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马原理在球面界面理想成像中的应用——主轴外物点 被引量:9
1
作者 万建杰 邹佳兵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0,35,共4页
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其物理意义是:光在空间中实际传播路径是以光程取极值的路径传播.本文给出了运用费马原理直接推导得到主轴外物点的球面反射和球面折射的实际光线方程的新方法,并使用近轴条件得到了相应的物像公式.
关键词 费马原理 球面反射 球面折射
下载PDF
费马原理在旋转二次曲面理想成像中的应用——主轴上物点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建杰 赵鑫婷 《物理与工程》 2019年第4期23-28,34,共7页
运用费马原理推导出主轴上物点经旋转二次曲面反射和折射的会聚光线方程和发散光线方程,并在近轴条件下得到相应的实像和虚像的物像公式。结果表明主轴上物点经旋转二次曲面反射和折射的会聚光线方程与发散光线方程不同,而实像和虚像在... 运用费马原理推导出主轴上物点经旋转二次曲面反射和折射的会聚光线方程和发散光线方程,并在近轴条件下得到相应的实像和虚像的物像公式。结果表明主轴上物点经旋转二次曲面反射和折射的会聚光线方程与发散光线方程不同,而实像和虚像在新笛卡尔坐标系中的物像公式具有相同的形式。另外,当偏心率等于零时,所有方程均退化到球面界面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马原理 旋转二次曲面 会聚光线 发散光线 理想成像
下载PDF
费马原理在球面界面理想成像中的应用——虚像 被引量:6
3
作者 万建杰 《大学物理》 2018年第2期26-28,共3页
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本文运用费马原理直接推导得到球面界面的发散光线方程,并使用近轴条件得到了相应的虚像物像公式.结果表明发散光线方程与会聚光线方程不同,而物像公式均相同.
关键词 费马原理 球面反射 球面折射 虚像
下载PDF
Stark效应诱导的类氢离子2s_(1/2)-1s_(1/2)跃迁几率的理论研究
4
作者 万建杰 赵鑫婷 +1 位作者 李冀光 董晨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09-118,共10页
基于微扰理论研究了静电场Stark效应诱导的类氢离子2s_(1/2)-1s_(1/2)跃迁,给出了Z=1-92类氢离子的Stark混合系数和2s_(1/2)-1s_(1/2)跃迁几率,讨论了Stark效应诱导的类氢离子2s_(1/2)-1s_(1/2)跃迁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对论... 基于微扰理论研究了静电场Stark效应诱导的类氢离子2s_(1/2)-1s_(1/2)跃迁,给出了Z=1-92类氢离子的Stark混合系数和2s_(1/2)-1s_(1/2)跃迁几率,讨论了Stark效应诱导的类氢离子2s_(1/2)-1s_(1/2)跃迁几率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对论效应对Stark混合系数和诱导跃迁几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电场强度时,类氢离子的Stark诱导跃迁几率随着原子序数Z的增大单调减小.另外,相对论效应使得类氢离子的Stark诱导跃迁几率减小,甚至在Z=92时会减小到非相对论近似的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k诱导跃迁 STARK效应 类氢离子 标度关系
下载PDF
线偏振光通过透明平板介质的强度分析
5
作者 万建杰 鄢建军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光通过透明平板介质时会在其上下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由于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具有偏振的特性,研究偏振光传播过程中振幅和强度的变化对分析偏振态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以最简单的偏振光——线偏振光为例,利用菲... 光通过透明平板介质时会在其上下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由于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具有偏振的特性,研究偏振光传播过程中振幅和强度的变化对分析偏振态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以最简单的偏振光——线偏振光为例,利用菲涅耳公式对线偏振光入射透明平板介质后振幅和强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平板介质 线偏振光 菲涅耳公式
下载PDF
高离化态类Ne离子的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3p-3s跃迁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蒋军 颉录有 +1 位作者 董晨钟 万建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7-483,共7页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类Ne等电子系列离子(Z=50~57)的2s^22p^6、2s^22p^53l和2s2p^63l(l=s、p、d)激发态的能级以及跃迁几率、波长和振子强度.详细讨论了关联效应对与X射线激光有...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MCDF)理论方法,系统研究了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类Ne等电子系列离子(Z=50~57)的2s^22p^6、2s^22p^53l和2s2p^63l(l=s、p、d)激发态的能级以及跃迁几率、波长和振子强度.详细讨论了关联效应对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能级寿命以及跃迁几率的影响,给出并分析了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3p-3s跃迁的波长,几率和振子强度的变化规律,部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离化态 跃迁几率 能级寿命 关联效应
下载PDF
Doubly excited 2s2p ^(1,3)P_1 resonances in photoionization of helium
7
作者 万建杰 董晨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9期3819-3827,共9页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CDF)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study doubly excited 2s2p 1,3^P1 resonances of the helium atom and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photoionization and photoexcitation autoionization proce...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CDF)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study doubly excited 2s2p 1,3^P1 resonances of the helium atom and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photoionization and photoexcitation autoioniza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 totM photoionization sprectra, the excited energies from the ground 1s^2 ^1S0 state to the doubly excited 2s2p 1,3^P1 states and the relevant Auger decay rates and widths are calculated in detail. Furthermore, the interference profile determined by the so-called Fano parameters q and p2 is also reproduced. Good agreement is found between the present results and other availabl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indeed shows a promising way to investigate the Fano resonances in photoionization of atoms within the MCDF scheme,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screpancies in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of the 2s2p 3^P1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DF method doubly excited state PHOTOIONIZATION Fano parameter INTERFERENCE
