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卫·华莱士作品的"科技形态化"叙事 被引量:1
1
作者 万晓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8,共10页
作为关心并积极讨论科技发展的当代作家之一,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无尽玩笑》《苍白之王》《遗忘》等多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科技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关切。本文试图总览华莱士若干代表作中描述科技与人类互相影响的叙事片段,集... 作为关心并积极讨论科技发展的当代作家之一,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无尽玩笑》《苍白之王》《遗忘》等多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科技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关切。本文试图总览华莱士若干代表作中描述科技与人类互相影响的叙事片段,集中关注华莱士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和叙事文体创新,从他独特的叙事手法中解读华氏对科技社会的反思和预期。一方面,华氏擅长在故事情节中具体呈现人物与科技的紧张关系,表现科技对人物的伤害或人物对科技的本能抗拒,来影射科技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类本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他把“超文本”“数据库”等现代科技带来的信息传递方式化为叙事文体,改变读者的阅读体验,来体现科技通过影响人类认知方式而造成的对小说艺术的冲击。华莱士的“科技形态化”叙事既响应了后人文主义对科技的关注,又不失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洞察与人文关怀,客观地揭示了科技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科技形态化 后人文主义 信息
下载PDF
大卫·华莱士《无尽玩笑》的身体叙事
2
作者 万晓蒙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149,共8页
文章从小说文本的"躯体化"和故事人物过度重视身体的唯物主义观出发,集中关注作品中身体和精神享受成瘾现象,通过庞德的身体叙事视角,探究成瘾的身体如何由历史现象转化为具有跨时代教育意义的符号。借助小说,华莱士以极度扭... 文章从小说文本的"躯体化"和故事人物过度重视身体的唯物主义观出发,集中关注作品中身体和精神享受成瘾现象,通过庞德的身体叙事视角,探究成瘾的身体如何由历史现象转化为具有跨时代教育意义的符号。借助小说,华莱士以极度扭曲的"审丑"身体,揭示了美国社会物质过度饱和、精神空虚倦怠的病态心理,将纵容身体无尽享受的自我毁灭性后果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警示读者勿因贪求欲望的满足而忽略对伦理、情感、社会关系等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无尽玩笑》 身体叙事 成瘾 叙事学
下载PDF
大卫·华莱士的当代“城市病”书写
3
作者 万晓蒙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危机与困境。这一点在大卫·华莱士的城市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华莱士的城市文学观颇具前沿性,贴近当下社会。其城市书写主要从城市空间中的身体隐喻、病态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危机与困境。这一点在大卫·华莱士的城市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华莱士的城市文学观颇具前沿性,贴近当下社会。其城市书写主要从城市空间中的身体隐喻、病态的群体价值观、小说文本对城市生活心理的模仿三方面展开,揭露当代大众普遍面临的娱乐至死、工作压力、信息过载等身心健康问题及与之相关的反智主义、功利主义等道德伦理危机。同时,从华氏“城市病”书写的写作观念与创新手法中,亦可管窥城市文学这一分支在当代发展出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城市文学 疾病
原文传递
后理论语境下的世界主义与创伤理论:弗拉基米尔·比蒂访谈录(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万晓蒙 弗拉基米尔·比蒂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弗拉基米尔·比蒂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阿卡迪亚:国际文学文化学刊》主编,主要从事从事世界主义、创伤理论、文化批评、叙事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9部,其近期作品主要包括《探寻全球民... 弗拉基米尔·比蒂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阿卡迪亚:国际文学文化学刊》主编,主要从事从事世界主义、创伤理论、文化批评、叙事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9部,其近期作品主要包括《探寻全球民主:文学、理论和创伤政治》(2016)、《依附豪夺:后帝国欧洲的献祭叙事》(2018)。