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次乌头碱对慢性心衰大鼠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万嘉洋 杨洁红 +4 位作者 虞立 周惠芬 万海同 何昱 王利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18-2023,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次乌头碱对慢性心衰大鼠的抗心衰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造成慢性心衰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7只)、地高辛组(8只)、次乌头碱组(次乌组,9只)、甘草次酸+次...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次乌头碱对慢性心衰大鼠的抗心衰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造成慢性心衰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7只)、地高辛组(8只)、次乌头碱组(次乌组,9只)、甘草次酸+次乌头碱组(甘次+次乌组,9只)、甘草苷+次乌头碱组(甘苷+次乌组,9只)、甘草次酸+甘草苷+次乌头碱组(甘次+甘苷+次乌组,9只)。连续给药1周后,于第7天处死大鼠,处死前取血并行超声心动图,测得射血分数(EF)及缩短分数(FS)情况;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B型钠尿肽(BNP)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通路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除次乌组外,其它各药物配伍组的Bcl-2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同时Bax、Caspase-3、Fas与Fas-L表达及EF、FS及BNP值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以甘次+甘苷+次乌组作用效果最明显。结论甘草次酸、甘草苷配伍次乌头碱可下调EF、FS及BNP的水平及促凋亡蛋白表达,上调抑制凋亡蛋白表达,其可能是甘草配伍附子对慢性心衰的抗凋亡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甘草苷 次乌头碱 慢性心衰 凋亡
下载PDF
甘草中甘草酸的粗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万嘉洋 张宇燕 +2 位作者 黄平 范红晶 丁志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正交优化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酸含量的测量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液固比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表L9(34)优化甘草酸的提... 目的:正交优化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酸含量的测量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液固比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表L9(34)优化甘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考察5个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甘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液固比为8∶1,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结论:本实验优化的甘草酸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可为含甘草酸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酸 提取工艺 单因素 正交设计
下载PDF
活血康脑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万嘉洋 万海同 +3 位作者 何昱 虞立 杨洁红 周惠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36-2242,共7页
目的探究活血康脑颗粒(黄芪、巴戟天、葛根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活血康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测试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 目的探究活血康脑颗粒(黄芪、巴戟天、葛根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活血康脑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测试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α)、血栓素B2(TXB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为了观察活血康脑颗粒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析凝血时间,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抑制物(PAI)活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活血康脑颗粒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MDA含有量,增加SOD活性;升高6-keto-PGF1α水平,降低TXB2含有量;减少IL-1β和TNF-α表达;抑制MMP-9、ICAM-1表达;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升高t-PA活性,抑制PAI活性;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活血康脑颗粒每个剂量组的量效呈正相关。结论活血康脑颗粒可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抗血栓、抗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管通透性、抗炎、抗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康脑颗粒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自由基 抗炎 抗凝血 抗血栓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万嘉洋 丁志山 +2 位作者 张宇燕 虞立 黄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等优化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开展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甘草中甘... 目的: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等优化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开展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甘草中甘草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 h。结论:优化的甘草黄酮提取工艺可为含甘草等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 提取工艺 优化 单因素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谷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TP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万嘉洋 万海同 +3 位作者 邓玲 陈俊奎 周惠芬 何昱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2-455,507,共5页