下载PDF
Shannon Entropy as a Measur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 a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Wavefunction
8
作者 万建杰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2-55,共4页
Discrete Shannon entropy is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information in a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 Fock wavefunction. The dependence of Shannon entropy is shown as enlarging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and it can reach saturat... Discrete Shannon entropy is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information in a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 Fock wavefunction. The dependence of Shannon entropy is shown as enlarging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and it can reach saturation when there are enough configuration state wavefunctions to obtain the convergent energy levels; that is, the calculation procedure in multiconfiguration Dirae Fock method is an entropy satur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accuracy level, the basis sets for the smallest entropy are best able to describe the energy state. Additionally,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dden change of Shannon information entropies and energy level crossings along with isoelectronic sequence can be set up, which is helpful to find the energy level crossings of interest in interpreting and foreseeing the inversion scheme of energy levels for an x-ray la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non Entropy as a Measur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in a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Wavefunction
下载PDF
Two-electron and one-photon transitions in highly charged nickel-like ions
9
作者 颉录有 董晨钟 +2 位作者 蒋军 万建杰 颜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9期3294-3299,共6页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transition wavelengths and probabilities of the two-electron and one-photon (TEOP) transition from the (3s1/2^-14dj)J=1,2 to (3P3/2^-14s1/2)J=1 and the (3P1/2^-14s1/2)J=1 to (3dj^-1...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transition wavelengths and probabilities of the two-electron and one-photon (TEOP) transition from the (3s1/2^-14dj)J=1,2 to (3P3/2^-14s1/2)J=1 and the (3P1/2^-14s1/2)J=1 to (3dj^-14dj')J=1,2 for highly charged Ni-like ions with atomic number Z in the range 47 〈 Z 〈 92. In the calculations, the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program packages GRASP92 and REOS99 were used, and the relativistic effects, correlation effects and relaxation effects were considered systematic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TEOP transition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correlation of electrons, and the probabilities will be enhanced sharply in some special Z regions along the isoelectronic sequence. The present TEOP transition wavelength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data from some previous publications, 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ethod two-electron and one-photon transition strong configuration mixing
下载PDF
Energy-crossing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spectra of the neon-like ions
10
作者 董晨钟 颉录有 +1 位作者 万建杰 蒋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108-1113,共6页
下载PDF
类镍等电子系列离子M1,M2,E2禁戒跃迁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建杰 颉录有 +2 位作者 董晨钟 蒋军 颜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9,共8页
利用基于全相对论框架下的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发展起来的程序包GRASP92和新发展的处理辐射跃迁过程的程序REOS99,计算了类镍等电子系列离子(Z=45—95)的基组态3s23p63d101S0以及低激发组态3s23p63d94l,3s23p53d104l和3s3p63d104l(... 利用基于全相对论框架下的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发展起来的程序包GRASP92和新发展的处理辐射跃迁过程的程序REOS99,计算了类镍等电子系列离子(Z=45—95)的基组态3s23p63d101S0以及低激发组态3s23p63d94l,3s23p53d104l和3s3p63d104l(l=s,p,d,f)的能级及其向基态的M1,M2,E2禁戒跃迁概率.通过分析高离化类镍离子在特定的原子序数范围内由于存在能级交叉而产生的强组态相互作用,解释了高离化类镍离子禁戒跃迁概率的反常变化现象,探讨了禁戒跃迁概率受强组态相互作用影响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镍等电子系列 组态相互作用 能级交叉 禁戒跃迁
原文传递
