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和A375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万启惠 贺莉芳 +2 位作者 刘晖 张曦 徐大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1-974,共4页
目的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和A375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JEC和A375肿瘤细胞中分别加入0.02%、0.1%、0.5%、2.5%和12.5%浓度的抗菌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指数;HE及AO染色法观察凋亡... 目的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和A375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JEC和A375肿瘤细胞中分别加入0.02%、0.1%、0.5%、2.5%和12.5%浓度的抗菌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指数;HE及AO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对照组采用不含抗菌蛋白的等量培养基。结果JEC细胞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AI/PI)随浓度的增加而递增,2.5%抗菌蛋白组和12.5%抗菌蛋白组PI及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下降。对A375细胞,12.5%抗菌蛋白组的G2/M期、S期、G0/G1期、G2/M期、AI/PI及PI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JEC细胞生长;其对A375细胞的抑制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以及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肿瘤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组成 被引量:9
2
作者 万启惠 刘晖 +1 位作者 贺莉芳 张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蛋白组分。方法取5种诱导源诱导后提取抗菌蛋白,用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抗菌...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蛋白组分。方法取5种诱导源诱导后提取抗菌蛋白,用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抗菌蛋白的组分变化。结果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抗多种G+菌、G-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别。各诱导组抗菌蛋白中有2条电泳带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但含量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的新的蛋白带。结论家蝇幼虫诱导后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不同诱导源可诱导家蝇幼虫产生相同蛋白及不同的新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诱导源 抗菌活性 电泳分析
下载PDF
IFN-γ、L-Arg及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万启惠 贺利芳 +1 位作者 刘兴安 张曦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9-192,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IFN-γ、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和L-NNA,检测沙鼠血清及腓肠肌NO的含量。观察腓肠肌的病理变化。结果IFN... 目的探讨IFN-γ、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和L-NNA,检测沙鼠血清及腓肠肌NO的含量。观察腓肠肌的病理变化。结果IFN-γ和L-Arg组沙鼠血清及腓肠肌NO含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L-NNA阴性对照组血清NO含量和感染25 d的L-NNA组腓肠肌NO含量升高,L-NNA实验组血清NO含量及阴性对照组、旋毛虫感染7 d组4、0 d组腓肠肌NO含量降低。实验组腓肠肌内囊包数较阳性对照组略有减少。结论IFN-γ和L-Arg能促进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血液及腓肠肌NO合成,L-NNA则具有增强或抑制NO合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L-ARG L-NNA 旋毛虫 血清 腓肠肌 NO 病理
下载PDF
药物对旋毛虫病沙鼠脑及心肌NO合成及组织病理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万启惠 贺利芳 +1 位作者 刘兴安 张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探讨IFN-γ、L-Arg及L-NNA对旋毛虫病沙鼠的脑及心肌NO合成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及L-NNA,检测沙鼠脑及心肌的NO含量,并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IFN-γ和L-... 目的探讨IFN-γ、L-Arg及L-NNA对旋毛虫病沙鼠的脑及心肌NO合成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经腹腔给予感染旋毛虫后不同时期的沙鼠不同剂量的IFN-γ、L-Arg及L-NNA,检测沙鼠脑及心肌的NO含量,并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IFN-γ和L-Arg组沙鼠脑及心肌NO含量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给予L-NNA后,脑和心肌组织阴性对照组、脑7d组及心肌7d组和40d组的NO含量明显降低,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脑25d组、40d组及心肌25d组的NO量则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大脑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IFN-γ和L-Arg能促进旋毛虫病的沙鼠脑及心肌的NO合成,给予L-NNA后对不同时期及不同组织则表现出不同的增强或抑制NO合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L—Arg L—NNA 旋毛虫 心肌 NO 病理
下载PDF
体外培养中IFN-γ、L-Arg及L-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万启惠 刘兴安 +1 位作者 贺利芳 张曦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89-491,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中IFN γ、L Arg及L NNA对NO合成的影响及NO抗旋毛虫的作用。 方法 分离、纯化长爪沙鼠腹腔巨噬细胞 ,置RPMI16 4 0培养液中培养。设IFN γ组、L Arg组、L NNA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又分 5个不同的浓度组。分别向含有巨噬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FN γ、L Arg及L NNA进行体外培养。培养 2 4h后 ,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NO含量。将旋毛虫幼虫分别加入上述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旋毛虫幼虫的活动及损伤。结果 ①体外培养中 ,激活的巨噬细胞能产生NO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这种促进或抑制NO合成的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②加入旋毛虫幼虫后 ,在IFN γ和L Arg培养体系中 ,随着NO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 ,对虫体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越来越明显 ,导致其活动度减弱 ,虫体破裂 ,最终死亡 ;在L NNA培养体系中 ,L NNA浓度越高 ,对虫体的影响越小。结论 ①体外培养中 ,通过激活的巨噬细胞 ,IFN γ和L Arg能促进NO的合成 ,给予L NNA则能抑制NO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IFN-Γ L-ARG L-NNA 体外培养 旋毛虫
