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活血化瘀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及对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万克英 罗丽芳 余广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方活血化瘀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用中西药治疗 ,对照观察临床疗效 ,并检测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治愈时间、治疗前、后性激素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0 1)。结... 目的 探讨复方活血化瘀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用中西药治疗 ,对照观察临床疗效 ,并检测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治愈时间、治疗前、后性激素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0 1)。结论 复方活血化瘀汤可能通过活血化瘀达到调整脏腑功能 ,调节内分泌 ,稳定机体内环境 ,增加皮肤营养等作用 ,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血化瘀汤 黄褐斑 性激素 中医药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芦荟凝胶应用于烧伤豚鼠模型伤口局部上皮出现时间及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万克英 李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0期8134-8135,共2页
目的:据报道,芦荟中多糖醛酸酯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其中的一些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抑制物有综合作用。通过观察烧伤豚鼠伤口上皮出现时间、愈合时间及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探讨芦荟对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 目的:据报道,芦荟中多糖醛酸酯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其中的一些生长因子对伤口愈合抑制物有综合作用。通过观察烧伤豚鼠伤口上皮出现时间、愈合时间及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探讨芦荟对伤口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10/11在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纤维连接蛋白;美国芦荟1株;健康豚鼠20只,体质量500~550g,雌雄随机。②实验分组:将豚鼠随机分为芦荟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③实验干预:芦荟组:将封包好的芦荟凝胶外涂伤口处用纱布包封,2次/d。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纱条外敷伤口处,2次/d。④实验评估:记录上皮出现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及15~25d的愈合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d和25d取愈合后皮肤测定组织液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结果:20只豚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用药后两组豚鼠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早,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15d和25d的愈合率高(15d愈合率P<0.005,其余均为P<0.001)。②涂药前后两组豚鼠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用药前未测出皮肤中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用药后15和25d皮肤中纤维连接蛋白含量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芦荟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值均<0.001)。结论:芦荟凝胶中的多糖成分能使皮肤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增加,是促进伤口愈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豚鼠 伤口愈合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电磁波治疗对皮肤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1
3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罗丽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7-127,147,共2页
目的观察电磁波照射后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取健康白色豚鼠16只,随机分两组各8只,照射组采用电磁波照射仪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照射,30d为1个疗程,检测照射前后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观察电磁波照射后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取健康白色豚鼠16只,随机分两组各8只,照射组采用电磁波照射仪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照射,30d为1个疗程,检测照射前后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6只豚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照射前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照射后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羟脯氨酸含量:(8.95±1.71),(7.03±1.68)mg/g;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62.90±13.50),(49.52±12.90)NU/mg,(t=2.989,3.165,P<0.01)]。结论电磁波照射治疗可提高皮肤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而使细胞损伤减少,进一步促进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羟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电磁波治疗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下载PDF
外用丹皮酚与皮炎平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万克英 阮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57-458,共2页
临床资料 360例入选的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190例,女170例;年龄2个月~70岁,2~20岁患者占76%;病程1~12天.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丹皮酚组、皮炎平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0例,3组在年龄、性别、病... 临床资料 360例入选的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190例,女170例;年龄2个月~70岁,2~20岁患者占76%;病程1~12天.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丹皮酚组、皮炎平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0例,3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皮损分布范围及数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病例均选用2周内皮损无继发感染者,并且未系统及局部应用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制剂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性荨麻疹 皮炎平 丹皮酚 免疫抑制剂 疗效 治疗 外用 皮损分布
下载PDF
“治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IL-2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1 位作者 罗丽芳 余广松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 88例患者分为中药组 (激光加“治疣汤”)和西药组 (激光加病毒唑和多种维生素 ) ,观察其临床疗效并采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IL -2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治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 88例患者分为中药组 (激光加“治疣汤”)和西药组 (激光加病毒唑和多种维生素 ) ,观察其临床疗效并采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IL -2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P<0 .0 1 ) ;②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西药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中药治疣汤是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药物 ,它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治疣汤 白细胞介素-2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六味地黄活血补血汤对大鼠毛发生长及皮肤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1 位作者 李云 余广松 《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毛发生长 皮肤组织 大鼠 六味地黄活血补血汤
下载PDF
仙人掌汁外用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余广松 《华中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了解仙人掌对皮炎湿疹类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豚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作为动物模型,仙人掌汁外用,观察其皮肤反应强度、病理变化及真皮有核细胞浸润数。结果 皮肤反应强度比较,实验组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 目的 了解仙人掌对皮炎湿疹类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豚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作为动物模型,仙人掌汁外用,观察其皮肤反应强度、病理变化及真皮有核细胞浸润数。结果 皮肤反应强度比较,实验组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真皮有核细胞浸润数,实验组与另两组比较其值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地塞米松组作用更强。结论 仙人掌汁外用对豚鼠ACD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强度,减少有核细胞浸润的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汁 外用 变应性 接触性皮炎 影响
