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中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1月接受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64例81髋,男35例44髋,女29例37髋;年龄(48.26±10.45)岁(范围20-65岁)...目的探讨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中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1月接受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64例81髋,男35例44髋,女29例37髋;年龄(48.26±10.45)岁(范围20-65岁)。单侧47例,双侧17例。术前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3例29髋,股骨头坏死19例22髋,骨关节炎8例10髋,类风湿关节炎5例9髋,强直性脊柱炎6例8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2髋,髋臼内陷症1例1髋。随访时通过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x线片观察髋臼外展角、假体柄干角、假体松动、骨吸收、股骨颈缩窄及异位骨化等影像学表现;通过MR或超声检查判断假性肿瘤的大小及类型;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以假体翻修为终点计算假体生存率。结果随访时间(7.98±2.21)年(范围5.0-12.8年)。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92.01±5.69)分]显著高于术前[(41.93±9.09)分],UCLA疼痛、行走、功能和活动评分[分别为(9.37±0.86)分、(9.14±1.01)分、(8.77±1.09)分、(6.47±1.27)分]高于术前[分别为(3.57±1.23)分、(5.99±1.30)分、(5.00±1.01)分、(3.84±1.41)分];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活动度较术前增加。出现并发症10髋,发生率12.3%(10/81)。早中期并发症8髋(9.9%,8/81),包括术中股神经损伤1髋、术中隐神经损伤和股深动脉损伤1髋、术后髋关节不明原因疼痛1髋、术后股骨颈骨折1髋、异位骨化3髋、假性肿瘤1髋;中长期并发症2髋(2.5%,2/81),包括股骨颈缩窄1髋和术后9年出现的假性肿瘤1髋。假体翻修1例2髋,其中1髋为股骨颈骨折、另1髋为假性肿瘤。术后5年Kaplan—Meier假体生存率为98.8%,术后10年为95.0%。结论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获得较满意的中长期疗效,假性肿瘤和不明原因的疼痛是影响其中长期疗效和假体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DH)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钴(Co)、铬(Cr)、钼(Mo)...[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DH)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钴(Co)、铬(Cr)、钼(Mo)金属离子水平的差异。[方法]2006年9月~2013年3月行RSAH的DDH患者14例19髋,平均年龄50.1岁,男4例,女10例,Crowe I型9髋,II型10髋,单侧9例,双侧5例,ONFH患者15例18髋,平均年龄47.0岁,男9例,女6例。ARCO II期8例,III期8例,IV期2例;单侧12例,双侧3例。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术前和术后血清样本中Co、Cr、Mo离子的水平,并通过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侧别、使用不同假体、BMI、随访时间等信息以及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等影像学指标分析造成DDH与ONFH患者术后金属离子水平差异的原因。[结果]随访26.1个月(3个月~7.6年),术后DDH组与ONFH组金属离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DDH组金属离子水平升高幅度明显高于ONF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NFH组髋臼外展角及外展肌力臂要大于DD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侧别、使用不同假体、BMI、随访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随访未出现金属离子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术前合理选择病人,术中假体准确置入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降低术后金属离子水平的关键。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不同时间患者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4年11月行RSAH且术后历次随访关节功能良好(Harri...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不同时间患者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4年11月行RSAH且术后历次随访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85分)的47例(55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8~64岁,平均49.7岁。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18例(22髋),非DDH 29例(33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2年。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以6名正常自愿者血清金属离子浓度作为正常参照值进行比较。综合金属离子浓度测量结果分析,选择患者并根据髋臼假体位置以及股骨头假体直径分组比较,分析其与金属离子浓度的关系。对金属离子浓度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前后Harris评分以及股骨假体颈干角、柄干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参照值比较,置换术后患者钴离子浓度于术后1年时达峰值(P<0.05),之后缓慢下降,至术后4年时再次升高,术后5年时浓度接近术后2年水平;铬离子浓度于术后9个月达峰值(P<0.05),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5年时接近正常水平;钼离子浓度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5年浓度最高(P<0.05)。根据金属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综合分析,取术后随访9个月及1年的29例(35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与髋臼假体外展角<40°及>45°组相比,40~45°组DDH及非DDH患者钴、铬离子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髋臼假体前倾角<15°及>20°组相比,15~20°组患者钴、铬、钼离子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股骨头直径≥48 mm组钴、铬、钼离子浓度均低于<48 mm组,但组间仅钴离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钴离子浓度与术后Harris评分成负相关(r=-0.486,P=0.041)。结论 RSAH术后1年血清钴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术后9个月铬离子明显升高,术后钼离子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各金属离子浓度与髋臼假体位置有密切关系。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hip,RSAH)后5年血清钴(c0)、铬(Cr)、钼(Mo)离子水平的变化。[方法]自2006年9月~2013年3月本院行RSAH40例52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岁,单侧28例,双侧1...