下载PDF
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的系列研究:I-OMC685细胞系的建立及形态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启惠 徐大刚 +2 位作者 李宗权 李维才 程南俊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建立一株人卵巢癌细胞系并进行形态观察。方法:用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块进行贴壁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培养,液氮冷冻保存和复苏,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结果:于198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命名... 目的:建立一株人卵巢癌细胞系并进行形态观察。方法:用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组织块进行贴壁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培养,液氮冷冻保存和复苏,光镜和电镜观察形态。结果:于198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命名为OMC685,细胞已传至91代,冻存8年多的细胞复苏后仍生长良好,性质稳定。光镜和电镜观察证实该细胞系细胞具有腺上皮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结论:OMC685是一株性质稳定,可供科学研究应用的人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性囊腺癌 细胞系 形态学 卵巢肿瘤
下载PDF
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的系列研究Ⅱ—OMC685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启惠 徐大刚 +3 位作者 李宗权 李维才 程南俊 吴中明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对自行建立的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685)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分裂指数、植物血凝素(PHA)试验、进行染色体分析、异种动物移植、组化染色、激素分析及污染检查。结果细胞生长旺盛,PHA凝集... 目的对自行建立的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685)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分裂指数、植物血凝素(PHA)试验、进行染色体分析、异种动物移植、组化染色、激素分析及污染检查。结果细胞生长旺盛,PHA凝集试验阳性,染色体为亚三倍体、有畸变,异种动物移植阳性,组化染色酸性粘液阳性,雌二醇及黄体酮检查阳性,无污染。结论OMC685与国外同类细胞系比较,差异很大,是一株独特的人卵巢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性囊腺癌 生物学特性 卵巢肿瘤
下载PDF
L-Arg及L-NNA对旋毛虫病沙鼠小肠及肝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8
作者 万启惠 刘兴安 +1 位作者 贺利芳 张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小肠及肝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感染旋毛虫后的早、中、晚期经腹腔给予沙鼠不同剂量的L-Arg和L-NNA,检测沙鼠小肠及肝组织NO的含量;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L-Arg组沙鼠小肠及... 目的探讨L-Arg和L-NNA对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小肠及肝NO合成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感染旋毛虫后的早、中、晚期经腹腔给予沙鼠不同剂量的L-Arg和L-NNA,检测沙鼠小肠及肝组织NO的含量;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L-Arg组沙鼠小肠及肝NO含量均明显升高,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给予L-NNA后,小肠组织实验7d组、25d组NO量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且随L-NNA剂量的增加而升高,40d组及阴性对照组NO量则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肝组织实验组NO量普遍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且随L-NNA剂量的增加及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剂量组小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加重。结论L-Arg能促进感染旋毛虫的沙鼠小肠及肝NO的合成,L-NNA则表现出不同的增强或抑制NO合成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 L-NNA 旋毛虫 小肠 NO 病理
下载PDF
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体外培养(科研简报) 被引量:1
9
作者 万启惠 黄蕙芳 《贵州医药》 CAS 1988年第1期28-28,共1页
1985年我室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685)。1986年7~10月我们用 OMC6(?)5细胞系作营养层的培养系统,体外培养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L3可在体外蜕皮发育为第四期幼虫(L4),幼虫最长可存活66天。... 1985年我室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685)。1986年7~10月我们用 OMC6(?)5细胞系作营养层的培养系统,体外培养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L3可在体外蜕皮发育为第四期幼虫(L4),幼虫最长可存活66天。从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的阳性沙鼠腹腔液获取微丝蚴,人工感染中华按蚊,7.5~8天后收集 L?,置于含有高浓度青、链霉素(各1000 u/ml)的培养液中37±0.5℃温箱中静置约2小时,再用该培养液换液洗涤三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型马来丝虫 感染期幼虫 体外培养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IL-12水平的动态观察
10
作者 万启惠 王佳丽 +2 位作者 贺莉芳 刘晖 张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476,共2页
给昆明小鼠口饲含150±5条旋毛虫幼虫的骨骼肌,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感染后的7、21、35和49d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感染后7、21和35d小鼠血清IL-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给昆明小鼠口饲含150±5条旋毛虫幼虫的骨骼肌,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感染后的7、21、35和49d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含量。感染后7、21和35d小鼠血清IL-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感染49d血清中的IL-12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说明小鼠感染旋毛虫后,早、中期血清IL-12水平降低,晚期则接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小鼠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在人卵巢癌细胞系中的体外培养
