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断陷层系年代地层时间框架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宋立斌 张永清 +4 位作者 姜宏官 孙凯 王成龙 万传彪 张梅生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650-661,共12页
为厘定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层系地层的地质时代,解决不同断陷间断陷层系地层横向对比难度大的问题,笔者整理了松辽盆地及其周边露头断陷层系火山岩(火山灰)锆石U-Pb测年数据,选择有断代地质意义的有效年龄数据,并结合国际标准地层年代表对... 为厘定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层系地层的地质时代,解决不同断陷间断陷层系地层横向对比难度大的问题,笔者整理了松辽盆地及其周边露头断陷层系火山岩(火山灰)锆石U-Pb测年数据,选择有断代地质意义的有效年龄数据,并结合国际标准地层年代表对松辽盆地白垩系断陷层系年龄的限定,建立了松辽盆地断陷层系年代地层时间框架。确定了断陷层系地层年龄范围为登娄库组105.5~100.5 Ma、营城组118.0~105.5 Ma、沙河子组124.0~118.0 Ma、火石岭组135.0~124.0 Ma。该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开展断陷层系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了时间标尺,为其他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层系 年代地层时间框架 锆石U-PB测年 地层对比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北安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被引量:24
2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5 位作者 孔惠 金玉东 孙跃武 刘鹏举 杨建国 任延广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90,共8页
本文研究黑龙江北安地区下白垩统 2个岩石单位中的孢粉组合。其中营城组孢粉组合是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孢粉化石类型最丰富的组合 ,时代属巴列姆期或巴列姆 -阿普第期 ;沙河子组下段孢粉类型相对较少 ,组合时代暂定为早白垩世早期 (可能... 本文研究黑龙江北安地区下白垩统 2个岩石单位中的孢粉组合。其中营城组孢粉组合是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孢粉化石类型最丰富的组合 ,时代属巴列姆期或巴列姆 -阿普第期 ;沙河子组下段孢粉类型相对较少 ,组合时代暂定为早白垩世早期 (可能相当贝里阿斯 -戈特列夫期 )。沙河子组下段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营城组沉积时期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下 ,南方的干旱气候对北安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早白垩世 古植被 古气候 北安地区 黑龙江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站地区营城组孢粉化石的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2 位作者 孔惠 金玉东 杨建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4,共3页
提出松辽盆地营城组自下而上应划分为 3段 ,即中基性火山岩及含煤碎屑岩段、酸性火山岩段、含煤碎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段。其中酸性火山岩段中的流纹岩是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岩性。首次在松辽盆地三站地区深层中发现孢粉化石 ,其孢粉... 提出松辽盆地营城组自下而上应划分为 3段 ,即中基性火山岩及含煤碎屑岩段、酸性火山岩段、含煤碎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段。其中酸性火山岩段中的流纹岩是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岩性。首次在松辽盆地三站地区深层中发现孢粉化石 ,其孢粉组合特征可与松辽盆地东南缘九台地区、北部北安地区营城组孢粉组合对比。孢粉组合中出现了Appendisisporitessp 、Aequitriraditessp 、Pilo sisporitessp 、Klukisporitessp 等早白垩世特有或在早白垩世繁盛的分子 ,特别是Cicatricosisporitesaustraliensis (Balme)Potonie的含量高达 31 8% ,以及没有出现原始被子类花粉这一特征 ,可将三站地区营城组时代进一步确定为早白垩世中期 (大致相当巴列姆期 )。据孢粉化石所属母体植物的生态特征 ,推测该区营城组沉积时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站地区 早白垩世 孢粉化石 古植被 古气候 地质时代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万传彪 刘本培 +3 位作者 乔秀云 杨建国 单玄龙 任延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2001年在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暗色泥岩中,发现油气显示,是大庆油田外围探区中第二个重点勘探的盆地。本次工作在太平林场组的建组剖面下部泥岩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化石—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见有3个种和2个未定种,其中新种2个,... 2001年在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暗色泥岩中,发现油气显示,是大庆油田外围探区中第二个重点勘探的盆地。