下载PDF
抗菌中药复方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制观察
8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4,共1页
本研究在解脲支原体(Uu)分离培养的基础上,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应用4组抗菌中药复方对28株Uu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抑菌株进行检测,旨在探讨抗菌中药复方对Uu的抗菌作用。
关键词 抗菌中药复方 解脲支原体 体外抑制 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微量稀释法 分离培养 抗菌作用 UU
下载PDF
抗毒汤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9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罗丽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41-741,共1页
目的 探讨抗毒汤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予抗毒汤加艾灸治疗 ,对照组予病毒唑、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治疗 ,2周后判断疗效 ,并于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 目的 探讨抗毒汤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予抗毒汤加艾灸治疗 ,对照组予病毒唑、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 治疗 ,2周后判断疗效 ,并于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T细胞亚群比例亦明显上升。结论抗毒汤治疗带状疱疹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 ,提高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毒汤 艾灸 带状疱疹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蜜开露对预防皮肤干裂的作用观察
10
作者 万克英 李朝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31-331,共1页
关键词 皮肤干裂 预防 临床观察 分泌相 皮脂腺 冷空气 护手霜
下载PDF
504例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检测分析
11
作者 万克英 马利尔 +1 位作者 王阳 巫洪运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前列腺炎是男性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了解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各种病原体的发病率,我科对504例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分析与微生物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前列腺炎 病原体 检测 病因
下载PDF
百多邦软膏与红霉素软膏治疗儿童脓疱疮对比疗效观察
12
作者 万克英 王杨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百多邦软膏 红霉素软膏 药物治疗 儿童 脓疱疮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雷水生 万克英 余昌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05-306,共2页
为研究川芎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对川芎嗪静脉输液治疗 70例寻常型银屑病其中 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显示 ,川芎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良好疗效 ,治疗后患者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
关键词 川芎嗪 治疗 银屑病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α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14
作者 雷水生 张端莲 +2 位作者 万克英 马利尔 王杨 《医学新知》 CAS 2003年第2期81-82,88,共3页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检测 40例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 ,并对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细胞进行计...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检测 40例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 ,并对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α 干扰素治疗后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数增加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尖锐湿疣 皮损 表皮细胞凋亡 表皮细胞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48例
15
作者 熊丽 万克英 林俊华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11期37-37,共1页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为一种常见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女。发生部位以颜面为多,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部。祖国医学称痤疮为“粉刺”,《内经》云:“劳汗当风,寒搏为皶,郁乃痤”。故本病多与风邪有关。此外,素体血热,风热相搏,则...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为一种常见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女。发生部位以颜面为多,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部。祖国医学称痤疮为“粉刺”,《内经》云:“劳汗当风,寒搏为皶,郁乃痤”。故本病多与风邪有关。此外,素体血热,风热相搏,则热毒内生;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酿湿生热聚于中焦,循经上蒸面部、肌肤,日久不解,湿热生痰以致气血瘀滞痰瘀搏结形成结节或囊肿。目前尚缺乏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1-2]。临床中我们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药疗法 枇杷清肺饮 外用鲜芦荟叶
下载PDF
恶性肿瘤医源性扩散及其预防
16
作者 李朝华 万克英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6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医源性扩散 原因 预防 诊断方法 手术操作
下载PDF
250例颅脑复合性损伤临床分析
17
作者 李朝华 万克英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8年第1期36-4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复合性损伤 合并伤 颅脑伤 颅内血肿 颅脑损伤 复合伤 诊断和治疗 脑挫裂伤 减压术
全文增补中
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皮肤的愈合及SOD、MDA及GSH-PX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俊毅 朱佳荣 +3 位作者 王力 涂寅 姚富黎 万克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 目的 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的皮肤愈合及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烧伤膏组,空白组;分别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为2.6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涂烧伤膏、芦荟汁,观察上皮出现时间及愈合时间,并检测愈合面的皮肤SOD、GSH-PX、MDA含量.结果 芦荟组上皮出现时间(4.6±0.56)d,愈合时间(16.2±2.6),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5.4±0.6)d,愈合时间(18.1±3.4)d,空白组上皮出现时间(6.8±0.3)d,愈合时间(22.3±3.2)d.芦荟组、烧伤膏组上皮出现时间和愈合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芦荟组SOD(98.07±6.22)、GSH-PX(243.21±20.18)、MDA(4.89±2.12),烧伤膏组SOD(83.97±6.34)、GSH-PX(208.25±24.52)、MDA(6.93±3.05)与空白组SOD(57.50±9.43)、GSH-PX(139.88±22.70)、MDA(8.98±2.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汁具有促进大鼠创面愈合、清除体内自由基而保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药理学 烧伤/药物疗法 伤口愈合/药物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代谢/药物作用 丙二醛/代谢/药物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一例
19
作者 张禁 余昌华 万克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6-276,共1页
患儿男,6岁。因全身起丘疹、红斑1个月于2005年5月28日入院。1个月前患儿双小腿无明显诱因起数十个蚕豆大椭圆形红斑,微痒,患儿家长自行予皮炎平软膏外用治疗无效。随后皮疹进行性增多,并出现疣状斑块,逐渐扩至全身。近日瘙痒加重... 患儿男,6岁。因全身起丘疹、红斑1个月于2005年5月28日入院。1个月前患儿双小腿无明显诱因起数十个蚕豆大椭圆形红斑,微痒,患儿家长自行予皮炎平软膏外用治疗无效。随后皮疹进行性增多,并出现疣状斑块,逐渐扩至全身。近日瘙痒加重,搔抓后见蚕豆大血疱。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发病前无感染、外伤史。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体检无异常。皮肤科检查:皮疹对称分布全身,为微高起皮面的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红斑。绿豆至蚕豆样大。边界清楚,表面被覆少许鳞屑,见Wiekham纹(图1),有大腿外侧及双足背部见黄豆大血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泛发性扁平苔藓 儿童 患儿家长 扁平丘疹 皮炎平软膏 皮肤科检查 外用治疗 对称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