[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hip,RSAH)后5年血清钴(c0)、铬(Cr)、钼(Mo)离子水平的变化。[方法]自2006年9月~2013年3月本院行RSAH40例52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岁,单侧28例,双侧12例。采用Conserve Plus假体29髋,ASR5髋,BHR或BMHR18髋。术前留取7例患者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术前和术后3、6个月,1、2、4、5年血清样本中co、Cr、Mo离子的水平。[结果]随访26.1个月(3个月-7.6年),Co、Cr、Mo离子术前平均水平分别为0.69、0.75、0.83us/ml,术后三种离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r、Mo离子术后即开始升高,并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和3个月达到峰值,为术前的2.9倍、1.5倍和10.7倍。此后Co、Cr离子水平均降低,Mo离子水平处于波动状态,但术后5年co、Cr、Mo离子水平均再次升高,分别为术前1.5倍,1.6倍和10.0倍。对于Co、Cr离子,使用BHR或BMHR假体离子水平明显低于使用ConservePlus和ASR假体(P〈0.05),女性Cr离子水平要高于男性(P〈0.05),Co、Mo离子在性别上没有差异(P〉0.05)。行单侧或双侧置换金属离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期随访未出现金属离子引起的不良反应,但仍需长期随访了解金属离子水平的变化以及女性患者、不同假体对金属离子水平的影响。展开更多
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沙漏样改变最早由Boileau等[1]在2004年提出,被认为是除肌腱退变、撕裂、脱位[2]以外,最常见的引起肩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3]。临床上,较多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的病例常因合并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沙漏样改变最早由Boileau等[1]在2004年提出,被认为是除肌腱退变、撕裂、脱位[2]以外,最常见的引起肩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3]。临床上,较多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的病例常因合并肩袖损伤,易被忽视LHBT的病变。现报道1例于肩袖损伤术中发现LHBT沙漏样改变。展开更多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因其低磨损、高稳定性及灵活性等优势受到髋部疾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青睐。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部分患者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于假体周围软组织出现金属碎屑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t...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因其低磨损、高稳定性及灵活性等优势受到髋部疾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青睐。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部分患者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于假体周围软组织出现金属碎屑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to metal debris,ARMD),这一不良反应会诱发炎性假瘤的形成,最终导致较高的术后翻修率。这引发了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因炎性假瘤导致的髋关节翻修术面临骨及周围软组织大量缺损、原有假体难以移除及翻修假体固定困难等巨大的失败风险,使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临床医生的选择也更加谨慎。通过最新研究文献就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炎性假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髋关节假体周围炎性假瘤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假体植入位置及患者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其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等方法。针对临床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其治疗策略也不相同。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详尽分析、评价及总结,旨在为临床髋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为进一步探究ARMD引发炎性假瘤的机制奠定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中长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1月接受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64例81髋,男35例44髋,女29例37髋;年龄(48.26±10.45)岁(范围20-65岁)。单侧47例,双侧17例。术前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3例29髋,股骨头坏死19例22髋,骨关节炎8例10髋,类风湿关节炎5例9髋,强直性脊柱炎6例8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2髋,髋臼内陷症1例1髋。随访时通过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x线片观察髋臼外展角、假体柄干角、假体松动、骨吸收、股骨颈缩窄及异位骨化等影像学表现;通过MR或超声检查判断假性肿瘤的大小及类型;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以假体翻修为终点计算假体生存率。结果随访时间(7.98±2.21)年(范围5.0-12.8年)。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92.01±5.69)分]显著高于术前[(41.93±9.09)分],UCLA疼痛、行走、功能和活动评分[分别为(9.37±0.86)分、(9.14±1.01)分、(8.77±1.09)分、(6.47±1.27)分]高于术前[分别为(3.57±1.23)分、(5.99±1.30)分、(5.00±1.01)分、(3.84±1.41)分];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活动度较术前增加。出现并发症10髋,发生率12.3%(10/81)。早中期并发症8髋(9.9%,8/81),包括术中股神经损伤1髋、术中隐神经损伤和股深动脉损伤1髋、术后髋关节不明原因疼痛1髋、术后股骨颈骨折1髋、异位骨化3髋、假性肿瘤1髋;中长期并发症2髋(2.5%,2/81),包括股骨颈缩窄1髋和术后9年出现的假性肿瘤1髋。假体翻修1例2髋,其中1髋为股骨颈骨折、另1髋为假性肿瘤。术后5年Kaplan—Meier假体生存率为98.8%,术后10年为95.0%。结论金对金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可获得较满意的中长期疗效,假性肿瘤和不明原因的疼痛是影响其中长期疗效和假体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DH)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钴(Co)、铬(Cr)、钼(Mo)金属离子水平的差异。[方法]2006年9月~2013年3月行RSAH的DDH患者14例19髋,平均年龄50.1岁,男4例,女10例,Crowe I型9髋,II型10髋,单侧9例,双侧5例,ONFH患者15例18髋,平均年龄47.0岁,男9例,女6例。ARCO II期8例,III期8例,IV期2例;单侧12例,双侧3例。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术前和术后血清样本中Co、Cr、Mo离子的水平,并通过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侧别、使用不同假体、BMI、随访时间等信息以及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等影像学指标分析造成DDH与ONFH患者术后金属离子水平差异的原因。[结果]随访26.1个月(3个月~7.6年),术后DDH组与ONFH组金属离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DDH组金属离子水平升高幅度明显高于ONF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NFH组髋臼外展角及外展肌力臂要大于DD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术后Harris评分、侧别、使用不同假体、BMI、随访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随访未出现金属离子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术前合理选择病人,术中假体准确置入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降低术后金属离子水平的关键。