本次工作在太平林场组的建组剖面下部泥岩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化石—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见有3个种和2个未定种,其中新种2个,它们是:康氏巴尔姆孢(比较种)Balmeisporites cf.kondinskayae Srivastava et Binda、嘉荫巴尔姆孢(新种)Balmeisporites jiayinensis sp.nov.、太平林场巴尔姆孢(新种)Balmeisporites taipinglinchangensis sp.nov.、巴尔姆孢?(未定种 1)Balmeisporites?sp.1、巴尔姆孢?(未定种 2)Balmeisporites?sp.2。这一发现丰富了太平林场组建组剖面的生物化石内容,对嘉荫盆地井下岩石地层单元与露头剖面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所发现的巴尔姆孢均是不具赤道突起的类型,反映出典型晚白垩世的特征,本组产出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化石可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对比,为晚白垩世桑顿期-坎潘期。巴尔姆孢指示的古气候应为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产巴尔姆孢的层位所处的古环境应是河流入湖处的三角洲前缘或前三角洲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林场组 晚白垩世 大孢子 嘉荫盆地 地层
下载PDF
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被子植物花粉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万传彪 赵传本 +3 位作者 乔秀云 吕茜 张国斌 张莉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系统研究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被子植物花粉产出时代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的被子植物花粉具有地区分布广、东西部差别大;化石时代分布完整的剖面少;属种类型与化石数量由少增多,递增迅速;个体小、萌发器... 在系统研究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被子植物花粉产出时代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的被子植物花粉具有地区分布广、东西部差别大;化石时代分布完整的剖面少;属种类型与化石数量由少增多,递增迅速;个体小、萌发器官多样,三沟粉占主要位置;经历了两个演化阶段;南北分区明显等规律。中国陆相白垩系极其发育,被子植物花粉产地点多面广,因此开展中国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研究,对全球被子植物花粉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提供地区性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理论价值;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可以解决地层的细分和全球地层时代的精确对比,以及古植被古气候演变等信息,因此也具有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被子植物花粉 起源 演化 单沟类花粉阶段 三沟类花粉阶段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层侏罗系—下白垩统生物组合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19
6
作者 万传彪 李延锋 薛云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8-434,共17页
本文描述了松辽盆地探井揭露的深层地层序列及其所产的5个生物门类化石组合特征。9个孢粉组合是Monosulcites—Cyathidites组合、Pinaceae-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组合、Classopollis--Piceites组合、Lophotriletes--Cicatricosispo... 本文描述了松辽盆地探井揭露的深层地层序列及其所产的5个生物门类化石组合特征。9个孢粉组合是Monosulcites—Cyathidites组合、Pinaceae-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组合、Classopollis--Piceites组合、Lophotrile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Paleoconiferus—Lygodiums-porites组合、Cyathidites-Leiotrile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Cicatricosisporites-Leiotriletes-Pol-yporopollenites组合、Leiotrile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和Trilobosporites-Cyathid-ites-Tricolpollenites组合。3个藻类组合是Vesperopsis-Australisphaera组合、Balmula granorugo-sa组合和Vesperopsis zhaodongensis组合。2个介形类组合是Cypridea unicostata-Limnocypridesadscondida组合和Mongolocypris limpida-Paracandona planiuscula组合。4个植物组合是Elato-cladus submanchurica-Ginkgoites orientalis组合、Acanthopteris gothani-Pterophylllum组合、Sphe-nopteris johnstrupii-Coniopteris nympharum组合和Platanus septentrionalis-Protophyllum undula-tun组合。3个大孢子组合是Minerisporites sp.组合、Ricinospora leavigata-Calamospora sp.组合和Arcellites组合。还介绍了叶肢介、轮藻、双壳类和鱼类化石的产出情况。结合同位素资料认为:大庆群时代为中侏罗世,火石岭组可能为贝里阿斯期,沙河子组为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营城组为欧特里夫期—巴列姆期,登娄库组为巴列姆期—阿普第期早期,泉头组一-二段为阿普第—阿尔卑期,并对各组沉积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合 地质时代 沉积环境 下白垩统 中侏罗统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 被引量:16
