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杆漂移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万建杉 黄合飞 +1 位作者 钱选昆 武成聪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0期25-32,共8页
目的探讨导杆漂移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该科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48例,分别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n=23)和导杆漂移技术置管(导杆组,... 目的探讨导杆漂移技术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该科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48例,分别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n=23)和导杆漂移技术置管(导杆组,n=25),根据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0±2.3)个月。导杆组中,1例因椎间盘钙化切除不彻底,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另有1例术中发生患侧L5行走神经根不完全性损伤,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弱。所有患者无硬膜囊、腹腔脏器、血管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常规组中,1例术后3 d因打喷嚏引起复发,分别于术后第5和6天相同入路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翻修后症状完全消失。导杆组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其中优36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8%。结论导杆漂移技术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具有安全、高效和操控性强的优点,能明显减少透视次数和辐射量,缩短穿刺和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椎间孔 导杆漂移技术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1
2
作者 万建杉 孙嵘 +4 位作者 刘涛 刘克廷 陈国平 武绍刚 张平荣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3-273,共1页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46足跟骨骨折,随访8~26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7%。发生切口并发症5足,发生率为10.8%。合适的手术时机、细致的切口处理及必要时植骨,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万建杉 刘涛 +6 位作者 刘克廷 荣树 孙嵘 吴铮 武绍刚 陈国平 张平荣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68-68,74,共2页
对38例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随访12—26个月,踝关节评分优良率89.5%。笔者认为合适的手术人路、正确的复位固定顺序、外踝解剖复位及下胫腓联合的处理等是踝关节骨折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骨折 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国产2.7mm系统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万建杉 刘涛 +3 位作者 刘克廷 孙嵘 陈国平 张平荣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358-358,共1页
2011年8月~2013年2月,我们应用国产27 mm系统桡骨远端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1~49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双侧2例。... 2011年8月~2013年2月,我们应用国产27 mm系统桡骨远端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1~49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双侧2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其中6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或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5~20 d。按AO分类:B2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4例,B3型(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骨折)2例,C1型(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骺端简单骨折)8例,C2型(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7例,C3型(桡骨远端关节面粉碎骨折)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2 7 mm系统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建杉 孙嵘 +5 位作者 刘涛 刘克廷 荣树 吴铮 武绍刚 陈国平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4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Harris...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4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随访期间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获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周);无内固定断裂、股骨头螺钉切割、退钉等并发症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5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93%(38/41)。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的优点,是目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螺丝 手法 骨科 老年人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建杉 孙嵘 +5 位作者 荣树 刘涛 刘克廷 吴铮 陈国平 武绍刚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7例(4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7例(4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5足(12%),其中皮缘表浅坏死4足,换药后治愈;皮瓣坏死1足,行小腿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后愈合。晚期距下关节慢性疼痛,影响长距离行走2例。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优22足、良15足、可4足、差2足,优良率为86%(37/43)。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制定周密的术前计划,术中采取有效复位联合植骨内固定,可以减少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步态周期下半月板损伤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铮 任静 +5 位作者 万建杉 孙嵘 武成聪 刘克廷 刘涛 欧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299-3303,共5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膝关节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分析十分广泛,但大多集中于对膝关节屈曲运动状态下的研究,针对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还不完善。目的:通过对比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半月板模型,了解完整步态周...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膝关节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分析十分广泛,但大多集中于对膝关节屈曲运动状态下的研究,针对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半月板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还不完善。目的:通过对比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半月板模型,了解完整步态周期下半月板损伤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机制。方法:以健康成年人膝关节CT扫描数据为基础,建立包括胫-股骨、半月板、关节软骨在内的健康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在健康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模型,探究在完整步态周期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的生物力学机制,并与健康膝模型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①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胫骨软骨瞬时应力变化趋势一致,但半月板撕裂模型中胫骨软骨在每一个瞬时受到的应力值均大于健康半月板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胫骨软骨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30,20.5 MPa;②两种模型完整步态周期内的半月板瞬时应力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撕裂模型中完整步态周期内半月板受到的应力均大于健康模型,半月板撕裂模型与健康模型中半月板所受最大应力值分别为69.8,41.3 MPa;③在步态周期的前60%,半月板撕裂模型中的胫骨软骨最大应力分布远大于健康模型,且随着步态周期的增长,接触范围逐渐向软骨外部边缘蔓延;在步态周期的60%以后,作用在胫骨软骨上的应力较小,最大应力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小;④两种模型中健康内侧半月板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而撕裂的外侧半月板最大应力分布范围较健康内侧半月板广,在裂纹周围出现了较严重应力集中现象,且随着步态周期的进行,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裂纹靠近半月板前角处偏移;⑤结果表明半月板是人体膝关节中重要的承重部件,从生物力学角度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到半月板损伤对人体膝关节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生物力学 应力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胫骨软骨 完整步态周期 数字化骨科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被引量:3
8
