选、创制"优质、抗(耐)病"的魔芋资源,为魔芋抗病育种提供新材料。构建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挖掘抗魔芋软腐病菌的新生物活性物质或新基因,在基因组水平上为魔芋软腐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新资源。利用根际微生态平衡理论,研究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土壤生物活性的改良,消除或者减轻魔芋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 进展 对策
下载PDF
7种药剂对大白菜根肿病田间防效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龙同 曹春霞 +2 位作者 万中义 廖先清 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6-1618,共3页
通过在湖北长阳火烧坪乡进行的大白菜根肿病药剂筛选试验,以白菜鲜重、防效、烂根数目为评价指标,比较了7种药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防效最高,为54.65%±3.13%,与肿腐萎(50%多·福可湿性粉剂)防效无显著差异... 通过在湖北长阳火烧坪乡进行的大白菜根肿病药剂筛选试验,以白菜鲜重、防效、烂根数目为评价指标,比较了7种药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防效最高,为54.65%±3.13%,与肿腐萎(50%多·福可湿性粉剂)防效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肿腐萎防效为36.97%±11.44%;生物农药B处理每10株白菜鲜重为6.66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烂根数目为0;综合各个指标,药剂B防效最佳,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田间试验 防效 鲜重
下载PDF
大白菜根肿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龙同 张亚妮 +6 位作者 杨妮娜 曹春霞 张光阳 张士龙 程贤亮 黄大野 万中义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5-8,共4页
就大白菜根肿病(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病原分类地位、危害现状、生物防治及其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大白菜根肿病生物农药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方面均有研究,已见报道多株链霉菌对根肿病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就大白菜根肿病(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病原分类地位、危害现状、生物防治及其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大白菜根肿病生物农药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方面均有研究,已见报道多株链霉菌对根肿病有较好的防病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芸薹根肿菌以休眠孢子萌发作为其侵入十字花科蔬菜寄主病害循环的第一步,进入寄主组织后则以游动孢子为主要为害形态,存在无性短循环阶段,病害循环复杂。抑制休眠孢子萌发可以作为防治根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休眠孢子为切入点开展根肿病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 生物农药 链霉菌 休眠孢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发酵方式对放线菌WS-22011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亚妮 万中义 +4 位作者 徐敏 张志刚 王燕 杨自文 王开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234-5238,共5页
以放线菌WS-22011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摇瓶发酵和发酵罐发酵两种不同发酵方式下WS-22011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及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确定WS-22011最佳发酵方式及兼顾代谢产物多样性、产量的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对于WS-22... 以放线菌WS-22011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摇瓶发酵和发酵罐发酵两种不同发酵方式下WS-22011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及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趋势,确定WS-22011最佳发酵方式及兼顾代谢产物多样性、产量的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对于WS-22011菌株来说,在发酵罐发酵和摇瓶发酵两种发酵方式下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多样性基本一致,两种发酵方式均可以保证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和产量,但次生代谢产物最大总产量出现的时间有所差异,从节约时间及成本考虑,可首选发酵罐发酵;而如果需得到所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则首选摇瓶发酵,且发酵时间需适当延长。通过制备分离得到了4个具有较高活性的化合物,LC-MS分析结果表明为碰撞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WS-22011 发酵 次生代谢产物 产量动态变化
下载PDF
微生物源生防杀菌剂的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志刚 王开梅 +2 位作者 吴兆圆 万中义 方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78-83,共6页
以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bosporioide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西瓜猝倒病菌(Pythium aphanidematum)作为模式靶标,使用半固体培养基法(PDB培养基加入适量琼脂)及平板对峙法(PDA... 以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bosporioide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西瓜猝倒病菌(Pythium aphanidematum)作为模式靶标,使用半固体培养基法(PDB培养基加入适量琼脂)及平板对峙法(PDA培养基),对真菌及放线菌杀菌剂标准菌株的发酵液、上清液和菌丝进行了杀菌活性比较。结果表明,样品的活性与筛选方法和培养时间有直接关联。半固体培养基法中发酵液及菌丝的活性分辨度差,而对真菌及放线菌标准菌株的上清液的活性反应清晰;平板对峙法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发酵液及菌丝的活性增强,而真菌及放线菌杀菌剂标准菌株的上清液的活性减弱。半固体培养基法适用于针对不含活菌的上清液的筛选,平板对峙法适用于针对含有活菌的发酵液、菌丝和上清液的筛选,根据样品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筛选方法和培养时间可以减少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靶标 生物杀菌剂 半固体培养基法 平板对峙法