7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1 位作者 王仁厚 何承全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5-418,共14页
本文记述了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红D-1井(深805-385m)和红D-3井(深727.1-723.4m)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16属24种,分属于沟鞭藻类9属14种,包括1个新联合种:Protoelipsodiniu... 本文记述了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红D-1井(深805-385m)和红D-3井(深727.1-723.4m)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16属24种,分属于沟鞭藻类9属14种,包括1个新联合种:Protoelipsodiniumfibratum(BatenetLister)comb.nov.,绿藻5属6种,包括1新种:Te-trastrumminorsp.nov.,和疑源类2属4种;其中有些淡水绿藻(Tetrastrum属和Tetraedron属)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文中建立了3个藻类组合:自下而上是Protoelipsodiniumfi-bratum-Dinogymniopsisdaqingensis组合(即组合A),Nyktericysta-Vesperopsis-Leiosphaeridia组合(组合B)和Dinogymniopsistuberculata-D.granulata组合(组合C),论述了藻类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有关的藻类组合进行了对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这些藻类组合的地质时代应为白垩纪(依次很可能为Baremian期、Barremian-Aptian期和Cenomanian早期),认为它们反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 微体浮游藻类 白垩纪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依舒地堑中、新生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万传彪 薛云飞 +2 位作者 金玉东 张昕 张世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9-185,共7页
为了解决依舒地堑井下地层划分对比问题,在野外地质剖面观测、古生物分析鉴定、常量及微量元素检测、火山岩同位素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地层学技术方法,结合依舒地堑最新钻并地层资料,提出了依舒地堑地层划分新方案.地层层序自下而上... 为了解决依舒地堑井下地层划分对比问题,在野外地质剖面观测、古生物分析鉴定、常量及微量元素检测、火山岩同位素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地层学技术方法,结合依舒地堑最新钻并地层资料,提出了依舒地堑地层划分新方案.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早白垩世东山组,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猴石沟组,古新世乌云组,始新世新安村组、达连河组,渐新世宝泉岭组,中新世富锦组,中新世—上新世船底山组.建立了依舒地堑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其中岩性一级对比标志6个,古生物一级对比标志8个,确认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是大区域对比标志.新方案划分对比了70口井地层,建立依舒地堑盆地级综合地层剖面,确立了依舒地堑井下地层序列与邻区地层对比关系,确定了各组地质时代,建立了与国际地质年代表的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舒地堑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生物地层学 地层对比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藻类化石组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5 位作者 吕茜 金玉东 王平 迟焕远 焦玉国 张国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依据孢粉、沟鞭藻外壁成分特征 ,建立了一个同时获得孢粉和沟鞭藻化石的方法 ,在已往孢粉分析方法没获得沟鞭藻的嫩三段中分析出十分丰富的沟鞭藻化石 ,自下而上发现了Cyathidite Pinus pollenites Dinogymniopsis、Dinogymniopsis Leio... 依据孢粉、沟鞭藻外壁成分特征 ,建立了一个同时获得孢粉和沟鞭藻化石的方法 ,在已往孢粉分析方法没获得沟鞭藻的嫩三段中分析出十分丰富的沟鞭藻化石 ,自下而上发现了Cyathidite Pinus pollenites Dinogymniopsis、Dinogymniopsis Leiosphaeridia Pinus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 Pinuspol lenites Botryoccocus、Dinogymniopsis Chlamydophorella Taxodiaceae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 Pi nuspollenites Pediastrum、Nenjiangella Balmulaspinosa Cyathidites、Cyathidites Trilobosporites Botryoccocus等 7个能识别水体盐度变化的化石组合。同时指出嫩江藻在松辽盆地嫩三段范围内稳定分布 ,是嫩三段的标准化石 ;丰富的藻类化石特别是葡萄藻是最好的生油母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 长垣 嫩江组 孢粉 藻类 化石