文摘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 hip,RSAH)后不同时间患者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4年11月行RSAH且术后历次随访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85分)的47例(55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18~64岁,平均49.7岁。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18例(22髋),非DDH 29例(33髋)。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3.2年。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血清钴、铬以及钼离子浓度,以6名正常自愿者血清金属离子浓度作为正常参照值进行比较。综合金属离子浓度测量结果分析,选择患者并根据髋臼假体位置以及股骨头假体直径分组比较,分析其与金属离子浓度的关系。对金属离子浓度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前后Harris评分以及股骨假体颈干角、柄干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参照值比较,置换术后患者钴离子浓度于术后1年时达峰值(P<0.05),之后缓慢下降,至术后4年时再次升高,术后5年时浓度接近术后2年水平;铬离子浓度于术后9个月达峰值(P<0.05),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5年时接近正常水平;钼离子浓度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5年浓度最高(P<0.05)。根据金属离子浓度测量结果综合分析,取术后随访9个月及1年的29例(35髋)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与髋臼假体外展角<40°及>45°组相比,40~45°组DDH及非DDH患者钴、铬离子浓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髋臼假体前倾角<15°及>20°组相比,15~20°组患者钴、铬、钼离子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股骨头直径≥48 mm组钴、铬、钼离子浓度均低于<48 mm组,但组间仅钴离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钴离子浓度与术后Harris评分成负相关(r=-0.486,P=0.041)。结论 RSAH术后1年血清钴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术后9个月铬离子明显升高,术后钼离子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各金属离子浓度与髋臼假体位置有密切关系。
文摘[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resurfacing arthroplasty of thehip,RSAH)后5年血清钴(c0)、铬(Cr)、钼(Mo)离子水平的变化。[方法]自2006年9月~2013年3月本院行RSAH40例52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岁,单侧28例,双侧12例。采用Conserve Plus假体29髋,ASR5髋,BHR或BMHR18髋。术前留取7例患者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术前和术后3、6个月,1、2、4、5年血清样本中co、Cr、Mo离子的水平。[结果]随访26.1个月(3个月-7.6年),Co、Cr、Mo离子术前平均水平分别为0.69、0.75、0.83us/ml,术后三种离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r、Mo离子术后即开始升高,并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和3个月达到峰值,为术前的2.9倍、1.5倍和10.7倍。此后Co、Cr离子水平均降低,Mo离子水平处于波动状态,但术后5年co、Cr、Mo离子水平均再次升高,分别为术前1.5倍,1.6倍和10.0倍。对于Co、Cr离子,使用BHR或BMHR假体离子水平明显低于使用ConservePlus和ASR假体(P〈0.05),女性Cr离子水平要高于男性(P〈0.05),Co、Mo离子在性别上没有差异(P〉0.05)。行单侧或双侧置换金属离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近期随访未出现金属离子引起的不良反应,但仍需长期随访了解金属离子水平的变化以及女性患者、不同假体对金属离子水平的影响。
文摘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沙漏样改变最早由Boileau等[1]在2004年提出,被认为是除肌腱退变、撕裂、脱位[2]以外,最常见的引起肩关节慢性疼痛的原因[3]。临床上,较多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的病例常因合并肩袖损伤,易被忽视LHBT的病变。现报道1例于肩袖损伤术中发现LHBT沙漏样改变。
文摘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因其低磨损、高稳定性及灵活性等优势受到髋部疾病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青睐。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指出,部分患者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于假体周围软组织出现金属碎屑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to metal debris,ARMD),这一不良反应会诱发炎性假瘤的形成,最终导致较高的术后翻修率。这引发了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因炎性假瘤导致的髋关节翻修术面临骨及周围软组织大量缺损、原有假体难以移除及翻修假体固定困难等巨大的失败风险,使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临床医生的选择也更加谨慎。通过最新研究文献就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炎性假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髋关节假体周围炎性假瘤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假体植入位置及患者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其诊断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关节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等方法。针对临床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其治疗策略也不相同。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详尽分析、评价及总结,旨在为临床髋关节置换假体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为进一步探究ARMD引发炎性假瘤的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