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A区块储层基础物性特征分析
1
作者 万慈昡 胡维首 +2 位作者 沈雅斐 刘志凯 祝瑶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储层基础物性分析对了解气藏、制定气田开发方案及研究气井合理生产制度都至关重要。以苏里格气田A区块实物岩心为基础,依次开展基础孔渗、矿物成分、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实验分析,分析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目标区域属于... 储层基础物性分析对了解气藏、制定气田开发方案及研究气井合理生产制度都至关重要。以苏里格气田A区块实物岩心为基础,依次开展基础孔渗、矿物成分、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实验分析,分析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目标区域属于低孔低渗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2)岩石以脆性矿物为主,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极小(大部分岩石中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小于2.0%);3)孔隙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形态多样,纳米级微裂缝少见,填充度不高,缝洞呈现几何式特征;4)最大进汞饱和度差异大,孔喉结构不均匀,分选性差,孔喉半径小且分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物性 高压压汞 扫描电镜 矿物成分
下载PDF
镇北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万慈昡 陈洪德 +1 位作者 赵俊兴 李凤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2-309,共8页
通过观察岩石及铸体薄片和常规物性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类型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4+5油层组储层砂体的孔隙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粒间溶孔次之;... 通过观察岩石及铸体薄片和常规物性分析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类型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4+5油层组储层砂体的孔隙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粒间溶孔次之;成岩作用包括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溶蚀作用、绿泥石黏土膜形成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石英及长石的次生加大、碳酸盐胶结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是造成本区砂岩原生孔隙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以成岩作用为基础,建立了镇北地区长4+5油层组5种成岩相类型。储层的发育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成岩相的影响。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砂体类型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有利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相为长石溶孔相、高岭石弱溶蚀相和绿泥石环边残余孔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长4+5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皖南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页岩沉积环境及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霍金钢 徐文礼 +5 位作者 马义权 万慈昡 颜雪 霍飞 聂应 蒋欢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19-1835,共17页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球经历了重大的气候环境—生物种类更替,该时期皖南地区发育了一套黑色页岩,不仅可以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储层,而且为该时期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针对该套黑色页岩古环境演变及物源,前人采用多种手...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球经历了重大的气候环境—生物种类更替,该时期皖南地区发育了一套黑色页岩,不仅可以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储层,而且为该时期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针对该套黑色页岩古环境演变及物源,前人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了研究,但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基于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结合地球化学数据,对皖南地区下二叠统大隆组—上三叠统殷坑组页岩古气候和物源输入及其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开展页岩古环境演变及物源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及草莓状黄铁矿(<6μm)指示页岩形成于温暖潮湿且波动频繁的缺氧—硫化环境,由大隆组至殷坑组,缺氧条件和古生产力整体呈逐渐降低趋势;w(Th)/w(Sc)—w(Zr)/w(Sc)、w(La)/w(Sc)—w(Co)/w(Th)和w(Hf)—w(La)/w(Th)图解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页岩物源主要来自后太古代上地壳花岗岩,w(La)—w(Th)—w(Sc)、w(Th)—w(Co)—w(Zr/10)和w(Th)—w(Sc)—w(Zr/10)判别图显示页岩物源的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兼具活动大陆边缘,推断其主要来自“江南造山带”;氧化还原条件和初级生产力是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物源 大隆组 殷坑组 皖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