下载PDF
培养基和接种方式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2,56,共3页
培养基和接种方式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生长最佳的培养基为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最佳的接种方式为用培养4d的菌块接种。
关键词 小单孢菌 培养基 接种方式
下载PDF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2,107,共3页
通过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确定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37℃酶解60min;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基为R-1培养基。
关键词 小单孢菌 原生质体 再生
下载PDF
17600IU/mg苏云金芽孢杆菌浓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先清 刘芳 +1 位作者 周荣华 万中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48-3051,共4页
选取常用的农用助剂,通过正交试验对苏云金芽孢杆菌17600IU/mg浓悬浮剂配方进行了研制。结果表明,240g80000IU/mg苏云金杆菌原粉,4g苯甲酸钠,40g木质素磺酸钙,10g硅酸镁铝,加水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4.5,用砂磨机研磨1h,得... 选取常用的农用助剂,通过正交试验对苏云金芽孢杆菌17600IU/mg浓悬浮剂配方进行了研制。结果表明,240g80000IU/mg苏云金杆菌原粉,4g苯甲酸钠,40g木质素磺酸钙,10g硅酸镁铝,加水定容至1000mL,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4.5,用砂磨机研磨1h,得到的产品悬浮率为90%,流动性、分散性均较好,生物效价为20365IU/mg,(54±1)℃的恒温箱中热贮两周后生物效价为15624IU/mg,生物效价分解率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浓悬浮剂 配方组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发酵上清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秀莲 刘心 +2 位作者 万中义 杨自文 何建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对苏云金芽胞杆菌MP-342发酵上清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及化学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经717树脂脱色和732树脂吸附、氨水洗脱、真空浓缩及冷冻干燥,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精制品。然后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物质对苹果轮纹菌(Dothio... 对苏云金芽胞杆菌MP-342发酵上清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及化学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经717树脂脱色和732树脂吸附、氨水洗脱、真空浓缩及冷冻干燥,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精制品。然后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物质对苹果轮纹菌(Dothiorella gregaria)和苹果褐斑病菌(Marssonin mali)等植物病害微生物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最后通过质谱分析,表明该活性物质的分子量为396,推测该物质与国外文献报道的zwittermicin A可能为同一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生物活性物质 上清液 zwittermicin A
下载PDF
农药残留薄层色谱分析中的显色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舒 万中义 潘劲松 《湖北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46-48,共3页
农药残留特别是剧毒有机磷农药残留一直是国内外农药科技工作者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显色技术是农药残留薄层分析技术发展迅速的关键 。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薄层色谱分析 显色技术 荧光显色 化学显色 薄层-酶抑制技术
下载PDF
高含量原粉生产菌株苏云金芽孢杆菌LX-7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先清 万中义 +2 位作者 刘芳 周荣华 杨自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44-3045,3049,共3页
从土壤中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LX-7高毒力菌株,利用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得到其最佳培养基配方(g/L)为:玉米淀粉30,氮源A30,氮源D15,氮源E15,并对其发酵工艺和后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40000L发酵罐发酵制得原粉效价达到80000IU/mg以上,... 从土壤中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LX-7高毒力菌株,利用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得到其最佳培养基配方(g/L)为:玉米淀粉30,氮源A30,氮源D15,氮源E15,并对其发酵工艺和后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40000L发酵罐发酵制得原粉效价达到80000IU/mg以上,晶体蛋白含量达到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LX-7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53-1454,共2页
研究了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质粒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比原始菌株产生福堤霉素A的产量低,在产素时间上缩短;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小单孢菌40027菌株之间在产素... 研究了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质粒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比原始菌株产生福堤霉素A的产量低,在产素时间上缩短;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小单孢菌40027菌株之间在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与原始菌株在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上的差异是由质粒pSET152造成的,dnd基因簇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单孢菌 福堤霉素A 外源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