作者 钱选昆 黄合飞 +5 位作者 武成聪 刘克廷 欧华 张金鹏 任静 万建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790-3795,共6页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计算机导航引导下脊柱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可视化、精准化等特点,此次试验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为...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报道计算机导航引导下脊柱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可视化、精准化等特点,此次试验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完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30例采用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通道下手术(微创组),与同期3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的患者进行比较。收集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随访患者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置钉准确率及植骨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滑脱节段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微创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微创组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随访微创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小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置钉准确率微创组高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⑥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术后复查未见明显内固定无松动、折断或异常活动等情况,末次随访两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⑦提示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相比,计算机导航联合锥形通道椎间盘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下床时间早、术后恢复快、置钉准确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导航 椎间盘镜 腰椎滑脱 微创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武成聪 王芳 +6 位作者 万建杉 吴铮 孙嵘 黄合飞 钱选昆 欧华 任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4757-4761,共5页
背景: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无法实现缓释、持续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如何获得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及其可能机... 背景:天然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体内无法实现缓释、持续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如何获得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腺病毒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48 h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然后进行成骨诱导培养,第7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第14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第21天采用茜素红S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①Ad-BMP2-EGFP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②Ad-BMP2-EGFP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Ⅰ型胶原蛋白分泌以及钙结节形成增多;β-catenin、cyclin D1、Runx2和c-myc蛋白表达上调,而GSK3β蛋白表达下调;③结果表明,Ad-BMP2-EGFP转染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 WNT信号通路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顺序的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万建杉 刘涛 +6 位作者 刘克廷 荣树 孙嵘 吴铮 武绍刚 陈国平 张平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和疗效。方法对43例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踝骨折取腓骨后外侧纵形直切口,内踝前方弧形切口,复位外踝后再复位内踝;三踝骨折取腓骨后外侧弧形切口、内...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顺序和疗效。方法对43例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踝骨折取腓骨后外侧纵形直切口,内踝前方弧形切口,复位外踝后再复位内踝;三踝骨折取腓骨后外侧弧形切口、内踝前方弧形切口或踝关节后内侧切口。复位固定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韧带。结果43例均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7.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9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7%。未见踝关节不稳和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正确的复位固定顺序,重视外踝解剖复位,以及下胫腓联合的处理等是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钢板内固定治疗37例跟骨骨折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建杉 孙嵘 +4 位作者 刘涛 陈国平 刘克廷 吴铮 武绍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S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并发症。方法 2008-07—2012-07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37例43足跟骨骨折,术后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进行功能评定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并发症。方法 2008-07—2012-07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37例43足跟骨骨折,术后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进行功能评定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22足,良15足,可4足,差2足,优良率为86%;早期并发症5足,发生率为11.6%,包括皮缘坏死4足,皮瓣坏死1足;晚期发生明显慢性疼痛2足,发生率为4.7%。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并发症与跟骨解剖特点和骨折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固定术 并发症分析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万建杉 李建刚 +3 位作者 黄合飞 武绍刚 武成聪 朱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15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观察组),15例术中采用常规局部麻醉(对照组)。比较2组术...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15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观察组),15例术中采用常规局部麻醉(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基础值(T0)、局部麻醉穿刺时(T1)、置入工作套管时(T2)、髓核摘除时(T3)、手术结束后10min(T4)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VAS评分和镇静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无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T1、T2、T3时间点HR、MAP、疼痛VAS评分、OA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0、T4时间点HR、MAP、疼痛VAS评分、OA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安全、有效、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 局部麻醉
原文传递
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13
作者 万建杉 孙嵘 +3 位作者 黄合飞 武绍刚 刘涛 刘克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10—2018-03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6(3~6)个月。术后1 d疼痛VAS评...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10—2018-03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6(3~6)个月。术后1 d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d疼痛VAS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为(17.9±3.7)分,较术前(13.3±2.7)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结论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手术耐受性好,更适用于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高位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及适合初学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术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卧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原文传递
锁骨内固定取出术致臂丛神经损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平荣 任静 +4 位作者 谢小荣 万建杉 孙嵘 刘涛 吴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3期266-266,共1页
笔者于2017—05诊治1例锁骨内固定取出术导致臂丛神经损伤,报道如下。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内固定取出术 锁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