目的 探讨谷红注射液(GH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ATP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评价药物对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尼莫地平组(10 mL/kg)以及GHI低、中... 目的 探讨谷红注射液(GHI)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ATP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以评价药物对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尼莫地平组(10 mL/kg)以及GHI低、中、高剂量组(GHI-L组:2.5 mL/kg,GHI-M组:5.0 mL/kg,GHI-H组:10.0 mL/kg),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5 h后再灌注;Sham组除不插入尼龙线外,其他操作相同.各给药组分别于再灌注0、12、24 h经尾静脉给药;Sham组及I/R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末次给药后1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情况;定磷法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严重,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升高.与I/R组比较,GHI-L组、GHI-M组、GHI-H组、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分:9.03±0.63、10.54±2.55、12.33±1.87、12.06±1.89比8.17±1.05,均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18.51±1.80)%、(15.98±1.34)%、(8.61±1.16)%、(8.09±0.96)%比(26.52±2.07)%,均P〈0.01〕,脑组织ATP酶活性明显增高〔Na+-K+-ATP酶(μmol·mg-1·h-1):5.10±0.30、5.34±0.26、6.19±0.17、5.86±0.31比3.98±0.35,Ca2+-ATP酶(μmol·mg-1·h-1):3.68±0.44、4.43±0.29、5.03±0.27、4.17±0.30比1.87±0.46,均P〈0.01〕,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IL-6(ng/L):51.61±5.55、43.88±4.05、39.71±2.22、41.28±2.66比60.11±6.61,MCP-1(ng/L):227.82±7.07、201.58±13.10、177.23±10.46、126.80±8.49比296.01±12.85,NO(μmol/L):54.48±3.23、46.84±2.69、41.15±2.80、48.62±2.34比65.25±3.88,均P〈0.05〕.结论 谷红注射液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大鼠脑I/R损伤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抑制炎症级联损伤,这可能是其对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红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 ATP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学模型优化补阳还五汤中多目标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琛 万嘉洋 +7 位作者 姚玥 张涵 陈天翔 丁志山 李晓红 虞立 刘佳 金伟锋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期3-7,20,共6页
目的采用新颖数学模型优化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芒柄花素3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芒柄花素3种成分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 目的采用新颖数学模型优化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芒柄花素3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芒柄花素3种成分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各自提取率。利用D-S证据理论对3种成分提取率进行归一化,得到综合评价值,再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和响应面方法,对综合评价值及相应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目标寻优和预测。结果遗传-神经网络模型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 h、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90℃、液料比16∶1,在此条件下寻优得到的综合评价值为77.20,平均验证真实值为76.47,两者RSD为1.49%。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 h,乙醇浓度53%,提取温度91℃,液料比14∶1,在此条件下寻优得到的响应面结果为66.75,平均验证真实值为70.82,两者RSD为2.64%。上述结果可知,响应面法的综合评价值预测结果较遗传神经网络模型低,且低于30组实验中的第3组,故寻优结果较劣;响应面法的验证试验真实值也较差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故D-S证据理论下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优于响应面法。结论将D-S证据理论与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应用于补阳还五汤有效成分多目标提取工艺优化、分析和预测,预测与验证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方法可行性较好,这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补阳还五汤 有效成分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提取工艺 优化
下载PDF
万海同应用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介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慧君 万嘉洋 +2 位作者 程兰 杨洁红 万海同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4期217-220,共4页
万海同教授,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万教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教学工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万海同教授,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万教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教学工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气阴两虚 养阴益气活血方 经验介绍 万海同
下载PDF
三叶青低聚糖对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昶 姚玥 +3 位作者 万嘉洋 黄晓娟 周芳美 丁志山 《药物资讯》 2018年第5期91-96,共6页
目的:探究三叶青低聚糖对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叶青低聚糖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按剂量灌胃三叶青低聚糖。观察不同剂量三叶青低聚糖对正常状态下小... 目的:探究三叶青低聚糖对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叶青低聚糖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按剂量灌胃三叶青低聚糖。观察不同剂量三叶青低聚糖对正常状态下小鼠排便功能、小肠推进率、胃残留率和盐酸洛哌丁胺所致暂时性便秘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和模型组相比较,低、高剂量的三叶青低聚糖可显著缩短正常小鼠和便秘模型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增加小鼠黑便粒数和黑便水分含量(P < 0.05);不同剂量三叶青低聚糖均可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率并降低胃残留率(P < 0.05),且对小鼠的正常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三叶青低聚糖具有通便作用,并可促进小鼠小肠推进和胃排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低聚糖 胃肠道 胃排空 小肠推进
下载PDF
