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万柏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85,共9页
欧洲战争爆发前后,苏联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从自身的安全和战略考虑出发,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欧洲外交政策,即从原先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转变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政策。
关键词 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中立政策 东方战线 大国沙文主义
下载PDF
丘吉尔是怎样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 被引量:1
2
作者 万柏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7-84,共8页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处境不利时,斯大林迫切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德国,减轻苏联的压力。丘吉尔先是以种种借口拒绝,继而又千方百计进行拖延。其拖延手法,一是迅速制定英国的战略计划,把战略重点放在中东北非;二是...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处境不利时,斯大林迫切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德国,减轻苏联的压力。丘吉尔先是以种种借口拒绝,继而又千方百计进行拖延。其拖延手法,一是迅速制定英国的战略计划,把战略重点放在中东北非;二是在美国参战后,想方设法把美国兵力吸引到西北非洲,不让它为苏联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三是在北非战场取得胜利后,极力主张开辟巴尔干战场,继续阻挠开辟西欧第二战场。结果,开辟第二战场一事被拖了近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战场 中东战略 体操家计划 巴尔干方案 霸王计划
下载PDF
战前波兰对德、苏两国的“等距离外交”及其后果
3
作者 万柏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65-73,共9页
本文论述战前(1934—1939年)波兰对德、苏两国实行“等距离外交”政策,既不允许德苏任何一方加入自己与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同盟,亦拒绝参加德苏任何一方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军事政治同盟,对双方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波兰的这种外交政策,目的... 本文论述战前(1934—1939年)波兰对德、苏两国实行“等距离外交”政策,既不允许德苏任何一方加入自己与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同盟,亦拒绝参加德苏任何一方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军事政治同盟,对双方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波兰的这种外交政策,目的在于求得外交平衡,确保自身的安全和独立。但它的这种政策,结果落得失败的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波互不侵犯条约 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东方公约草案 苏英法三国谈判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下载PDF
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外交和战略方针的调整及其影响
4
作者 万柏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3-62,72,共11页
本文论述二战前夕,德国背着其盟国日本,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日本迅速调整和改善日苏关系,改变原先“北进攻苏”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北守南攻”的战略方针;日德关系则裂痕日深,互不信任,难以协... 本文论述二战前夕,德国背着其盟国日本,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引起了日本的强烈不满。日本迅速调整和改善日苏关系,改变原先“北进攻苏”的方针,重新确立了“北守南攻”的战略方针;日德关系则裂痕日深,互不信任,难以协调,无法形成统一的军事作战实体。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由此改观,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 处理时局纲要 基本国策纲要 北守南攻战略
下载PDF
亚齐人民的抗荷斗争
5
作者 万柏连 《东南亚研究》 1991年第1期63-69,共7页
亚齐王国,位于苏门答腊北部,是从前印度尼西亚许多王国中的一个。19世纪中期,印尼别的王国都先后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亚齐却始终保持着独立,成为抗击荷兰侵略者的一座堡垒。 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欧美列强掠夺... 亚齐王国,位于苏门答腊北部,是从前印度尼西亚许多王国中的一个。19世纪中期,印尼别的王国都先后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亚齐却始终保持着独立,成为抗击荷兰侵略者的一座堡垒。 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欧美列强掠夺“无主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人 抗荷 亚齐人 战争 英国 印尼 军事装备 斗争 19世纪 王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