类氢离子的相对论康普顿轮廓(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建杰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基于中心场近似得到Dirac径向轨道,并使用恰当的Fourier变换系统计算了类氢离子电子动量分布和康普顿轮廓。以H原子和Xe^(53+)离子为例,探讨了相对论效应和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单电子康普顿轮廓的影响。同时,详细研究了单电子康普顿... 基于中心场近似得到Dirac径向轨道,并使用恰当的Fourier变换系统计算了类氢离子电子动量分布和康普顿轮廓。以H原子和Xe^(53+)离子为例,探讨了相对论效应和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单电子康普顿轮廓的影响。同时,详细研究了单电子康普顿轮廓对主量子数n、轨道量子数l、单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j和核电荷数Z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相对论效应可以扩展康普顿轮廓的分布,并且使给定nl的轨道随着Z的增加分裂得越来越明显。然而,相对论效应也会随着主量子数n和轨道量子数l的增加而减弱。同时,对于nlj轨道,其康普顿轮廓还具有n-l个平台的结构。另外,原子核的有限体积几乎不会影响H原子和Xe^(53+)离子的康普顿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顿轮廓 相对论效应 电子动量分布 类氢离子
原文传递
锂原子光电离过程中的弛豫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桑萃萃 万建杰 +2 位作者 董晨钟 丁晓彬 蒋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52-2160,共9页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程序包GRASP92和RATIP以及在此基础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计算了锂原子1s2nl(n=2,3;l=s,p)的内壳层和外壳层的光电离截面.计算中详细考虑了光电离过程中的弛豫效应.结果表明:在锂原子内壳层电子的光电...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程序包GRASP92和RATIP以及在此基础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计算了锂原子1s2nl(n=2,3;l=s,p)的内壳层和外壳层的光电离截面.计算中详细考虑了光电离过程中的弛豫效应.结果表明:在锂原子内壳层电子的光电离过程中弛豫效应较强,而在外壳层电子的光电离过程中弛豫效应较弱.另外,相应于不同态的内壳层光电离过程,其弛豫效应的影响也不同,对激发态的影响比对基态的影响大,对高激发态的影响比对低激发态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光电离截面 弛豫效应
原文传递
高离化态金离子的辐射复合及其退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桑萃萃 王永军 +2 位作者 万建杰 丁晓彬 董晨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71-3877,共7页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程序包GRASP92和RATIP以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详细计算了高离化态金离子(类镍Au51+、类铜Au50+和类锌Au49+)俘获一个自由电子到nl(n=4—8,l=0—3)壳层的辐射复合谱以及相应的辐射退激发谱.理论计算的...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程序包GRASP92和RATIP以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详细计算了高离化态金离子(类镍Au51+、类铜Au50+和类锌Au49+)俘获一个自由电子到nl(n=4—8,l=0—3)壳层的辐射复合谱以及相应的辐射退激发谱.理论计算的辐射复合谱很好地重现了实验谱.研究结果表明:对类镍Au51+、类铜Au50+和类锌Au49+而言,将一个自由电子俘获到n=4壳层的概率最大;在辐射复合过程之后,处在n=4壳层的俘获电子的辐射退激发谱线最强,并且体现了整个辐射退激发谱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辐射复合 辐射退激发
原文传递
类氢U^91+离子的辐射复合及其辐射退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15
作者 王永军 万建杰 +4 位作者 丁晓彬 董晨钟 马新文 王建国 吴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58-2363,共6页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利用GRASP92和RATIP以及在此基础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对类氢U91+(1s)离子的辐射复合截面以及辐射退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系统地计算了具有确定能量的连续电子被处于基态的类氢U91+(1s)离子... 基于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利用GRASP92和RATIP以及在此基础上最新发展的RERR06程序,对类氢U91+(1s)离子的辐射复合截面以及辐射退激发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系统地计算了具有确定能量的连续电子被处于基态的类氢U91+(1s)离子俘获到nl(1≤n≤8,0≤l≤6)轨道形成类氦U90+(1snl)离子的辐射复合截面,并研究了这些辐射复合末态退激发谱的相对强度.研究发现,类氢U91+(1s)离子辐射复合到不同轨道的截面随其主量子数的增大而显著减小;同时,辐射复合末态的退激发对Kα谱线的相对强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复合 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 辐射退激发
原文传递
铜原子单激发态3d104p2P1/2的光电离(英文)
16
作者 顾素洁 万建杰 +1 位作者 郭娜 马新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7-366,共10页
铜原子能级结构的理论计算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本文基于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MCDHF)方法和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RCI)方法,通过三个大规模的关联模型计算了单激发态3d^104p2P1/2、双激发态3d94s(3D)5s4D3/2,1/2,3d94s(3D)5s2D3/2,3d... 铜原子能级结构的理论计算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本文基于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MCDHF)方法和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RCI)方法,通过三个大规模的关联模型计算了单激发态3d^104p2P1/2、双激发态3d94s(3D)5s4D3/2,1/2,3d94s(3D)5s2D3/2,3d94s(1D)5s2D3/2以及离子态3d101S0能级和波函数。结果表明,铜原子能级结构对有限组态空间的选择极其敏感,双激发态3d94s(3D)5s4D3/2,1/2,3d94s(3D)5s2D3/2,3d94s(1D)5s2D3/2和离子态3d101S0与单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相对于已有实验结果均存在大约-0.4 e V的偏差,而计算得到的共振电子能量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此外,根据辐射跃迁矩阵元和非辐射跃迁矩阵元计算了双激发态的Fano参数q,并基于Fano理论得到了铜单激发态3d^104p2P1/2的总光电离截面,该理论考虑了直接光电离与光激发自电离之间的干涉效应,即共振3d94s(3D)5s4D3/2,1/2、3d94s(3D)5s2D3/2和3d94s(1D)5s2D3/2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的Fano轮廓,表明光电离过程与光激发自电离过程之间的干涉对双激发态共振附近的光电离截面轮廓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MCDHF)方法 单激发态 双激发态 铜原子 光电离截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