2018年6月,受《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委托,万晓蒙博士在比蒂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期间,就世界文学、创伤理论等前沿话题对其进行了专访。访谈中,比蒂主要论述了世界主义理论的复杂性,指出不同的地理、社会、文化环境催生不同形式的世界主义,而世界主义由此经常以混杂的形式出现,表现出多面性、异质性的特征。比蒂不仅评述了创伤理论、叙事理论、伦理批评的最新发展,同时又结合其近期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献祭叙事"、"教学关系"等概念。针对未来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他给中国青年学者提出了相关建议,也期待中欧未来展开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义 民族主义 创伤理论
原文传递
歇斯底里的探索:论大卫·华莱士《系统的笤帚》中的身体叙事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晓蒙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大卫·华莱士的处女作《系统的笤帚》是华莱士独特写作风格的发源地。其元小说和极繁主义手法让华氏一跃成为同时代作家中的先锋。小说采用碎片化叙事,讲述女主角丽诺尔发现自己的曾祖母从养老院失踪后所经历的一系列离奇事件。本... 大卫·华莱士的处女作《系统的笤帚》是华莱士独特写作风格的发源地。其元小说和极繁主义手法让华氏一跃成为同时代作家中的先锋。小说采用碎片化叙事,讲述女主角丽诺尔发现自己的曾祖母从养老院失踪后所经历的一系列离奇事件。本文从丹尼尔·庞代的身体叙事理论出发,试图从身体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双重功能解读小说在哲学隐喻之外的社会文化主旨。尽管三个人物的具身化各有侧重,但他们对存在意义、交流方式、空间阈限的探索共同反映出华莱士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过于重视身体地位、忽视精神价值的流行文化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系统的笤帚》 身体叙事
原文传递
似真还假的“回忆录”:华莱士遗作《苍白之王》的虚构性与非虚构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晓蒙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47-56,共10页
《苍白之王》是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对虚构自传体叙述的成功尝试。在作品中,他巧妙运用虚构性与非虚构性的修辞叙事,展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税局税务审查官经历的厌倦、自私、冷漠等精神危机。非虚构性的“回忆录”强调... 《苍白之王》是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对虚构自传体叙述的成功尝试。在作品中,他巧妙运用虚构性与非虚构性的修辞叙事,展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税局税务审查官经历的厌倦、自私、冷漠等精神危机。非虚构性的“回忆录”强调历史性的传递,令读者置身历史,聚焦现实;以夸张和超自然现象为主的虚构性手法又使故事从现实脱离,意在展现现代生活中一直存在的人性弱点与社会问题。两种修辞手法融合交错,有效地表现了华莱士对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大众的娓娓劝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 福斯特 华莱士 《苍白之王》 虚构性 非虚构性
原文传递
对话前沿 回归本土——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万晓蒙 李亚飞 《当代外语研究》 2018年第6期119-125,共7页
2017年是中国叙事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前沿理论和方法的延伸和创新,还是中国特色叙事理论和素材的挖掘,都产生了不少意义非凡的成果。本文旨在对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状况作一概览。文章首先总体概述了2017年中国的叙事学研究... 2017年是中国叙事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一年。无论是前沿理论和方法的延伸和创新,还是中国特色叙事理论和素材的挖掘,都产生了不少意义非凡的成果。本文旨在对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状况作一概览。文章首先总体概述了2017年中国的叙事学研究情况,随后从西方理论拓展、本土叙事学开发、跨界叙事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详述了中国叙事学在这一年的发展特征。总体来讲,虽然2017年中国叙事学研究在与西方理论接轨的当代叙事学研究和中国传统叙事学研究方面都颇有进展,但仍有很多亟待开发与补充的空间。鉴于此,本文建议相关学者和研究机构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并在研究中注重理论兼容性和本土素材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学 理论拓展 本土化 跨界