11
作者 万启惠 黄蕙芬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82-188,共7页
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_3)在三种含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_(685))的RPMI1640培养系统中均能蜕皮发育为L_4,幼虫最长存活66天,蜕皮率和完成蜕皮率可分别达57.1%和89.3%。在不含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幼虫最长存活14天,基本上... 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_3)在三种含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_(685))的RPMI1640培养系统中均能蜕皮发育为L_4,幼虫最长存活66天,蜕皮率和完成蜕皮率可分别达57.1%和89.3%。在不含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幼虫最长存活14天,基本上不蜕皮。本实验结果提示OMC_(685)细胞系可能产生某些有利于周期型马来丝虫L_3体外生存和发育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丝虫 卵巢癌细胞系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诱导黑色素瘤A_(375)细胞凋亡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贺莉芳 万启惠 +1 位作者 刘晖 张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诱导,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并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在0.10%组A375的G2/M期升高,S... 目的观察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的诱导,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并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在0.10%组A375的G2/M期升高,S期降低。0.50%组G0/G1期、G2/M期和AI/PI(增殖指数)显著增加,S期及PI明显减少。2.50%组S期、PI、AI/PI及细胞凋亡率(Ap)显著增高,G0/G1期大大减少。12.50%组G2/M期、PI、AI/PI及Ap显著增高,G0/G1期和S期明显下降。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A375细胞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家蝇幼虫抗菌物质可能系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以及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诱导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提取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晖 万启惠 +2 位作者 张曦 贺利芳 黄学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28,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抑菌活性 ,并观察两种诱导源所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中抗菌蛋白产生的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 ,在诱导后 12 ,2 4 ,36 ,4 8,6 0h收集家蝇幼虫 ,80℃热水处死 ...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抑菌活性 ,并观察两种诱导源所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中抗菌蛋白产生的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 ,在诱导后 12 ,2 4 ,36 ,4 8,6 0h收集家蝇幼虫 ,80℃热水处死 ,分别用血淋巴、组织匀浆提取抗菌蛋白后进行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 用组织匀浆提取的抗菌蛋白抑菌效果明显好于血淋巴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达最大活性时间分别为诱导后4 8,36h。结论 用组织匀浆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诱导后 36~ 4 8h的抗菌蛋白活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蛋白 抑菌活性 动力学
下载PDF
家蝇幼虫血细胞荧光染色法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晖 晏容 +1 位作者 贺莉芳 万启惠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的形态、分类。方法应用吖啶橙和碘化丙啶对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特征并进行分类。结果(1)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可分为原血胞、浆血胞... 目的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的形态、分类。方法应用吖啶橙和碘化丙啶对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结合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特征并进行分类。结果(1)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可分为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5类。其中浆血胞又分为大核浆血胞和小核浆血胞2种。(2)家蝇幼虫原血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容易辨认,通过荧光染色后特征不显著。(3)家蝇幼虫粒血胞与大核浆血胞、珠血胞与小核浆血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容易混淆,但在荧光显微镜下很好区分。结论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相差显微镜能揭示未知的昆虫血细胞特征,并能正确地将家蝇3龄幼虫血细胞分为5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血细胞 形态学 吖啶橙 碘化丙啶
下载PDF