次乌头碱和甘草苷及甘草次酸配伍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动态保护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万嘉洋 付楠 +6 位作者 曹雪滨 杨洁红 万浩芳 何昱 万海同 王利勤 周惠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附子甘草3种有效成分次乌头碱、甘草次酸、甘草苷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为深入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强心减毒"的作用机制奠定药效学实验基础。方法:建立稳定的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地高辛组... 目的:研究附子甘草3种有效成分次乌头碱、甘草次酸、甘草苷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为深入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强心减毒"的作用机制奠定药效学实验基础。方法:建立稳定的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地高辛组,次乌头碱组,次乌头碱和甘草苷、甘草次酸配伍组(三药合用组)。十二指肠一次性给药,在造模后、给药后0、2、5、10、15、20、30、45、60min同步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计算其变化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药合用组给药后2~20min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P<0.01,P<0.05),2~30min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指标心率(HR)、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P<0.01,P<0.05),并呈时-效关系。相较于次乌头碱组,三药合用组能显著拮抗次乌头碱导致的心律失常现象,10~15min显著改善LVDP(P<0.05),10~20min显著改善HR和LVEDP(P<0.05),10~30min显著改善dp/dtmax和-dp/dtmax(P<0.05,P<0.01)。结论:次乌头碱、甘草次酸和甘草苷配伍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有时效持久的强心作用,对次乌头碱产生的心率失常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乌头碱 甘草次酸 甘草苷 配伍 急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动态
原文传递
基于药动学与药效学相关联的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正交配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嘉洋 张洋洋 +3 位作者 何昱 万海同 金伟锋 虞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酚酸)配伍后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及其药动学与药效学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组成上述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g给...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皂苷、总酚酸)配伍后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体内药物浓度及其药动学与药效学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组成上述主要有效部位用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ig给药,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血浆药物浓度。DAS 3.2.6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运用总量统计矩法和综合评分法对整体药动学特征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最后进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研究,获得各药物浓度与药效之间的定量方程。结果葛根素、阿魏酸和川芎嗪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所差异。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研究表明不同配伍对总量零阶矩、总量平均滞留时间、综合评分等参数影响不一。主要有效部位正交配伍给药后,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中SOD和CAT的降低。各PK-PD模型均采用Sigmoid-Emax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相关性良好,R值均大于0.85。结论养阴通脑颗粒主要有效部位配伍对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抗氧化指标具有一定影响;中药复方多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PK-PD结合模型可用于中药复方多成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之间相关性的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通脑颗粒 有效部位 药动学 药效学 数学模型 PK-PD结合模型 葛根素 阿魏酸 川芎嗪
原文传递
麻黄汤有效组分配伍在发热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嘉洋 田彦芳 +4 位作者 万海同 虞立 周惠芬 李畅 何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49-2155,共7页
该研究以注射干酵母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灌胃给予麻黄汤组方药味主要有效组分(麻黄总生物碱、桂枝挥发油、苦杏仁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正交剂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然后运用LC-MS方法测定麻黄汤7种主要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 该研究以注射干酵母制备大鼠发热模型,灌胃给予麻黄汤组方药味主要有效组分(麻黄总生物碱、桂枝挥发油、苦杏仁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正交剂量配比不同的9个组方,然后运用LC-MS方法测定麻黄汤7种主要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桂皮酸、苦杏仁苷、甘草苷以及甘草酸)在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在非房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的基础上,计算总量零阶距AUCt和总量一阶距MRTt,探讨配伍对总量统计矩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麻黄汤有效组分正交配伍给药后,7种有效成分在发热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正交分析说明不同配伍组分对总量统计矩参数有不同的影响,麻黄汤各组分对AUCt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麻黄总生物碱>桂枝挥发油>苦杏仁苷>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而对MRTt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麻黄总生物碱>甘草总黄酮+甘草总皂苷>苦杏仁苷>桂枝挥发油,其中麻黄总生物碱对两者的影响均最为显著。各组分对AUCt的最优组合为A3B3C2D1,对MRTt的最优配伍为A1B1C1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有效组分 药动学 发热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组学有关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嘉洋 马京梅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5-575,共1页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或首次出现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GDM与母儿不良结局密切相关,特别是子代远期代谢综合征。既往研究显示,生命早期微生物的定植与个体健康和...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或首次出现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GDM与母儿不良结局密切相关,特别是子代远期代谢综合征。既往研究显示,生命早期微生物的定植与个体健康和疾病有关,新生儿肠道菌群构成和功能的影响因素是目前研究热点。2021年5月,BMC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eonatal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e” 的研究,探究了母体代谢状态对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和代谢功能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代谢状态 生命早期 妊娠并发症 代谢组学 代谢综合征 肠道菌群 GD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