下载PDF
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母源体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3 位作者 赵传本 陈春瑞 金玉东 王平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油气形成是多源的,探讨了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主要母源体。这些母源体中富含形成油气的主要母质即孢粉素与木质素。干酪根主要是母源体中的孢粉素与木质素在埋藏环境中不同热变质阶段的残留物,是油气形成的母源物。中国前寒武纪至志留纪... 油气形成是多源的,探讨了中国各时代油气形成主要母源体。这些母源体中富含形成油气的主要母质即孢粉素与木质素。干酪根主要是母源体中的孢粉素与木质素在埋藏环境中不同热变质阶段的残留物,是油气形成的母源物。中国前寒武纪至志留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主要是疑源类与葡萄藻;泥盆纪至侏罗纪油气形成的母源体新增加了蕨类植物及其孢子、裸子植物及其花粉等;白垩纪至第三纪又新增加了最为主要的母源体-沟鞭藻,还有盘星藻、被子植物及其花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形成 干酪根 母源体 母源物 母质
下载PDF
松辽盆地杜101井晚古生代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传彪 孙跃武 +3 位作者 薛云飞 金玉东 张昕 李倜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4期889-899,共11页
前人将杜101井1 662.2~2 200.0 m井段自下而上划分为"杜尔伯特组"和"一心组",但两组之间的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深感应电阻率(RILD)和中感应电阻率(RILM)曲线没有出现明显突变,应合并为一组,依据岩性自下... 前人将杜101井1 662.2~2 200.0 m井段自下而上划分为"杜尔伯特组"和"一心组",但两组之间的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深感应电阻率(RILD)和中感应电阻率(RILM)曲线没有出现明显突变,应合并为一组,依据岩性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段:下段(砂砾岩段)、中段(砂砾岩-泥灰岩段)和上段(泥灰岩-粉砂岩段)。其中,上段产双壳类化石Casmogoriophora sp.、Parallelodon cf.tenuistriatus及Parallelodon sp.,腕足类化石Spiriferella persaranaena、Spiriferella sp.、Lamnimargus peregrina、Stenoscisma cf.zhesiensis及Athyis sp.等,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该井段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可与松辽盆地西缘乌兰浩特-孙吴地区的哲斯组对比,因此,将松辽盆地西缘的哲斯组引入盆地内,作为松辽盆地井下哲斯组的次层型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杜101井 二叠系 哲斯组 腕足化石 一心组 杜尔伯特板岩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和疑源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2
12
作者 万传彪 张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4,T006,共15页
本文描述了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沟鞭藻新属种,共2属8种,其中1新属、3新亚属,8新种。建立4个沟鞭藻组合带,探讨了含藻类化石层位的沉积环境,并据藻类化石的兴衰更替,推测了盆地最有利的生油环境。
关键词 沟鞭藻 疑源类 早白垩世 陆相沉积
下载PDF
黑龙江集贤地区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和其它藻类 被引量:18
13
作者 万传彪 闫凤云 尹楠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62,共12页
本文依据黑龙江省集贤地区滨参1井的藻类分布特征,从下到上划分6个藻类组合,探讨了藻类组合的时代,结合微量元素资料对藻类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作了讨论。文中描述3新种,其中沟鞭藻类2新种,绿藻类1新种。
关键词 沟鞭藻类 绿藻类 疑源类 早白垩世 藻类
下载PDF
中国东北N-V浮游植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王洪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3,共4页
依据在东北地区下白垩统中发现的淡水微咸水微体浮游植物化石,提出了NV浮游植物群和NV浮游植物区的新概念,并探讨其与地层学、指相、生物演化和生油的关系。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 藻类地层学 生态环境 藻类 石油成因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盆地206孔早白垩世非海相沟鞭藻组合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99-508,545-546,共10页
描述了三江盆地206孔早白垩世非海相沟鞭藻化石,其中2新种。建立1沟鞭藻组合,探讨了含藻类化石层位的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并据藻类化石赋存情况,推测了盆地有利的生油层段。