甲苯咪唑对旋毛虫幼虫及其寄生肌肉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晖 黄学贵 +1 位作者 万启惠 张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甲苯咪唑对旋毛虫幼虫及其寄生的骨骼肌的作用。方法 观察沙鼠感染旋毛虫后的幼虫移行期和成囊期经甲苯咪唑治疗 (即感染后 2 0d、5 0d)幼虫及其寄生肌肉组织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 甲苯咪唑治疗后幼虫虫体不完整 ... 目的 观察甲苯咪唑对旋毛虫幼虫及其寄生的骨骼肌的作用。方法 观察沙鼠感染旋毛虫后的幼虫移行期和成囊期经甲苯咪唑治疗 (即感染后 2 0d、5 0d)幼虫及其寄生肌肉组织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 甲苯咪唑治疗后幼虫虫体不完整 ,出现空泡 ,5 0d治疗组囊壁结构明显破坏 ;幼虫SDH、NADH -TR、ATPase活性降低 ,LDH活性增高 ,两治疗组肌肉组织SDH、NADH -TR、ATPase均高于相应对照组 ,而LDH活性低于对照组。结论 甲苯咪唑可以破坏旋毛虫囊包的囊壁 ,损伤虫体 ;可抑制旋毛虫幼虫的有氧代谢 ;治疗后肌肉组织有氧代谢增强 ,而无氧糖酵解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咪唑 旋毛虫幼虫 肌肉 组织学 组织化学 抗蠕虫药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诱导及抗菌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晖 万启惠 +1 位作者 贺莉芳 张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用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观察抗菌蛋白产生的规律及其抑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产生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4种诱导源诱导后不同时间的组织匀浆提取抗菌蛋白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 目的用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观察抗菌蛋白产生的规律及其抑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产生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4种诱导源诱导后不同时间的组织匀浆提取抗菌蛋白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及各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抑菌特性.结果各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抗菌蛋白的产生在诱导后36~48h达高峰;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抑制几种革兰阴性菌、一种革兰阳性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抑菌活性有差别.结论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不同、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诱导源 抑菌试验
下载PDF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晖 万启惠 +1 位作者 贺莉芳 张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比较5种诱导源所诱导产生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活性,观察不同诱导源对家蝇幼虫抗菌蛋白产生的诱导效果。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脂多糖、紫外线及热诱导家蝇幼虫,在诱导后不同时间提取抗菌蛋白进行抑菌实验... 目的比较5种诱导源所诱导产生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活性,观察不同诱导源对家蝇幼虫抗菌蛋白产生的诱导效果。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脂多糖、紫外线及热诱导家蝇幼虫,在诱导后不同时间提取抗菌蛋白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并比较各诱导组高峰时间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活性。结果各诱导组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达最大活性时间为诱导后36~48h(热诱导后家蝇幼虫很快化蛹,未观察抗菌蛋白产生高峰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后的抗菌蛋白抗菌活性最佳,热诱导后的抗菌蛋白抗菌活性也较未诱导组好。结论各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不同;细菌诱导的抗菌蛋白抑菌效果最好,热诱导也是一种较理想的诱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诱导 抗菌蛋白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莉芳 万启惠 +1 位作者 刘晖 张曦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08-809,共2页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及吖啶橙(AO)染色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正常人牙周膜细胞...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及吖啶橙(AO)染色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正常人牙周膜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高浓度组A375细胞数及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各浓度组正常人牙周膜细胞A值及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A375见细胞凋亡。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A375细胞生长,对正常人体细胞基本无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有一个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黑色素瘤细胞(A375)
下载PDF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在体外诱导JEC凋亡的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莉芳 万启惠 +1 位作者 刘晖 张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JEC)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AI。结果:家蝇幼虫抗菌蛋白作用后的JECAI/PI升高,家蝇幼虫抗菌蛋白高浓度组J...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JEC)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AI。结果:家蝇幼虫抗菌蛋白作用后的JECAI/PI升高,家蝇幼虫抗菌蛋白高浓度组JECPI及Apoptosis%明显升高;各浓度组JEC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JEC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蛋白 JEC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影响家蝇胚胎细胞系建立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莉芳 万启惠 +2 位作者 刘晖 张曦 徐大纲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家蝇胚胎细胞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的家蝇卵(胚胎),用不同培养基将细胞培养于玻璃培养瓶和塑料培养瓶中,观察细胞生长。结果产出约6h的家蝇胚胎细胞能生长增殖,并成功建立贴壁生长细胞。其它时间段产出卵的家... 目的探讨家蝇胚胎细胞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的家蝇卵(胚胎),用不同培养基将细胞培养于玻璃培养瓶和塑料培养瓶中,观察细胞生长。结果产出约6h的家蝇胚胎细胞能生长增殖,并成功建立贴壁生长细胞。其它时间段产出卵的家蝇胚胎不能建立贴壁细胞;家蝇胚胎细胞在TC-199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TC-199加酵母提取液和水解乳蛋白的培养基中,家蝇胚胎细胞生长缓慢。在M3培养基中迅速生长,其中在15%胎牛血清(FBS)、20%FBS的M3培养基中,细胞生长迅速并可传代。细胞在玻璃培养瓶中不能贴壁生长,而在塑料培养瓶中能迅速贴壁生长。结论取产出后约6h的家蝇胚胎细胞接种于含15%~20%FBS的M3培养基的塑料培养瓶中,家蝇胚胎细胞能贴壁生长,成功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胚胎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