原文传递
评黑尔的《小说与新伦理》
8
作者 万晓蒙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1-191,共11页
2020年末,多罗茜·黑尔出版新著《小说与新伦理》,以“他者性伦理”为核心重新审视亨利·詹姆斯以来英美小说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该书是黑尔二十余年前关于小说社会形式主义的理论著作的续篇,通过追溯英美小说百余年的演变,以不... 2020年末,多罗茜·黑尔出版新著《小说与新伦理》,以“他者性伦理”为核心重新审视亨利·詹姆斯以来英美小说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该书是黑尔二十余年前关于小说社会形式主义的理论著作的续篇,通过追溯英美小说百余年的演变,以不同小说家、理论家对小说“他者性伦理”的不同阐发为线索,进行若干跨学科、跨时代的对比,重新定义小说这一文类的审美内涵和社会价值。该书重构了在“伦理转向”批评论争中层见叠出、但并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小说文体的特质与地位,对中外伦理批评、小说理论等领域的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尔 《小说与新伦理》 小说 伦理 他者性
原文传递
华莱士《灵魂并非铁匠铺》中的厌倦与道德教化
9
作者 万晓蒙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5-152,共8页
在短篇小说《灵魂并非铁匠铺》中,华莱士通过否定乔伊斯“锻造良知的灵魂的铁匠铺”,对大众的厌倦心理做出了生动的描绘。小说的叙述者从回忆童年的视角切入,由浅入深地呈现了不同层次的厌倦情感,从个体对课堂、工作、存在的厌倦,延伸... 在短篇小说《灵魂并非铁匠铺》中,华莱士通过否定乔伊斯“锻造良知的灵魂的铁匠铺”,对大众的厌倦心理做出了生动的描绘。小说的叙述者从回忆童年的视角切入,由浅入深地呈现了不同层次的厌倦情感,从个体对课堂、工作、存在的厌倦,延伸到成为社会现象的群体性厌倦。伴随着厌倦而来的“副作用”不仅有个体的恐惧、无力感等消极情绪,亦有群体性的焦虑和良知泯灭。华氏希望通过多层次的厌倦唤起人们的自我反省和主动改善,重新为自身的存在赋予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莱士 灵魂并非铁匠铺 厌倦心理 伦理 道德教化
原文传递
百舸争流,浸明浸昌——2019年度中国叙事学发展报告
10
作者 万晓蒙 李亚飞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年第2期153-160,共8页
2019年,我国叙事学研究继续向前推进,深入发展。学术会议、研究中心等硬件支持得到增强,相关学者的学术"软实力"显著提高。通过总览中国叙事学在这一年间的发展变化,不难发现中国学者已经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积极追赶学术前沿... 2019年,我国叙事学研究继续向前推进,深入发展。学术会议、研究中心等硬件支持得到增强,相关学者的学术"软实力"显著提高。通过总览中国叙事学在这一年间的发展变化,不难发现中国学者已经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积极追赶学术前沿;不仅能对西方叙事学理论框架作出批判性的评价、补充与修正,而且还能将其与叙事批评实践紧密结合,拓展叙事分析视角。在这一年,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叙事学研究者有意识地构筑系统性的理论,在回顾与反思中探寻其最佳发展路径,形成更具普适性的叙事研究方法。本文呼吁中国叙事学研究者在保持当前学术热忱的同时,汲取我国叙事传统资源,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进而将中国叙事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学 女性主义叙事学 跨学科 中国叙事学
原文传递
引入·拓展·建构——2018年度中国叙事学发展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飞 万晓蒙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9年第1期129-136,共8页
2018年度国内叙事学研究持续繁盛。本年度国内叙事学研究呈现出"从引入到拓展,从拓展到建构"的发展模式,体现出"以西映中,突显本土"的鲜明特征。中国叙事学人在引入和阐发西方叙事理论的同时,重审一系列叙事学经典... 2018年度国内叙事学研究持续繁盛。本年度国内叙事学研究呈现出"从引入到拓展,从拓展到建构"的发展模式,体现出"以西映中,突显本土"的鲜明特征。中国叙事学人在引入和阐发西方叙事理论的同时,重审一系列叙事学经典概念,并在跨媒介、跨文类和跨学科的叙事探究方面积极开拓。此外,中国叙事学研究者以西方经典和前沿的叙事理论为参照,紧随近年来叙事研究的"跨文化转向"和"比较转向",开启了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的重大工程,并将中国特色叙事理论的建构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然叙事学 诗歌叙事学 中西叙事传统 中国叙事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