关键词 非海相 早白垩云 沟鞭藻 藻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藻类组合序列与5次海侵事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王洪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15,共5页
本文在东北地区大量藻类化石分析鉴定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海相、陆相及过渡相藻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对东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中的藻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21个组合。海相沟鞭藻化石组合表明东北地区晚中生代至少发生过5次规模较大... 本文在东北地区大量藻类化石分析鉴定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海相、陆相及过渡相藻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对东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中的藻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21个组合。海相沟鞭藻化石组合表明东北地区晚中生代至少发生过5次规模较大的海侵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沟鞭藻类 组合序列 海侵 晚中生代
下载PDF
开鲁盆地广1井白垩纪藻类组合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张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17,共4页
本文依据开鲁盆地广1井藻类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划分4个藻类组合,并对藻类产出层位的时代和沉积环境作了讨论。
关键词 沟鞭藻 白垩纪 开鲁盆地 藻类组合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盆地晚白垩世海浪组孢粉组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传彪 张艳 +5 位作者 薛云飞 张昕 金玉东 陈润 乔秀云 孙跃武 《世界地质》 CAS 2018年第4期991-1003,共13页
依据东基三井1 226. 0~1 538. 0 m井段的孢粉鉴定结果,结合前人资料,首次将该井段孢粉组合命名为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Aquilapollenites组合。其组合特征为:裸子植物花粉占48. 10%~78. 58%,蕨类孢子占2. 44%~34. 18%,被... 依据东基三井1 226. 0~1 538. 0 m井段的孢粉鉴定结果,结合前人资料,首次将该井段孢粉组合命名为Cyathidites-Taxodiaceaepolleni-Aquilapollenites组合。其组合特征为:裸子植物花粉占48. 10%~78. 58%,蕨类孢子占2. 44%~34. 18%,被子植物花粉占0%~28. 26%;蕨类孢子中Cyathidites百分含量最高(0. 79%~37. 50%),其次是Cicatricosisporites (0%~12. 50%)和Leiotriletes (0%~10. 00%),重要分子有Appendicisporites、Schizaeoisporites、Lygodiumsporites和Lygodioisporites;裸子植物花粉中Inaperturopllen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11. 29%~38. 83%),其次是Taxodiaceaepollenites (12. 66%~28. 57%),重要分子有Tsugaepollenites、Parcisporites、Parvisaccites、Ephedripites和Classopollis等;被子植物花粉中Tricolpites的百分含量最高(0%~16. 46%),其次是Betulaepollenites (0%~15. 22%),含量较高的还有Momipites和Tricolporopollenites,重要分子有Aquilapollenites、Fibulapollis和Proteacidites等。该组合可以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孢粉组合对比,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Santonian-Campanian期。鉴于宁安市南团子山、高家等露头区海浪组所产Estherites mitsuishii、E. liuxinensis、Tylestheria cf. shanhoensis、Halysestheria yui、Calestherites sp.和Brachygrapta? sp.等叶肢介化石群,系松辽盆地嫩江组常见分子,故将东基三井1 226. 0~1 538. 0 m井段划归为海浪组,废弃"七星河组"一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东基三井 晚白垩世 海浪组 孢粉组合
下载PDF
三江盆地西部藻类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传彪 吕茜 尹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11,共5页
本文依据三江盆地西部4口井的藻类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划分9个组合,并对各组合的时代及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三江盆地 藻类 晚侏罗早白垩世 沉积环境 时代 绥滨组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藻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万传彪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本文报道了海拉尔盆地南部海参5井大磨拐河组二段中的绿藻类化石,它们是:Pedias-trum simplex、P.boryanum、Scenedesmus of.bijuga、S.beierensis sp.nov.。
关键词 绿藻化石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